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倾南北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然籇
除此之外,而今的大汉军队还在磨刀霍霍,随时打算进攻辽东和西域。
这些已经丢掉了不知道多少代人的两汉故土,就这么被李荩忱一点一点的收回来了。
这种功勋,杨坚和萧岿自问是做不到的。
不然他们也不会输得心服口服。
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感受到李荩忱统治下的大汉,从士民百姓到朝廷群臣们所带着的那一股精气神。
每一个人似乎都昂首挺胸,有着为国家之富强、为自己之未来而奋斗的坚韧和勇气。
这是原本那个战乱频频、百姓难有温饱的时代所不可能出现的。
西域、辽东,雪山、草原,满满的都是敌人。
这些或多或少、或强或弱的外敌,环伺一圈。
若是换作任何一个朝代,皇帝恐怕都要坐立难安,总觉得自家州府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守不住了。
权倾南北 第二三四六章 是非成败转头空
玉米小说 www.telexh
.com ,最快更新权倾南北最新章节!
可是偏偏在这个时代,大汉的每一个人,都没有表现过任何的怯意,就跟陈叔慎此时风轻云淡说出来的一样。
这些家伙要是识相的话,就先老老实实的等着挨揍。
要是不老实的话,那大汉就先把他们揍老实了!
就是有这样的自信,就是有这样的底气。
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大汉立国,历经百战,还没有怕过谁,火炮开路、大军压上,谁又能是我之敌手?!
这种在战略上居高临下的藐视,让杨坚和萧岿都很感慨。
不知道当年的李荩忱,是不是也是这样藐视自己的,所以他的每一次战斗都看上去是那么的从容不迫。
若是让走在前面的李荩忱知道,也只能表示,果然人成功了之后,他之前的那些冒险也会被人看来是高瞻远瞩。
不过你们有这样的想法,很好,继续保持!
前方已经到了山顶,可以看见陛下正接过来一杯酒,面朝大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李荩忱的声音很是洪亮,在群山之巅回响。
不远处,青山一线、大江滚滚,火红色的夕阳沉入天际,余晖洒遍了整个石头山顶,也洒在了所有人的身上。
是非成败转头空!
杨坚和萧岿对视,心中一阵激荡。
曾经的他们,高高在上、号令一方,而今的他们,闲云野鹤、家长里短,这可不就是“转头空”么!
可是转头空了又如何,那些成功的人,也都已经化作尘土,随着历史的长河向前,变成一个故事或者一段历史的主角罢了。
只有青山还在,大江还在,注视着这一切,亘古不休。
激荡之后,心中有一种难言的失落和无奈。
果然不管自己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到头来都只是历史长河、苍苍岁月之中的一朵微不足道的浪花罢了。
同时他们又有些奇怪的看着李荩忱的背影。
作为这普天下应该说最成功的男人,他为何有会有这样的感慨?
三百年乱世一手终结,南洋之广阔一力开辟,无论是结束乱世还是开疆拓土,这时代的一切光辉似乎都被他所占据,或者说整个时代本来就是他开辟出来的。
他也在感慨是非成败皆空,又是为何?
天下尽在掌握,难道他还有什么不如意的地方么?
两个老丈人交换了一下眼神,嗯,反正我家没有别的闺女了,先确定应该不是这件事。老陈家闺女很多,不过这些年都陆续嫁人了,倒是还有几个未成年的,大概不会是为这吧?
不过大家旋即想起来了跟在陛下身边的尉迟贞,似乎也不大?
唉,要是陈顼还活着就好了,这时候哥儿两个就能一左一右拍拍他的肩膀,要坚强,别掉泪,曹操不也把三个闺女嫁给汉献帝了么?
陈叔慎自然不知道身边两位国丈都已经把画风给扯的歪七扭八,想法都飞到九霄云外去了。此时的他,正色感慨道:“我等之功业,滚滚长江为凭,莽莽青山为证,何其壮哉!”
杨坚和萧岿都是一怔。
还能这么理解?
不过好像的确可以这么理解,是非成败转头空,但是你们所做的一切,这天地,终究在看!
若是人的英灵能盘旋不去,那么他们也在看,这华夏的列祖列宗,都在看!
看着谁为这个民族带来灾难。
也看着谁能带着这个民族走出血与火。
两个枭雄人物,皆是默然。
他们感觉自己属实是没有办法跟上这些年轻人的思路了。
或许是因为年轻人,诸如陈叔慎他们,还没有经历过人生的大起大落,所以此时有的只有奋斗之心;又或许是因为在这个奋斗的时代,这样的想法才是最正确的。
“老了。”杨坚笑了一声。
“含饴弄孙,方是快事!”萧岿亦是说了一句,伸手拍了拍陈叔慎的肩膀,“年轻人,看你们的了,别让我们这些老头子们看笑话!”
陈叔慎攥紧拳头,目光炯炯:“自是不会!”
不只是他,周围无数的年轻官吏们,都是一般无二的神情。
——————————-
石头山的宴会进行的很顺利。
酒酣之后,陛下车驾一路进入建康府。
皇宫之中的一盏盏灯依次亮起,很快就成为这建康府中不亚于秦淮的光明之处。
当年李荩忱定都建康府的时候,为了筹措军中粮饷,以身作则,削减宫中开销,开源节流。
因此那个时候的大汉皇宫,几乎是建康府中最暗的一片区域,毕竟大多数的宫室都被封存起来了。但是那偶尔摇曳的一点灯火,却是建康府百姓们心中最明亮的存在。
因为他们知道,那是陛下仍然还在勤奋处理政务,带着他们在实现天下太平的道路上前进。
陛下尚且如此,自己还有什么好懈怠的?
而今,天下大势已然不同,若是皇宫之中再和之前那样,就多少有点儿和不夜城一般的建康府格格不入。
皇宫就真的要变成建康府最阴暗的角落了。
所以皇宫之中主要殿宇,一处处亦是灯火通明。而不少封存的殿宇也都打开,作为内府的办公之处,倒是不用担心此次随驾南下的庞大内府团队没有地方入驻了。
此时明亮的皇宫,点亮了建康府北侧的苍穹,也是在告诉建康府的百姓们,他们的皇帝陛下回来了。
陛下从未给忘记江南。
此时,李荩忱一边抿着醒酒汤,一边在御书房中接见一位很重要的人。
李荩忱今天在酒席上喝的也不少,毕竟江南官员和商贾们格外的激动,一个劲的为陛下贺。
当然李荩忱自己也高兴,便“顺水推舟”了。
不过即使是喝醉了,此时李荩忱也强打着精神,灌着醒酒汤,也要接见此人。
能当得起陛下如此重视的,自然是大汉医学发展的领军人物、医院的精神支柱,孙思邈。
坐在李荩忱身边的陈宣华,作为内府在医院方面的管理者,自然也要陪着。她小脸红扑扑的,显然接见社会各界的内眷酒席上也喝了不少。
这丫头酒量不怎么样,又喜欢逞强,所以此时李荩忱捏了捏她的小手,问她怎么样。
陈宣华打了个酒嗝,摇了摇头,表示自己没关系。
李荩忱无奈,只能由着她坐在那里了。
权倾南北 第二三四七章 “执手相看泪眼”
玉米小说 www.telexh
.com ,最快更新权倾南北最新章节!
孙思邈大步走进来。
还不等他行礼,李荩忱便已经起身迎接。
“臣未能及时迎驾,还请陛下恕罪!”
孙思邈并不是就在建康府,之前他一直在闽越之地带着一些学生考察草药以及本地的一些土法医术,以求能够有所启发。
大汉的医疗体系已经逐渐建立起来,甚至就连医学院都有了之后,孙思邈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就继续转向了医术的改良和研究上。
管理这种事,他知道自己不擅长,而且本身也不喜欢。一切步入正轨,又有内府和外廷共同管理,他也乐得清闲,可以心无旁骛的去研究医学了。
得知李荩忱南下,孙思邈也是星夜兼程从八闽山中往回赶,紧赶慢赶,结果还是稍微晚了几个时辰,现在才抵达建康。来了之后的第一件事,自然就是拜见陛下。
“爱卿一心为民,治病救人,何罪之有?”李荩忱笑着说道,“倒是朕,因为南下时间不会太久,倒要牵累爱卿放下手中活计前来,这一路舟车劳顿,要是累着了身子,岂不是大汉的损失,朕又有何颜面去见那些被爱卿救活性命的臣属百姓?要论罪过,是朕之罪也,当是朕请爱卿恕罪!”
一边说着,李荩忱竟然还真的郑重还礼,的确是赔罪之意。
孙思邈一时间愣在那里了,旋即打了一个激灵,眼眶之中已经有晶莹滚动:
“陛下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当真是要折煞臣下了,臣下不过一介医师,救死扶伤是天职所在,是奉陛下之命,因此臣之今日、大汉医疗发展之今日,都仰仗于陛下恩赐。要说大功,当是陛下的,更何况陛下结束乱世,还天下之太平,这其中又活多少人性命?臣万万当不起陛下如此!”
一对君臣,此时颇有一种“执手相看泪眼”的感觉。
仿佛都是一生奔波、为天下操劳的人,一时间遇到了知音。
惺惺相惜啊!
孙思邈原本脸上带着的舟车劳顿之后的疲惫一扫而空,颇有一种陛下只要一声令下,肝脑涂地、在所不辞的架势在。
为这样体谅自己、尊重自己的陛下效劳,是他孙思邈的福气。
此时也已经站起身来,乖巧跟在李荩忱身后的陈宣华,实际上心里很想骂娘。
孙思邈明显不是装出来的,陈宣华和孙思邈打交道也不少,知道在大汉已经是“神医”一样的人物,性情本来就率真,没有什么弯弯肠子。
一看陛下都已经这样表态,自然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冲动。
至于陛下······陈宣华不否认这个家伙肯定也是有几分真心在的,但是怎么看都有些夸张了。
可是明摆着这位神医就吃这一套,陛下这算······对症下药了吧?陈宣华也没有打算揭穿这个家伙的虚伪,她知道,对于李荩忱来说,这也是一种御下之道。
李荩忱吩咐内侍赐座,重新坐回去,而孙思邈也满怀激动的坐到自己的位置上。
“朕此次急召爱卿前来,主要还是想要听一听爱卿对于现在天下医院建设的看法。”李荩忱缓缓说道,“平日里朕和爱卿,天南地北,几乎没有多少交流的机会,因此只能采取这种办法了,让爱卿跑一趟建康府,总归是比洛阳近一些的。”
孙思邈一时亦是讪讪一笑。
身为大汉医学界的顶梁柱,按理说他应该坐镇洛阳、居中指挥才是,奈何他对医学本身的兴趣远远高于行政管理,因此宁肯躲得远远的,把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情都丢给内府。
李荩忱说自己总是在距离洛阳很远的地方,自然也是在提醒他,到底还是要常回洛阳看看的,总是在外面晃悠,搞得好像就跟朝廷排挤忠良贤臣也似。
旁边的陈宣华显然也察觉到了陛下的这一层意思在,不由得一笑。
还是自家夫君体谅她们姊妹啊,有孙思邈这个内行人在,内府对于医院的管理就会轻松很多。
孙思邈则先回答李荩忱的问题:“启禀陛下,现在大汉医术,已经形成以内科药材调理为主,外科手术为辅的体系,尤其是借助工部研发的放大镜,我们已经在探索能够分清血型的方法。臣以为陛下所命名之‘显微’二字,甚是贴切。”
李荩忱微微颔首。
显微镜这东西的原理实际上很简单,归根结底就是两块玻璃嘛!
现在大汉的玻璃也已经不是当年那满是杂质的琉璃了,经过李荩忱的指点以及工部自己的研究,完全透明的玻璃已经问世,只不过生产工序还有些混乱,火候掌握的也不是很好,还需要多加摸索总结。
按照工部给朝廷的汇报,两年之内,一定会攻克难关。
李荩忱也清楚,如果不是工部需要研发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一时间也没有那么多的人力物力在这上面,恐怕一年之内就可以看到玻璃的量产。
归根结底还是人才太少。
不过这也不能强求。
让一些没有掌握技术的人硬顶上去,反而有可能造成麻烦。
人才的培养,终究需要一个时间。
现在的李荩忱还是等得起的。
玻璃暂时还不能量产,因此医院研究所需的显微镜,实际上都是用透明水晶打磨出来的,江浙、海州(今连云港)还有琼崖等地,都有上好的水晶,有朝廷出面,采购一大批用以打造显微镜还有放大镜之类的,都是小问题。
军方用的千里眼,实际上也多数都是水晶打造的。
这些设备的需求量现在也不是非常大,所以水晶还是能应付的。
不然工部早就去加快玻璃的研制了。
李荩忱相信工部那边能够拿捏得准孰轻孰重。
他也不可能每时每刻都盯着工部的发展,既然如此,那还不如直接放手给吴凭他们全权负责,自己要看的,只有结果。
顿了一下,孙思邈紧接着说道:“现在臣以为最大的问题,已经不是医疗手段,而是如何让更多的人能够看病,看得起病。”
李荩忱错愕。
医保?
他的心中泛上两个字。
这家伙走南闯北、四下考察,总归不是白干的。
李荩忱静静看着孙思邈。
孙思邈抬起头,目光炯炯。
权倾南北 第二三四八章 老乡?
玉米小说 www.telexh
.com ,最快更新权倾南北最新章节!
在一名真正的医生心中,人不分高低贵贱,万民生灵皆是命。
现在既然已经可以治得好病,那么自然就应该让更多的人看得起病。
孙思邈提出这个观点,在李荩忱的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现在大汉的医院和药房,收费实际上也不是非常高。
医院和药房当初还在内府单独管理下的时候,费用就很低,内府为了维持这两个部门,甚至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这也给内府带来了很大的财政压力。
这些压力自然而然落在尉迟炽繁这个财务大总管的肩膀上,所以尉迟炽繁在宫中姊妹之间的地位一直有隐隐位于并肩的萧湘之上的架势。
就是因为姊妹们都清楚,她承担的任务最重,当然能让一下的就要让一下。
外廷意欲接管医院和药房,实际上也有缓解内府财政压力的意图在,这些部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外廷既不愿意内府在这些方面大权独揽,也不愿意看到内府因为财政支撑不下去而玩砸了。
而内府显然也知道凭借自己的力量应该很难继续压低药房和医院看病抓药的费用,因此对于外廷的介入并不介意,不然以外廷和内府之间原本井水不犯河水却又隐隐对抗的关系,就算是有李荩忱居中,双方也不太可能这么快便可以就药房和医院的管理达成分工合作的共识。
随着户部资金的进入,百姓看病抓药的耗费自然再一次降低。
不过终归还是要钱的。
在内府掌管期间,已经不算很高的费用,实际上也已经让普通百姓很难承受。
李荩忱很清楚,这并不是因为内府谎报价格——自家这帮女人,一个赛一个的菩萨心肠,内府资金紧张的时候,自皇后以降,每个人都会把自己的首饰拿出来,先应付过去财政危机——而是因为三百年的乱世,让这个时代的百姓太穷了、太苦了。
三百年乱世,民间的财富本来就没有办法和盛世相比,甚至可能连零头都算不上,可是偏偏就是这些零头,也多数都汇聚在世家的手中,平民百姓能够吃的上饭、能够在兵荒马乱之中保全性命,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百姓真正富裕起来、大汉真的想要向前发展并且藏富于民,世家便是最大的阻碍。
李荩忱踢开这块石头,干净利落。
但是朝廷也不可能把世家的真金白银全部都分发下去,国库也天天空的可以跑马啊。
分给百姓的,终究是世家的生活器具,是大片的田地。
这些东西,可以通过人的努力去诞生财富,但是本身并不能直接转变为财富。
因此民间想要富裕起来,还需要一些时间。
这绝不是一两年就能实现的。
大汉立国五年,江南才开始隐隐有这样的势头,百姓一个个才开始消去脸上的饥寒菜色,北方还得更久。
在这样的民间普遍收入过低的情况下,别说是论银子的医院手术费用了,单单是药房抓药象征性收取的几文钱,很多百姓都不舍得拿出来,能够扛一扛就扛一扛了。
真正能够看得起病的,依旧是社会的中上层,也就是曾经的贵族还有新兴的阶层。
朝廷终究不可能把曾经雄踞一方的世家一下子打回原形,变成平头老百姓,他们还是保留了一定积蓄的,只要善于投资之类的,很快又能够赚回来钱。
不少精明的世家子弟,现在已经摇身一变,变成商铺掌柜的或是工坊主人,依旧是社会的中层。
而那些种地的老百姓,还是一般无二的穷苦。
孙思邈提出的这个设想,很大胆,因为这意味着朝廷将要承担更大的财政压力。
但是这个设想似乎也很必要,不然的话长期以来,能够看得起病的依旧是社会的中上层,不得不面临病痛和死亡的依旧是社会的底层,那底层的百姓凭什么就会接受这个现状?
原本,他们的命运都被拿捏在世家的手中,他们从出生开始,作为世家的佃户,实际上就已经是这个家族的奴仆了。
而现在,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有了自己的田地,凭什么还是没有办法和曾经的世家子弟享受相同的待遇呢?
就因为世家终归还有一点儿资本?
过往的不平等,他们没有办法反抗,因为他们世世代代、他们的一切,都掌握在世家的手中。世家让你生则生,让你死则死,没有任何人会过问。
可是现在他们名义上应该是平等了,可是还是有不平等存在,凭什么?
那必然就会有非议,必然就会有抗争!
李荩忱的错愕和沉默,是因为刹那间,他就已经想到了这个很有可能极其不妙、偏偏不是不可能发生的情况。
华夏百姓是老实憨厚的,但是当这种老实憨厚被挤压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逆来顺受就会变成滚滚大潮,推倒一切!
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怀疑这个民族在骨子里的抗争精神。
“但是这样意味着朝廷的财政会更加吃紧。”李荩忱缓缓说道。
孙思邈显然已经不是第一次思考这个问题:
“朝廷其实不需要在这方面投入太多的。实际上百姓们只要每年缴纳一文钱或者几文钱,然后在需要看病的时候,把这些钱用掉,然后朝廷也跟着补贴一定的钱财就好了,这个补贴完全可以限制在两三成之内。”
李荩忱眉毛一挑,直勾勾盯着孙思邈。
不只是医保,还有点儿社保、养老金的味道在了。
宁也是社会(*)主义接班人,穿越来的老乡?
孙思邈只觉得陛下以为自己这个想法过于惊世骇俗,一时间讷讷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微微低头,不和陛下锋锐的目光对视。
看来不是了,李荩忱自失的一笑。要是老乡的话,此时恐怕大家就要“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了。
不过孙思邈能够想到这些,也足够李荩忱震惊的。
“爱卿所言极是。”李荩忱缓缓说道,“这不失为良策。”
他又看向陈宣华,陈宣华同样神色凝重:“只是不知道操作起来会不会有麻烦。”
“不管有没有麻烦,朕以为都有必要试一试。”李荩忱径直说道。
权倾南北 第二三四九章 天下谁人不识君
玉米小说 www.telexh
.com ,最快更新权倾南北最新章节!
这是真正让百姓和整个社会、和整个国家捆绑一起的好办法。
大家一起为了免费看病和退休金努力,太香了。
孙思邈也有些激动。
自己深藏在心底的想法,刚才因为太激动,脱口而出,本来回想起来还觉得有些后怕,陛下会不会认为在这样太冒进了,会不会认为这样让原本就应该如蝼蚁一样匍匐的百姓有了太多的权利?
自古险恶帝王心,自己终究不是陛下肚子里的蛔虫。
孙思邈感觉陛下和古往今来的其余皇帝不一样,但是终究只是感觉。
万一呢?
孙思邈一时间也难免惶恐。
万一自己触动了陛下的忌讳,那么不管之前自己有多么优秀、多么得陛下的赏识,那么最后都会变成陛下的眼中钉。
孙思邈本身就是一个足够谨慎的人。
在进入大汉主持医学发展之前,孙思邈一直都隐居在终南山中,一来是因为孙思邈自问自己在学术上还有差距,二来也是因为他心里清楚,当时的乱世,根本不足以让孙思邈实现自己救死扶伤甚至直接推动医学之普及,他只能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