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倾南北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然籇
谁敢真的跟这位国舅爷、大汉的大管家吹胡子瞪眼
恐怕陛下会第一个收拾你。
“子敬,”李荩忱懒得听下去了,直接喊陈叔慎,“朕来问你。”
和萧世廉、陈智深等人争执的耳红脖子粗的陈叔慎急忙上前。
陈叔慎是昨天才刚刚抵达前线的,算起来李荩忱也已经得有一年多没有见过他了,朝廷收入和支出的重担都落在他一个人的肩膀上,李荩忱实际上也有些过意不去,不过陈叔慎来了之后就能挽起袖子吵架,这也让李荩忱不由得感慨一声。
到底还是年轻好啊。
“陛下!”陈叔慎激动的说道,“户部府库之中虽然还不能说一无所有到可以跑马,但是每一笔支出都是经过缜密计算并且分配的,尤其是现在战事,钱财紧张,断不可再拿出来一笔钱财行如此之事,这是竭泽而渔啊!”
李荩忱颔首,陈叔慎作为户部尚书,并不是因为皇亲国戚的身份而能够站稳脚跟的,这个年轻的小舅子的确有足够的本事,不然的话他一个前朝皇室余孽,长期坐在这个位置上却尸位素餐的话,早就有人跳出来抨击了。
“子敬,户部的难处朕知道。”李荩忱缓缓说道。
周围的将领们顿时露出喜色,而陈叔慎则是心中咯噔一声。陛下一般说到这句话的时候,下一句自然就是“你们户部要多体谅体谅、多担待担待,尽可能的去解决问题”,对此,陈叔慎每一次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用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去强忍住不和李荩忱拍桌子的。
要不是撂挑子的话会被我家姊姊凶得狗血喷头,早就不干了!
“户部的重点还是筹集资金准备稳定北方,白沟之战的耗费户部就不要再操心了。”李荩忱说出的话让营帐中的众人都是一惊。
只不过陈叔慎是惊喜,各军将领们则是惊吓。
“陛下圣明!”陈叔慎果断的拱手行礼,似乎生怕下一刻李荩忱就直接反悔了。
李荩忱颔首,算是表明既然已经说出来了就不会反悔。
将领们则面面相觑,陛下直接把户部给踢了出去,那到底打算如何安排这场战事呢。
李荩忱的目光在众人身上划过,淡淡说道:“搭建桥梁渡过白沟,朕认为并没有这个必要。大汉的内河水师战船已经逐步通过鸿沟北上,从五牙大舰到新打造的中小型蒙冲战船一应俱全,白沟之战,有水师来往转运兵马就已经足够了,若是再搭建桥梁也可以,以让大军快速通行的浮桥为主,其余的一律免谈。”
大家顿时打了一个寒颤,陛下的话语之中明显带着不满。
一双双眼睛都看向萧世廉,不管怎么说,萧世廉作为骠骑将军,是在场众多将领的主心骨。
“臣遵旨!”萧世廉很干脆的答应了一声。
众将顿时悻悻然,不过他们也知道,陛下既然已经把话咬死了,那再多说什么也无用。
陛下今天也算是第一次没有以征战为重,并且还不忘把将领们敲打了一番。
这说明陛下已经开始逐步把治国的重点从战争转移到战后的治理上了,户部必须要留下来足够多的资金以保证北方的战后重建工作。
对于军方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好消息,不过大家也都清楚,北伐之后,九州之地将再无战乱,和平也即将到来,朝廷开始着手北方的重建和振兴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而且北方的振兴,对于大家来说并没有什么坏处。
一来朝廷需要派出更多有丰富经验的官员北上参与治理,甚至已经传出了会让军中将领转为民政文官的风声以弥补朝廷在中层官员、尤其是地方州府主副官员上的巨大缺口,对于军中将领们来说,天下一统之后的卸磨杀驴是很常见的事,所以如果能够转为地方官员,当然是明哲保身甚至再开创一番事业的不错选择。
二来还是因为钱的问题。
北方的重建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需要南方各个钱庄的大力投资。现在南方各个钱庄、商贾等等都已经摩拳擦掌,就等着到时候北方大规模开始招商引资的时候进入,之前中原各州府重建时候的经验已经告诉他们,在几乎和一片空白没有什么区别的北方,只要有钱去投资,就能够生出来更多的钱财。
而各家各户,谁家没有在钱庄之中有积蓄并且参与到钱庄组织的各个投资项目之中因此大家都指望着北方重建和振兴能够让自己大赚一笔。这年头,没钱真的说什么话都不太管用。
因此户部留下充足的资金以备牵头进行北方的重建,将领们也不好再说什么,不能为了一时的短见断了自家未来的财路,只能在心里有些惋惜。
陛下曾经写过一首诗,里面有一句是“世上安得双全法”,现在大家感同身受。
“各部配合太尉府尽快拿出进攻方案,”李荩忱径直说道,“不能再一直拖拖拉拉的了。”
众将轰然应诺,不管怎么说,他们想要搭建桥梁的意图还是实现了的,浮桥就浮桥嘛,总比用船一点一点的来回转运好,尤其是在现在军方在淇水和白沟的下游清河上都有作战计划的情况下。
内河水师这几年实际上并没有怎么发展,甚至还抽调了很多人手前往海军,再加上上次大汉北伐的时候,鸿沟还没有修通,而且大河又处于冰封的状态,因此水师可以说全程在南方打酱油,只有一支新组建的破破烂烂的汾水水师走了个过场,算是向大家宣告,至少大汉还有内河水师这一兵种,而且在北伐的时候派上了用场。
所以统率内河水师的戚昕虽然已经尽可能地把水师战船都从南方拉了过来,但是在军方庞大而恢弘的全面进攻计划之下,还是显得捉襟见肘。
第二零三一章 南方群臣的态度
现在对岸北周军队的数量也不少,只有尽可能快的把更多兵马都运送到北岸去,才能够开拓出来一片能够让汉军坚守以等待后续兵马全部渡过白沟的阵地,因此军方想要建设桥梁的意图也是能够予以理解的。
不过既然能够通过浮桥等替代手段解决的,还是尽可能使用替代手段吧。
国库里有几斤几两,李荩忱心里也清楚,能省一点是一点。
军方将领都离去之后,李荩忱缓了一口气,伸手揉了揉太阳穴。
有时候手下人太多也不是什么好事。
军方和文官会因为资金的问题起冲突,南北官员之间又会因为人员分配的问题起冲突,甚至就连六部和军方各自的内部也会因为抢夺任务和战功起冲突。现在陛下御驾亲征,这些事情自然就都一股脑的拉到李荩忱的面前,既然陛下在,那就最好、也只能让陛下来做决断,不然的话陛下岂不是显得和吉祥物一样了么
其实有时候李荩忱很想当一个吉祥物。
不过或许当他成为吉祥物的时候,又会挣扎着想要掌握实权。
果不其然,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
“陛下应该多注意休息,保重龙体。”陈叔慎对着李荩忱拱了拱手,陛下明显露出疲惫的神色,虽然他也是一路赶来之后就直接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不过到底自己担负起的只是一个户部,而陛下担负起的则是偌大的天下,承担的压力本来就是无法相比的。
李荩忱摆了摆手,表示无虞“建康府那边现在怎么样,你姊姊还好么”
陈叔慎心里也放松了些,陛下留下自己显然不是又有什么事情要吩咐,只是聊聊家常。
对于陈叔慎来说,这不是什么坏事,国舅爷的身份能够让他在做很多事的时候都有便利,大家总归都要看在陛下和皇后的面子上对国舅礼让三分,比如今天,就算不当着陛下的面,军方将领们也不敢真的把陈叔慎怎么样。
“南方最近很是安宁,姊姊亦是牵挂陛下,时时说起和陛下已经有许久未见。”陈叔慎微笑着说道,“好在现在路途通顺,家书往来胜过往昔,总能聊解相思之苦。”
李荩忱点了点头,南方安宁,也就是说南方的文武群臣现在已经逐渐接受了迁都洛阳、国家的政治中心北移这一个事实。
政治中心北移本来就是必然,南方虽然这些年发展得很快,但是北方的底蕴到底还是摆在这里的,再加上中原为天下之中、帝王当居中原而镇天下的思想仍然根深蒂固,所以李荩忱不可能舍弃洛阳或者长安而一直把都城放在建康府。
即使是到两宋时期,江南繁华之处实际上已经胜过中原,但是南宋定都临安,依旧和晋室衣冠南渡一样,被冠以“偏安”的称呼。
更何况李荩忱现在已经完成了南中、岭南和南洋的布局,剩下的就是等待人们一代又一代繁衍、人口一代又一代增多就好了,真正需要李荩忱操心的还是北方,三百年战火摧残让北方遍地都是废墟,如何才能尽快安民和振兴才是最重要的。
政治中心北上,自然也就意味着资金、文化等等的北上,南方的资金必将会反哺北方,带动北方的发展。
只要南方文武们不横加阻拦,那么就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挡李荩忱走到这一步。
陈叔慎微笑着说道“陛下或许还不知道,现在建康府很多商贾乃至于文人墨客,都开始北上,向着洛阳进发,可想而知,等到今年年底,洛阳又会是另外一番繁荣景象。”
李荩忱怔了一下,抚掌感慨“这倒是好事。”
显然南方群众已经不再倾向于坚持以建康府为都城,开始逐渐接受洛阳这座华夏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和文化中心重新崛起,既然他们已经没有办法改变这一个事实,那么他们至少可以让自己在洛阳这座重新建立起来的城市中先占据一席之地。
民意已然如此,难怪官员们也就不再多说,抓紧发动家人北上才是要紧的事情。
自家动作要是再慢一些的话,恐怕连喝汤都来不及了。
“朕已经和皇后商量过了,等到北方平定之后,皇后就可以带着留守文武百官次第北上,”李荩忱径直说道,“说不定明年除夕,就能团圆。”
陈叔慎微微一笑,陛下对皇后的信任的确出乎很多人的意料,而自家姊姊对陛下的忠诚,也的确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这一对模范夫妻,的确令人羡慕。
“届时臣的家眷也能随鸾驾北上,算是沾了沾陛下的光。”
“你啊,沾的光可不少。”李荩忱指着他笑道,“到时候可得好好敬你姊姊两杯。”
“自然”陈叔慎赶忙答应。
君臣登时相对而笑。
“陛下,天色已晚,早些休息吧”尉迟贞将李荩忱批改完的奏章整理好,看着李荩忱正对着舆图发呆,不由得低声提醒他。
李荩忱回过神来,看尉迟贞已经忍不住打哈欠,便点了点头“贞儿先去睡吧。”
“那可不行。”尉迟贞果断的说道,“万一陛下还有什么事,到时候话传出去,姊妹们再说臣妾照顾不周。”
李荩忱不由得环顾周围“这里可没有外人了,谁能嘴碎”
“那陛下也得早点休息,今天骠骑将军专门托长公主入内来问,说陛下看上去精神不太好,可是身体不舒服,害的蔡姊姊专门出面解释了一下。”尉迟贞笑着说道。
李荩忱怔了一下,难怪今天蔡容来找自己批复文件的时候,没给什么好脸色,敢情是又给她添麻烦了。
“那行,休息吧。”李荩忱恋恋不舍的又看了一眼舆图,他的目光跨过白沟,穿过邺城,落在北方幽州的位置上。
幽州一直是李荩忱最担心的一处战场,相比之下李荩忱对眼前的白沟之战以及河东那边的战局都有信心。
说什么也要切断宇文宪的退路,来一个瓮中捉鳖,不然的话让宇文宪跑到了草原上或者跑到辽东去,有可能又是祸患。
这家伙活脱脱也是一个打不死的小强。
尉迟贞乖顺的上前伺候他宽衣“陛下要沐浴么妾身刚才已经派人烧水。”
第二零三二章 跟着陈宣华不学好
“既然都烧水了,那为何不呢”李荩忱伸了一个懒腰,对着尉迟贞眨了眨眼,“一起”
尉迟贞转身想要跑,不过还是被李荩忱一把抓住了。
他凑到尉迟贞的耳边,压低声音说道:“小白兔还想往哪里跑”
尉迟贞靠在李荩忱的怀里,非但没有羞涩,反而有一种解脱的感觉:“那就请陛下怜惜了,臣妾等候陛下多时。”
李荩忱顿时皱了皱眉:“小小年纪不学好。”
“哪有”尉迟贞不由得叫屈。
“姊姊们没有给你说过么,你还小,过两年再说。”李荩忱很果断的说道,“你先去洗,朕等会。”
尉迟贞抱住李荩忱的胳膊,眼睛里仿佛含着万千秋水,倒映着李荩忱的身影:
“陛下———”
“那好吧,一起。”李荩忱登时流出痛苦的神情,在心里已经把陈宣华和杨妙这些临阵脱逃的丫头们骂了一个遍。
能吃的都不在,不能吃的就凑在眼前格外的嚣张。
自从中路军和禁卫军会师之后,原本带着看护队跟着中路军的陈宣华和杨妙也都和蔡容她们会合,在汲郡城外建设了一个庞大的医院,随时为之后的战斗做准备,这几天陈宣华他们都跟着在工地上忙来忙去,基本没有空来搭理李荩忱。
至于萧湘她们,或是在洛阳,或是在河内,都在为了书院或者义学等等事情在忙碌,甚至根本就不在军中大营。
不在军中的尚且不说,即使是算在军中的陈宣华她们,也不想每天跑来跑去,所以李荩忱身边随驾的妃嫔竟然只剩下一个充当小秘书的尉迟贞,可是这丫头年纪还小,李荩忱并不打算影响到她的发育,因此只能忍着,并且心里默默吐槽,等到陈宣华或者杨妙来的时候,一定要好好收拾这两个丫头。
一把抄起来尉迟贞,李荩忱抱着她向浴桶走去。而尉迟贞轻轻咬住下唇,闭上眼睛,显然为自己的主动而感到羞涩。不过靠在陛下的胸口,听着那强而有力的心跳,也有一种安稳的感觉。
蒸汽已经漫了上来,尉迟贞感受到李荩忱在解开自己的衣带。本来她下意识的想要按住李荩忱的手,不过陛下的手放在腰上轻轻摩挲,很是舒服,让尉迟贞几乎沉醉其中,干脆什么都不管了。
水贴上肌肤,尉迟贞闭着眼,感受到身后的火热。
“抓紧洗干净,咱们睡觉。”李荩忱此时也是火蹭蹭的向上冒,只能强忍住,低声说道。
“陛下,妾身可以帮你。”尉迟贞转过身,凑到李荩忱的耳边。
李荩忱咽了一口吐沫,果断的说道:“不行!”
“那好吧。”尉迟贞失落的说道,旋即捂住头,“呀!”
李荩忱赏了她一个脑锛:“你才多大,过两年再说,别总是想七想八的,跟着陈宣华她们都不学好。”
讲道理和陈宣华是没有关系的,从亲密程度而论,尉迟贞知道这些也都是从元乐尚和陈月仪那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