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倾南北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然籇
至于高句丽,自然更不用说。
李荩忱看中的主要还是高丽半岛。
且不说这个地方富饶还是贫瘠,这可是辽东和青州天然的屏障啊。
海东屏藩可不是说着玩的。
历史上从唐到明再到清,中原王朝为了维护海东之安稳,和东面那条狼打了多少次?
所以李荩忱必须要把这个远征东瀛海外的跳板早早地握在手中。
等到大汉海军的规模更大之后,就是时候荡平东瀛了。
拿下跳板,为华夏东方后院之稳定打下坚实基础,并且构筑起一条面向外海的防线,这才是李荩忱急于平定辽东的真实目的。
他相信历史上的隋炀帝和唐太宗也应该都看到了这一点。
东方不定,何以向西?
不过这些李荩忱还不能说。
他不能展现的过于全知全能,这样只会把自己神化。
李荩忱给自己的定位就是成为一个能够带来胜利并且带动大家迎来繁华盛世的圣人,而不是一个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神仙。
世上真的有了神仙,那么就会有很多人渴求成为神仙。
佛教、道教的昌盛,不都离不开这种思想么?
李荩忱必须要让所有人意识到,富裕,不是求神拜佛能够带来的,而是通过自己的双手打拼来的;强大,不是通过神仙保佑带来的,而是自己努力变来的。
世上可能会有那么一些聪明并且可以在问题发生之后及时做出判断的圣人,但是并没有真正的神仙。
如果不能贯彻这样的想法,工业和科学技术还怎么发展?
权倾南北 第二二七五章 外战则内安
玉米小说 www.telexh
.com ,最快更新权倾南北最新章节!
光是一个地球是圆的,就有可能引起很大的争议,毕竟这也算打破了一些神话体系所构筑起来的世界。
李荩忱不知道到时候得出这样的结论会给整个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冲击,但是他知道,以现在大汉航海的发展,得出这个结论似乎已经用不了多少年了。
而这样的结论得到之前,最简单和有效的办法就是先通过报纸进行造势和渲染。
引起人们的关注、引发社会的辩论,才能够体现出来最终这个经过环球航行之类的方式得到的结论是正确的,并且能够让大多数的人一下子见到、了解到并且接受。
而这一次李荩忱意图对辽东下手,实际上也是先行在报纸上开始了舆论宣传。
报纸现在已经逐渐成为很多大汉百姓每天必须要看的东西。
一开始报纸只是在中上层社会传播,毕竟也只有这些人能够看得懂,也了解都在讲什么。
不过下层的普通百姓也并没有放弃参与到对国家大事的了解之中,往往都是是大家找一个书生之类的每天给大家读,后来随着一些识字班的开设,民间识字率逐渐上升,报纸的传播也就变得越来越快。
而一些官方出品的大报刊,也都被很多人看作是金科玉律。
谁要是能够在这上面刊发自己的文章,那能够吹好久。
最近各个报纸上都已经开始报道和辽东有关的事情,从辽东和华夏的渊源讲起,甚至还直接把高句丽也一并纳入其中来讲,毕竟高句丽的历史真的上溯也能上溯到箕子朝鲜,这是实打实的华夏自己人啊,之后两汉时期还曾经在辽东设立辽东四郡,三国时期还有襄平之战,这些在史书上都有记载,并不是胡说,也不是戏说。
之后又开始讲辽东丰富的矿产、肥沃的土地还有淳朴的人民等等。
嗯,至少现在契丹人还是比较淳朴老实的民族,摆明了抱着大汉的腿叫大哥的那种。
大家看到这些,也就是单纯的对辽东有个不错的印象。
那里自古以来就是华夏的土地,只不过我们现在还没有余力拿回来。那里白山黑水、物产丰饶,对大汉之后的发展也是有帮助的。那里还有我们淳朴的小弟,以及大概是我们民族后人的另一个还挺强大的国家。
还好他们只是自称为王,不然我们大汉可不愿意。
然而这只是大汉百姓们通过报纸能够看到的。
了解报纸存在之意义的尉迟炽繁,当然很清楚,陛下肯定不会无缘无故的开始引导社会舆论关注辽东。
再结合已经知道的高句丽的态度,可想而知,在未来的某一天,陛下肯定会在报纸上放出高句丽逼迫契丹并且意图吞并辽东的消息。
尉迟炽繁可以想象到时候会掀起怎样的波澜。
辽东的肥沃,谁不眼馋?
现在我们大汉没有拿下辽东是因为连年征战、大家都想要喘一口气,可是这并不意味着就放在我们嘴边的肉是可以随便让你们吃的。
而且契丹是大汉的小弟,高句丽则更像是自立门户的不肖子孙。不肖子孙打上门来了,当祖宗的怎么能一动不动?
可想而知,到时候在社会汹涌如潮的舆论推动下,大汉朝廷不想采取动作都不可能了。
尉迟炽繁已经从这些报纸中察觉出来大汉下一步肯定要对辽东动兵,因此真正的和平,又会什么时候到来呢?
“不可能有真正的和平安定的。”李荩忱淡淡说道。
尉迟炽繁怔了一下:“为什么?”
“我不犯人,也挡不住人欲犯我。”李荩忱径直说道,“而且随着大汉的工业和商业在发展,必然会逐渐的向外拓展商路、售卖商品,这意味着什么?”
尉迟炽繁轻轻掩住小嘴。
她似乎明白了什么。
李荩忱则直接说出答案:“夺人钱财、断人活路。”
大汉把钱财都赚走了,甚至是直接用抢的方式,难道别人就会心甘情愿的接受这种剥削么?
因此只要有大汉商贾在的地方,就肯定会有反抗,到时候大汉军队再顶上去,一场骚乱就有可能会演变成战争。
钱不是随随便便就赚来的。
赚钱,不只是华夏人会。
所以怎么才能只让大汉赚钱呢?
那就必须要把别人打服。
只要大汉在发展、在扩张,对外的战争就永远都不可能避免。
李荩忱补充了一句:“只要我们能够从战争中获得的比付出的多,那么战争不但不会引起朝野的反感,反而会获得更多的支持。”
牺牲几个人,换来堆积如山的财富还有大片的土地、大批的奴隶,对于大汉朝野来说,都是一件难得的好事啊!
尉迟炽繁咬了咬唇。
李荩忱轻轻握住她的手。
女儿家不喜欢杀戮,是在情理之中的。
但是李荩忱也没有办法,现在的大汉已经被他带上了工商业快速发展的道路,这意味着大汉必须需要钱财和劳动力来支撑整个行业、甚至于整个国家的高速运转。
这已经不是原来小农经济,大家各自打点好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的时候了!
对外征战,必然短期内不可能停止。
只有外围没有什么国家可以让大汉进攻和掠夺了,战争才会结束。
“其实对于大汉的子民来说,只有外面的战争在进行,九州腹地才能和平,不是么?”李荩忱反问。
尉迟炽繁默然。
天下大势,本来就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一个王朝统治的时间长了,社会矛盾尖锐、上层统治腐败,自然就到了重新洗牌的时候。
可是假如朝廷一直在对外扩张并且一直在获得好处,那么又有哪个百姓会想着造反呢?
支持朝廷继续攻略下一个小国还差不多。
而且尉迟炽繁不得不承认的是,李荩忱的确解决了一个华夏王朝历朝历代都很头疼的问题,那就是如何从对外征战中获得足够的利益。
对外征战,往往意味着大军远征黄沙大漠或者草原,好一番折腾之后,没有杀伤多少敌人,自己也没有多少收获,唯一的就是巩固了边疆的安稳并且适当的扩大版图。
因此,开疆拓土,虽然是历代帝王的追求,可是最后带来的巨大消耗,也让很多帝王望而却步。
权倾南北 第二二七六章 最恶劣的思想
玉米小说 www.telexh
.com ,最快更新权倾南北最新章节!
开疆拓土了,给自己带来名声了,可是也让国内各种矛盾加剧,甚至还直接有造反的。
所以何必呢?
还不如守好祖宗基业呢。
而现在李荩忱显然让开疆拓土都变得不太一样。
朝廷能够从这个对外征战的过程中获得莫大的好处。
所以何乐而不为呢?
尤其是火器的诞生,意味着就连大汉需要付出的代价都变得很小了。
因此尉迟炽繁甚至有理由怀疑,只要李荩忱把握好舆论,那么到时候民间要求对外征战的声音甚至会比朝堂上的还大。
李荩忱眯眼微笑。
似乎想到了自己的规划变为现实的那一刻。
而尉迟炽繁忍不住在心里吐槽:眯眼的都是怪物。
不过她也不得不承认,陛下的布置、陛下的想法,的确让她有一种眼前一亮,然后自愧弗如的感觉。
李荩忱淡淡说道:
“没有必要去祈求世界的和平,因为朕之所作所为也不过是站在维护这个民族和这个国家的角度上出发,因此也只可能符合这个国家的利益,现在我们大汉有着绝对的工业、文化上的优势,自然而然会形成对外的威压,四海臣服,为我大汉藩属,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至于他们发自内心的愿意还是不愿意,与朕何干?
甚至于一屋之内,尚且还可能因为政策的不同,每个人的诉求不同而产生矛盾,更何况偌大的天下。朕现在所能做的也就只有制衡一屋之内的矛盾,众口难调亦当调之。至于天下万国万方,朕心有余而力不足也。”
当然了,李荩忱还有一句潜台词。
朕又不是大慈善家,凭什么就要考虑到别的国家,尤其是那些还在茹毛饮血的人,既然落后,要么就尝试着去追赶,要么就只能挨打,嚷嚷着平等却乞求别人能够大发慈悲,笑话。
如果他们的利益和大汉的利益不搭边,那李荩忱连看都不会看一眼。
说句实话,尉迟炽繁并没有太听明白李荩忱想要表达的意思,但是心里也多少反应过来,陛下应该是表示国内还有一堆烂摊子没有解决呢,更不要说国外了。
大家所看到的天下,是九州之地,因此九州之地的和平和安宁是大家的追求。而陛下所看到的天下,却是更加辽远的天地,因此这九州之地的安宁,是用大汉在外的努力扩张换来的。
眼界不同,所看到的、所决断的,自然也就不同。
尉迟炽繁静静注视着李荩忱,含情脉脉。
李荩忱扯了扯嘴角,在这里指点江山、飞扬跋扈呢,这丫头怎么就开始色(*)眯眯的了?
尉迟炽繁喃喃说道:“世人所看到的,不过尺寸之地,陛下所看到的,乃是山河万里,因此臣妾恳请陛下,有朝一日一定要让天下人都知道,黄沙大漠、茫茫大海,还有那九重宫阙中,都有人在为了大汉的繁荣昌盛、和平安宁而奋斗。”
李荩忱不由得笑了一声,这是在为自己鸣不平么?
想想也是,多年的对外征战,注定了会给国内的民生带来很大的压力。即使是现在大汉的工商业已经在快速发展,在农部的主持下,杂交水稻等等的研究也按部就班推进,可是毕竟这些都是需要时间的,民生的改善和战争带来的压力也时刻都在向前,但战争的持续,只会让后者胜过前者。
其实尉迟炽繁的心也没有多大。
天下太平,这不过是这些战乱中走出来的人们心中一点儿夙愿罢了,实际上什么时候实现,大家真的已经不在乎了。尤其是现在对于南方和中原的百姓来说,边关的战乱已经没有多少影响,自己岂不是已经在享受和平年代的感觉了么。
只不过税收以及高速运转的工坊、因为转运器械和粮草而车水马龙的运河以及官道还在提醒着他们,大汉仍然没有从战火之中解脱出来。
尉迟炽繁真正在乎的,实际上还是自家陛下的生前身后名。
无论是她,还是后宫之中的其她姊妹们,自然都不希望为天下耗尽心血的陛下,最后在史书上留下好战的骂名。
世人往往记仇不记恩,但凡有点儿小矛盾,睚眦必报,可是往往别人的救命之恩,也换不来一句谢谢,就算是有谢,一句“结草衔环,来生做牛做马”客气一下,保不齐下一次又因为什么冲突而站到对立面去了。
所以法家所强调的“人性本恶”,需要法律来约束,也并不是没有一点儿道理。
尤其是乱世刚刚结束,从乱世之中活下来的人们,往往不啻于使用最恶劣的态度去思考和评价一个人,并且保持足够的警惕和戒备。
对于君主,亦是如此。
李荩忱一统南北,结束了华夏大地上三百年的乱世,或许大家都在拍手称快,可是当大汉继续和西北吐谷浑、辽东高句丽开战之后,恐怕就开始有一些人会用恶劣的心思来揣测陛下,冒出来“陛下实际上只是残忍好杀、是个战争狂人罢了”,“所谓的一统,不过是他对外杀戮之中的一场战争”之类的言论。
而假如大汉的对外战争持续时间太长,又经受失败,甚至是只是惨胜,这种论调不至于甚嚣尘上,却肯定就会出现在很多人的心中。
归根结底,继续对外扩张所带来的好处,只会被那些能够抓住机遇、努力上进的人所获得,无论是最底层寒窗苦读的士子,而或者铁匠铺中奋力抡动锤子的铁匠,他们都能够在新的时代、新的制度和新的战斗中获利。
可是那些墨守成规、不知变通的人,就会觉得朝廷不过是穷兵黩武罢了,至于扩张所带来的那些好处,无论是大量的资源还是黑压压的奴隶,又或者是肥沃的土地······他们不会去争取,自然就什么都得不到,只能在背地里说风凉话,然后一直把自己贫穷的缘由归结在朝廷的对外征战中。
时代大潮在翻滚向前,这样的人注定会被时代所淘汰,可是在这思想交错、新时代和旧时代交替之际,往往这样的人才占多数。
因此尉迟炽繁也难免担心陛下会承受不住巨大的舆论压力。
权倾南北 第二二七七章 落叶满长安
玉米小说 www.telexh
.com ,最快更新权倾南北最新章节!
李荩忱笑了笑,轻轻抚摸着她的秀发:“无妨,朕既做了,便有信心,时间自会证明一切。”
通过那么多报纸,李荩忱已经掌握了大汉的舆论风向。
通过书院,李荩忱已经掌握了大汉的未来。
所以他没有什么好怕的。
一时间的质疑,最终会被时代的变化所击破。
当大汉拥有了足够多的资源和财富,并且开始彻头彻尾的向工业社会前进的时候,那些曾经狺狺狂吠的人,最后只能闷着头尝试着去追赶这个时代。
李荩忱并没有正面回答尉迟炽繁的问题,表明至少现在的他还是对自己的名声有点儿在乎和担心的,不过没有关系,时日久了,一切自然会见分晓,所以李荩忱并不会再多做什么,往往自己觉得还不够去多做的,就是矫枉过正的那部分。
历史上不知道多少贤明君主都曾经犯下了这样的错误,尤其是在人年迈之后,总觉得自己的王朝依然有着各式各样的隐患,总觉得自己选的接班人非但不靠谱,而且还时不时的想要让自己当太上皇,也总觉得手下那些浓眉大眼的,一个个都不安好心。
为了解决这些他们看到的并且以为存在、当然或许也有可能存在的问题,他们往往采取一些过激的措施,最后以悲剧收场。
无论是汉武帝还是唐太宗,又或是康乾,又或是······最终在他们贤明的名号之外,增添了一抹暗色。
因此李荩忱宁肯不动。
而今坐在这个位置上,他分外的理解这些帝王的想法。
时不我待,江山可不能让这些家伙们糟蹋了。
名声犹然不够完美,我也得再做出一些努力以求让自己变得十全十美。
有的人采取了杀戮,有的人采取了洋洋自夸(没错,说的就是你,弘历同志),有的人采取了求长生······
谁都想向天再借五百年。
李荩忱不知道等自己老了之后是不是还有现在这样的心态,能够从容的去等着一切改变、去等着实践证明。
但是至少现在,李荩忱还是等得起的。
他看着尉迟炽繁,低声说道:“等到返回洛阳,大家都在的时候,朕给你们讲一讲世界,讲一讲过去,也可以讲一讲······未来。”
尉迟炽繁到底不是如乐昌那样心思细腻甚至有些敏感的人,并没有察觉到陛下的话里到底有几层深意,只是颔首应诺。
已经有太久没有和陛下安心的说说话、谈谈心,也已经有太久,一家人没有做下来围炉夜话、共守天明了。
尉迟炽繁主动凑上前,吻住了李荩忱。
李荩忱一时没有防备,微微错愕,旋即伸手环住她的腰。
此时无声,胜有声。
——————————-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深秋的长安,街道上已经金黄一片,这是落了一地的银杏叶。
清晨时分,大街上已经开始陆续有人影。
飘落了一夜的银杏叶被人走过的风卷动,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外面的战火纷飞不止,但是正如李荩忱所言,这关中之地,这华夏九州之地,却是真正地迎来三百年从所未有的和平安宁了。
长安,也不再是曾经群雄争夺、血光之灾不断的都城,现在只是大汉的陪都,政治地位已然下降。但是经济地位和文化地位却并没有下降,作为勾连关中、西北、巴蜀和中原的要冲之地,任何的商贸人员往来都不可能绕过长安。
再加上关中本来就世家云集,文风鼎盛,因此经济和文化快速发展也在情理之中,这让长安看上去更是繁荣。
各家各户打扫自家门口的街道,而一辆马车缓缓穿过人群,向着宫城行进。
马车前后各自有轻骑护卫,可是这马车看上去却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长安百姓对此也是见怪不怪了,天子而今坐镇长安,这里便是天子脚下,天子脚下还能真的出什么事不成?
更何况这前前后后摆明都是大汉最精锐的禁卫军嘛。
马车的帘幕微微掀开,坐在里面的中年人看着窗外的风景,默然不语。
长安,关中大都,曾经的两汉都城。
原本的规模也已经不小,所谓的城池破败,那也是相对于其余大都城而言的,这样的城池别说是久经战火摧残的中原了,便是拉到南方去,那也是数得上的。
更不要说现在长安城已经向南扩建,连带着北侧的这老城也都整顿一新。
看着满是落叶的宽阔街道,再看看旁边都统一粉刷过的墙体,中年人也有些心驰神往。
长安北城尚且如此,南面呢?
而长安只是大汉的陪都,坐镇天下中心的洛阳呢?汇聚世间繁华的建康府呢?
大汉之大,大汉之富饶,这是自己之前虽然知道,但是真的没有办法没有看到就能想象出来的。
和这样的庞然大物为敌,是自己太疏忽了。
中年人幽幽一叹。
至于此时长安街道上这些连看都不看这马车一眼的百姓们,并不知道马车中这个人的到来,意味着陛下在长安最后的一件事也就完成了。李荩忱已经做好了随时摆驾返回洛阳的准备。
短期内,大汉的重心将会向东北偏移,以稳定辽东局势并寻找机会先敲高句丽一棒槌为主。要是高句丽不耐打,那就索性水陆并进,直接把它推平了。
当然,无论是这个中年人还是城中的百姓,都不会想到大汉的皇帝陛下正在做什么。
皇帝陛下此时正盘膝坐在榻上,目光一边倾斜向旁边的奏章,低声指点着尉迟贞写上批注,一边时不时的瞥向另外一边。
元乐尚和杨妙眼睛都睁得大大的,一动不动。而她们两个紧紧攥住的手无疑在告诉旁人,这两个妹子都在咬牙坚持。
并不是什么争风吃醋的修罗场,而是在瞪眼比赛罢了。
大家都得顾虑陛下的面子,而且几个时辰之前还姊姊、妹妹叫的亲切,恨不得对方能够多承担一点儿火力,这个时候就算是争风吃醋,话溜到嘴边,又哪里肯说得出口?对方的那点儿丑态自己固然都知道,自己的对方难道就不知道么?
想想就觉得没了三分底气。
所以还不如和睦相处呢。
权倾南北 第二二七八章 愿赌服“赢”
玉米小说 www.telexh
.com ,最快更新权倾南北最新章节!
修罗场是不可能修罗场的。
而元氏当年的确和杨氏之间互相不对付,可是时代变了,现在早就没有什么北周不北周,宇文不宇文的了。
长辈们都已经快要淡忘这些事了,更何况小辈,又是养在深闺的姑娘家。
杨妙能够和陈宣华打作一团,自然也能够和元乐尚打作一团。
但是像是瞪眼比赛这种小小的较量,还是日常都有的。
而奖励和惩罚自然往往都落在陛下的身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