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权倾南北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然籇

    尉迟贞急忙摇了摇头,转身就要跑。

    而李荩忱抓住她的手臂,压低声音说道“贞儿乖,来告诉我。”

    尉迟贞羞得躲开李荩忱的目光,只是不说话。

    李荩忱哼了一声,佯装生气,转身就要走,吓得尉迟贞急忙伸手拉住他的衣袖,李荩忱则顺势微微侧头,尉迟贞趴在李荩忱的耳畔低声说了一句。

    李荩忱顿时抚掌,笑道“不错不错,下次你就好好当观众学习学习,先增长一下经验。”

    尉迟贞捂住脸,真的是羞死了。

    而李荩忱收起来笑容,正色说道“战斗即将开始,你就在中军大帐好好呆着,哪里都不要去,把衣甲披上,纵有变乱,莫要慌张,朕会保护你的。现在朕去一趟河岸,马上就回来。”

    尉迟贞点了点头“陛下注意安全。”

    “那当然了,”李荩忱伸手点了点她的眉心,“朕还等着到时候你在旁边当观众呢。”

    八千参加第一批进攻的将士已经在校场上列阵,八千人也不算少,即使是偌大的校场也几乎被站满。

    阵列森然,只听得到旗帜随风舞动的声音。

    李荩忱大步走上点将台,看着这些大汉的好男儿。

    第一批之中的排头兵又站在最前面,一个个手持陌刀或者火枪、身披衣甲,代表着大汉最精锐的战力。

    太尉府和军方不舍得动用羽林骑,但是羽林骑本身可不是这么想的。哪一场大战我们不是冲在最前面,这种时候说什么不能缺席。因此羽林骑的陌刀队和火枪队各两百人也被抽调出来成为第一批进攻的将士之中的一部分,不然的话程峰怕是要直接闹到陛下那里去。

    点将台上已经竖起来了一个铁皮筒,再没有麦克风的年代,就凑合一下吧。

    “将士们,袍泽们,”李荩忱的声音很洪亮,在寂静的校场上回荡,校场的另一端修建了回音壁,虽然对上这么大的校场显得有些无力,不过聊胜于无,总比没有好,“今日朕和你们一起,站在大汉的龙旗之下,和敌人展开决战,此战若胜,天下为我大汉所有,此战若败,经年心血将付之东流”

    顿了一下,李荩忱抽出自己的佩剑“朕在此命令、也恳请诸位将士,奋勇冲杀,摧克敌军,而朕就站在你们的身后,你们倒下,朕会带着下一批将士亲自上阵,接替你们的旗帜,一直到胜利为止”

    一道道目光注视着李荩忱,变得愈发火热和昂扬。

    陛下就在他们的身后,父老乡亲就在他们的身后,他们必须要向前进,此战,只许胜,不许败

    “吾皇”萧世廉站在李荩忱的身后,此时也向前一步,霍然抽出自己的佩剑,大声喊道。

    “万岁”八千将士,不,整个白沟南岸,十数万汉军将士,无论是前锋、水师还是辎重营,甚或者看护队和民夫,此时都高举手臂随着这翻涌滚动的声浪高呼,向他们的帝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誓死追随的决心。

    “大汉”李荩忱则在萧世廉之后朗声喊道。

    “万岁”又是山呼海啸,将士们多日等候积攒下来的紧张、激动和期待,在这一刻爆发,袍泽弟兄们充满自信的呼喊声驱散了他们心中的畏惧、担忧和迷茫。

    追随着大家、追随着赤色的旗帜,向前,这就是他们唯一正确的选择

    “大汉,前进”李荩忱振臂。

    汉军将士轰然应诺,随着令旗舞动,一名名幢将下达命令,队列开出校场。

    而李荩忱亲自走到战鼓旁边,敲响了牛皮大鼓。

    咚咚的鼓声分外急促,有如雷霆霹雳一样催动着人的步伐。

    经过几日的修整,大汉这辆已经停住脚步的战车,在这鼓声之中再一次启动,带着一往无前的势头准备碾压任何的敌人。

    李荩忱一边重重敲着鼓,一边看着这开拔的队伍。战斗已经拉开帷幕,无论南北两岸,都没有人再能拦下战争的进行。




第二零三八章 水师格外积极
    第一批士卒已经陆续登船。

    李荩忱停止了擂鼓,径直说道“去河岸。”

    “陛下”张须陀急忙跳出来想要拦住李荩忱。

    这家伙一直默默跟在李荩忱的身后,生怕陛下整出来什么幺蛾子。

    李荩忱一边戴上头盔,一边伸手推开他的手臂“无妨,敌人的床子弩还射不到南岸来。”

    注意到点将台下同样身披甲胄的陈叔慎,李荩忱不由得笑问“子敬也有闲暇前来观阵”

    陈叔慎急忙拱手“回陛下,此战事关国运,臣自然想要亲眼见证。臣已经连夜起草关于重整河内等地市场的奏章,此时已经送到陛下的案头上,只为今日能够一观大汉军容之盛。”

    “你这小子。”李荩忱指了指他。

    这家伙表达了两个意思,一个是臣以及熬夜加班干完活了,所以现在干什么陛下好像也不能说臣不对,第二个自然是现在陛下自己都带头翘班,臣当然也可以。

    李荩忱一挥手“和朕一起到前面去看看”

    陈叔慎欣然说道“臣既在此处,自当护卫追随陛下。”

    “轰轰轰”

    还没有走到河岸上,就能听见隆隆的炮声。

    水师战船显然已经开始炮击对岸的北周营寨。

    白沟本身并不算非常宽,但是狭窄的地方往往水流湍急,因此汉军选择的渡河之处水流平缓而水面开阔,不过这样自然也是有坏处的,那就是南岸的火炮和投石机摸不到北岸。

    不过对汉军来说这并不是什么难题。

    本来汉军就有强大的水师,水师列装的火炮数量犹然在陆师之上,虽然射程近一些,但是胜在数量足够多。除此之外,汉军还临时打造了很多小型船只,这些船只的作用就只有一个搭载陆师的火炮。

    陆师的火炮早晚也都是要过河的,因此提前装船、下水,还能够发出来一些作用,比如把这些火炮推进到白沟靠近河面中轴线的位置,不但能够击中对岸的敌人壁垒,甚至还能够利用这些火炮射程更远的优势阻断壁垒后的敌人前进支援。

    现在这些火炮也都已经和水师战船站在一起,向敌人倾泻自己的怒火。

    对面河岸上,已经是烟尘滚滚。

    李荩忱微微眯眼,他站在南岸用来观测敌情的高台的第二层上。高台总共三层,不过文武百官出奇的达成一致,陛下站在第二层看看就可以了,上到最高一层的话有风险,哪怕隔着这么远的距离,北周的床子弩都不可能够得着。

    对此李荩忱已经很满足了。

    君臣之间也得相互理解、相互配合,自己能够御驾亲征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按理说这个时候自己最多也就是待在洛阳等候消息才是,群臣们也是冒着一定的风险才允许陛下走到现在这个位置,因此也没有必要事事处处都要忤逆他们。

    李荩忱还不想让自己在史书上留下一个专断独行的名声。

    大家互相体谅体谅,明君贤臣,岂不美哉

    从李荩忱所站的位置向南岸看去,滚滚烟尘,已经什么都看不清楚,火药爆炸的硝烟还有尘土、甚至掀起的水珠等等混杂在一起,弥漫的尘土充斥着整个战线。

    而水师两艘黄龙大舰已经开始向对岸移动。

    白沟本来就不是非常深,再加上动用五牙大舰的话本身就有搁浅的可能,而且根据之前就已经明确的情报,宇文宪专门向土垒外的河道投加了石块以降低北岸的河水深度,所为的自然就是不给大汉的五牙大舰等大型船只辗转腾挪的机会。

    李荩忱也很能理解宇文宪的纠结,如果把河滩弄得太浅了,将会有利于汉军抢滩登陆,而如果把河滩弄得太深了,又会方便汉军水师大船向前推进。

    没有一支强大的水师,不管什么样的地方、什么样的敌我形势,都注定会处于被动。而一旦战局的主动权被汉军掌握,李荩忱自然不会给宇文宪任何一点儿机会。

    最终宇文宪选择了阻断汉军大型船只运送兵马的可能,那汉军自然就可以拿出搭建浮桥甚至永久性桥梁这样的相对应解决方案。

    只要整个水面都在大汉的掌控之下,如何施为实际上不还是李荩忱说了算。

    既然五牙大舰不能派上用场,那自然而然就轮到军中已经快要退役的黄龙大舰等等老船上阵了,在之前水师向北调动的时候,戚昕就曾经考虑到这个问题,北方河流普遍要比南方水流量小,对应的自然不是水浅就是河面窄,因此五牙大舰这种在大江上游都能塞满多半个河道的庞然大物,不见的就能在北方如鱼得水,而面对根本没有几艘能用船只的北周水师,黄龙大舰也已经是他们高不可攀的存在了,因此戚昕本身就倾向于动用黄龙大舰。

    当然了,戚昕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在。

    水师本来就要缩减编制,之所以现在还维持着庞大规模就是因为还有北周的存在,一旦北伐结束,大小河流尽数变成大汉的内河之后,水师自然也就不再有存在的意义,因此戚昕需要抓紧把南陈时代保留下来的黄龙大舰等老旧船只消耗掉,这样自然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要求为水师更换新的战船,最好是更换为海船,把水师整编制的转移到海军的序列之中去。

    海军这些年在安南、南洋赚的盆满瓢满,水师无疑已经快成了给海军拖后腿的。

    要说戚昕和众多的水师将士们不眼馋那是不可能的,一旦成为海军,那就意味着他们将会有更多开疆拓土、获取财富的机会。

    尤其是南洋探索的成功无疑告诉人们在那广阔的大洋深处还有更多的财富。随着大汉一统北方,之后肯定将会迎来远洋探索的新时代。

    因此水师对于这一战格外积极。

    打得好了,水师有功,朝廷和军方自然就不会亏待他们。

    打得不好了,这些家伙既然没什么本事,那等战争结束了就都直接丢回家种地吧,探索远洋想得美

    所以水师也是倾尽全力。

    既然五牙大舰不能靠岸,那就在河面中心横过来炮击,同时为后方的船只装载起到遮蔽的作用。

    河面上炮声隆隆,北周的投石机也在拼命还击,好不热闹。



第二零三九章 宿命中的敌人
    石弹呼啸着落在战船上,有一些体型大的,即使是五牙大舰这种庞然大物也会微微晃动。

    船上虽然都加装了厚重的盾牌,但是石弹撞上来还是会留下坑坑洼洼甚至裂缝。不过投石机肆虐的机会并不多,往往一发石弹丢过来就会遭到战船上四五门火炮的一齐招呼。

    土墙后面藏着投石机,这是汉军在这之前就已经预料到了的,不过还是没有想到宇文宪竟然会堆了这么多投石机,一下子上来还真的给了水师一个“惊喜”,两艘体型较小的蒙冲战船差点儿就直接被沉重的石块砸沉。

    好在戚昕还是有点儿谨慎和理智的,所以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让那些搭载了陆师火炮的小船上前和五牙大舰并肩作战,不然的话五牙大舰就算是被三四个石弹同时砸中也就是微微晃动,而这些小船只要被擦到了,就必然“人仰马翻”,船不沉就算谢天谢地了。

    高高的土墙显然限制了火炮的威力,炮弹往往砸在土墙上,很少有能够跨过土墙再准确的击中几乎紧贴着土墙的投石机的。

    而投石机的具体位置也很难判断,只有当投石臂竖起的时候才能知道投石机的具体位置,可是很明显周人还在前后移动投石机,所以很难确定其真正所在的点。

    戚昕握紧刀柄,站在旗舰的船楼上。

    刚才就有一发石弹落在距离船楼不远的甲板上,不过戚昕根本没有因此而动。

    身边的一门火炮又吐出一发炮弹。

    炮弹划过一道弧线,落在土墙后面。

    位于船楼上的火炮射界更加开阔,也是最有可能击中投石机的。

    而甲板上的火炮,受到仰角限制,往往只能击中土墙。

    就在炮弹落点的不远处,一门投石机再次露出狰狞的身影,说明刚才那发炮弹并没有起到足够的作用。

    戚昕径直走过去“装弹!”

    几名士卒本来就因为这一发炮弹没有击中而有些紧张,听到戚昕的命令,忙不迭的填装。

    而戚昕深吸了一口气,水师这些年几乎没有经历什么战事,再加上军中精锐都被抽调到海军那边,新手太多,平时操演的时候尚且可以从容应对,但是真正上了战场,和操演到底不一样,操演只是走流程、打靶子,而现在打的则是敌人,是你打不中他,他反过来就有可能送你归西的敌人,遇到这种比较复杂的情况,缺少实战经验再加上紧张,出现问题也在意料之中。

    但是必须要有人来打破这种困境,不然的话岂不是让从陛下以降,包括文武和陆师在内的所有人都看水师的笑话么

    戚昕亲自点火,火炮发出轰鸣。

    实心炮弹越过土墙,当那投石机正要再一次抛射石弹的时候,炮弹径直击中了投石机的投石臂,投石臂断裂,末端的石弹“砰”的一声砸落,甚至大家好像都能够听到投石机周围北周士卒的惨叫。

    顿时船上爆发出一阵阵欢呼。

    戚昕一挥手“就这么打!”

    汉军将士们轰然应诺,主帅给他们露了一手,让他们意识到,这些狡猾的敌人并不是打不中,只是因为自己没有掌握到关窍。

    炮弹密集的飞舞,一些体型比较大、目标比较明显的投石机全部都被击中,有的还被开花弹“洗礼”,变成巨大的火炬熊熊燃烧。

    随着大型投石机陆续哑火,剩下的小投石机只能抛射小石块,对战船的威胁自然也就没有那么大。

    明显感觉到船上受到的石弹撞击没有之前的厉害,戚昕当机立断下令各船前进,当然这个“各船”指的除了五牙大舰之外的其余战船。

    原本排成和城墙也似阵列的五牙大舰逐渐向前或者向后,露出来缝隙,黄龙大舰、蒙冲快船还有那些小炮船陆续涌出,船上的火炮和床子弩同时开火。

    虽然这些战船的炮击并没有五牙大舰那样一排排火炮打过去、声势浩大,但是零零散散的炮弹加起来,也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炮弹掀起的风暴横扫整个河岸,相比于以铲除敌人的投石机为首要目的的五牙大舰来说,这些战船的目标就更加简单明了——拆迁!

    前方的这道壁垒必须要尽快拆掉,而炮击显然就是最简单粗暴的方式。

    一发又一发的实心炮弹如重锤一样砸在壁垒上,还有一些比较老旧的黄龙大舰什么都没有来得及安装火炮,只能依靠原本列装的投石机,不过随着距离越来越近,已经无所谓投石机还是火炮了,炮弹而或者石弹砸上去,都能够在壁垒上留下深深的印记。
1...522523524525526...6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