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权倾南北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然籇

    “那也得找。”李靖摇头,伸手在舆图上点了点,“海军登陆,也必然会选择合适的地方,?水河口显然是个不二选择,沿着?水,不需要向导和舆图,一路向西北就能抵达渔阳郡。所以我们可以先联络白袍,沿着?水向河口前进。”

    “找不到怎么办?”

    李靖看着牛弘。

    牛弘很认真。

    “没得办。”李靖回答的也很认真。

    牛弘此时恨不得把桌子掀起来。

    没得办是什么意思,难道大军拉过去之后再拉回来,还是说要凭借这些将士强行攻城?

    不过牛弘也知道李靖说的是实话,只能来回踱步。

    跟李靖掀桌子,没有必要。

    李靖也察觉到了牛弘的急躁,伸手按住他的手腕:“牛叔,海军重洋远渡,能不能顺利抵达尚且两说,就算是抵达了,又会抵达哪里、选择从哪里上岸,也难以明确,所以我们也只能听天由命,只希望海军能够靠谱一些,在南洋这些年不是吃干饭。”

    “可是你告诉某,他们要是真的没有来怎么办?”牛弘瞪眼。

    李靖笑道:“凭借我们这些人,难道就拿不下居庸关么?”

    “拿得下?”

    “不试试怎么知道?反正如果海军不靠谱或者海军陆战队被提前发现、功亏一篑,那独孤永业在收拾了他们之后肯定会反过身来收拾我们,到时候我们向前进攻也是战,向后撤退也是战,为什么不向前进攻呢?试一试,总归是有可能的。”李靖径直说道。

    牛弘无奈的坐下。

    的确,现在也没有其余的办法了。

    从海军起航、而他们拔寨向代郡前进开始,这一战就要看老天爷给不给面子了。

    至于海军那群家伙,牛弘不知道他们在南洋折腾的那些经验到底能不能派上用场。

    毕竟南洋和北方的海不一样,他们面对的敌人也不一样。

    独孤永业可不是南洋那些土著和海盗。

    ————————

    “阿嚏!”王昌和罗毅不约而同的打了一个喷嚏。

    两个人一个站在下面甲板上监督训练,一个站在船楼上指挥战船,听到喷嚏声不由得对视,心中都暗暗嘟囔一声,一定是陆师不知道哪个该死的在后面骂我们哥俩了。

    “陆地,是陆地!”桅杆上瞭望台的士卒挥动旗帜大喊。

    王昌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按照时间计算,除非自己对风向的判断出了问题,否则的话出现在眼前的这一片陆地肯定是幽州一带。

    终于要到了。

    现在已经接近黄昏,落日将即将逝去的余晖斜斜的投射在广阔的海面上,波涛翻涌,随着晚风拍击着远方的海岸。幽州一带的海岸主要是滩涂,并且随着一条条入海的河流带来泥沙,逐渐向大海纵深处蔓延,这些地方肯定是不适合于战船直接停靠的。

    因此王昌本身也倾向于寻找诸如?水这样的大河入海口,入海口的水流一般湍急,所以反倒是靠近岸边的地方没有那么浅,尤其是河流北岸,往往能够寻找到良港。

    当然王昌并不知道这是因为地心偏向力的原因,北半球的河水往往会冲刷北岸而把泥沙堆积在南岸,导致北岸多良港而南岸多滩涂。

    陆地的出现,意味着多天的海上煎熬终于结束了。汉军将士们的队列已经解散,大家纷纷扒在船舷上,看着那逐渐出现在地平线上,又逐渐填满视野的滩涂陆地。

    不过陆地出现归出现,因为在航行的过程中遇到了一段时间的西北风,所以现在王昌自己都不能确定所抵达的位置具体在哪里。

    船队中的飞剪快船已经开出,向海岸线而去。

    王昌举起千里眼,放眼望去,满目荒凉。

    “多好的大片土地啊。”罗毅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走到了他身边,看着那广阔的陆地。没有什么山,放眼望去都是大片大片的原野。

    “可惜这一带都是滩涂,大船很难靠近,你们要是在这里上岸的话某也不拦着,”王昌笑道,“但是某不知道这是在哪里,更不知道要用小船把你们运送多久,你们自求多福。”

    罗毅哼了哼,转身下去,声音随之传来:“某也不管,延误战机就狠狠的告你一状,你是逃不开干系的。”

    王昌手抖了一下。

    算你狠!

    “传令,所有飞剪快船向南北航行,尽快摸清地形地势,寻找可以上岸的地方。”王昌径直下令,同时伸手在舆图上比划了一下,按理说这里就是?水入海口附近,就算是路上有风,也不会偏航太远,王昌对自己的航行指挥能力还是有数的,不然的话这些年在南洋那大风大浪里岂不是白走一遭?

    所以他相信过不了多久飞剪快船就会带回来有用的信息。

    “将军,有人!”此时瞭望台上的士卒挥动旗帜。

    王昌一怔,急忙再一次举起千里眼。

    在岸边,的确有一个绰绰约约的人影,看动作似乎是向这边挥手。

    看样子不是敌人的斥候或者普通的百姓?

    不然的话就算是不跑,也不应该采取这样的动作吧?

    “将军,会不会是白袍的人?”旁边负责指挥掌舵的舰长问道。

    “但愿如此。”王昌喃喃说道。

    如果能够在这个时候遇到白袍的人,那真的是老天保佑了。

    不过王昌不熟悉这周围的水文,也不敢带着船队直接向前。渤海的海水远没有南洋清澈,在南洋很多情况下一眼就能看到海底,深度不需要测量便知道海水有多深,而现在则需要先行的船只一点点的试探过去,不断地放下水位计。

    所谓的水位计,其实就是带有刻度的绳子绑了石头罢了。

    简单实用。

    此时向北的一艘飞剪快船已经折返。




第一九九七章 深沉的爱
    柳述,大汉白袍幽州统领、领校尉衔,此时就站在海岸线上。

    白袍在大汉官场中自成一体,有着自己独立的官职系统。出于保密的缘故,白袍各阶层的管理者实际上都称之为统领或者总管,包括白袍的老大陈禹和老二田端,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迷惑敌人,让对手根本闹不清楚自己对上的甚至抓到的到底是白袍的哪一号人物。

    而在白袍内部为了能够实现区分,自然就和军方一样实施军衔制度,同样是统领,陈禹和田端已经和四镇将军无甚区别,而往下各个州府的统领依次递减,不过州一级的一般都是杂号将军或者至少是偏将军。

    幽州白袍的统领,却是一个校尉。

    没办法,谁让幽州在整个战局中就是犄角旮旯的存在呢?

    幽州白袍的核心人员,也就是思想过硬、由军方选拔之后统一训练出来、能够担任后方长期潜伏任务的,统共也就是十几号人,统领能够领校尉衔已经算很不错的了,相比之下人家那手下好几百号人的也不过就是个偏将罢了。

    当然了,白袍的官衔和本地外围有多少人可以指挥并无关系,你能发展多少下线,甚至和一战成名的白袍安南总管裴蕴一样,把上千人都发展成下线,那是你的本事,和白袍没有干系,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白袍的一方统领为了能够升官而忽视对下线的审核排查,最后被敌人抓住破绽或者走漏风声。

    因此潜伏幽州很多年,柳述最渴望的就是建功立业。

    柳述是北周前任华州刺史柳机的儿子,柳机是出了名的老好人,生性宽厚简朴,宇文赟继位之后,他对宇文赟荒唐的做法很是不满,几次劝谏无果之后,柳机害怕遭来杀身之祸,所以干脆自请外放去当了华州刺史,后来杨坚上位,两人素有不和,因此干脆就隐居家中。

    大汉入关中之后,柳机被邀出山,担任了一段时间的汉中太守,后因为功绩突出被调入建康府,现在是御史台右都御史,已经内定了他将担任未来的青州刺史。

    北周的华州其实就是一郡之地,而现在大汉的青州,可是实打实的一州之地,柳机算是再次高升了。

    至于他的儿子柳述,随父亲入大汉之后,因为醉心兵事,一直想要投笔从戎,但是军中都是大老粗,这家伙则是不折不扣的世家子弟,也算是能文能武的人才了,担任了一段时间的主簿,后来白袍于军中遴选人才,柳述也积极报名并且入选,外放幽州,担任幽州白袍统领。

    这种偏远地区的白袍统领,一般都不是强制的,而是自愿前往。

    因为大家都知道在这种地方很难干出来什么功绩,但是朝廷入幽州也是必然的,一旦能够支撑到那个时候并且一下子展露出来自己的实力,那么青云平步并非难事,安南的裴蕴就是大家的楷模,现在过了五岭,谁人不知裴蕴大名?

    这家伙的凶恶,据说能够让南方土著小儿听闻名字,夜半止啼。

    柳述就是不顾家里反对,坚持要来幽州的。

    蹲在幽州这么多年,他终于盼来了自己建功立业的机会。

    这些年幽州白袍虽然一直只能自力更生,但是不代表柳述每天都在混吃等死。他已经尽自己所能做了很多,现在需要的就是汉军抵达。

    而如今,约定好的海军和海军陆战队总算到了!

    一艘小船靠上岸边,手持火枪的汉军将士虎视眈眈的看着这个孤零零站在海滩上的人。

    柳述快步走上前:“大汉幽州白袍,等候诸位袍泽久矣!”

    汉军火枪手们将信将疑,而他们身后,一名校尉快步走出,上下打量着柳述:“敢问兄台,如何证明自己便是白袍?”

    “且把某带到船上,王帅一问便知。”柳述笑道。

    校尉颔首:“请!”

    ——————————

    飞剪快船带来了发现?水入海口的消息,就在距离这片海滩不过十里地的位置。

    这让王昌和罗毅都松了一口气。

    至少说明之前的那一阵西北风并没有给他们增加太多的麻烦,或者说王昌的指挥能力还是说的过去的。不过情况也远没有想象智障的那么好,按理说靠近?水河口,应该能看到有村镇的踪迹了,按照之前的情报,?水沿岸应该是幽州比较繁华的地方了,哪怕这个繁华是相对于周围的荒芜来说的。

    海军北上,携带的干粮并不能算非常多,海军陆战队上岸之后,若是不能尽快找到足够的粮食,那么可能连十天都坚持不了。十天,不见得就足够海军陆战队拿下渔阳郡。

    这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而那个海滩上的人也被带到了旗舰上。

    柳述一身灰袍,胡子拉碴,看上去有些潦倒,不过一双眼睛却是炯炯有神,当他踏上甲板的时候,有些踉跄,不过周围的人都没有发出嘲笑的声音。

    他伸手轻轻抚摸着战船的栏杆,看着甲板上列队的士卒还有那黑黢黢的火炮,眼睛之中已经有泪水打转。

    王昌和罗毅快步走过来。

    在看到这个人的刹那,他们两个几乎已经确定,这就是要找的人。

    战船,亦是国土,踏上战船,就相当于踏上大汉的土地,战无不克的大汉军队和飘扬的赤色旗帜将会庇护大汉儿女。

    这一点,曾经在南洋征战过的王昌深有体会。那些被海军从海盗手中解救出来的商人们,就曾经跪在船上亲吻甲板、泣不成声。

    而这个人虽然没有嚎啕大哭,但是他们能够从他那泛着晶莹泪水的眼中,看到那一份深沉的爱,对这片土地、这个国家的深沉的爱。

    “有心栽花花不开。”王昌微笑着说道。

    柳述吸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无心插柳柳成荫。”

    暗号对上,再无疑惑。

    王昌没有拱手,而是张开手臂,给了柳述一个熊抱:“好兄弟,欢迎回家。”

    柳述也抱住了王昌。

    两人虽然素未谋面,但是相见的这一刻,仿佛真的是好兄弟历经生死后重逢。

    “大汉横海将军王昌。”

    “大汉幽州白袍统领柳述。”

    两人分开后,再次拱手。

    “幸会!”

    王昌和柳述的嘴角边,都露出笑容。



第一九九八章 白袍在幽州的发展
    “幽州白袍现在沿着?水下游已经建立了三处村寨,名义上都是归属于幽州独孤永业麾下,但是独孤永业并不知道,我们这三个处于边远下游的村寨,实际上都是白袍埋下的暗子。”柳述站在船舱中,指着舆图上的一片空白说道。

    王昌和罗毅的脸上都露出喜色。

    有村寨,就代表有补给。

    果然,柳述接下来的话证明了他们的猜测:“这些村寨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军队提供粮食。我们瞒报了村寨的人数,打通了上下关节,所以到现在独孤永业都不知道,这些村寨实际上已经有三四百人,而不是账面上的总共两百人。而依靠这些人进行耕作,我们已经囤积了足够五千人吃半个月的粮食。”

    顿了一下,柳述的手向上划动:“我们当时选择村寨的时候就选择的距离渔阳郡足够偏远的地方,一来便于收拢这周围的流民,二来距离渔阳郡足够远,周人鞭长莫及,甚至就连收缴税款和征粮的吏员,半年都不会过来一次,尤其是我们的人比较集中的时候,为了防止露出破绽,往往会主动把粮食送到镇子上去,他们更不会来。”

    王昌和罗毅对视一眼,原本的喜色变成了惊喜。

    他们也没有想到,白袍竟然已经在幽州有了这样一个立足点。

    罗毅敏锐的察觉到了什么,好奇的问道:“看来周人在幽州的统治并没有想象之中的那么严密?”

    柳述颔首:“不错,幽州地广人稀,更不要说还向外连接更加广阔的辽东,多年战乱,让这里早就没有了两汉时期的繁华。独孤永业镇守幽州的时间并不算长,而且他治理幽州的方略也非常明确,以固守诸如渔阳郡等重镇为主,对于周边村镇尚且还有管辖能力,再往外,哪怕是?水沿岸,实际上各个村镇也都是自成一体、听调不听宣罢了,诸如我们这种能够按时缴纳税款和粮食的,已经是少数。”
1...505506507508509...6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