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倾南北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然籇
第二百八十六章 环环相扣
察觉到乐昌似乎在犹豫,陈叔宝急忙说道:“皇妹出门的机会可不多,这天下山水各有各的特点,所以咱们走到一地,自然应该去领略山水之美,从中寻找诗意,否则岂不是枉活一世、枉来一地”
一边说着,陈叔宝一边期待的看着乐昌,就等着她答应。
乐昌诧异的看向陈叔宝,顿时明白自己这位皇兄打的是什么主意。身为南陈的太子,他每到一地就开始游山玩水,到时候父皇听说了,少不了要怪罪下来,而如果牵扯上乐昌的话,自然就有人和他一起分担怒火了。
更何况众所周知,乐昌是陈顼最喜爱的女儿,到时候有乐昌求情,说不定陈顼就饶过他一手。
沉默片刻,乐昌讷讷说道:“具体如何,皇兄应当和骠骑大将军商量一下才是,如此果断决定,似乎有些不妥。更何况我们在江陵盘桓的时间很长,没有必要现在就”
“好啦好啦,”陈叔宝颇为不满的哼了一声,不管是自家妹妹心中有所顾忌也好,还是担心安全也罢,到时候乐昌不去,他自己去便是,顿时不耐烦的摆了摆手,“再说便再说。”
天高皇帝远的地方,父皇想要追查下来,岂是那么容易,就算是萧摩诃也不同意,到时候大不了偷偷的去!
难道萧摩诃还真的有熊心豹子胆,想要弹劾自己不成
乐昌颇有些担忧的看了一眼陈叔宝,终究只能无奈的叹息一声:“皇兄好好欣赏景致,妹妹身子弱,不想再吹风,先行告退了。”
陈叔宝倒是没有挽留的意思,乐昌虽然长得漂亮,但是终归是自己的妹妹,他还没有禽兽到那种程度。并没有在意乐昌是什么时候离开的,目光依旧落在大江上,带着些许期待。
但愿这巴山楚水,能够有比建康府不同的景致。
乐昌伸手掩上望台的门,靠在墙壁上沉默了片刻,等自己的心神稳定下来,方才缓缓向自己的舱房走去。而还没有走到拐角的地方,就有一道人影当面而来。
“殿下安好。”周确恭敬的行礼。
乐昌公主连忙还礼:“周大人好,周大人要找皇兄的话,皇兄就在望台上。”
虽然对于自己那个无能的兄长并没有太多的好感,但是对于东宫这些臣子乐昌还是很尊重的,无论是周确还是沈君高、傅縡等人,都可以感受到他们是真心实意为了东宫。
再加上在荆州的萧摩诃、李荩忱等人,整个东宫似乎除了陈叔宝之外就没有什么闲人。
“不是,老臣想找的是殿下。”周确苦笑一声说道,“殿下,借一步说话。”
乐昌怔了一下,不过看周确的脸色颇为凝重,急忙微微颔首。周确急忙转身走到回廊拐角处,伸手将一份急报递给乐昌:“殿下,这是沈老弟从建康府送来的,扬州刺史那边恐怕要趁着这一次机会对太子殿下下手了。”
“什么”乐昌秀眉微蹙,迟疑片刻,还是伸手接过来这急报,只感觉手上沉甸甸的。她虽然不知道周确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将这一份足以致命的文书给她,但是潜意识中乐昌也不希望陈叔宝真的有什么意外。
周确低声说道:“太子殿下一向行事缺少谨慎,又好游山玩水,这一次前往江陵,是殿下被立为太子之后的第一次外出,所以殿下肯定会心想着荆州的山山水水,那扬州刺史肯定也是看准了这一次机会。”
乐昌沉吟片刻,微微颔首:“所以周大人可是要本宫帮着做什么”
陈叔宝虽然平日里一向是一切都随着沈君高等人的态度——这至少没有
第二百八十七章 步履维艰
“船队已经过了巴陵,估计明天就会到江陵了。”萧世廉快步走进李荩忱府邸的大堂。
不过李荩忱正对着墙上悬挂的舆图——这还是从萧摩诃的府邸上借过来的呢——发呆,不知道在想什么,甚至都没有听见萧世廉的话。而萧世廉伸手在李荩忱面前晃了晃,方才让李荩忱回过神来。
“怎么”李荩忱皱了皱眉。
萧世廉颇为不满的将手中的快报拍在桌子上:“你是不是癔症了太子的船队都已经到巴陵了!”
李荩忱微笑着说道:“何必那么大的火气,来不是必然的么,来就来嘛,咱们该做的准备都已经做好了,要是不来还让人作难呢。”
萧世廉哼了一声:“你倒是看得开。”
而李荩忱淡淡说道:“不然如何”
虽然这样说着,李荩忱还是拿起来那快报随意的看了一眼。这年头还真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于这个使团李荩忱可没有多少期待之情,唯一让他有所期望的,就是终于能看到自家妹妹了。
无论如何说,李怜儿都是李荩忱在这个时代唯一的亲人。
随手将那快报放下,李荩忱的目光紧接着落在了舆图上。轻轻摩挲着下巴,不知道在琢磨着什么。
“怎么了”萧世廉诧异的问道,“你现在看这舆图就跟看自己娘子样子,一天到晚有什么好看的。”
李荩忱声音微微低沉:“怎么能不看,咱们这拿下了江陵城,只是走出了第一步,接下来应该怎么走,可是一点儿定数都没有。”
“嗯”萧世廉一挑眉,满不在乎的说道,“还能怎么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管他作甚!”
李荩忱瞥了萧世廉一眼,这家伙大大咧咧,日子过得倒也是舒坦。不过这样的日子,不是李荩忱想要的。他不是出身世家,就算是什么事情都不会,照样有家族的威严罩着,所以他想要在这乱世之中走得更高,只能竭尽全力撕开一条裂缝。
而这一次使团的到来自然也给了他这个机会,陈叔宝实际上在李荩忱看来只是一个言听计从的傀儡,重要的是跟随陈叔宝的周确和骆牙等人,自己最好能够在使团到达之后给这些真正主事的大臣拿出来一个靠谱的策略。
关于南陈在这江陵一带继续发展的下一步策略。
那光禄卿顾野王和散骑常侍骆牙,李荩忱虽然没有打过交道,但是听闻都是正直的人——否则也不会落在这两个闲散的位置上,而太子中庶子周确更不要说,因此李荩忱倒是不用担心这几人有什么打压他的意思,倒是可以放开手脚规划。
可是这规划哪里是那么容易的,现在南陈虽然拿下了江陵,但是只是向前迈出一步而已,并不是真的彻底走出了困局。此时北周已经开始在淮北和襄阳云集重兵,死死地压住了南陈从淮南或者江陵北上的道路,而守卫这两处的王轨和尉迟迥显然不太可能再给南陈机会。
那么接下来南陈到底是拼一把强行进攻襄阳,还是另择出路,就又成了一个问题,在江陵战后,南陈实际上又站在了另一个同样很有可能决定未来命运的十字路口上。
如果说上一次在吕梁之战后的那个十字路口,李荩忱还能够依据自己的历史经验作出判断,那么现在他面对的是一个已经被自己更改得面目全非的时代,又如何判断
毕竟在前世,他也只是一个废柴小白领罢了,空有抱负却从来没有真正的有施展的余地。现在骤然将一支大军甚至一个王朝存亡的重担压下来,就算是李荩忱也不得不迟疑和犹豫。
&
第二百八十八章 插一手
看着脸上带着疲惫之色的父亲,尉迟顺急忙见礼,而尉迟迥径直摆了摆手,向议事堂走去。
“阿顺,你送来的消息可属实”尉迟迥随手将佩刀放在桌子上,目光旋即落在舆图上,炯炯有神。
原本尉迟顺只道是自家爹爹不放心章山郡的淳于量,毕竟淳于量是南陈成名已久的老将,当初和他齐名的可是吴明彻,想想吴明彻给北朝带来的麻烦,就知道这个淳于量不能小觑。
而之前的大战也能证明这一点,淳于量率军突然强渡涢水、横截武宁郡,差点儿就让尉迟迥大军身陷绝地,证明了他足够的战场局势判断力和决断力。
更何况相比于樊毅久经大战、疲惫不堪的军队,淳于量这一支只是在随州城下有过一战的军队显然更有威胁。所以在尉迟顺看来,尉迟迥放心不下自己,亲自前来这里坐镇,也在情理之中。
可是听到自家爹爹这句话,尉迟顺就清楚,事情比自己想象的要复杂,当下里也不敢怠慢:“是的,为此我们可是死了四五个斥候,方才将这消息送回来。”
一边说着,尉迟顺一边向前一步,伸手在舆图上一指:“两支陈国偏师,人数已经超过五千人,分别驻扎在乌林和华容,虽然他们是悄无声息进入的,但是人太多,还是被我们的斥候抓住了身影。”
“五千人”尉迟迥眉头一皱,他知道南陈一向是以精兵策略为主,注重士卒的训练,这也是为什么以少胜多的事迹在南陈军中屡见不鲜。
五千人的规模,放在北周军中都已经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偏师了,而南陈这一次竟然如此大动干戈,说明肯定是有重要的事情,更或者说是有要员要出现。
“他们都做了什么”尉迟迥沉声说道,虽然不知道这些南陈人到底有什么打算,但是他也清楚,南陈搞出来这么大的动静,甚是让自己都从襄阳跑过来,当然得把事情搞清楚。
尉迟顺沉默片刻,缓缓说道:“他们一边训练,一边不断地分兵出去,将从乌林到华容这一路上的山林峡谷全都探查了一边,而且后来回到军营的人并没有出去的时候多”
“也就是说这些该死的岛夷在路上布置了伏兵”尉迟迥不由得轻轻捋着自己的胡须,“难道说他们真的有什么要紧的人物要从华容到乌林去乌林有什么好看的,不是都已经荒废了么”
“赤壁,爹爹,乌林的对面可就是赤壁,站在乌林,就站在了当年曹孟德的位置上,向前看自然就是赤壁!”尉迟顺想起来什么,突然间惊呼道。
“这一次陈国派来给他们军队颁旨的是陈叔宝吧。”尉迟迥也揣摩到此间的关窍,不过显然他相比于自家儿子更加镇定,“这位陈国的太子可是出了名的喜欢游山玩水、吟诗作赋”
“如此说来是那萧摩诃想要拍马屁了”尉迟顺哼了一声说道,“就陈叔宝那个样子,难道还想体验一把横槊赋诗的感觉,真是笑话。”
尉迟迥径直看向舆图:“乌林华容,除了陈叔宝要到这里,老夫想不到还有谁能够让萧摩诃在这荒山野岭之中大动干戈。”
尉迟顺也是应了一声:“那爹爹咱们该怎么办,难道就这么看着那些岛夷人这样悠闲地游山玩水,而且还是在我们眼皮子底下”
虽然从乌林到华容这一线距
“麒麟才子”徐陵
原名《他被称麒麟才子,让《孔雀东南飞》得以存世》
“江左梅郎,麒麟才子。”要说到这八个字,大多数读者们肯定就会想到由胡歌大大扮演的“麒麟才子”梅长苏。而在历史上,还真的有这么一位“麒麟才子”。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代之一,但也是我国文学蓬勃发展的时期,从陶渊明到大小谢,再到庾信,一个又一个的文学大家耀眼于世,为之后唐诗的辉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能够在这文学家辈出的南北朝时期尚且获得“麒麟才子”的称号,此人之能耐可想而知。
这便是南朝著名诗人和文学家徐陵,要单纯说到徐陵,或许很多人感到陌生,但是说起来庾信,倒是有不少人有印象,而徐陵正是和这位文学大师齐名,并且称之为“徐庾”,徐陵尚且在庾信之前。
徐陵,字孝穆,故世人常尊称“孝穆公”。年幼便能赋诗,八岁可撰文,十二岁通晓《老子》、《庄子》等古文,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小天才,传闻有高人称赞其为“天上石麒麟”、“当世颜回”。
而长大之后,徐陵继承了家族刚正而又谦虚的遗传性格,为朝廷撰写规章制度、兢兢业业。当然既然是“麒麟才子”,徐陵当然不可能仅仅只是如此渡过一生,不久之后,他便因为在朝堂之上当众弹劾有权有势的安成王陈顼而扬名。
据说当时陈顼因为徐陵的言辞锋锐、正义凛然而汗流浃背,甚至就连当时的皇帝——陈文帝陈蒨也整肃衣冠,表示对徐陵的尊重,并且严肃处理了为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安成王陈顼几个亲信手下。
当然或许当时的徐陵并没有想到,正是因为自己如此不畏强权的弹劾,反倒是让胸怀天下的安成王陈顼对他青眼有加,陈文帝死后,继位的陈废
第二百八十九章 忧虑
在周围将领们身上环视一周,尉迟迥冷声说道:“老夫已经下令抽掉了斥候之中的精兵悍将百余人,即日便将走荆山山中小路南下,那华容虽然距离我们远,但是终究是在荆山余脉之中,趁着那陈叔宝还没有赶到,我们有机会。”
尉迟顺也一颔首:“孩儿这就下令咱们前面的斥候全力配合接应。”
归根结底章山、漳川等地在之前是北周的土地,相比于南陈人,甚至西梁人,北周对这些地方都更为熟悉,平时也有不少眼线在这一带活动,现在南陈想要一举将这些眼线拔除当然是不可能的,正好给了北周机会。
尉迟顺敢打保票,这些眼线对当地山川地形的熟悉,更在仓促探查的南陈人之上。上一次章山郡之战,北周的轻兵能够及时穿插到章山郡以南,就是依靠了这些眼线。
而尉迟迥微微颔首,紧接着伸手在舆图上敲了几下:“单单凭借这一队斥候,老夫并不抱多少希望,但是我们也不能在这个时候轻易发动进攻,一来我们兵力不足,若是襄阳有失,局面更为被动,甚至无法挽回”
尉迟顺等人都微微点头,虽然他们对于南陈这样嚣张的行为颇为不忿,但是并不代表他们对于自己有几斤几两不清楚。
现在他们还不指望着能够正面进攻直接拿下章山郡,但是能够让这些该死的陈国家伙们吃瘪,还是不错的。
“二来那萧摩诃也肯定早就已经做好了准备,所以我们只能见缝插针。”尉迟迥沉吟说道,“不过也不能一点儿动静都没有,这样,把我们的斥候全都撒出去,做出准备向章山郡和漳川郡两处发动进攻的架势。”
“遵命!”将领们轰然答应。陈叔宝这个未来南陈帝王的到来,肯定会让江陵这边的南陈军队如临大敌,而此时北周开始试探章山郡和漳川郡这两个江陵的屏障,肯定会吸引南陈不少注意力,自然而然就给那一支南下的斥候小队提供了机会。
看着尉迟顺等人斗志满满的离开,尉迟迥的眉头却是紧皱起来。北周的铁骑曾经纵横天下、所向披靡,曾几何时,甚至连一个江陵城都守不住,现在甚至不得不以这样的方式,把一切的希望都寄托在一支人数不多的斥候小队上。
怎么看都有些滑稽。
不过尉迟迥还是在心中道了一声侥幸,幸好那杨坚也算得上是一个知兵的人,所以在他担任襄阳总管的时候培养出来的军队还是颇有可倚重之处。
但是想到这里,更让尉迟迥感到担心的是,现在他手中的终究只是杨坚留下来的留守部队,更或者说是杨坚淘汰了之后的大部分兵力,那么剩下那几千被杨坚带着北上的军队,又会是怎样的精锐和难对付
作为一个久经沙场的人,尉迟迥可是很清楚,在大多数情况下数千敢于一往无前的精兵,可是要比数万乌合之众有用的多。
而那杨坚,在现在宇文邕还活着的时候,或许还能够老老实实听从宇文邕的命令,可是宇文邕死后呢,到时候更加年轻的太子宇文赟,真的是杨坚的对手么,而已经年老的自己,又真的可以继续和杨坚抗衡下去么
刹那间尉迟迥反而有些羡慕陈顼,陈顼虽然在面临国内文武青黄不接的问题,但是至少不用面对这样的威胁,无论是老一辈的徐陵和吴明彻等人,还是现在挑起来大梁的萧摩诃等,显然对于南陈都是忠心耿耿,甚至对于那个傻乎乎却傻人有傻福的陈叔宝,已经到了一种愚忠的地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