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倾南北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然籇
“那假如战败呢?”裴子烈也没有犹豫。
李询显然早就想好了答案,从容说道:“到时候我军可以依托六盘山防守,并以主力向平高、灵武一带撤退,引诱慕容世伏北上追击,一来减轻湟水一带的压力,二来也可以拖延战局、为后续援兵抵达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那假如慕容世伏不追击于我而转攻六盘山呢?”裴子烈挪动沙盘上象征着双方军队的小旗子和木块。
李询伸手一指:“国公且看,到时候慕容世伏的侧翼,可还诱人?”
裴子烈不由得大笑:“妙也!之前杨处道就曾经告知于某,说正言乃是帅才,可放心任用,今日听尔一席话,可知杨处道非说大话也!正言所说,颇有道理,某已经派人巡探沿途适合安营扎寨之处,应该很快就有消息传回,届时且共引兵,向西北挺进,同那慕容世伏好好较量较量!”
权倾南北 第二一八六章 河边
玉米小说 www.telexh
.com ,最快更新权倾南北最新章节!
李询反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自己虽然是帅才,却也没感觉出来刚才裴子烈实际上是在试探自己。
而裴子烈也是松了一口气。
他原来和李询的接触实际上并不是非常多,而且李询之前在大汉军中也一直很低调。进攻安南的时候,风头基本上都让跨海远征、直接击破林邑的海军给抢走了,人们几乎都已经忘了,在陆路上率军向前推进、稳扎稳打并且最终拿下林邑所有土地的,实际上是李询。
之后汉军北伐,镇林军旋即北上作战,李询又在杨素的指挥下,虽然名义上李询才是大军的主帅,杨素实际上只是配合他接收地方的文官罢了,但是因为大家都知道杨素此次担任河东巡抚,有着浓浓的镀金味道在,因此自然而然的也就把河东之战顺利结束的功劳落在了杨素的身上,而忽略了身为主帅的李询。
即使是裴子烈,近些年和李询的接触也不是非常多,当然不知道这位在北周时期就已经闯下名号的将领到底是不是真的靠谱。
北周将领之中,也有很多投靠大汉的,不过这些人里自然也是良莠不齐,有的能够站在这个位置上,是因为真的有本事,比如韩擒虎之类的,之后的奋武军孤军奋战,更是证明了韩擒虎的确有足够的能力,当得起这个重任。
可是有的人站在这个位置上,实际上只是因为父祖的功劳罢了。北周以武开国,统治北周的核心就是关陇世家集团。所以即使是你本人没有多大的能力,但是身为关陇集团的一份子,在军队之中自然就有你的一席之地,尤其是不少陇西李氏、辽东李氏还有其余豪门的子弟,因为其父辈在军中早就打下了名号,所以自己按部就班的快速升迁几乎没有任何阻力。
这些人放在和平年代或许还能够被依仗于镇守一方,但是放在现在战乱之中自然就没有什么用了。对于这些将领,大汉一向是经过考核之后再做决定。
有挽救或者说培养余地的,则进入军事学院深造之后再做安排,只要表现的出色,还是可以重返前线、建功立业的,毕竟每个人都可以有努力上进、改过自新的机会。
而本来就是军中蛀虫的,朝廷看在你家中还有子弟在军中拼杀的面子上,倒也不至于直接把你处理掉,但是担任闲职或者直接回家赋闲,也是必然的。
李询出身陇西李氏,又是陇西李氏的老家主李穆经常挂在嘴边的族中子弟,在受人羡慕的同时,自然也受到很多争议。
尤其是此次杨素保举李询率领巩汉军、镇林军以及经过整编的部分河东乡兵支援西北,等于一下子把李询从原来的一军主将挪到了一方主帅的位置上,再加上杨素和李询之间本来就亲密的关系,这未免让很多人觉得杨素这个新上任的太尉有点太“内举不避亲”了。
这种论调多多少少传到裴子烈的耳边,裴子烈也得考察一下李询。
此时西北之战局势错综复杂,一步错则步步错,假如李询承担不了这样的重任,那裴子烈就算是不给杨素面子也要把人换掉。
现在至少通过和李询的交流,裴子烈可以确定李询能够坐在今天这个位置上绝对不是因为出身好或者运气好。
不过话说回来,到底是陛下当初曾经亲自在战俘营里请出来的人,也不可能真的一点儿本事都没有。
裴子烈的目光转移到沙盘上,无奈的说道:“这一次又是大河。”
李询也笑了笑:“至少在之前的渡河之战中,我军从无败绩。”
“这一次,就让本帅来渡河!”裴子烈提起精神。
大河,曾经是北周抵抗大汉最重要的一道防线,不过最终在汉军占据绝对优势的水师威胁下,这道天堑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汉军凭借战船在大河上依旧可以如履平地。
之前的渡河之战,裴子烈并没有参与过,或者换句话说他本人实际上还没有真的渡过大河,哪怕一次。
现在汉军将领们基本都有渡河征战的功劳在,要说裴子烈对于渡河不动心是不可能的。
就要看慕容世伏给不给这个机会了。
——————————-
吐谷浑军队来得很快,昨日斥候还报其主力至少距离大河岸边还有两日左右的路程,今日就已经抵达河边。
而负责在前方开路的骑兵更是早早地就已经在河岸上游荡,不给汉军斥候任何近距离观察的机会。
要看,就只能乖乖的待在对岸看。
大河横亘在从武威到安定的道路中间,在此处是从西南向东北走向流淌的,也就是地图上黄河“几字形”的左下角。
此处的大河水流颇为湍急,不过沿着河水向上游走或者向下游还是有很多上佳渡口的,比如在金城郡的西侧就有很大的一片滩涂,也就是后世兰州所在的位置。
不过再前往金城郡,就未免绕远了,慕容世伏显然还是本着尽快渡过大河的战略目标,其前锋直接占据已经被汉军主动放弃的北岸几处小渡口,并且网罗船只。
可惜事与愿违,汉军也不是傻乎乎的等你们来进攻,早在慕容世伏率兵越过武威的时候,汉军斥候就已经把渡船都集中销毁,剩下的为数不多的船只也集中到了金城郡,在守军的保护下,想要可没有那么容易。
不过吐谷浑应该早就已经料到会是这样的情况,很快他们就开始在对岸搜集树木、打造船只。不得不说这些人的动作还是很快的,而且他们显然都提前带好了工具,汉军布置在南岸的岗哨每日报告的对方船只增长的数量都是以十数计的。
只是这几天打造的船只,就已经足够吐谷浑主力在一天之内完成渡河并且建立营寨。
大汉金城校尉、骑都尉薛汪勒马伫立在东岸的山坡上,看着渡口处的吐谷浑兵马已经开始忙碌,不由得紧皱眉头。
马蹄声响起,一名年轻人一直冲到薛汪身边才勒住战马,着急的说道:“阿爹,北侧两处渡口也有蛮子在准备渡河,人数应该在两三千上下。”
薛汪沉声说道:“你看前面这得有多少人?”
年轻人顿时瞪大眼睛:“这······”
权倾南北 第二一八七章 金城薛氏,不辱家门
玉米小说 www.telexh
.com ,最快更新权倾南北最新章节!
眼前这个渡口显然比北侧的两个渡口更大,而正在准备渡河的吐谷浑兵马少说得有五六千人。并且天边烟尘滚滚,还不知道多少兵马正迤逦而来。
“这么多?”年轻人目瞪口呆。
“阿举,你觉得应该如何是好?”薛汪的眉头一直没有舒展。
眼前的敌情显然让他感到很是棘手。
“阿爹,吐谷浑是各个部落汇集而成,又劳师远征,”年轻人很快就镇定下来,伸手指着对岸说道,“阿爹且看,敌人兵马虽众,但是绝非一时半会就可渡河,届时我军以火枪和箭矢压制,扼守滩头,并以骑兵来回冲杀,则敌人难以立足,当可破之。其余两处渡口亦是如此,其兵马更少,阿爹只要派遣百名将士,如法炮制,则敌一时便难以把我们如何!”
“此计可行?”薛汪攥紧马缰,心里显然一直在犹豫。
年轻人静静盯着自家爹爹,似乎很肯定他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金城校尉薛汪,本来只是一个地方豪强。金城薛氏也并非什么地方名门望族,而且祖孙几代多半也都以武立命,担任校尉等职,尽职尽责、守土一方。
这种边境上地头蛇一样的世家,本来就没有什么影响力,而且因为又是以武立家,自然而然也难以融入到西北世家的小圈子之中。不过薛汪本来就不是喜欢争风头的人,小门小户,老老实实的待在金城也没有什么坏处,至少地方上无论是汉人还是羌人,都要卖给他几分薄面。
后来大汉进入西北,金城摇身一变,从原来边境上毫不起眼的小城一下子变成了大汉和羌人之间重要的通商榷场所在地,商贸的快速发展也让这座小城快速崛起于边陲,再加上汉人和羌人以及吐谷浑之间逐渐明显的矛盾冲突,这座小城也不可能置身于漩涡之外。
身为金城校尉的薛汪自知责任重大,一直在积极配合整顿乡兵、招募兵马,甚至还因为郡府资金紧张的时候自散家财以招募豪强而受到过西北巡抚府的嘉奖。
也正是因为其虽无战功,但在巩固边陲、整顿兵马上有功,再加上之前也不乏有战场冲杀的经验、马术又不错,自然而然不能一直窝在金城这一亩三分地上,很快就被选拔进入汉军骑兵队伍中。
大汉骑兵除了支援中原战事的两路之外,还有五六千新兵依旧留在西北。
北伐战事结束,大汉骤然间不需要面对鲜卑骑兵的压迫了,甚至还反过来收编了很多鲜卑骑兵,足以威慑北方的薛延陀。此次汉军主力支援西北,原本在平城配合奋武军作战的于玺也率领骑兵前来,不过此时应该还在路上。
而原本应该编入各路骑兵队伍的这五六千新兵蛋子,一时间倒是也不需要忙着动身了,直接准备和吐谷浑交手就可以了。而本来就是以基层军官身份进入骑兵队伍之中、表现又不错的薛汪,此时已经是骑兵都尉,距离偏将也只有一步之遥。
汉军骑兵组建不过数年,兵力少、将领们官衔自然也不高,一个都尉也是统带千人的高官了。
此时薛汪就是负责带领一千五百名骑兵前出到大河东岸,监视西岸吐谷浑兵马的动向。
亲自下达这个命令的裴子烈倒是没有强求薛汪能够阻挡敌人,只是表示敌军势大则快速回报,敌人若只有小队斥候或者些许步卒则尽快绞杀,使得其无法探知我军虚实。
毕竟现在汉军还在从六盘山向大河岸边赶来的过程中,薛汪要是和敌人的主力对上了,那汉军主力也爱莫能助。
薛汪也知道这个道理,凭借一千多名骑兵,对付两三千步卒到还能胜任,再多的话就是给人家送人头的。
不过薛汪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不舒坦。
现在敌军势大,但是还没有到已经完全渡过大河、自己根本就是以卵击石的地步。甚至假如自己能够在渡口这边来回冲杀,则敌人反倒是难以集结成阵,可以为主力抵达争取足够的时间。
假如因为看到敌人数量多就直接撤退,虽然并没有违反军令,可是面子上怎么都挂不住不说,本身也未免太谨慎保守了,麾下的将士们肯定要有意见的。
初生牛犊不怕虎,这些年轻的骑兵将士们刚刚从训练营中走出来不久,正是满怀雄心要杀敌立功的时候,现在每天在东岸看着敌人晃来晃去,早就眼馋不已了。薛汪看到的是敌人不断多起来的船只,而汉军将士们看到的自然是那一个个脑袋,也是一个个战功。
结果现在敌人还没有渡河,自己倒先要跑路了,将士们怎么可能会心里服气,而且本身对士气也是一个打击。
不说别人了,就是自家儿子薛举,恐怕都会看自己不顺眼。
薛举今年才刚刚十八,尚未加冠,但是从小就有豪气、和当上将军就心满意足的自家爹爹不一样,一直想要开疆拓土、立下一番功业,薛汪从军,薛举也自告奋勇跟着一起,并且以一个小兵做起,绝对不沾自家父亲的光,因此也在兵营之中受到了很多人明里暗里的笑话。
小小年纪,没事跑到兵营里凑什么热闹?
结果一直到一次演习中,薛举带着两名同伴冲阵,连“斩”对方十名骑兵,又撞入陌刀手队列之中好一番搅和,让陌刀手们手忙脚乱,最终本来处于劣势的自家骑兵抓住机会一波反击,原本应该是骑兵克星的陌刀队,反倒是败下阵来。
这一次让薛举一战成名,亲自观战的曹忠不但接见了他,而且还直接破格提拔为仗主,随其父征战。
其实就连薛汪自己都没有想到儿子的表现能够这么好,之后便对自家孩子刮目相看。此时的薛举看到敌军势大,在短暂的的失神之后提出的计策,未尝不是拖延时间并且满足大家对于功劳之渴望的好办法。除此之外,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阿举,你敢冲杀否?”薛汪径直问道。
“有何不敢?!”薛举大声应道。
薛汪扬起马鞭:“那就由你带五百骑兵下到滩涂,尽力杀敌,断不可辱没我金城薛氏之名声!”
“诺!”薛举慨然应诺。
权倾南北 第二一八八章 默契的配合
玉米小说 www.telexh
.com ,最快更新权倾南北最新章节!
半天之后,距离大河东岸只有十三四里地的地方,巩汉军前锋已经和前面的薛汪所部取得联系。因为河东之战中有先登之功的韦圆成,此时已经升任偏将,带领两千劲卒和三百轻骑作为前锋。
得到薛汪的消息,韦圆成也不由得笑道:
“这个薛汪,竟然还真的能撑!”
薛汪率领一千五百骑兵,看着人多势众,但是对上吐谷浑主力,那哪里够给人家塞牙缝的?
因此迟迟没有收到薛汪撤退的消息,巩汉军也只能加快脚步,万一薛汪真的遇到了麻烦,也能及时帮衬一把、掩护一下。
结果韦圆成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都已经快挺进到大河边了,薛汪才缓缓后退。
远处已经扬起烟尘,在这一股小烟尘的后面,黑压压的明显有敌人的大部队衔尾追击。
韦圆成顿时吓了一跳,薛汪刚才派人来联络的时候只是告诉他屁股后面有追兵,但是可没有告诉他竟然有这么多的追兵!
看上去薛汪所部应该还有一千人上下,讲道理这家伙支撑到现在只是折损了三分之一的人手,已经算很厉害的了,而以薛汪所部再对比他的身后,基本可以快速得出,敌人的数量至少应该在六七千往上飘。也就是说,韦圆成和薛汪合兵一处,兵力都不够人家的一半!
韦圆成顿时头皮发麻,薛汪麾下都是骑兵,想跑路的话转眼就能跑,可是自己麾下可是有两千步卒的,这个时候哪里还跑得掉?就算是敌人看上去只是步骑混杂,并非全部都是骑兵,但是那也是实打实的六七千人啊,而且你怎么知道人家的步卒就跑的没有你家步卒快?
“结阵!”韦圆成几乎是下意识的下令。
作为前锋,韦圆成自然是随时抱着遭遇敌人的想法,但是他没有抱着遭遇数倍的敌人然后被敌人一举歼灭的想法。不过现在这种可能已经摆在眼前,他也只能咬着牙硬撑。
好在汉军上下也并非一点儿准备都没有。
一辆辆大车很快就被推到了前面。在这荒凉戈壁上,韦圆成本来就没有指望着在骤然遭遇敌人之后有寻找壁垒或者沟壑作为掩护的地方,别看这周围的确有很多山壁耸立,但是多数都是突兀突出地面,高度不算很高、坡度倒是不小,敌人倒是打不上来,但是你自己人在上面也站不住脚啊。
所以这些山壁或许可以作为侧翼的掩护,但是绝对不能充当防线的主体支撑部分。
在这种情况下,更受汉军将士青睐的还是一辆辆大车。大车上本来就装载着重甲士的战甲以及各种火器弹药,此时大车上东西搬下来分发,将士们则依托大车和盾牌构筑防线,足以让敌人毫无脾气。尤其是再配合上火枪在内圈不断射击,纵然是敌人骑兵顶上来,也没有办法将这防线怎么样。
薛汪的旗号已经近在眼前,汉军三百骑兵旋即迎了出去,手中火枪纷纷开火,几名眼见得就要追上汉军的吐谷浑骑兵应声落马。不过这一排齐射更多的还是为了壮一壮声势罢了,枪弹打的地上尘土飞扬,惹得后面乌泱泱杀过来的吐谷浑士卒,脚步皆是一顿。
大车之间还留着一道入口,薛汪当即策马进入。
而他麾下的骑兵并没有跟着进来。
整个车阵以两侧两座突兀的山壁作为支撑,构成一道弧形,所以骑兵完全可以从两侧山壁外围绕过去,不然的话一群骑兵乱糟糟的涌进来,只会打乱步卒的布阵。
骑兵一向两侧分开散去,韦圆成立刻下令,火枪手、弓弩手全部各就各位,直直盯着前方逐渐进入射程的敌人。而自家三百骑兵也从容撤退到车阵一侧,等待出击。与此同时,薛汪麾下的骑兵也并不是就此便歇班了,紧跟着一起勒住战马、握紧兵刃,他们同样随时可以从侧翼出击。
车阵只是依托山壁形成的向内凹陷的弧形阵,像是一道弯曲的月牙。如此一来敌人要想直接突破车阵,就必须要一直深入到整个形同月牙、也形同口袋的防线最深处,在这种情况下,两侧的汉军火枪手和弓弩手也可以打击敌人的侧翼或者吸引敌人不得不分出足够的兵马同时对整个防线施加压力。
实际上和城池上建设的马面有异曲同工之妙。
至于敌人的骑兵,倒是只要绕过山壁就可以进攻到汉军的侧翼,因此必须要有自家骑兵遮护。
在此之前,韦圆成显然已经算到了这一点,但是依旧没有安排兵力,一来是韦圆成手下统共也就只有这点兵马,二来自然也要给薛汪留位置。
薛汪自然是闻弦歌而知雅意,双方完成了一个默契的配合。
汉军阵势转眼而成,而吐谷浑兵马杀上来的时候,自然也就寻觅不到任何的破绽。
薛汪虽然不和韦圆成这种年轻人一样,长安军事学院科班出身,基础的排兵布阵方式门儿清,但是也是之前在长安军事学院于安定开办的进修班中上过课的,当然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配合。
友军本身兵力也不充足,犹然愿意为你压住阵脚,你就乖乖的从两侧撤下去,不要添乱就是了。
设立军事学院并且批量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在这个时候自然也就体现了出来。军事学院或许也没有办法教授给你多少临机应变或者出奇制胜的办法,在历史上很多名将一战成名,固然是因为自己本身的能力足够,也是因为战机把握的好,而且敌人也非常配合。把握战机这种,学院里还能教一教,但是敌人配合······这完全就是看你的脸了。
要不是赵括轻敌冒进,也不会给白起取得长平之战胜利的机会,甚至就廉颇的那种“老子就是不出去”的打法,最后被拖垮的反而有可能是劳师远征的秦军。
这个······学院真的教不了。
因此军事学院中主要教授的,实际上还是最基本的排兵布阵方略以及传授如何指挥装备有新型火器的部队。
前者,在乱世之中,实际上很多人在兵法作战上也都是自学成才,而或者历代将门,自家有自家的一套带兵之法。
权倾南北 第二一八九章 军事学院存在的意义
玉米小说 www.telexh
.com ,最快更新权倾南北最新章节!
各自有各自的主见,这就意味着将领和将领之间往往很难形成配合,或许只有父子兄弟之间才知道对方如此排兵布阵到底在想什么。
这就导致战斗之前大家都得商量好,我把阵型这样一摆,是为了让你怎样怎样配合,你要是跑错了方向,那就搞出事情了。
这自然极大的限制了将领的临阵变通能力,而或者就需要考察大家的默契程度了。
假如一边不按照商量的变阵,另外一边也得手忙脚乱的跟着变阵,这既是看默契,也是看脸啊。
若是换在原来也的确,乱世之中将门出征往往都是带着自家的部曲,上阵也是父子齐上,老(*)子和儿子当然学的是一套兵法,再加上麾下的兵马也都是自家训练的兵马,这没有什么问题。甚至不需要老(*)子下令,儿子就知道自家老爹想干什么。
商量?这么简单的事儿子还需要和老爹商量?打完仗之后少不得要家法伺候了。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汉军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整编,早就已经不是某一家某一户的军队,而是大汉的军队、是只忠诚于陛下的军队,所以各军将领之间,在一场战斗爆发之前很有可能根本并不熟悉,甚至都没有见过面,比如这一次韦圆成和薛汪,在此之前一个驻守西北、一个一直在北伐战场作战,别说是见面了,连名字都没有听说过。
尤其是在缺少一名主帅居中指挥的情况下,在战场上贸然变阵或者没有商量就直接布阵,往往有可能直接导致露出破绽、被敌人抓住后趁虚而入。
而军事学院存在的意义自然就是指导将领们熟悉一些最基本的布阵以及变阵的方法,这样大家使用相同的方法以应对比较常见的敌情,自然也就能够相互配合。
毕竟能够让你抓住破绽并且一战功成的可能性往往还是比较小的,在华夏五千年历史上,大大小小的战争不计其数,可是最终可称为名将的又有多少?可称为经典战役的又有多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