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权倾南北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然籇
毕竟之前同样把握这条路的吐谷浑以及不少西域小国,并不能让自己的商品卖出去,甚至还需要花费不少的钱财购买这些商品,因此这就意味着他们为了弥补损失而不得不提高商品的过路税费。
想要从此过,就要留下买路财!
西域小国们到底还不敢过于嚣张,毕竟还有几个大国在周围盯着呢,要是货物的价格太高了,直接影响到了本国百姓——当然主要是王室和贵族——购买使用,那不介意直接揍你一顿。
关键就在于以高昌为代表的几个西域大国,以及吐谷浑这个盘踞河西的庞然大物在提高税费、哄抬物价。
偏偏大家还无计可施。
这自然就导致通过丝绸之路往来的货物价格太高,丝绸之路虽然还在运转,却名存实亡。
在大汉,也就只有西北的商贾们参与丝绸之路的贸易。
毕竟不依靠丝绸之路的话,他们就只能处于大汉整个贸易网的末端。最底层的经销商,赚的可是最少的。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大汉拿下河西,直接顶在西域门口,没有了吐谷浑在中间赚差价,丝绸之路的重要性一下子就被提了上来。
大汉那么多的优良货物,通过丝绸之路顺利进入西域,再进入西方,这背后将会是令李荩忱梦里都能笑醒的巨大贸易顺差。
毕竟在此之前的两汉时期,中原就能够通过丝绸以及茶叶这种神奇的东方树叶换取大量的真金白银,更何况现在大汉能够拿得出手的已经不止有丝绸和茶叶,还有大量工业产品。
西方现在还在暗无止境的中世纪中,工业自然是免谈。
大汉很简单的流水线工业产品,就有可能在那边被奉为瑰宝。
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大量的钱财积累。
巨大的贸易顺差,简直就是在吸血。
榨干所有有文明的地方!
虽然这的确有些残酷,但是李荩忱绝不心慈手软。
落后,就是要挨打的,这是永恒不变的道理。
现在我大汉如此强大,不算计你,算计谁?
商贾们似乎也意识到了丝绸之路能够带来的巨大利润,此时已经忍不住当着陛下的面窃窃私语。
不过他们也知道自己不能过于失礼,很快就有一名老人作为代表站了出来:“启禀陛下,丝绸之路勾连大汉和大秦,只是不知道现在大秦是否还在······不过长期以来西北的同行们都依靠丝绸之路而活,这证明重新开拓这条贸易通道并且把我们的商品送出去应该是可行的。”
李荩忱颔首:“朕给你们这个权力,可以放手去做。”
商贾们顿时交换了一个眼神。
这个问题的关键点不在于陛下让他们去做,而是他们应该如何去做。
不过李荩忱不等他们问出来,就补充了一句:“一切所求,朝廷会满足你们的。”
作为代表的老者忍不住颤声说道:“陛下,若是路途遥远,难以带着大宗货物抵达呢?”
“工部已经在规划直抵玉门关和阳关的直道,另外还有新式的机械正在研发之中,到时候可以让货物运输事半功倍。”李荩忱径直说道,为了建立起来对西域的统治,直道是必然的。
至于火车之类的,李荩忱当然知道还要等很多很多年,但是至少现在已经看到了曙光,不是么?
更何况历史上的火车被研发出来,再到正式成为一种交通工具,本身也没有用多少年。因此李荩忱相信在一两代人之内,铺设铁轨就有可能变成现实。





权倾南北 第二二七二章 昏君
玉米小说 www.telexh .com ,最快更新权倾南北最新章节!
工业的发展,就是这么快。
“陛下,若是前路有强敌剪径······”
这个问题最好解决了。
李荩忱一笑:“大汉三军,当为诸位破之!”
太尉府和军方那帮战争疯子,巴不得呢。
最好是西域各国都跳出来,还有什么大食和波斯之类的,都来搞事情,不然汉军将士可没地宣泄自己的强大。
对付北周或许比较费力,毕竟大家互相太过了解,可是对付你们这些,拥有火器的汉军就算是人数处于劣势,也是能砍瓜切菜一样啥过去的。
陛下的话音,铿锵有力。
强大的汉军,便是这丝绸之路的保障。
商贾们都露出笑容,甚至有些激动,不少人都纷纷起身,大有随时拜倒在地的意思。
他们当然也知道,凿通丝路,便是千秋功业。
就凭借陛下的这些许诺,就凭借陛下对他们的信任,他们愿意为陛下前驱!
商贾们争先恐后的表决心,李荩忱又鼓励了他们几句之后,并没有在集市那边停留太久。
他的出现以及他亲口做出的许诺,就已经是最好的背书。
若是自己停留时间太长的话,恐怕一些有心人反而要开始揣测,陛下到底是什么意思,又想要干什么?
虽然李荩忱只是想到了三层、四层,但是架不住有些人脑补到了五层、六层。
因此匆匆来,匆匆去,把事情交代清楚,就没有必要多做盘桓。
陛下也很忙的好不好!
这一点宫中某位总喜欢枕着陛下大腿睡觉的俏秘书可以证明。
不久之后,李荩忱就已经返回宫城,留下商铺之中一群商贾们交换了一个眼神,激动过后,总该是要想一想个中艰难的。
商人逐利,可不是三言两语、几个许诺就能够打动,并且热血沸腾、不管不顾的去做什么事情的。
在场的不少商贾们都不得不承认,陛下的许诺的确非常有诚意,他们当时还真的有热血上头的感觉,但是现在细细回想起来,陛下实际上只是粗略的提出了这么一个思路罢了,具体应该怎么做、应该做到哪一步,实际上就连陛下自己可能都不知道。
他也只是先动动嘴。
当然了,陛下说的派兵护卫甚至先征讨不臣之类的,大家是信的。可是只是把前方的敌人扫荡干净了又能怎么样,这条丝绸之路到底有多长、前方到底是高山还是大漠、对面现在到底是一个强大的并且愿意和大汉进行贸易的王朝还是一个已经分崩离析、相互攻伐的乱世?
这些实际上一概不知。
道路这个还好说。
从丝绸之路中断到现在也不过就是数百年的时间,甚至零零散散的依然有从西方来的商队抵达西北,因此足以证明丝绸之路实际上还是可以通行的。
关键就在于后者。
现在的西方,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万一那边战火纷飞,那我们的商队过去,岂不是送人头?
“既然朝廷愿意开通西域商路,而且陛下都已经亲自现身,那我们也不能没有任何一点儿表示。”之前被选作代表出来回答李荩忱问题的老者缓缓说道,“不如我们先组织一支队伍前往河西,并且和西北各家展开合作,搜集更多的消息,诸位意下如何?”
“善!”大家纷纷点头。
还是稳一点比较好。
——————————
“陛下······”尉迟炽繁坐在马车中,欲言又止。
李荩忱放下奏章,抬眼看向她:“怎么了?”
“妾身有一言不知······”
“说,别婆婆妈妈的。”李荩忱径直说道。
尉迟炽繁顿时撅起嘴:“还不是怕你心情不好,听了不高兴。”
“好啦!”李荩忱握住她的手,“朕什么时候变成别人的话听都不想听的昏君了?”
说到这个,尉迟炽繁就来精神了,直勾勾看着李荩忱,直把李荩忱看的背后发毛,方才笑嘻嘻的说道:“那陛下有本事今天晚上让贞儿离得远远的,妾身一个人伺候陛下就可以了。”
李荩忱顿时摇头,一本正经的说道:“贞儿太缺少经验了,需要你这个做姊姊的好好教导教导。”
尉迟炽繁的脸上浮起两朵红晕,微微低头:“之前已经教导过好几次了。”
“朕觉得还没有教好。”李荩忱正色道。
不等尉迟炽繁说什么,李荩忱又补充一句:“现在贞儿天天偷懒,就知道趴在那里睡觉,每天都让身边的侍女和女官帮着朕给奏章分类,自己什么都不干,你还说你教得好?”
红晕消失,尉迟炽繁瞪大眼睛:“陛下说的是真的?”
“你以为是哪个?”李荩忱皱眉。
“没,没什么。”尉迟炽繁急忙摇头,旋即说道,“这个问题好说,今天晚上妾身一定好好的教训贞儿。”
李荩忱环住她的腰,凑到她的耳边,轻轻咬了咬晶莹如珠玉的耳垂:“那打算在哪里教训呢?”
尉迟炽繁已经心神迷乱,靠在李荩忱的肩膀上,喃喃说道:“陛下说在哪里,就在哪里。”
李荩忱挠了挠她的腰上软肉,尉迟炽繁娇笑着打了一个哆嗦。
“不开玩笑了,刚才想说什么?”李荩忱切入正题。
再不转换话题的话,他害怕自己忍不住直接就把事给办了。
尉迟炽繁整理了一下衣领,又扶了扶头上快掉出来的簪子,径直说道:“陛下许给这些商贾的似乎并不是非常多,而且都只是长期的,臣妾担心他们并不会因此而动心。”
李荩忱颔首,表示理解。
自己许诺的,实际上都不是商贾们真正关心的。
现在这条丝绸之路到底通到什么地方、又能够带来多大的利润,实际上就连李荩忱自己都没有办法保证,他所能够保证的也就只有这条道路的安全罢了。
朝廷可以开辟道路,但是能不能赚钱、能赚多少钱,朝廷不保证。
或许一些胆子比较大的商贾可能会倾向于尝试一下,但是大多数还能够吃饱饭的商贾,应该都会选择稳住屁股,静观风向。
你不动,我不动,最后这丝绸之路就算是能够开辟,不也废了么?
“那繁儿觉得怎么办?”李荩忱问道。
当个昏君也挺爽,有问题就直接往美人膝上一躺:
“爱妃,这可如何是好?”




权倾南北 第二二七三章 财政补贴
玉米小说 www.telexh .com ,最快更新权倾南北最新章节!
尉迟炽繁并不知道自家陛下已经开始享受偶尔的昏君待遇了,看着他躺在自己的腿上,便顺势帮他按摩一下头部,缓缓说道:
“这个问题应该是商部担心的,毕竟陛下已经把话放在这里了,他们要是劝不动别人前往西域,那是他们的责任。妾身只掌管内府,不负责朝廷其余的商贸,才不参与其中呢。”
说到这里,尉迟炽繁伸出手指按在自己的唇上,唇角上扬,自带三分笑意:“后宫不得干政。”
李荩忱忍不住翻了翻白眼。
还不得干政,历朝历代,恐怕都没有你们干政干的多吧?
白天干政,晚上干(*)朕。
哼!
尉迟炽繁看着陛下摆明不高兴的样子,急忙说道:
“其实妾身也没有想好,只是觉得之前的并不能让商贾们彻底安下心来,或许调拨一些资金,专门用于补贴丝绸之路的商贸,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李荩忱一时默然。
中央政府补贴,就这么登上历史舞台了么?
不过想想也是,想要鼓励商贾们去开辟道路,甚至建立起来一张贸易网,朝廷肯定是要有所表示的。毕竟丝绸之路是跨出大汉的国境,甚至远离华夏土地,去别的有文明存在的地方。
这中间的巨大风险,足以让很多商贾们打退堂鼓。
这和之前大汉主动开拓南中、南洋等地方还不一样,在这些地方要面对的到底主要还是大自然。
有时候,大自然的震怒足够让整个商路上的人葬身此地,别说血本无归了。但是有时候,人们对于大自然的畏惧还真比不上对另一个陌生文明的畏惧。
“其实也没有必要由朝廷单独承担这个费用,”尉迟炽繁接着说道,“丝绸之路之起点,在长安,甚至可以向东移动到洛阳,再甚至连接上国内的运河,可以向南移动到建康府,如此,各地的州府实际上都会参与到和西方的贸易之中,大家既然都会获利,那么自然就应该承担一定的支出。”
这是地方政府补贴。
李荩忱颔首,有些感慨。
尉迟炽繁看李荩忱迟迟没有开口,倒是有些奇怪:“陛下?”
难道自己说的有什么问题么?
“没,没事。”李荩忱摇头,“说的不错,要不下一任商部尚书就交给你了?”
“陛下开什么玩笑!”尉迟炽繁轻轻推了他一下。
“怎么不可以呢。”李荩忱一笑,“现在的商部尚书唐正良,当初不也是被朕赶鸭子上架,你看现在做的不也不错?更何况你这么有经验、有见解,自然能够主持起来商部。相比之下,黄琦他们应该放在别的地方更加合适。”
唐正良作为文官,当初是因为出身巴蜀世家,和巴蜀商贾们方便直接联系而走到今天这个位置上的,现在大汉的商贸体系,也都是他带着人一点一点摸索出来的,可是黄琦等人作为后来者,实际上也只是正常的工作调动罢了,不会在这个位置上停留太久的时间。
相比之下,自从内府组建之后就一直在负责内府的财政、商贸投资等等问题的尉迟炽繁,显然在思路、看法以及经验上都要胜过黄琦等人。
她,的确比商部的侍郎们更合适接任商部尚书。
尉迟炽繁只是一笑。
她当然知道在自家陛下心中,女儿家也可以撑起来半边天,但是女儿家进入朝堂成为一部之尚书,还是想想吧,至少自己这一代应该看不到了。
不过尉迟炽繁也看到了希望。
女人也能够在社会的发展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不再是男人的附庸,作为一个生性本来就要强的人,她是乐意于看到这些的。
毕竟没有任何人愿意让自己真的变成另外一个人的附庸,甚至是礼物。
人,无论男女,都是有思想的。
李荩忱也知道自己就是过过嘴瘾。
自己能够组建起来一个内府,就已经打破了很多常规了。
社会整体风向和思想的转变,到底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温水煮青蛙,慢慢来。
今天实际上真正让李荩忱有所感慨的,是尉迟炽繁所提出的这两个思路。中央政府给予商贾们财政补贴,鼓励他们去建立起来对外的贸易网络,接着再把对外贸易和国内贸易网络对接,由地方政府鼓励本地商贾们参与到对外贸易中,形成层次分明的贸易体系。
政府的补贴,或许并不多,可能只是让商贾们保住一个本钱,更甚至不至于倾家荡产罢了,但是对于很多商贾来说,朝廷的保证就已经足够给他们撑腰了,他们不是一个人在前方奋斗。
这种心理上的安慰以及实打实的补贴,就已经足够劝动更多的人投入到对外贸易之中。
尉迟炽繁的这些思想,已经很接近于后世的一些基础经济思想。
朝廷不再是扮演一个袖手旁观的角色,而是实打实的参与到贸易中,作为商贾们的靠山和负责兜底的存在。
这就是给了商贾们底气啊。
自己多年的耕耘、多年的旁敲侧击、多年的引领,总算是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候。
十年生聚,李荩忱所做出的最大努力,实际上不是为这个时代直接带来什么超前的思想、制度或者技术。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独有的特征和观念。
看上去后世的思想和技术很先进,可是真的适合于这个时代么?
倾囊相授,真的会让这个时代的人把他看作神仙么?
神经病怕是差不多。
因此李荩忱要做的和只能做的,是潜移默化的做出一些改变。
他是不是的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议,引领着大汉的工业、商业、农业、教育等等行业的发展,但是这所谓的引领,实际上还是以这些行业自己摸索、自己探求为主。
李荩忱只是负责在树要长歪的时候略略扶一下罢了。
财政补贴的想法,或许并不重要。
李荩忱相信商部那边肯定多多少少也有类似的想法,甚至在此之前,一些地方州府都已经有类似的做法。
尉迟炽繁只是把这种想法上升到了国际贸易的层次罢了。
这意味着这个时代的人们,已经开始学会怎么在这方面上思考和探索,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路和思考方式。




权倾南北 第二二七四章 吾道不孤
玉米小说 www.telexh .com ,最快更新权倾南北最新章节!
时代,会因为这些思想的产生而不断向前。
当有这样思想的人越来越多的时候,量变就会产生质变。
大汉的商贸就会彻底得到发展,并且为大汉带来更多的资本积累。
一个近代工业国家,就展露出了雏形。
李荩忱很是感慨。
这么多年小心翼翼,这么多年潜心引导,总算是看到了曙光。
现在能够跟上自己的思维,自然也就意味着在未来有可能超过自己的思维。
毕竟李荩忱作为一个文科生也不是什么都懂得,真的让这些已经有所顿悟的科研疯子们去好好的钻研一下什么物理和化学的知识,保不齐哪一天就会发现很多李荩忱都已经忘掉的定律,并且冠以华夏人的名字,假如那个时候自己还在位的话,说不定自己的年号或许还会变成什么什么定律呢。
新元定律?
尉迟炽繁惊讶的看着陛下笑得像个傻子。
“陛下怎么了,这么高兴?”
李荩忱起身,吻了她一下:“吾道不孤!”
尉迟炽繁一头雾水,不过还是静静由他拥着。
不管陛下为什么高兴,他高兴就好。
陛下也不是那种勤政爱民、恨不得每天十二个时辰都在批阅奏章的皇帝,他还是更习惯尽可能地把这些工作派发下去,群策群力。
但是这也就意味着他要承担着更大的压力,他需要为别人犯下的错误负责,也意味着他有更多的精力把目光投向更加长远的地方,规划着更令人咋舌的计划。
因此在后宫姊妹们心中,陛下开心就好。
陛下开心,大家也就开心。
不然的话,大家也不会这么积极的投身于内府的建设之中,甚至包括沈婺华这种明显并不想多问世事的人,都在内府的建设中出了很大一份力,几乎一个人撑起来了整个慈善堂,徐素等人赶过来接手、沈婺华退居二线也已经是大汉北伐之后的事情了。
到现在她的名字还被镌刻在各处慈善堂中,供人敬仰。
显然即使是沈婺华这种生性清静无为之人,也会努力为陛下分担一些事情,更不要说别人了。
“陛下,一切都会变的好起来,天下真的会彻底太平,对么?”尉迟炽繁靠在李荩忱的肩头,喃喃说道。
他们都是从乱世之中走出来的人,说一千道一万,所做的努力都是为了能够改变这一切。
“你觉得呢?”
“可是战乱似乎依旧没有停止,今日有西北的战争,明日就有辽东的战事。”尉迟炽繁忍不住感慨一声,“报纸上的文章妾身已经看到了,高句丽想要抢占辽东矿石,大汉和高句丽之间,恐怕免不了会有一战吧?毕竟······”
尉迟炽繁不由得压低声音:“夫君都已经造了这么久的势了。”
李荩忱登时有些尴尬的摸了摸鼻子。
被看穿的感觉也不怎么样。
对于辽东,李荩忱当然势在必得。
来都来了,怎么可能连后世华夏的版图都开拓不了?再不济,大汉也得比清王朝的版图大一些吧?
但是想要拿下辽东,就意味着大汉要主动迈出长城、向外发起进攻。这对于久经战乱、国内也不过刚刚稳定下来的大汉来说,显然并不是能够获得很多支持的选择。
矿石有多重要,不见得所有人都能够理解。
关外的土地有多肥沃,也不见得所有人都能理解。
甚至契丹和高句丽按照历史的轨迹又分别会在华夏乃至于整个东亚的历史上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也没有人会看得到。
其实李荩忱真正看中的并不只是辽东肥沃的土地以及储量巨大的矿产,以现在大汉的人口,还不至于到人口密集到必须要开垦辽东的地步,而且本身还有南中、岭南等地分流,再加上北方也因为多年的战乱元气大伤,只是恢复就需要至少两三代人的时间,现在朝廷就算是拿下了辽东,也不可能大规模开垦。
至于矿产,虽然很重要,可是大汉至少还有河东的煤矿以及南中的各种铜铁矿,并非没有替代品。尤其是大汉的工业也不过才刚刚从以木材为主的加工行业向以矿石为主的冶炼行业转变罢了,对于矿石的需求还没有后世那么猛烈。
李荩忱真正看中的,也无人能够说得,其实是契丹和高句丽。
契丹是个什么民族,自然不用说了,一旦给他们机会,这些关外的狼就会狠狠地扑上来咬一口,历史上的契丹曾经是北宋头上多少年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所以这种狼,早早地打掉最好。
大汉的战略目标在西方,家门后院外蹲着的狼,万万不能养大。
安史之乱不就是一个最好的教训么?
1...593594595596597...6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