权倾南北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然籇
李荩忱点了点头:“让水师尽快做决定。”
术业有专攻,太尉府的这帮参谋到底没有几个有船上摸爬滚打经验的,所以最终能不能走还是得水师判断,不然到时候硬着头皮上、船毁人亡,那得不偿失。
“臣等参见陛下!”随驾的六部官员也都已经陆续抵达。
“河内北接冀州,南连中原,一定要抓紧稳固河内的内政、安抚百姓,以此为中枢调动粮草北上。”李荩忱径直说道,“尤其是河内多有世家余孽,断不可掉以轻心。”
三河世家长期以来都是中央王朝的心病,现在河东世家已经雌伏,河南世家则在多年的战乱中消散殆尽,至于河内的世家,在出了一个温县司马之后,一直不温不火,但是并不代表他们在乱世之中没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一路走来,李荩忱看到了很多的坞堡,显然曾经的世家此时都变成了据守坞堡的地方豪强,这些豪强是再典型不过的墙头草,尤其是三百年乱世到现在还能幸存的,更是墙头草中的墙头草,现在别看他们能够配合大汉的工作,一旦前线战局有所变化,这些家伙很有可能就会变成最大的隐患。
身在战线之后,他们再揭竿而起的可能性不太大,各个坞堡之间本身也有矛盾冲突,使得他们很难聚集在一起形成合力,但是他们完全可以凭借自己扼守要冲或者聚集百姓众多的优势,对朝廷进行刁难和勒索,比如拒绝配合耕种或者拒绝帮助转运粮草。若前线战局不顺而后方粮草也跟不上,那么将会是一场灾难。
之前汉军进攻的时候,这些坞堡一个个的倒是表示支持,现在河内已经为大汉所有,大汉肯定要开始推行分田分地、取缔世家的政策,如此一来,这些坞堡首当其冲,必然会有所反应。
李荩忱的目光落到李渊的身上。
北上的时候李荩忱就对北方这种盘根错节、难以下手的局势有心理准备,因此户部、吏部和农部等抽调的官员也都是精英,比如代表农部前来的便是李渊。
这小子已经因为擅长和人“讲道理”而在朝中小有名气。
当然这家伙每次讲道理的时候,一般都是手里转着一把火铳,身后跟着好几名刺刀挂好的火枪手。如果不想和他讲道理的话,那么就只能去和他手里的火铳讲了。
即使是在农部这样看上去人畜无害的部门,李渊也流露出来了自己的枭雄之姿。
不过李荩忱很放心,现在大汉最不缺的就是年轻人才,书院之中一代代未来的菁英正在崛起,不愁没有人能够制衡李渊,所以现在李荩忱完全可以放手让李渊去做。
初生牛犊不怕虎,再加上那份狠劲,足够那些不听号令的坞堡主们喝上一壶的了。
李渊径直向前一拱手:“农部即日便开始统计田产和人口户数,一个月之内向陛下递交报告。”
“够么?”李荩忱问道。
一个月,时间虽然不短,但是对上河内现在复杂的局势,再加上农部的人手因为之前春耕的原因,还有很多不在,李荩忱没必要非得在一个月内就完成河内的所有耕作分配事宜,他需要的也不过就是主干道周围的坞堡都俯首称臣罢了。
李渊咬了咬牙:“现在来看不够,但是金陵书院等几个书院臣之前就已经联络过,各个书院新一届学生现在正是需要历练的时候,他们也都倾向于和当年臣那一届学生进行的历练一样,让这些学生能够更好的接触基层工作,所以正在组织学生北上,算起来现在多数都应该在半路了,半个月之内都会抵达。”
“朕倒是忘了这个了。”李荩忱在短暂的错愕后,想起来自己应该是十多天前看过农部递交上来的和几个书院开展合作的奏章,不过那个时候正是战争一触即发的时候,李荩忱的注意力也不在这个上面,“不过一定要保证这些学生的安全,河内到底还是前线,相比于当时的江南更加危险,万不可掉以轻心。”
书院培养出来的这些学生需要基层工作的经验,而李渊又需要短期内的免费劳动力,所以两边一拍即合是情理之中的。不过这些学生可都是宝贝,要是出了什么意外,对于大汉来说将是莫大的损失。
李渊急忙答应:“还请陛下宽心,臣已经和禁卫军沟通过,具体的安保措施会在这两日开列出来,交由陛下过目。另外随同他们一起的还有各部吏员,都会有随从护卫,必将有能力保护他们的安全。”
李荩忱一时间倒是不知道应该说什么。
或许这就是手下人太能干的好处吧,就算是自己不过问,李渊也会把一切都打理的井井有条。
“陛下,青州来的奏章。”鲍兴快步走过来,压低声音说道,“海军已经扬帆起航。”
李荩忱点头,旋即又问道:“平城那边知道了么?”
海军进攻幽州,也需要和韩擒虎的相互配合。
第一九九二章 遥远的战场
平城和中原之间消息来往一直不算顺畅,所以必须得提前一步让那边做好准备。幽州的白袍人数也不算非常多,现在能不用最好是不用,独孤永业是一个很敏锐的对数,一旦被他察觉之后,脆弱的幽州白袍有可能会被连根拔起。
那就得不偿失了。
“已经派人八百里加急前往,现在算日子也应该要到了。”鲍兴急忙说道,想到这里,他不由得感慨一声,“若是能够打通晋阳到雁门一线,和平城之间的消息往来就更方便了。”
李荩忱笑道:“会的,而且应该就在不远之后的某天。”
鲍兴和李渊等人都不由得提起一口气。
拿下河内之后,战局更加明朗。
原本看上去远在天边的目标,正在一步步实现。
而李荩忱的目光则久久停留在舆图东侧的苍茫大海上。
横渡万里,老天爷也得给面子啊。
————————
对于沁水两岸摩拳擦掌准备北上的汉军将士们来说,青州本来就是很遥远的东线战场了,而青州以东的苍茫大海更是遥不可及,但是那个地方对于他们的海军袍泽们来说,同样是战场。
一艘艘三桅巨舰破浪前行。
春夏之交,本来就是海边渔民日常出海捕鱼的日子,风平浪静,最适合于航行,时间再早一些的话,海上会比较冷,而时间晚一些的话到了盛夏天气炎热不说,还有可能会伴随有暴风暴雨。
现在大汉的战船还没有强大到能够在狂风骇浪之中如履平地的地步,若是时间再晚一些,恐怕王昌就会倾向于率领海军沿着海岸线而不是直接跨越大海前行。
当然了王昌并不知道的是,现在他所航行的这一片海域并不是莽苍大洋,而是后世渤海的位置,其实应该算是内海,只不过这个时代对于辽东等地的了解和探索还没有那么充分。
早年两汉时期固然曾经建立起来对辽东甚至高丽的统治,但是乱世经年,相关的资料文书多数都已经在战火中散佚,留下来的只言片语并不能作为依凭。
因此这次王昌率领海军北上有两个目的,一个是在幽州选择合适的登陆地点进行登陆,还有一个就是摸排辽东甚至高丽的海岸线,为大汉拿下幽州之后继续向北和向东拓展边境打基础。
这些地方多数地广人稀,而且内部封闭、自成一体,如果派遣白袍前往的话,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不说,而且白袍不见得就能够融入对方的社会之中,很有可能会因为外人的身份而被排斥和怀疑。
固然白袍将士也都已经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但是这样获取的情报是不是就是准确的尚且还得两说。不准确的情报,要了又有什么用,甚至有可能造成误导。
所以王昌更倾向于通过海军和海军陆战队来完成对这片土地的重新探索。
在南洋多年的经验让海军的将士们更加相信自己手中的刀枪和脚下的战船,他们没有那么多的耐心和闲心等待着获取对方信任之后,对方主动把情报送上门来。
需要情报,那就用刀剑去拿,这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
对此李荩忱并没有反对。
他很清楚,现在的辽东是奚人、契丹人和高丽的地盘。前两者在这个时代依旧保持着游牧的状态,说是草原上民族的分支也没有什么错,对于中原王朝也一直都是恭恭敬敬,他们的崛起得到唐末。
而高丽,则是现在辽东的霸主。历史上隋唐两代为了和高丽争夺对辽东的掌控,曾经爆发旷日持久的战争,甚至隋朝的灭亡可以直接和隋炀帝三征高丽挂钩,而唐太宗这一代枭雄人物也不得不承认,远征高丽绝对算不上一场大胜,充其量就是惨胜。
以华夏之大去进攻不过尺寸之地的高丽,最终换来惨胜,实际上就已经算是失败了。
李荩忱发展海军的众多目的之一,就是为以后跨海远征高丽做准备。所以现在让海军去摸一摸高丽的老底并不是什么坏事。
“算日子应该还有四五日就能够抵达幽州。”王昌站在甲板上,举着千里眼。
风吹动他的衣袖,猎猎作响。
而在王昌的身后,海军陆战队主帅,大汉平海将军罗毅正趴在海图上比划着什么。
“仲繁(王昌表字)兄。”罗毅喊道。
王昌回头:“怎么了?”
“关上窗户,风太大。”
看着舆图已经掀起来快要打到罗毅的脸上了,王昌不由得一笑:“你就不会拿东西压一下?”
“你就不会不看了?”罗毅反驳道,“从早看到晚,都是茫茫大海,有什么好看的。”
王昌翻了翻白眼:“某要是不盯着的话,跑偏了怎么办?万一直接把你们送到高丽去了,那某这个海军主帅就可以拍拍屁股让贤了。”
“送到高丽去,就先把高丽打趴下呗。”罗毅笑道。
“你倒是乐观。”王昌有些急躁的来回走动,“若是我们真的跑到了辽东甚至高丽去,那幽州那边怎么办?平城的汉军应该也在等待着我们前往会合。”
罗毅伸手拿过来砚台之类的把舆图压住:“不乐观又能怎么样?既然是在大海上,我们既要靠自己又只能看天了。到了辽东就先荡平辽东,到了高丽就先荡平高丽。幽州不过只是宇文宪的后方罢了,而辽东和高丽又是幽州的后方,我们把幽州的后方都给收拾了,那么就算宇文宪能够跑到幽州又能怎么样?还不是得束手就擒?”
王昌怔了一下。
这家伙说的倒是很有道理。
罗毅走过来伸手把王昌的千里眼夺过来,又把窗户关上:“这辽海广阔,你也是第一次来,看又能看出来什么,等吧。”
王昌颔首。
而罗毅伸手在舆图上比划了一下:“仲繁兄你且来看,根据白袍之前的情报,周人应该在渔阳郡、燕郡一带有屯垦,尤其是沿着?水下游,多有村镇坞堡。”
“此处背靠城池、面朝大海,有屯垦是必然的,独孤永业据守居庸的底气应该就在这里。”王昌说道,“既然如此的话,那我们就可以寻找?水的入海口,?水的水量尚且不知,而且就算是知道的话,我们带着的都是大海船,应该是进不去的。”
第一九九三章 塞上,代郡
“就没有指望这家伙能够进去。”罗毅跺了跺脚,吐槽脚底下这个大家伙。
远渡重洋,这些大家伙的确是好手,但是要是内河作战,还得依靠五牙大舰甚至蒙冲这些完全不入海军眼睛的东西。可惜重洋远渡,这些大家伙根本经不起风浪,所以一艘也没带,海军携带的最小的战船,或许体型没有五牙大舰大,但是为了船体的稳重,吃水要比五牙大舰深,进入内河很危险。
因此这一次海军的任务实际上很简单,把人运到北方,找一个能够上岸的地方,把人丢上去就可以了,如果遇到了敌人的阻拦,那么就用火炮犁地,如果没有,那可能火炮都用不上。
这也是为什么王昌有闲心去摸排辽东甚至高丽的海岸情况,他只要留下半数战船在登陆的地方负责接应就可以了,剩下的战船本身也没有什么事,总不能在海上等着吧?
而且海军陆战队上岸之后就是不折不扣的孤军作战,一旦不能达成目标、反过来被敌人击败,那么在这种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有几个能够跑掉尚且还得琢磨琢磨。
“沿着?水向西北就是渔阳郡,”王昌显然之前也考虑过这个问题,“现在韩擒虎应该就在居庸关外陈兵等候,一旦你们出现在居庸背后,对独孤永业来说可是个惊喜。”
罗毅颔首,不过旋即拆台:“前提是你得能够准确的把某送到泪水河口。”
“不相信老哥是吧?”王昌顿时伸手推开门往外走。
“干什么去?”
“老哥我亲自上去给你看着!”王昌哼了一声。
罗毅无奈的一摊手。
无聊的航渡已经持续了很多天,再加上对前路的迷茫未知,让大家多多少少都有焦躁的情绪,已经发生过不少争吵和打闹的情况。久在船上的海军将士尚且还好,但是大多数都没有在船上长期待过的海军陆战队都有点忍受不住了。
尤其是操船的海军将士还有事情干,他们只能等着。
现在还不是属于他们的战场。
“今日的操练,再增加半个时辰!”罗毅同样探出头。
亲卫们急忙答应。
为了避免这些家伙们有力气没地方使,罗毅每日里都组织训练,甲板虽然狭小,但是轮流操练还是足够的。
现在即使是王昌和自己这两个主将心中都已经很难避免的出现了焦躁情绪,下面的将士更可想而知,所以还是让这些家伙们多操练一下来得好。
同时罗毅向前方的苍茫大海看去。
希望陛下保佑,老天保佑,能够早日抵达。
————————-
韩擒虎本人并不在居庸关外。
甚至平城的汉军也不在居庸关外。
从平城开过来的汉军沿着?水向东,主力驻扎在了平城东侧的代郡(今阳高),而前锋摆在了代郡以东的涿鹿(今涿鹿南),就是历史上黄帝和蚩尤决战的地方。
统带这一支东向汉军的是韩擒虎的副手牛弘,兵马数量也不是很多,总共八千人,前锋三千,中军五千,至于左右两翼,抱歉,那是一概没有。不过在代郡以西,还有三千步卒随时可以赶来接应。
没办法,平城距离中原主战场实在是太远了,地位固然重要,一时间却也很难得到兵马上的大量补充。
而且现在平城汉军的首要任务也不是向东进攻居庸关,而是向南进攻雁门关。
拿下晋阳是汉军现在的首要目标之一,为了能够牵制住宇文纯,韩擒虎亲自率军赶往雁门,不过他麾下的兵马也就是万余,顶多起到监视和牵制的作用,面对雁门雄关,这万余兵马是不够用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