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权倾南北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然籇
大家互相看了一眼,风吹着衣袖飞舞,面纱随风贴住脸颊,勾勒出一个个如花娇颜。
当真如仙子下凡一般。
只不过让陛下这么一说,顿时有点儿变了味道。
一双双眼睛齐齐看过来,如刀子一样。
很想啐他一口,但是谁让他是陛下呢,不但不能啐一口,还得尽可能地在人前人后维持他老人家的颜面,不至于堂堂皇帝陛下的形象崩塌的太厉害。
再看看周围的姊妹们,哪一个不是天之娇女,哪一个不是倾城容貌,此时如众星捧月一样站在陛下身边,大家心里更是难得的达成了一致,真是便宜这个家伙了。
李荩忱一摊手,你们这都是什么眼神,想谋杀亲夫不成?
“陛下先入行宫么?”沈婺华率先开口,柔声问道。
行宫,也就是曾经南陈的皇宫。
沈婺华只以行宫称呼之,显然对于这里也没有什么好感。
换做别的江南出身的妃嫔或者臣僚,肯定更愿意称呼这里为皇宫,在江南子弟的心中,这里才应该是大汉的心脏所在才是。
“去石头山。”李荩忱径直说道,“朕已经传旨意,在石头山宴请江南臣属士绅,沿途正好接见百姓。”
沈婺华颔首,唤过来几名女官去安排。
“走吧,同去!”李荩忱抓住杨丽华和徐素的手。
两人本来有点儿不好意思,但是和陛下分别这么长时间,看到他本来就强行按捺着心中的思念,此时他主动牵上来,自然不想拒绝,也就让他得了手。
旁边的陈宣华背着手,跟小大人一样,向尉迟贞介绍:“贞儿妹妹你看,陛下为什么能够让姊妹们一个又一个的倾心,就是因为那一碗水啊,端的那叫一个平,一个都冷落不了,这手儿一牵,心儿也跟着被牵走了。”
尉迟贞煞有其事的点头。
徐素和杨丽华登时一脸黑线,下意识的想要抽手。
李荩忱若无其事的握得更紧了,同时回头瞪了这两个臭丫头一眼。
尤其是陈宣华,你带着杨妙已经在诋毁君上的道路上狂奔了,现在不要再把好好的小秘书也拉到这条路上去!
陈宣华和尉迟贞一起缩脖子、吐舌头,随时准备躲到沈姊姊背后去,有沈姊姊护着,陛下不可怕。
李荩忱懒得管她们两个。
陈宣华对于陛下之后没有了任何反应显然很是不满,又补充一句:“脸皮厚,果然可以为所欲为。”
沈婺华默默的向前一步,伸手护住她。
下一刻,陛下的手已经拍在了陈宣华的小脑瓜上。
不疼,但是来的够快。
沈婺华的手还没伸过来,陈宣华就已经抱头蹲在地上,眼泪汪汪。
沈姊姊自然亦是哭笑不得,这声音都不响,一看陛下就没用力,这丫头还真会来事,演的很形象。
杨丽华和徐素都看不下去了,急忙过去一左一右扶起来陈宣华。





权倾南北 第二三四三章 猪鼻子插大葱
玉米小说 www.telexh .com ,最快更新权倾南北最新章节!
“疼不疼呀?”
“陛下怎么还真用力呀!”
“好了宣华,别哭了,乖啊。”
李荩忱不由得叉腰,迎着杨丽华她们责备的目光,甚是无奈。
在姊姊们的安慰声中,陈宣华哭哭啼啼。
李荩忱哼了一声,因为他明显的看到,在杨丽华她们目光错开的时候,这臭丫头旋即变化表情,对着他做了一个鬼脸。
“猪鼻子插大葱——装象(样)!”李荩忱一挥手,“走啦,你们最好别管她,让她哭!朕这就写封信告诉皇后。”
陈宣华登时打了一个激灵。
天不怕地不怕的她,总概算还是有怕的。
于是在沈婺华她们无奈的注视下,小丫头抹了抹眼泪,飞快的窜上前,一把抱住李荩忱的手臂,蹭啊蹭的:“姊夫,错了嘛!”
李荩忱笑了一声:“这还差不多。”
“姊夫最好了!”陈宣华急忙奉承道。
而沈婺华和徐素她们相视一笑,若是让药房的那些官吏们知道,他们头顶上那位一言九鼎、赏罚果断的老大,在陛下面前是这么一副一点儿形象都不要的样子,也不知道会不会眼珠子都掉出来。
回想起当时经过清江口时的那一番对话,沈婺华更是在心中忍不住感慨一声。
陛下和她们在一起,以求能够用相互之间的爱情、亲情和友情等等人间百味来避免自己被权力侵蚀。而实际上她们又何尝不是在这么做呢?
眼前的陈宣华,和在药房之中主持公务的陈宣华,截然不同。
显然只有在姊妹们面前,尤其是在陛下面前,她才能放下一切的架子,甚至是伪装,露出属于一个年方少艾的女子,本就应该有的快乐和天真。
“沈姊姊?”徐素轻轻唤了她一声。
沈婺华蓦然回过神来,才意识到李荩忱和陈宣华已经一拖一拽走得远了,而徐素和杨丽华留在这里,好奇的看着她,显然一来不想打扰到陛下难得和陈宣华嬉闹两下,二来也不能把沈婺华丢在后面。
“走吧。”沈婺华笑道,瞥了同样若有所思的杨丽华一眼。
在场的诸位之中,要说最有共同语言的,恐怕还是她们两个。
都当过母仪天下的皇后,都有过不堪回首的往事。
现在一切烟消云散,人生已经走在另外一条之前想都不敢想的路上,也因此有胆量偶尔回头看一看,看一看当时的人情冷暖,看一看当时的艰难无助······
沈婺华在生命中最低落的时候,曾经以为此生最大的遗憾就是遇人不淑。
而现在,她认为自己最大的遗憾,或许应该是没有能够在最好的年华里遇到李荩忱。
混了一个姊姊的名号,总归是不可能在一个个抱着陛下撒娇的小妹妹们面前放下架子的,只能羡慕的看着。
杨丽华也应该有类似的感触吧?
曾经,都是可怜人啊。
————————————--
石头山对于陛下的意义很重要。
这个在大汉内部也并不是什么秘密。
在李荩忱的授意下,大汉的茶楼、酒楼甚至青楼之中的说书人们,都曾经讲过陛下的发家史。
当然,这背后有内府在掌控一切,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都是后宫妃嫔们和陛下共同敲定的。
皇帝的发家史,并不是什么不能说的事。
甚至只要说的好了,还能够增加陛下的威望,让天下人知道,何等的刀山火海,他们的皇帝陛下在其中都能如履平地。
尤其是李荩忱的发家史中也不都是打打杀杀,还有和前陈乐昌公主、当今皇后之间的那些爱恨情仇,还有和淑妃娘娘之间的那些相守相望等等,另外再加上陛下和宇文宪这两个似乎是宿命之中的敌人之间的“相爱相杀”等等。
这些掺杂在其中,若是再点缀以萧世廉和长公主之间等等的爱情故事,自然足以让听者听得如痴如醉。
没办法,皇帝陛下也好,皇后也罢,以及骠骑将军这等朝廷中流砥柱,到底都是此世犹然还活着的人,而且还是手中掌握着大权的人。任何人自然都不敢随意编排,不然就算不至于掉脑袋,也得小心这辈子都得朝廷管饭了。
所以久而久之,李荩忱的形象都已经有些单一和刻板化,乐昌她们也差不多。
通过讲述陛下的这些故事,可以让百姓们意识到,他们的皇帝陛下,是一个何等有情有义又足智多谋的好男儿。
而且陛下允许说这些故事,本身就是陛下胸襟宽阔的体现。
殊不知这些故事多数都经过了内府、礼部还有书院齐心协力、绞尽脑汁的完善,尽可能的让陛下的形象十全十美。
最后还是李荩忱在翻阅终稿的时候表示,有一点儿小瑕疵无妨,朕又不是为了塑造自己“高大全”的形象,也不是为了把自己神化,只是想要让天下人知道,陛下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也是一步又一步,或是自己能力出众、或是有上苍庇护,才走到今天的一个人罢了。
而李荩忱深层次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给自己的脸上贴金,而是意欲通过这些故事,传递出来一些想法,包括家国情怀,包括道德情义等等。
李荩忱想要告诉天下的是,国家、朝廷、民族,这些听上去很宏大的概念,和他们的距离并不这远,甚至息息相关。正是陛下带着无数和他们一样的人一点点拼杀下来的,是无数英烈的鲜血换来的,而不是凭空就出现的。
大汉旗帜下的每一个人,当自称“汉人”的时候,实际上就已经和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捆绑在一起。
每一个人都有义务和责任,为这个国家和民族做一些什么。
而背弃这个国家和民族,永远都会被捆绑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在李荩忱的发家史中,吕梁山里的种种基本上都被遮掩住了。陛下初出茅庐、扬名立万的开始,就是在这石头山。
因此重返建康府,陛下在石头山下设宴,群臣都没有反对的理由,当然也没有反对的必要。
而今的石头山,和当年李荩忱参加石头山诗会时候的已经截然不同。
石头山之重要,在于石头山上石头城。
这修建于东吴时期的壁垒,是扼守大江的最重要门户。
晋室南渡之后,东南各朝,自然也以此地作为重要堡垒,防范敌人真的直接渡过大江进攻建康。




权倾南北 第二三四四章 故友
玉米小说 www.telexh .com ,最快更新权倾南北最新章节!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壁垒在,北朝历代就算是能够饮马大江,也往往不会选择在建康府正面突破。
瓜洲渡、采石矶,都比这来的香。
石头城的重要性,建康府中的统治者们就算是再昏庸,心里也有数。所以石头城长期以来都是一个独立的壁垒,伫立在城的东北侧,负责屏障大江。
也因此,建康府的城池建设并没有向石头城的方向发展,一来这样自然不是沟通江南的最好选择,二来自然也是为了保证石头城作为军事堡垒的独立性。
而今的石头城,自然已经不再具备这样的军事用途。
而今的建康府,当然也已经不是那个三百年来乱糟糟的、一直作为南朝历代暂时落脚之处的建康府。
江南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显然让建康府在整个江南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南方而来的货物汇聚于此,如河流一样。
所以建康府的城市规模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扩大,向南越过秦淮、向北抵达石头城,向东越过紫金山,假如此时能够从天上看去,建康府就像是一只巨大的乌龟,脚踏江南、饮水大江!
当然了,这个体量的城池,说是乌龟可能过于贬义了,应该用玄武来形容更加贴切!
石头城下,早就已经不是当年的层林掩映。
亭台馆阁,从城墙底下一直延伸过来,这是建康府的富人区。
建康府最先经营的商贸区是秦淮两岸,商铺酒楼、青楼楚馆,鳞次栉比。而之后运河开通,建康府作为南北沟通枢纽的身份虽然被广陵和京口所取代,但是从南方来的货物依旧会在此地汇聚,以起到仓储和分装的作用。与此同时,还有从巴蜀、荆州、湘州等地顺流而下,抵达的货船,也都会停泊在秦淮两岸。
秦淮为大江之支流,水流平缓,河道也不算宽阔,自然是商船装卸货物的最佳选择。
目前按照建康府衙对秦淮的规划,下游入江的地方周围是大量的集市、货栈和装卸码头,而上游则是整个建康府最纸醉金迷所在。
下游的号子声、上游的歌舞声,环绕着秦淮河,从不消散。
也因此,秦淮河周围显得过于热闹,建康府中的富贵人家,只能选择把自己的府邸向着和秦淮相反的方向布置,石头城自然就受到了青睐。
除了秦淮本身噪声污染这个原因,还因为秦淮这个地方,实际上已经很靠近南朝权贵之所在——乌衣巷。
今日的乌衣巷中居住的,都还是徐氏、沈氏等从龙有功的家族。
而现在崛起的这些新贵们,都是依靠商贸、工业等等发家的,自然和这些老牌家族们尿不到一壶去,大家既然互相嫌弃,那还是离的远一点儿比较好。
对于现在建康府出现的新贵和旧贵族之间的碰撞,李荩忱很清楚,但是他才不管呢。
他本来需要的就是这些实权派系之间的一个平衡。
只要两边不撕破面皮,那和李荩忱就没有什么关系。
石头城此地同样有多处码头和港汊,直通大江,但是水流湍急,码头规模也不大,所以往来商船并不是非常多,甚至逐渐变成了私家船只的停泊之处。
陛下龙舟,便是停泊在此处码头。
这也表示了李荩忱对新贵们的些许支持,不管怎么说,这些依托工商业崛起的新贵族们,在对上根深蒂固的老贵族们,还是处于劣势的。陛下得平衡一下。
不然的话或许应该前去靠近秦淮河的码头,更能一眼看到建康之繁华。
当然了,秦淮河两岸,人口太多,陛下龙舟靠岸,恐怕要引得全城围观,到时候难免过于混乱。
——————
石头山下的风貌,已经和李荩忱当年见到的截然不同。
但是石头山上,依旧还是那般模样。
这也不是建康百姓们手下留情,而是建康府本来就打算把这里规划成一处类似于旅游景点的地方,各种集会,比如建康士子们非常喜欢的诗会,就可以在这里举办。
面前是大江滚滚、故垒萧萧,背后是一城繁华,古今对比,浓缩在这山上山下,自然容易让人诗兴大发。
建康府群臣们、本地士绅商贾、本地一些年长老人、金陵书院的山长和众多学生等等,都已经在石头山下等候。
“臣等参见陛下!”见到李荩忱的身影,黑压压的人群一齐行礼。
“诸位平身!”李荩忱哈哈大笑着抬了抬手。
他的目光顺着人群让开的上山台阶,向上看去。
当年自己就是和萧世廉他们顺着这条上山路,一路回答诗会的种种问题,最终登顶,并且凭借着一首“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脱颖而出,开始了自己真正在这个乱世之中拼杀的征途。
而今的李荩忱,不再是那乱世之中的飘萍,不再是人人都能够欺负两句的一介白丁。
历经无数生死,天下,已然在他手掌翻覆之间。
看着这条最初的路,李荩忱感慨万千。
时光匆匆,自己就这么走完了当时想都不敢想的路。
他不但在乱世之中活了下来,并且已经在努力向这个时代传达一些思想和理念,逐渐带着这个民族昂首挺胸走出混乱、大步向前。
李荩忱拾级而上。
自己成功了,但是他并没有多少成功的喜悦。
一将功成万骨枯。
自己的成功,也是铺垫着无数的鲜血。
因此他的路,还有很远要走。
因为他要对得起这些人付出的生命代价,让这个包含着他们的子孙后代的民族,亘古强大。
很快,李荩忱侧头,在人群之中看到了两道熟悉的身影。
那两个已经五十岁的男人,在笑着交谈着什么。
似乎察觉到陛下的眼神看过来,两个人都是郑重一拱手。
李荩忱一笑,这两个家伙,是故友了。
这行礼,也够应付公事的。
不过李荩忱并不打算和他们计较。
十年征伐,计较的太多了。
而李荩忱的目光挪开,那两个中年男人交换了一个眼神,其中一人说道:“我家小儿子交给金陵书院了,可不能带偏了。”
“杨兄老年得子,最是宝贵这个孩子,余又如何不知,尽管放心!”另一人含笑道,“老夫自当亲自叮嘱犬子,多加照顾。”




权倾南北 第二三四五章 杨坚:我亏了呀!
玉米小说 www.telexh .com ,最快更新权倾南北最新章节!
“诶,萧兄,此言差矣!”杨兄摆手,“可不能照顾,不然的话这孩子如何能得到磨砺?余只是说不能带到邪道上去,若是此子不好好学习,尽管打便是!”
“也是,也是!”萧兄抚掌大笑,“自当让杨兄称心如意!”
那杨兄则转过头,看着拾阶而上的那道身影。
群臣已经缓步跟在后面。
萧兄瞥了他一眼,察觉到他的神情多少有些复杂:“怎么,仍然心有不甘?”
“不。”杨兄摇了摇头,“他做的比我们任何一个人都要好,这一点毋庸置疑,所以没有什么不甘心,只是觉得亏了。”
“怎么亏了?”萧兄好奇的问道。这位老哥的心思一向深沉,平日里大家也勉强算个邻居,一向是喜怒不形于色的主儿,今日这副神情当真是少见。
“两个闺女都被他占了,能不亏么?”杨兄无奈摇头。
萧兄不由得大笑两声:“这么算的话,我家就赔了一个闺女,还不算亏本呢!”
“这可就不对了,嫁妆给了么?”杨兄负手,正色说道。
萧兄一怔,挠了挠头。
额,大哥,能要点脸不?
有本事你去找陛下要嫁妆啊!
两个人的声音一开始还注意收束,后来不知不觉得提高,自然是惹得旁边的不少人看过来。
不过当注意到这两位到底是何方神圣之后,大家都默默的撇过头去。少打招呼少搭讪,对大家都好。
只有因为和本地的几名商贾以及户部驻建康府的官吏交谈了几句而落在后面的陈叔慎注意到了这两个家伙,他倒是没有必要避讳这些,笑着走上前:
“两位国丈身份高贵,就别站在这里交谈了,咱们且上山吧,还有好酒好菜在等着呢。”
萧兄和杨兄,也就是大汉还活着的为数不多的几位国丈中的两位,萧岿和杨坚,此时互相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总算是没有再挡在路上,和陈叔慎并肩向上走。
这两位的身份之敏感,自然让大家明知道他们的女儿掌管着内府大权,却也不敢上前搭讪,免得引火上身。只有陈叔慎这个国舅爷才有资格和胆量和他们并肩。
大家都是皇亲国戚,谁怕谁?
更何况国舅所代表的皇后党,是万万不可能和这两位国丈有所合作呢,双方不搞对立就算不错的了。而实际上杨妙和陈宣华的关系很好,所以杨妙也算是皇后这边的中坚力量了。
错综复杂的关系再加上曾经敌对的出身,让他们不至于过于亲密,又不至于连话都说不上一两句。
“江南民生经济之发展,的确让人大开眼界啊。”杨坚赞叹道,“而今的北方,应该还比不上江南吧?”
陈叔慎笑着颔首:“没错,北方各处州府想要发展到南方城镇的规模,恐怕还得需要四五年,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北方想要诞生像是建康府这样的繁荣城镇,没有个十年的沉淀是不太可能的。”
从陛下入江南并且建立大汉到现在,也已经有五六个年头了。
大汉以倾国之力,汇聚八方财富,方才有了今日繁华之江南。
北方本来就被战乱破坏的彻底,再加上朝廷的政策远远不可能像是之前那样倾斜,所以北方的整体复苏和发展在大汉现有的贸易网络的带动下会很快,尤其是随着大汉恢复丝绸之路并且拿下辽东,而或者把贸易网络向北深入草原之后,财富也同样会越来越多。
但是想要让北方也出现一个建康府,那短时间内恐怕不太可能。
至今长安、邺城等北方有这个资质的重镇雄城,依然还难以消磨掉身上作为军事重镇存在的色彩,依旧作为大汉进攻西域、辽东和吐蕃等地的后方根据地。
军队的云集,可能能够带动本地的一些服务业和轻工业发展,但是出于军事保密和管理的缘故,这些地方都不可能真的大规模招商引资,还是要尽可能的减少杂七杂八的外来人口。
所以在人员流动上,这些城镇就已经弱过建康府一筹。
再加上朝廷的政策也已经平均,因此这些城镇想要发展到现在建康府的规模,十年虽然是陈叔慎保守估计,但是也应该差不到哪里去。
杨坚颔首:“陛下既然下江南,那就是表示要休养生息了?”
陈叔慎瞥了他一眼,点头。
这倒是没有必要否认,眼前这可也是纵横天下的枭雄人物,别人或许还有点儿疑惑的事,自然是不可能瞒得住他。
不过陈叔慎还是补充了一句:“那也要看周围的这些家伙们给不给面子了。”
杨坚一时默然,又看了萧岿一眼。
萧岿的脸上难免挂着惭愧。
他们这一代人,无论身在南北还是东西,所做的最多的,实际上就是内部的对抗。
汉人对汉人,鲜卑人对汉人,一个又一个,打的不亦乐乎。
外面的强敌窥伺,都被他们无视了。
攘外必先安内,殊不知整个民族的利益都在这一刻被丢的干净。
不管怎么说,大家都是自认为炎黄子孙、华夏后裔的,按理说更应该联起手来才是。
事到如今,豁然回首,大家方才发现,李荩忱所完成的,不仅仅是三百年分裂之后的南北一统,而且向南征服林邑、南洋,向西收复巴人,向西南收复南中各部,还向北击破突厥,而今又击破吐谷浑,甚至一路杀上高原,灭人国家。
1...614615616617618...6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