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倾南北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然籇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有子如此,恐怕李成这位萧家的恩人在黄泉之下也可以瞑目了吧。
李荩忱并没有更多分析其中的利弊,在场的都不是傻子,话都说到这里,不用再多解释了。而周围一片鸦雀无声,更是在告诉李荩忱,不会有人反驳和反对了。
&nbs
第二百九十九章 请缨
北周人当然想不到,对此李荩忱确信无疑。因为在历史上北周就因为没有强大的水师而将巴蜀这有着占据南陈上游优势的地方忽略。
一直到后来隋朝南下,方才派遣杨素进入巴蜀,整合巴蜀军队、打造专门克制黄龙大船的五牙大舰,这才算是正式将从巴蜀顺流而下当做一个重点经营的选择。
所以现在的巴蜀,对于南陈来说就是一块放在嘴边的肥肉,至于吃不吃、怎么吃,就此时此刻站在这议事堂上的人怎么决定了。
周确和萧摩诃同时将目光投向陈叔宝,无论怎么说,陈叔宝都是南陈的太子,这件事到头来还得他下决断。当然陈叔宝下决断,也意味着以后无论是胜利还是失败,都得由他首先来承担。
这是身为南陈太子的责任,周确也好、萧摩诃也罢,都没有办法帮他分担。
不过似乎陈叔宝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饶有兴致的打量着舆图上被李荩忱手指的区域,满意的点了点头:“还真是好大一块地方。不知道李将军觉得,由谁来负责比较合适”
顿时一道道目光转而落在李荩忱身上,不用说也知道,如果西进,主将肯定是李荩忱,毕竟这计划是李荩忱提出来的,而李荩忱本身又是一个武将,当然不会将这建功立业的机会丢给别人。
重要的是,此次西进肯定不可能只有李荩忱一个人,毕竟巴蜀可是大了去了,想要以最快的速度席卷巴蜀,李荩忱自己可办不到,所以怎么才能将自家子弟插入到这一支一旦成功就注定是功勋卓著的军队中,才是在场每一个人都要琢磨的事情。
跟着李荩忱就有功劳,这已经在裴子烈、萧世廉等人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证实。
“末将愿意为大陈担当此次重任!”李荩忱郑重说道。
陈叔宝显然对于李荩忱的主动请缨很是满意,而或者说他对于不用自己操心就有别人跳出来分担的事情都很满意:“若是李将军胸有成竹,那便放手去做,咱们可不能在这江陵城憋屈着,这样,只要你能够拿下巴东,那孤就向父皇保奏你为巴东太守!”
巴东太守周围的官员们羡慕的看向李荩忱,以李荩忱的年纪,身加杂号将军就已经是南陈独一份了,若是再加上一个太守,甚至还是有实土的太守,那真的是南陈开国以来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要知道在场的很多人混迹官场半辈子,方才能够爬到这个位置上。
也不知道陈叔宝是真的没有意识到自己都给了李荩忱什么样的许诺,还是他也想要趁此机会将李荩忱彻底的捆绑在东宫的战车上,所以面对顾野王、骆牙等实际上并不属于东宫体系中的官员质疑的目光,陈叔宝无动于衷。
而周确等人更是什么都没有说,李荩忱本来就是东宫的人,并且为东宫做出的贡献实所瞩目,所以能够用一个巴东太守捆住李荩忱,对于东宫来说,可是一笔划算的买卖,更何况李荩忱现在怎么说都是萧摩诃的麾下,不看憎面看佛面,周确等人也没有必要这个时候和萧摩诃有什么冲突。
现在东宫虽然势大,但是还没有强大到内部可以玩分裂的地步!
而李荩忱深深呼了一口气,他知道当陈叔宝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自己这么多天的努力和思索就没有白费。当即上前一步郑重拱手:“末将必当不辱使命!另外此次出征其余将领人选、军队士卒挑选,末将会和骠骑大将军细细商讨,争取在半月之内出兵!”
第三百章 助手
若是在平时,已经日益庞大的东宫或许对于这么一个冒冒失失上门来的散骑常侍并不感冒,甚至还会怀疑此人前来是不是有什么其余的意图,可是现在不一样了,东宫的势力虽然已经完全将江陵笼罩在其中,但是这种控制主要是通过军事上来进行的,尚且缺乏能够帮助整顿民政的文官。
而身在江陵的骆牙,显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荡寇将军之计策令人耳目一新,骆某听之已觉热血沸腾,若是能够略尽几分绵薄之力,更堪慰怀,”骆牙心中已经下了决断,就没有再犹豫,径直站起来冲着陈叔宝的方向一拱手,“还请太子殿下成全骆某心愿!”
萧摩诃和周确这两个陈叔宝身边的文武之首,此时脸上都流露出微笑,而陈叔宝虽然不知道这个都没有见过几面、就知道跟在自己身后的家伙为什么会突然跳出来,不过还是应了一声:
“卿家的心思孤能体会,待孤和周卿家、萧卿家商量之后,自会给卿家一个满意的答复,还请卿家莫要着急。”
“谢殿下!”骆牙朗声回答,自己的忠心和效力之心已经表达,再说别的也是多余。
而顾野王的手轻轻抖了一下,事已至此,他也没有别的选择了,当即站出来:“臣不才,但是身在此处,当此局面,太子殿下但有吩咐之处,微臣亦愿意效犬马之劳。”
陈叔宝顿时诧异的打量了一眼顾野王,今天这是怎么了,这群家伙都跳出来表忠心闹得陈叔宝还以为自己在这江陵登基称帝了呢。当下里他点头说道:“顾卿家之心可为嘉奖,若有用到顾卿家之处,孤会吩咐。”
顾野王轻轻松了一口气,旋即看向两侧的萧摩诃和周确,他很清楚,陈叔宝实际上只是东宫的一个象征,真正掌握大权的还是这一文一武两个人,只有他们点头同意了,自己刚才这些话才算是没有白说。
不料周确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而萧摩诃显然也在想些什么,神情多少有些怪异。
一时间整个议事堂中的气氛未免有些怪异。
顾野王顿时一颗心又提了起来,手心中都是汗水。然而很快这气氛就被陈叔宝所打破,只见这位太子殿下、未来的南陈君王好奇的看向舆图,迫不及待的问道:
“萧将军可否告诉孤,那华容道在哪里孤可是慕名已久,不知道萧将军是否能带孤去看看”
整个议事堂中顿时气氛大变,官员们的脸色也变得如出一辙的怪异起来,不过显然这怪异是因为憋笑憋的太难受。更有一些第一次和陈叔宝打交道的官员和将领们,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位满脸期待神情的太子殿下。
如此一个搓着手、主要还是想着游山玩水的家伙,真的是未来的天子
————————————————
“世忠,你还真是给某出了一个难题啊。”萧摩诃随手将披风交给身后的陈禹,端起来桌子上的一杯水一饮而尽。
此时已经是那一场讨论过去半个多时辰之后了,在萧摩诃敷衍答应陈叔宝之后,陈叔宝兴高采烈地离开了,而其余官员也纷纷告辞,等候接下来的命令通知。之后萧摩诃和周确两人又凑在一起商量了小半个时辰,方才匆匆赶来。
这间萧摩诃的书房中,悬挂着一副和议事堂上的相差无几的舆图,而萧世廉和裴子烈正一边看着舆图,一边说着什么。
&nb
第三百零一章 无须担心
“五千人马,会不会太少”裴子烈迟疑片刻,看向李荩忱。
毕竟李荩忱要进攻的可不仅仅是巴东,如果南陈打到巴东就停下脚步,那么肯定会受到北周的反扑,所以至少得控制大江沿线的各处要塞所在,才能够确保在巴蜀站稳脚跟。
如此算来,五千人确实有些不够,毕竟北周在巴蜀的守军虽然不多,但是地方州府怎么也得有一两千维持秩序的,各地加起来也得上万了。
李荩忱微微摇头:“此事重点在于突然,如果我们两三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开过去,肯定会引起蛮夷的警觉,更何况加上配合的水师,我们的兵力也不少了,足矣。”
见李荩忱坚持,裴子烈便不好再多说,旋即转移话题:“那某应当做什么”
显然刚才李荩忱只是提到了萧世廉,让他多少有些诧异,难道李荩忱此次西进不算上自己了
李荩忱笑着说道:“大士兄,总共只有区区五千人,若是由你我两人来统率,未免有些小题大做。更何况相比于某,骠骑大将军这边更需要你的帮助。”
裴子烈怔了一下,旋即明白李荩忱的意思。李荩忱率兵西进,可不代表萧摩诃这边就可以坐着喝茶,分兵之后的南陈大军显然实力又要打折扣,而尉迟迥肯定也不可能在北伐大军陆续撤回之后,依旧守着襄阳城不动弹,之前丢掉了江陵可以归罪于手上兵力不足,现在兵力充足了,他肯定要向南进攻找回场子。
到时候萧摩诃身边自然得有信得过的将领,而在现在江陵周围,淳于量和任忠都是老将,到底会不会听从萧摩诃的调遣尚且还不知道,而鲁广达更是新投靠在萧摩诃麾下,又有着什么心思同样不得而知,所以萧摩诃的手下最好更或者说必须得有一个靠得住的将领,能够帮助萧摩诃在有突发情况的时候力挽狂澜。
显然在李荩忱心中,裴子烈就是不二人选。
裴子烈郑重点头:“那某就不推辞了。”
而萧摩诃对此显然也没有异议。他当然还没有自大到以为尉迟迥只是缩头乌龟,按照李荩忱之前“常山之蛇”的谋划,蛇头向巴蜀进攻自不用说,而蛇尾所在的淮南是南陈经营日久的要害所在,只要北周不是举国之力进攻,那么自然也没有什么危险。
因此最致命的,实际上还是江陵这个脆弱的蛇七寸。一旦江陵这个蛇身被尉迟迥一刀切断,那么南陈首尾不能相顾,就只有死路一条。当然萧摩诃并不知道,在历史上隋朝进攻南陈,便是中路先行发力,切断南陈东西部的联系,方才逐个击破。
所以对于萧摩诃来说,多一个裴子烈帮忙,他对于守住江陵更有信心。
大事算是敲定了,萧摩诃紧接着看向李荩忱:“世忠,还有一事,今天在议事堂上,除了骆牙之外”
“大将军是说顾野王”李荩忱眉毛一挑。
萧摩诃点了点头,脸上带着几分担忧神色:“那顾野王虽然最终也有所表态的,但是他这个光禄卿可不比骆牙的散骑常侍,虽然算不得实权官员,但是其管理宫廷礼仪事务,在关键时候说不得也会起到作用,更重要的是,如果消息”
萧世廉和裴子烈同时看过来,那顾野王在议事堂上的态度分明就是不情不愿的,可万万不能让这个家伙坏了事!
李荩忱微笑着摆了摆手:“对于这顾野王,将军未免过虑了。现在应该感到担忧的可不是我们,而是他。毕竟这江陵城是我们的地盘,他一个身边无兵无将的光禄卿,不过是我们手
第三百零二章 来客
一 乐昌也听说今天议事堂上吵翻了天,但是怎么都没有想到,最后竟然吵出来这么一个宏大的计划。
吞掉巴蜀,意味着南陈将会回复到当年东晋的版图,也意味着南朝将会在刘宋前期的刘裕北伐之后,再一次达到全盛。
这样的功绩,北说对于陈叔宝,恐怕就是对于陈顼,都有着不可阻挡的诱惑力。陈叔宝虽然对于天下之事不感兴趣,但是有人把功劳送到他面前,焉有不要的道理
“这计划是谁提出来的,竟然如此大的胃口。”乐昌不由得诧异问道,她和江陵城的这些文武接触的次数并不多,但是其中大多数人的主要性格也清楚,萧摩诃虽然胆子大、但是眼界应该还不至于这么宽广,至于周确和毛喜等人,就算是不至于“当局者迷”,也很难察觉到现在破局的关键根本就不在襄阳上。
“就是那个李荩忱,李世忠!”陈叔宝笑着说道,显然李荩忱不但在他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而且李荩忱的计划让他很有兴趣,于是急忙将今天在议事堂上的事情向乐昌完完整整的讲述了一遍。
当然对于前面萧摩诃和周确等人的争执多少有些省略,毕竟当时陈叔宝根本就是在打瞌睡,有些地方早就记不清了。
不过饶是如此,乐昌还是听明白了,心中暗暗叹息一声:难怪。
刹那间,她发现自己有些低估这位李将军了,之前在她的脑海中,能够对陈叔宝的思路起到主导作用的恐怕也就只有萧摩诃和周确等寥寥几人——陈叔宝虽然一向不喜欢管事,但是不代表所有人说的话他都会乖乖的去听。
现在看来,还得再加上一个李荩忱。
而且李荩忱不仅仅是建立了对陈叔宝的影响,甚至他的建议可以直接影响到萧摩诃和周确的判断。
巴蜀乐昌沉默不言。
巴蜀可是大得很啊,让李荩忱率军进入巴蜀,是猛虎下山,还是龙归大海
“皇妹,可是有什么不妥”陈叔宝诧异的问道。
乐昌回过神来,急忙摆手:“没有没有。”
旋即她在自己心中暗暗骂了自己一声,这巴蜀之战八字还没有一撇呢,自己就开始揣摩猜忌李荩忱,还真是小人心肠。
陈叔宝看乐昌神情似乎有些不对劲,顿时挠了挠头,自家这位皇妹可是出了名的冰雪聪明、心思缜密,否则也不可能如此得父皇宠爱,她如此神情,还是第一次见啊。
“若是皇兄没有别的吩咐,皇妹先去休息了。”乐昌低声说道,转身就走,根本就没有给陈叔宝拒绝的机会。
而陈叔宝看着乐昌匆匆的脚步,嘟囔了一句:“乐昌该不会是病了吧本来她来了,孤还想和她讨论讨论孤之前在船上写的几首诗呢,这几天被拉着走这儿、走那儿,一点儿意思都没有,还累得半死,真是无聊!”
当然陈叔宝这些话乐昌并没有听到,否则说不得就是脚下一个踉跄。这位表面上一副忧国忧民样子的太子殿下,在骨子里终究想的还是他的诗词歌赋。
————————————-
李荩忱刚刚走进家门,先一步进府的李平就匆匆走过来:“将军,家中有客前来,怜儿姑娘之前吩咐将他安排在前厅等您了。”
“有客人”李荩忱怔了一下,他虽然已经升了将军,但是这江陵城中的官员现在都忙得团团转,可是鲜有人前来过府拜访。
 
第三百零三章 看在后辈面子上
一 如果光禄卿公开的站在东宫这一边,对于顾野王和东宫来说,可都不一定是什么好事,顾野王丢掉光禄卿的身份还是小事,若是东宫因此而引起陈顼更多的猜忌,可就是大事了。
对于东宫来说,一个没有表明身份的顾野王,可要比站在阳光下的顾野王好。
“顾大人,”李荩忱低声说道,“陛下让顾大人前来这江陵城,也是对顾大人的信任,所以顾大人可不要辜负了陛下的心意呢。”
顾野王顿时打了一个寒颤,陈顼之所以挑选自己西来,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朝中官员基本上都有不少事务,而自己算是一个闲人,还有一部分自然就是因为陈顼认为自己心志坚定,不会直接站到东宫那一边,甚至有可能把东宫的动向告知陈顼。
“那李将军的意思是”顾野王凝神说道。
李荩忱斟酌说道:“今天议事堂上的争论,顾大人尽可以告知陛下,恐怕因此陛下对顾大人的信任会不减反增呢。而顾大人对此放心便是,某会将一切都告知骠骑大将军,绝对不会有人知道此事。”
顾野王的神情变得更为怪异,他迎着李荩忱的目光:“李将军,老夫有一句话不知道该问不该问,东宫难道真的打算在陛下尚且在位的时候用到老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