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权倾南北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然籇

    这个时候尉迟迥也不得不佩服陈顼。

    这个从沙场上一步步走向龙椅的南陈皇帝,或许不是绝对的圣贤之君,但是他对于自己




第二百九十章 星暗淡
    之前在进攻北齐的时候,宇文宪作为前军统帅,率领大军接连突破北齐几道防线,一举攻破邺城,立下了赫赫功劳,功劳簿上第一位。

    按照《北史》中的说法,此时的宇文宪“以周公之地,居上将之重,敌国系以存亡,鼎命由其轻重”。

    而偏偏宇文宪虽然不过三十岁出头,却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人,此战过后就径直向宇文邕请求解甲归田。宇文邕对于如此一个大将离开很是无奈,甚至都说出了“卿犹怕远征,那朕无将可用!”这样的话。

    不管宇文邕心中是否真的担心自家这个弟弟以后功高震主,至少这一句话中可以看出他对于宇文宪还是有很大的挽留之心的,奈何宇文宪不为所动,执意离去。

    无奈之下,宇文邕也只能放任他离开朝廷。当然无论是宇文邕还是宇文宪都没有料到,在另外一个时空当中,性格多疑的宇文赟登基之后对于自己这个已经专心当懒散王爷的叔父还是不放心,竟然找了一个不着调的理由将宇文宪骗到宫中硬生生勒死。

    当然此时这一切都还没有发生。

    对于北周来说,这一次北上可以说举国之力,甚至就连荆襄前线的精锐都抽调出来,事关重大,尤其是中原和关中等后方的稳定更为重要。【】宇文邕知道如果让宇文宪留守长安,他为了避免被小人说三道四,肯定也不愿意,所以索性把留守洛阳的重任交给了宇文宪。

    洛阳是从长安向河北、山西等地转运军粮的重镇,交给别人负责宇文邕也不放心。而宇文宪也清楚此事事关重大,皇兄正是为用人之事愁的焦头烂额的时候,所以就没有推辞,帮着坐镇洛阳。

    现在可好,曾经意气风发从洛阳出发的宇文邕,再一次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时候已经气息奄奄,就算是一向很有修养、为人稳重的宇文宪,也不由得大发雷霆。

    这些家伙都在搞什么!

    “普六茹,既然你也跟着来了,那你解释解释!”宇文宪剑眉倒竖,沉声说道。

    被称为“普六茹”的中年将领皱了皱眉,显然对于宇文宪这劈头盖脸的呵斥微微有些抵触,不过他还是很快低下头,沉声说道:

    “陛下自从过了大河,身体就抱恙,无奈之下只能暂缓进军,可是陛下的病情却是日益沉重,直到前几天终于有所好转,因此太医建议趁此机会将陛下护送会洛阳。【】

    因为大军撤退慢,因此我等留下副将带队,率领一队骑兵先行护送陛下的马车,以求最快赶到洛阳,谁曾想到刚刚渡过大河,陛下的病情就再一次严重,忽冷忽热、神志不清,末将等惶恐之下,也只能昼夜兼程,直到今日,而陛下现在已经近乎昏迷,随军太医皆手足无措,唯有寄希望于行宫中留守和从长安赶来的太医。”

    宇文宪皱了皱眉,目光转而在其余文武官员身上掠过,这些风尘仆仆一路追随着宇文邕车驾赶来的官员们纷纷低下头,不管怎么说,陛下是在他们眼皮子底下一步步病情恶化的,现在就算是齐王大发雷霆、想要问罪,他们也只能乖乖受着。

    不过宇文宪却并没有多说,且不说站在眼前的这普六茹是实打实的陛下亲家、又是北周位高权重的统兵大将,单单就是眼前这些狼狈的官员,也都是北周的中流砥柱,没有他们也就没有办法支撑起现在北周阴暗的天空。

    虽然宇文邕的突



第二百九十一章 陈叔宝
    江风鼓动着码头上的旌旗,一排排士卒早早的伫立在码头泊船位置的两侧。所有停靠江陵城外码头的船只,都被阻挡在了上下游,空旷的江面上只有水师的战船来往如飞。

    “来了。”裴子烈微微眯眼,低声说道。或许是因为江陵这边的太阳要比建康府的烈一些,所以裴子烈看上去也黑了不少,而他身边的李荩忱和萧世廉也不比他好到哪里去。

    就在天边,一个小小的影子出现,旋即变得越来越大,而在这影子后面,更多的船只出现在视野之中,越来越大,尤其是中间的那几艘黄龙巨舰,更是足足占据了半边江面,再加上周围护卫的船只,真的可以说是遮天蔽日。

    码头后方看热闹的百姓在短暂的沉默之后,顿时爆发出一声声惊叹。他们生长在江边,不是没有见过战船,但是这么庞大的战船还是第一次见。对于这些不知道还有多少实力和底牌的下江人,江陵百姓们有了更新的认识。

    几艘黄龙巨舰越众而出,缓缓的靠向码头,而站在码头上以萧摩诃为首的将领和官员们都下意识的整了整被风吹得有些乱的衣襟。

    南陈水师的操船技术在这天下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所以虽然楼船巨大,但是依旧平稳顺利的靠上码头,而跳板放下,随着几名水师将领先行下船,紧接其后的几道身影,便让码头上的人有一种熟悉感。【】

    迎面而来的第一人便是东宫太子中庶子周确,紧接着右卫将军毛喜护卫着一个胖乎乎、一脸憨厚的中年人走了下来。

    虽然这实际上是第一次见到他,李荩忱也已经很确定此人是谁。

    南陈太子,陈叔宝。

    看着这个历史上更因为他的一曲《玉树后庭花》和那个美艳妃子张丽华而闻名的未来君王,李荩忱微微一挑眉,不过什么都没有说,和裴子烈、萧世廉两人一起走上前。

    “大陈荆州都督、骠骑大将军萧摩诃,参见太子殿下!”萧摩诃朗声拱手行礼。跟在他后面的鲁广达等将领也纷纷行礼。

    陈叔宝哈哈笑道:“萧将军,咱们可真是好久没见了,孤都快想死你了!”

    一边说着,陈叔宝一边上前拍了拍萧摩诃的肩膀,如果不是还知道一点儿礼节,而且对男人也没有什么兴趣,李荩忱怀疑这个家伙会不会上来就是一个熊抱。

    顿时整个码头上一片寂静,鲁广达等之前没有和陈叔宝打过交道的将领和官员们一时间鸦雀无声。而萧摩诃强忍着一脸黑线,沉声说道:“臣不胜惶恐。此地简陋,加之江上风大,不宜过久停留,还请殿下移驾城中。”

    “好,听你吩咐!”陈叔宝的注意力显然不在这上面,径直将目光投向周围,反倒是对远处连绵的青山比较感兴趣。而站在陈叔宝身边的周确和毛喜两人相顾无言,但是都看出来对方脸色不太好。

    而李荩忱此时也是和萧世廉、裴子烈等人面面相觑。

    这胖子确定是太子,而不是陈顼派来的逗比么

    当然李荩忱等人并不知道,陈叔宝从小养尊处优,再加上生性喜动、好诗词玩乐,然而这么多年来他甚至都没有踏出建康府周围的机会,平日里虽然游手好闲,但是终究是处于陈顼的威严笼罩之中,处处还得顾及皇家颜面礼法,自然早就已经憋得不耐烦的。

    现在终于得到机会能够来到这江陵,船上身后跟着的几乎都是东宫臣子,而码头上站着的也都是忠诚于东宫的武将,天高皇帝远,周围自己人,陈叔宝当然就彻底将什么礼仪跑



第二百九十二章 江流涌
    李荩忱看着已经分别一个多月的李怜儿,或许是萧家的伙食不错,李怜儿不仅长高了,而且出落得愈发清丽,站在那里不再像是当初和李荩忱在山林之中仓皇逃命的野丫头,而像一个娇俏可人的小家碧玉。

    更何况现在李荩忱年纪轻轻便封荡寇将军,谁能保证几年而或者十几年后,这个年轻人会不会一飞冲天,这李家会不会就此平地崛起到时候称呼李怜儿为“大家闺秀”恐怕都不为错。

    而萧世廉的注意力显然也被李怜儿吸引住了,害的萧晴颇为不满意的又喊了他一嗓子,这才让萧世廉回过神来,讷讷应了两声。此时船上其余家眷也走了下来,之前怠慢了妹妹,现在萧世廉当然不敢怠慢自己的几个姨娘,急忙上前帮忙招呼。

    李荩忱笑着摸了摸李怜儿的小脑袋:“在建康府过得快乐么”

    李怜儿哼了一声,当即给了李荩忱一个白眼:“天天记挂着阿兄,如何能过的快乐不过现在看到阿兄了,当然就快乐了!”

    “你这丫头,想某也没见你飞来见某啊。”李荩忱一边径直让李平去把李怜儿的行囊拿过来,一边忍不住打趣。

    “我能飞么!”李怜儿顿时气苦道,“阿兄倒是给我两个翅膀啊!”

    李荩忱哈哈大笑:“走吧走吧,你们这些家眷已经是最后了,没有别人要等了,咱们这就回家!”

    “阿兄不和萧公子他们住在一起么”李怜儿微微错愕,李荩忱丝毫没有招呼旁边萧世廉的意思。

    李荩忱郑重说道:“某现在可也是大陈的荡寇将军了,在江陵城当然有自己的府邸,那就是咱们的家真正的家!”

    李怜儿顿时怔住了,片刻之后脸上浮现出难以掩饰的激动神情。

    家,这一个字念起来是那么的清脆好听,又是那么的温暖柔和,可是这个字代表着太多,太多

    他们兄妹二人自从吕梁山中那惨案之后,就已经没有了家,就像是大风之中的飘萍,居住在萧摩诃府邸上,就算是萧夫人以降都把他们兄妹当做自家人,但是无论是李荩忱还是李怜儿都清楚,那不过是寄人篱下而已。

    他们想要的,是一个真正的家。

    现在梦想成真了。

    李怜儿一把抓住李荩忱的袖子,微笑说道:“阿兄,我们回家!”

    李荩忱郑重点头,当先向前走去。

    而李荩忱不知道的是,就当他转身向码头外走去的时候,有一道目光正紧紧的注视着他。

    乐昌手中端着茶杯,却一口都没有喝,任由茶水在江风中逐渐冰冷,她的目光一直透过舷窗看着码头上的一道道身影,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殿下,码头上的人都已经走得差不多了,我们也该下船了。”一名婢女低声说道。

    乐昌低低“嗯”了一声,随手放下茶杯,而就在码头上,落在后面的李荩忱、萧世廉等人也已经离开。

    “万溪入江,潜流暗涌”乐昌喃喃说道,刹那间她也有些明白为什么父皇直接就同意了让自己来江陵,也体会到周确当时在走廊上碰到自己时候那种焦急的心情,“父皇,你终究还是牵挂着长兄啊”

    这江陵城风云聚会,在陈顼和周确的眼中,一个陈叔宝显然根本不足以应付的过来,所以乐昌这个不为人注意的女儿家,或许就能够在关键时候起到作用。

    “殿下,您说什么”站在乐昌身边的婢女诧异的问道。

    乐昌微笑着摇了摇头:“走吧,我们下船。”

     



第二百九十三章 北天崩
    迟疑片刻,宇文宪还是点了点头,江陵这一场大败的消息,显然杨坚和韦孝宽等人也没有向宇文邕隐瞒,战局糜烂已经到了无以挽回的地步,隐瞒也没有了意义。

    “陆腾就这么走了啊”宇文邕喃喃说道,“是朕当初执意登门邀请老将军南下的,结果没有想到却是把老将军咳咳!”

    宇文邕说着,便剧烈咳嗽起来,吓得宇文宪和不远处等候的太医们下意识的便要上前,不过宇文邕却伸手制止了他们,又咳嗽两声,自顾自的说道:

    “老七,朕,咳咳,朕尊重你的选择,但是现在的情况你也看到了,那岛夷岛夷还有和我们一战之力,甚至,咳咳,甚至还能威胁到襄阳、威胁到我大周的中原腹地,朕,朕就这么走了,不放心,也不甘心啊!”

    整个天下还没有一统,大周的旗帜还没有插在九州的每一个角落,如何能甘心

    “陛下,您在说什么!”宇文宪顿时皱紧眉头,“什么走了的,这不可能!只要陛下”

    宇文邕伸出手,猛地攥住宇文宪的手腕,让宇文宪不得不停下来。用尽力气睁大眼睛,宇文邕看着自己的弟弟:

    “老七,朕的身体朕自己心中有数,不用你再多宽慰朕。这大病,咳咳,朕是撑不下来了。朕只希望,咳咳,只希望你不要推脱,帮朕帮朕看好门外那些人,看好这天下!”

    “陛下!”宇文宪眼眶已经红了,他知道这已经是宇文邕在给自己托付后事,眼睛中泪水忍不住在打转。

    宇文邕勉强挤出来一丝笑容:“老七,你也是咱们宇文氏顶天立地的好汉,别流马尿,咳咳,丢人!朕这是在以你兄长的身份,向你请求,答应朕,咳咳,好不好”

    宇文宪攥紧宇文邕的手,郑重的点了点头:“兄长放心!臣弟纵粉身碎骨,也要庇护乾伯(作者按:北周太子宇文赟表字)的安全,庇护这属于我宇文氏的大周和天下!”

    微微颔首,宇文邕缓缓闭上眼睛:“让普六茹他们几个进来吧。”

    宇文宪迟疑片刻,冲着身后的宦官使了个眼色,宦官急忙出去将外面已经等候的急不可耐的文武官员们引进来。

    而当以普六茹为首的官员们走进来的时候,宇文邕脸微微发红,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想要坐起来,吓得宇文宪急忙上前搀扶。宇文邕一边喘息着,一边苦笑一声:“朕不想躺着像一个老人一样死啊。”

    “参见陛下。”普六茹当先躬身行礼,而身后的官员们也都跟着行礼,汉族的官员都行汉家大礼,而鲜卑族的官员更是直接单膝跪地。他们已经意识到眼前的宇文邕是什么情况。

    宇文邕收起来脸上自嘲的笑容,看着恭恭敬敬的官员们,他们一路忠心耿耿跟着自己而来,风尘满面、疲惫不堪,只是不知道这么多人中,又有多少在自己撒手人寰之后,终究会掩饰不住丑恶的嘴脸

    “你们和齐王一起辅佐太子,一统天下!”宇文邕的声音在颤抖,手和身体也在颤抖,仿佛这是他能说出的最后的话。

    而这几个字重重的落在地上,掷地有声。

    整个侧殿内,一片死寂。

    “臣,遵旨!”普六茹第一个朗声说道。

    “臣,遵旨!”后面郑译等文武官员齐声说道。

    而在这此起彼伏的声音之邕勉强重新露出来一丝笑容,缓缓靠在宇文宪的肩头上,再也不动。

    普六茹察觉到什么,下意识的抬起头来,而他正前方的那一双眼睛,已经闭上了,再也没有让他心惊胆战、浑身不自在的目光射出来。

    心中轻轻松了一口气,普六茹不知道此时自己应当是哭还是笑。应该感叹又少了一个难对付的对手,还是开心自



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变
    送“宇文邕死了”李荩忱是在吃饭的时候得到这个消息的,看着这从北方送来的急报,他手中的筷子都险些掉了出去,吓得坐在一旁的李怜儿和萧湘一齐抬起头来看他。

    “宇文邕,周国的皇帝宇文邕”萧湘也回过神来,顾不得和李怜儿说笑,惊讶的问道。而李怜儿脸色也是变了变。

    值得李荩忱如此惊讶的,也就只有这一个宇文邕了。而她们虽然是女儿家,却也明白“宇文邕”这三个字代表着什么,这代表着南北朝三百年割据以来最年轻有为的雄主,这代表北周的擎天之柱和精神所在,这代表胜利和辉煌。

    而现在,这个人死了。

    宇文邕会在这一年死去,这李荩忱是知道了的,但是他的历史知识还没有丰富到知道宇文邕什么时候死的地步。这也是为什么当初李荩忱向萧摩诃甚至间接向陈顼夸下进攻江陵的海口,却没有规划下一步进攻方略的原因。
1...6465666768...6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