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权倾南北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然籇

    李荩忱微笑着说道:“孰忠孰奸,朕尚能明辨。宇文氏之中,或有心怀不轨,或有胆小偷生,多数并非可用之才,更何况宇文氏身为周人皇室,前一日报纸上尚且写着‘大汉与其不共戴天’,后一日就让宇文氏族人出将入相,那朕的脸面何存?宇文氏之中,可用者,朕自会用之,不可用者,若有不轨之心,朕自会杀之。”

    尉迟贞乖乖的应了一声,她当然知道李荩忱这句话不但是说宇文氏的,也是说给她背后的元氏和尉迟氏听的。

    只要你们为大汉出生入死,那朕自然不会亏待你们,每日里想东想西的话,休怪朕会觉得你们别有心思。

    “别想那么多,这些本来就不应该是你们女儿家参与其中的。”李荩忱轻轻揉了揉尉迟贞的头。

    尉迟贞点头,旋即好奇的问道:“那陛下接下来打算打还是和?”

    李荩忱怔了一下,尉迟贞则补充一句:“妾身这个问题不是替别人问的,而是代表后宫之中众多姊妹问的。”

    “有区别么?”李荩忱反问。

    尉迟贞握住李荩忱的手:“没区别,但是之前姊姊们就曾经让妾身有时间转告陛下······”

    李荩忱微微皱眉,他联想到了之前杨妙的问题,难道反战的情绪已经开始影响到整个后宫了?而且按理说这种敏感的话题,尉迟贞不应该在这个时候直接说出来吧?

    不过后宫和内府息息相关,而战争的延续的确已经影响到了内府的很多工作安排,后宫之中同样不愿意战争继续也不是不能理解。

    尉迟贞并没有注意到李荩忱的神情,握紧李荩忱的手,郑重说道:“无论陛下打算走到哪一步,妾身等必当追随。妾身如蒲草,当随大树共攀升,亦当随大树共迎风。”

    李荩忱错愕,旋即意识到自己是误会她们了,不由得笑了出来。

    尉迟贞诧异的看着他,有些委屈,又有些不解。

    陛下笑什么?

    下一刻,李荩忱径直吻在了她的唇上。

    尉迟贞没想到李荩忱竟然来了这么一下,整个人都僵住,随着唇瓣被顶开,浑身都随之酥软,抱住李荩忱什么都说不出来了。

    良久缠(和谐)绵之后,尉迟贞靠在李荩忱的怀里,而李荩忱的手轻轻挑弄着她的发丝:“朕不是嘲笑你们,而是很高兴,能够有你们这些贤内助。”

    尉迟贞也笑了笑:“陛下过奖了,宫中姊姊们都是女中豪强,而妾身不过只是给陛下打打下手罢了。”

    “那也不能没了你这个小文书。”李荩忱刮了刮她的鼻子,“好了,快点儿睡吧。”

    尉迟贞心情大好,乖乖的闭上眼睛。

    听着女孩再一次变得均匀而温柔的呼吸,李荩忱也长出一口浊气。

    虽然她们都是无条件的支持自己,但是战火纷乱,刀剑到底不长眼,这场战争需要更快的结束了,不然的话总是让她们在纷乱之中为自己奔波,李荩忱又于心何忍?

    明天,就有一个机会,就是不知道宇文招想不想把握住了。

    ————————————-

    宇文招坐在大帐之中,看着大汉这边连夜开列的条款,背后冷汗直冒。

    坐在他对面的鲍兴,顶着两个黑眼圈,手里捧着一杯热茶,热气蒸腾向上冒,让宇文招看不清楚鲍兴的神情,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那神情绝对不是整好以暇、看热闹不嫌事大,而是充满着激动和期待,似乎恨不得宇文招现在就把条款签署了。

    鲍兴要是淡定自若的话,恐怕早就已经困得睡过去了。

    宇文招却是如坐针毡,因为他很清楚的意识到,汉人开具的条款上有很多的漏洞,比如汉人围绕的重点一直都是宇文宪的待遇,只保留宇文宪的王爵和一定数量的卫兵,封地可以遥领,但是人必须要乖乖的待在建康府。

    fp

    (iishu)是,,,,!




第二零六一章 明显的暗示
    【】(iishu),

    没错,大汉打算安置宇文宪的地方是建康府,而不是洛阳。

    至于邺城,想都不要想。

    邺城这地方本来就是宇文宪的老巢,利益关系盘根错节,大汉不让宇文宪待在邺城是情理之中的。

    但是宇文招怎么都没有想到,至少在他们的猜测里,大汉会在北方挑选一处合适的州府安置宇文宪,哪怕只是一个偏僻贫穷的州府,对于宇文宪设想之中的东山再起都将会有很大的帮助,结果谁曾想到,大汉竟然如此不客气,直接让宇文宪去建康府。

    跑到建康府干什么去?和宇文赟当邻居,顺便看看旁边另一个邻居陈叔宝?

    大汉陛下似乎有搜集皇帝的癖好,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南北两朝的皇帝都被安置在建康府,甚至还成为了邻居,这本来就被传为趣闻,结果这两个家伙还很不争气的发现对方和自己臭味相投,结果变成了好朋友不说,根据大汉一些花边小报的报道,这两个家伙还做了连襟。

    不管这些捕风捉影的花边小报到底是真是假,既然能够让他们察觉到点儿风声,那就说明这件事并非完是假的。

    宇文赟如此丢脸的表现,让宇文宪一直以来深以为耻。

    现在抛开一切不说,让宇文宪跑到建康府去和他的好侄儿做邻居,还不如直接杀了宇文宪呢。

    不过大汉在安置宇文宪的条款上提出这些要求,也并非预料之外,宇文招尚且还可以接受,难受就难受呗,自家兄长既然都已经打算低头和谈了,还有什么不能接受的,更何况这些还是有回旋余地的。

    不说别的,单纯就是这保留王爵和俸禄,易地而处,假如自己是皇帝的话,宇文招可能就答应了。

    仗都已经打到这个份儿上了,还不投降,等死么?

    可惜宇文招不是皇帝,这些条款能不能答应也不是他说了算的,但是他还是敏锐的注意到,条款之中和自己有干系的就只有一条。

    “所有仍在周国之宇文氏皇族剥夺一切封爵,抄没家产,与黎民无二,各州县以大汉百姓待之,一视同仁。”

    荒谬,荒谬啊!这不就等于北周投降之后,自己这个堂堂赵王就变成平民百姓了么?

    大汉会如何处置周人亲王,这个宇文招之前也曾经揣测过,实权肯定是不用想了,甚至虚衔恐怕也不剩下几个,大汉在公侯爵位册封上非常苛刻,除非有大功在身的,比如萧世廉、裴子烈这种,其余的一般只有老臣才有封侯的机会,这和曾经两汉时期的“公侯定数,大功方封”相差无几。

    当时两汉初年,封侯三十六,有一个人得到爵位,就有人失去爵位,从而遏制公侯的大量增长。

    但是现在南北朝乱世之中,谁把这当回事?

    公侯封赏,早就已经烂大街了。

    南朝尚且还好,没有那么夸张,以武将为例,大多数武将也得从杂号将军上打转好几回才有机会升为左右卫将军,再进入朝廷中枢。而北朝,自从东西魏开始,原本就泛滥的封赏更是因为双方之间对权臣的拉拢而一发不可收拾,长安、邺城大街上,掉下一块砖就有可能砸死一个开府或者大将军,随便进个宅子就可能是哪家上大将军、柱国的家产。

    没办法,只要是个说的上好的将领,其嫡系子嗣往往都会加上开府、柱国之类的称呼,曾经的北周开国“八柱国”恐怕也没有想到,这几乎象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荣誉,只过了一代人,就变成烂大街的东西了,家家户户谁没有个开府、柱国,那都不好意思见人。

    柱国、开府这种册封外姓的如此,册封自家皇室子弟的王爵亦是如此,帝王兄弟和子嗣都是亲王不说,孙辈也部都是郡王,而且这些都是没有实权但是有封地俸禄的爵位。

    宇文宪自立为帝之后,就面临着这样的问题,手下的地盘越来越少,而一帮兄弟们都还挂着亲王的头衔,所以想要把自己的儿子们从曾经的郡王提升为亲王都不太现实,毕竟现在的大周也已经供应不起这么多亲王、郡王的俸禄。

    因此战争进行到现在,实际上宇文招他们这些皇室贵胄也算倒霉了,荣华富贵那自然体会不到多少,他们的俸禄甚至都需要朝廷统一进行调配。而现在,竟然还要直接把他们变成平民百姓。

    凭什么?

    要不是鲍兴坐的离自己很远,宇文招恐怕会忍不住直接把这份草案直接甩到他的脸上。甚至宇文招觉得自己有理由怀疑,鲍兴就是知道自己有可能直接把草案甩在他脸上所以才专门坐的这么远。

    察觉到了宇文招的愤懑,鲍兴放下茶杯,饶有兴致的看向他,嘴角带着笑意,似乎是在向宇文招挑衅。

    宇文招深深吸了一口气,让自己的心情平复下来。

    他并不是无能之辈,不然的话宇文宪也不可能点名让他来代表北周出使。从这条款的字里行间,他已经能够感受到汉人深深地恶意,这摆明了是要挑衅宇文宪和北周皇亲国戚之间的关系。

    或者说这是汉人在暗示自己,和宇文宪之间可能没有什么好谈的,但是和他们这些皇亲国戚之间还是可以谈一谈。

    许善心已经来到了营帐之中,见到宇文招的样子,心中也已经猜测的七七八八。

    宇文招要是不生气着急,那才奇怪呢。

    见到许善心,宇文招顿时沉声说道“许君,这是何意?”

    看到宇文招直接指着条款上有关亲王待遇的那一条,许善心微笑着说道“贵国有心想要归降大汉,大汉自然并不会拒绝,但是现在大汉内外尚且没有那么多亲王、郡王,公侯之类同样也是非大功者不能得之。贵国齐王殿下妄称帝王,本是窃国之罪,但吾皇慈悲为怀,既然齐王以天下为念,那吾皇愿意以其保黎民苍生之功而留其皇位,但此功与贵国亲王之流又有何干?”

    顿了一下,许善心看向哑口无言的宇文招“难道殿下以为自己在这里略呈口舌之欲,就能博得我大汉多少将士浴血厮杀也换不来的功名么?能求得性命,就当心满意足了。”

    。

    (iishu)是,,,,!



第二零六二章 那就没得谈了
    【】(iishu),

    宇文招咬着牙,看向许善心。

    只求的性命周全?

    那某跑到这里来和你们费什么劲,假如在战场上某直接带着北周的侍卫亲军反戈一击,那之后别说是保全性命了,甚至你们还得给某点儿奖赏,甚至继续做一个将军都不是不可能的。

    结果现在提着脑袋来和谈,就为了换取自己以后能够当一个老老实实种地的老百姓?

    确定不是在逗我?

    这些南蛮、岛夷,果然卑鄙狡猾。

    宇文招很清楚,要么将这么一份有损自己利益的和约拿给宇文宪去看,要么自己就和南蛮私下里达成一份出卖宇文宪以保全自己的和约,一个伤害的是自己的利益,一个伤害的是宇文宪的利益,后者看向上去显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这意味着宇文招和其余的周人亲王们需要在宇文宪最需要他们的时候反戈一击,彻底断绝宇文宪东山再起的机会。

    到时候宇文招保全的固然是自己的性命和利益,但是损失掉的自然也是名声,史书上后人再说起他,恐怕说他弃暗投明的少,说他是个叛逆之臣的多。

    此时此刻,自己又应该如何抉择?

    皇兄得位不正,以现在冀州一州之地抵抗天下,劳民伤财又不啻于以卵击石······许善心刚才所说的话一遍一遍的在宇文招的脑海之中掠过,让他一时间不知道应该说什么。

    这些话就像是利刃一样,一下一下的劈砍着宇文招内心的壁垒,想要从光明走向黑暗,也必须要给自己找几个理由。

    家中尚且还有翘首以待归来的妻儿,自己不能接受这样的条件,变成平民百姓之后,自己又有什么本事能够去养家糊口?

    刚才许善心一句话就把自己顶了回来,说明这一条就是大汉的底线之一,不可能再有回旋的余地了。

    现在轮到自己选择应该怎么办了。

    宇文招攥紧了拳头,抬头看向许善心。

    许善心整好以暇,在对面坐下,似乎早就已经料定了宇文招的选择,这让宇文招心中更是忐忑。

    他看上去胸有成竹,为什么?

    其实坐在许善心旁边的鲍兴也有些诧异的看向这位鼎鼎大名的许君。为什么许善心看上去信心十足?难道他已经那么肯定,宇文招就一定会选择和大汉达成什么私下里的协议?

    不过鲍兴也很清楚,自己这个时候要尽可能的配合许善心,因此他也正襟危坐,直勾勾盯住宇文招,似乎已经那宇文招攥在手心中。

    “敢问贵国陛下此时身在何处?”宇文招果断的先岔开话题。

    和谈呢,怎么就你们两个,难道你们两个就可以代表大汉了?

    许善心从容说道:“大战在即,陛下已上前线鼓舞士气,备战待敌,自然无暇和殿下交谈。条款是我大汉陛下已经过目的,所以还请殿下放心便是。”

    宇文招脸色更是一变。

    李荩忱已经上前线了,这说明汉军想要通过战争的方式结束这场乱世的可能性更大,如果自己不能抓紧和汉人拿出来一个确切的方案并且表露出来北周方面针对和谈的诚意,那么双方之间很有可能就要继续在战场上一较高下了。

    现在的北周,可打不得了。

    当下宇文招哪里还顾得上李荩忱在不在,径直说道:“个中条款本王已经看过,吾皇陛下只保留封爵和俸禄,未免过为苛刻,依本王看来,至少应有实封郡府为吾皇之地,吾皇愿意退为齐王,南面称臣,但是不代表就会成为贵国阶下囚,当仍为封王上宾,贵国迁吾皇于建康,恐有不妥。”

    鲍兴含笑说道:“赵王殿下未免仍然还看不清楚现在的形势,和谈是贵国一厢情愿而已,大汉天威,而今天下拜服,贵国不过只是在负隅顽抗罢了,殿下难道来的路上没有见到,大汉军队之盛,不是贵国所能抗衡,只不过吾皇慈悲,不愿再多伤亡才同意和谈罢了。”

    慈悲个屁,宇文招在心里暗骂一声,你真的以为本王是不知兵的穷酸书生么?军队行军打仗,每往前走一步、每多一天,这其中可都是海量的人力物力消耗,假如大汉的家底足够殷实的话,才不在乎这多一点少一点的物资问题呢。

    既然大汉同意和谈,那就说明大汉的物资供给也不是非常丰富了,因此与其冒险进攻北周,尤其是在邺城和晋阳陷入旷日持久的围城战,还不如与北周和谈,减少风险,要是围城战进行之中,国力却难以维系,那么到时候大汉将会面临进退两难的地步。

    你们是兵马强壮不假,可是没有足够的粮饷,兵马强壮有什么用?

    不过这话宇文招当然是不敢说出来的。
1...534535536537538...6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