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晨星LL

    52年全国院校调整,上面要求把民国时期效仿英式构建的高校体系,改造成效仿苏式的专才模式,水木折大数学系被砍,举国之力建设燕大震旦。

    虽然一段时间内将燕大震旦数学系的整体实力上升,但也为日后数学界山头主义横行埋下了伏笔。到如今为止,数学界基本可以划分为燕大华科院震旦三大派系,把持着基金评奖院士评选等学术资源。

    这问题往大了说是学术资源的浪费,但这也算学术界的传统了。

    其中最有名的大概是华罗庚的关门弟子冯教授,学术造诣不可谓不高,却因为华罗庚老先生仙逝太早,以至于评选院士数次落选。

    最后这位老先生被水木大学从华科院挖走去做院长,其中一个条件便是助其评上院士,但奈何至今仍未成功。

    可见,院士的评选不一定是和学术绝对挂钩的。

    当然了,也不可能让一个毫无作为的人上去,你总得有点说得过去的学术资本才行。

    身为震旦学派的成员,马长安为了17年的院士评选,可谓是准备了许久。其政工资历无可挑剔,二十多年来兢兢业业,在震旦数学系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但奈何其学术资本,比起那些一心做学问的教授们来说还是太单薄了,别说是一篇顶刊一作,就连一篇可以被称为重大研究成果的论文都没写过。

    当然了,二作三作的文章他还是有不少的,毕竟他是已故上代掌门谷老前辈的徒弟,和震旦学派的现任掌门洪院长又是师兄弟,很多震旦大学的教授,哪怕对有些事情没兴趣,多少也会给他一点面子。

    然而比较难受的是,国内和国外不一样,只认第一作者,二作往后都是不认的。

    所以,他便将目光瞄准了陈省身数学奖。

    如果拿到了陈省身数学奖,有着这份资历充门面,再加上师兄的支持,评个院士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早在几年前,他就开始为这个奖项四处奔走了,而他的师兄也算是帮了不少忙。

    他甚至连获奖感言都想好了。

    结果没想到,竟然被这小子给截胡了!




第197章 不得不去啊
    就在陈省身数学奖揭晓的当天下午。

    华科院,数学研究所。

    坐在办公室里,带着老花镜的向华南院士,仔细地盯着摆在桌上的数学年刊,手中捏着的钢笔,时不时地在纸上笔算。

    做学问,便是活到老学到老。

    尤其是搞数学研究的,几乎每个月都有新的成果诞生,像是数学年刊这种顶级刊物,老先生是从来不会错过的,每当新版刊出,必定第一时间拿来翻阅。

    就在这时,一位意料之外的客人拜访了他的办公室。

    一进门,便笑着嚷嚷道。

    老向啊,在干啥呢?

    向华南抬起头,看见走进办公室的王熹平,摘下了老花镜,笑着说道。

    哟,稀客啊。

    说着,他看向了旁边办公桌的学生:小李,去帮王教授倒杯茶。

    好嘞。

    那个叫小李的学生放下笔,熟练地端来了电热壶,恭敬地为二位老教授斟上了一杯茶。

    也不是第一次来这里蹭茶了,王熹平自然不会客气,接过了杯子后,便坐在了办公室墙边摆着的茶几旁边,惬意地靠在了沙发上。

    一边翻着期刊,向华南一边用闲聊的口吻,和这位老友说道。

    数学大会你不去,来我这里做什么。

    又不是给我颁奖,我去凑什么热闹,不如来你这儿吹会儿空调。王熹平笑了笑,继续说,不过我虽然没去,却听说这届大会开得有点意思,上午的开幕式,竟然把邱成桐给请来了,还把陈省身数学奖颁给了那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原本都在传,这届陈奖是你们华科院杨志广和震旦大学马长安的,结果看来那个姓马的被踢掉了。

    信息量有点大,大的让人惊讶。

    不过让向老先生惊讶的倒不是谁得奖了,而是

    王诗成那老家伙,居然向邱成桐低头了?从期刊上挪开了视线,向华南看向了老友,说话的语气中满是诧异。

    因为一位田姓教授的事情,邱老先生和燕大数学系闹得不愉快,在数学界可以说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01年,燕大把在麻省理工大学当教授的田教授进行包装,冒充北大全职教授评选国内院士。而邱成桐却很不给面子,在报纸上点名批评我以前带过的一个博士生在数学上是二流,到国内要拿高薪,后来05年更是指责其学术造假,并列出了被抄袭的七篇论文。

    这件事当时在国内闹得沸沸扬扬,不过最后低调收场了。

    不过,邱老先生和燕大学派的梁子,却是一直都没有解开。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最终落户水木大学,而非数学系冠绝全国的燕大,也正是因为这件事。

    当然了,虽说国内学术界山头林立,但也并非所有人都隶属某个派系,毕竟并不是所有人都热衷于权力的。

    尤其是那些年事已高的老教授,已经功成名就,名字摆在那里就是学术资本,自己的学说拿到国际上自成一派,有些东西不是执念太深,根本不会计较。毕竟对于他们来说,很多东西都看的很淡了。

    比如王熹平教授,就属于对名利看得不是很重的人,属于真正热衷于教育的老教授。

    也正是因此,虽然他在燕大教书,但和邱成桐关系却一直不错,也经常来华科院这边串门。而他经常串门的向华南院士,也是属于那种远离学术圈,安静做学问的老学者。

    王熹平抿了口茶,笑着说:不低头不行啊,这要是让马长安那个不学无术的老东西拿了陈省身数学奖,可得把脸丢到太平洋对面去了。

    还有这说法?向华南皱眉问。

    不然呢?你以为邱老头为啥回来?他回来就没干别的,就给王诗成院士带了个话,说是联邦数学学会正在研究,把这一届的柯尔数学奖颁给在普林斯顿作过报告的陆舟。

    表情浮现一丝恍然,向华南随即笑着说道:这问题确实有点严重了,难怪王院士居然咽下了这口气。

    该得奖的没拿到奖,不该得奖的拿了奖,这还没什么。可要是没拿到奖的人,跑去太平洋对面拿了奖,人们再把两位获奖者翻出来一比较,问题可能就有点大了。

    要是被有心人知道了,媒体少不得又得拿数学界的八卦做一番文章,再阴谋论一番。

    而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你总不能指望他有那个思想觉悟,吃了一次暗亏,还为王诗成几个老院士的面子,把柯尔奖给推掉吧?

    但凡是个正常人都不会这么蠢。

    毕竟那玩意儿的份量,可比陈省身数学奖重太多了。

    那看来这次大会还有点意思,王诗成那老头居然主动和邱成桐握手,错过了实在是可惜了啊。向院士笑着说道。

    王熹平也笑着说:是挺有意思的,明天我准备去那边转转。听说那小子有场三十分钟的报告会,好像是在研究波利尼亚克猜想的时候,捣鼓出了个什么群构法,会议投稿的那篇论文我弄来看了下,还挺有意思的。那小子的报告会水平可不简单,不听听可惜了。

    那小子的水平确实挺高,我给他答辩的时候就看出来了。向华南笑着说,可惜当时挖墙脚没挖成功,被卢建申那老头给截胡了,要不这会儿就是我带他去领奖了。

    你别说这事儿了,一说我就来气,拍了下大腿,王熹平愤愤不平道,你说那个姓卢的,一个搞物理的,跨界跑咱们数学界这边来挖人了,这叫什么事儿啊。

    呵,你这话有本事当着老卢的面去说,当着我的面说有什么用。向华南笑着说道。

    王熹平干笑了声,这个还是算了,那老东西开不起玩笑,我怕他气出心脏病。

    向华南笑着摇了摇头,手中的期刊翻了个页。

    然而就在这时,他忽然愣了下,整个人都不动了。

    将眼前这篇论文从头到尾快速扫了一遍,他的表情愈来愈严肃。一直翻到了最后一页,他的视线扫到了最后一行字,定在那里停了很久。

    停顿了好一会儿,向华南忽然开口说道。

    你说的那个报告会是几点?在哪?

    正在喝茶的王熹平并没有注意到老友的表情变化,随口道。

    下午三点,京师大,怎么了?你也去?

    不得不去啊向华南轻叹一声,将手中的数学年刊放在了桌上,语气中带着赞许,轻声感慨道,你自己看吧。



第198章 表面一下
    不管是不是众望所归,本届数学大会的开幕式终归是落下了帷幕,华罗庚与陈省身数学奖两项大奖,也在掌声中尘埃落定。

    有人不服气?

    不服气也得憋着!

    会场两侧的摄影师们快门按得咔嚓咔嚓直响,开幕式刚一落下尾声,坐在会场内的记者们便朝着颁奖台一拥而上。

    国外最强标题党的记者率先发问。

    邱教授,有人传言您与燕大数学系关系不和,请问这是真的吗?

    邱成桐笑着说:当然是假的,我与王诗成老兄弟可是老朋友了,经常交流,王兄你说是不是啊。

    王诗成的老脸上,挤出一个僵硬的笑容,呵呵了声:当然,我对邱老先生在偏微分方程领域的工作,可是敬佩有加啊!

    这话他倒是没说假,不评价燕邱之间的矛盾,邱成桐在学术界的地位确实无可辩驳,堪称陈省身之后的华人数学家第一人,否则也不可能一个人怼他们一群了。

    换个弱者上来试试?

    早拍死几个了。

    邱老先生脾气耿直,眼睛里容不下沙子,看不惯国内一些学阀的作风,但也不是不分场合。在报纸上隔空喊话那叫文斗,当面对骂那就是骂街了,还让人看了笑话。

    大家都是一代大师,该有的风度还是得有的。

    更何况国际数学联盟主席和秘书长都在这里,无论自己人怎么闹矛盾,在外面还是得表面和气一下的。

    另一边,被记者包围的不只是邱成桐几位大佬,还有华罗庚奖与陈省身数学奖的得主。

    尤其是陆舟。

    一个二十一岁的获奖者,实在太令人惊讶了!

    对于那些新闻工作者来说,简直是会呼吸的大新闻!

    一名国内记者一个箭步抢了过来,追着陆舟问道。

    陆舟先生,请问您对获得陈省身数学奖有和感想?

    陆舟哈哈一笑:除了很激动,没有别的感想!

    又一位国外记者追了上来,用流利的汉语追问道。

    陆舟先生,传闻邱教授与您的硕士导师卢院士私交不浅,而这次陈省身数学奖是邱成桐授意华国数学学会颁发给您的,请问这是真的吗?

    陆舟眼睛转了转,把问题推了回去:我和邱教授是第一次见面,他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学者,关于前辈们的人际关系,请采访本人,恕无可奉告!

    陆舟先生,我想采访下您,可以加下你的微信吗?

    似乎还有一个京师大新闻系的小姐姐混了进来。

    然而,陆舟是那种会被美色诱惑的人吗?

    当然不是!

    所以,为了避免被这位小姐姐持续纠缠,陆舟选择接受采访

    面对连珠炮扔来的问题,被包围的陆舟只觉得头皮发麻,一边从人群中突围,一边用微笑回应。

    p,没想到领个奖还这么麻烦。

    不过反观他那位杨师兄,对这样的场面倒是应对自如,那张憨厚的胖脸上,永远都是挂着任何人都不会得罪的笑容。

    总算是从京师大的礼堂中突围,陆舟在校门口坐上了严师兄的车。

    卢院士呢?

    卢院士中午和老朋友一起去喝酒,我们回酒店吃,顿了顿,严新觉笑着说,陆师弟,可以啊!二十多岁就拿到陈省身数学奖,等你三十岁了怕是连菲尔茨都到手了。

    陆舟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轻咳了声说:说起来,你们是怎么提前知道的?

    我也是不小心才知道的,主要是卢院士神通广大。我估计他是从邱老先生那里听来的消息,然后有天喝酒的时候说漏嘴了,被我给听到了,严新觉一边开车,一边笑着说道,其实我是想告诉你的,但卢院士不让,你可能不能怪我啊。

    陆舟笑着说道:不会不会,怎么可能怪你,这事儿确实不能泄露。

    严新觉问:接下来呢?还准备继续往数学物理这个方向发展?

    是的,陆舟点了点头,用闲聊的口吻说道,数学是一门重要的科研工具,就像一把剑,它可以应用到任何学科。而一位研究纯粹数学的学者,所做的工作,更像是一名铁匠。但我的兴趣并不只是打铁,对于用剑我也很感兴趣的。

    严师兄感慨道:可以的,这个逼装得满分,我期待你站在斯德哥尔摩的颁奖台上的那天。

    斯德哥尔摩的颁奖台,自然指的是炸药奖。

    然而这个奖,只颁给所属学科内最重大的发现,可不是那么好拿的。

    陆舟笑了笑回道:但愿吧。

    华国数学会第2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落下帷幕,下午召开正式代表大会,按照惯例修订会议章程,并选出下一班理事会人选,以及秘书长和理事长。

    而就在会议进行的时候,关于陆舟的新闻便在围脖上刷了屏。

    不得不佩服网络上的新闻工作者们,几百字的新闻稿眨眼之间便写了出来。

    再配上一个亮瞎眼的标题和一个短视频,妥妥的大新闻。

    没有任何意外,这一劲爆的消息,再一次被热情的网友们推上了热搜。
1...114115116117118...89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