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晨星LL

    当他扛着行李箱走上二楼的时候,抬头正好看见,楼梯上突兀地站着一道人影。

    因为楼梯的光线不好,在加上刚从明亮的地方进来,陆舟看不清她的脸,只是通过身形和裙摆的轮廓,判断出她大概是一位女士。

    撩了下耳际的长发,抱着双臂的那人,对他露出了微笑。

    你终于来了。

    见那人开口对自己说话,而且还是一副很熟悉自己的口吻,陆舟顿时惊了。

    握草!

    真闹鬼了?




第226章 两个选择
    身为一名坚定且问心无愧的唯物主义战士,陆舟当然是不信鬼神的。

    眼睛适应了一会儿楼道的光想,他凭借着仅有的印象,用不确定地语气问道。

    莫丽娜?

    听到陆舟念出自己的名字,这位法国女士的嘴角勾起了一丝笑意:我就知道你会来这里你怎么不打电话给我?我可以开车去费城接你。

    又是这个问题

    我已经拜托我的师兄了211号在哪?陆舟干咳了一声,迅速岔开了话题。

    上楼左拐走廊尽头,食指轻轻抬了抬,莫丽娜倒是没有在电话的事情上纠缠,用闲聊地口吻说道,对了,说起来,你选好导师了没?

    陆舟:怎么了?

    我的意思是,如果你没选好,我向你推荐我的导师索菲莫雷尔,认真地看着陆舟,莫丽娜说道,我之前的邀请依然有效,我们的课题需要你。

    索菲莫雷尔(sophieorel)?

    陆舟有些惊讶地看着她。

    莫丽娜眉毛抬了抬,笑着问:你很惊讶?

    确实很惊讶陆舟点了点头。

    菲尔茨奖热门候选之一,一位颜值与学识兼具的法国女数学家。

    不过让他惊讶的倒不是索菲这个名字,而是普林斯顿挖人的能力。

    果然是仗着校友会为所欲为的美国佬,这巴黎数学中心的名号看来不是被抢走的,简直是被买走的

    想到这里,陆舟忽然明白了普林斯顿和数学界的小透明金陵大学达成不平等协议的原因,表情不由有些微妙。

    搞了半天,原来是在押宝菲尔茨奖啊

    抱着双臂,莫丽娜的嘴角勾起了一丝笑意:那你的选择呢?

    感谢你的邀请,但容我拒绝。

    与目瞪口呆的莫丽娜擦肩而过,陆舟拖着行李箱向走廊尽头的房间走去。

    开玩笑。

    作为99获奖概率的热门候选,找一个获奖概率80的竞争者当导师,有毛病啊!

    陆舟原本是打算听几堂课,多打听打听再选择自己的导师。结果他远远低估了一位年仅21岁的柯尔奖得主以及菲奖热门候选,对于普林斯顿的教授是多么的诱人。

    不知道从哪寄来的咖啡会的邀请和学术交流的邀请函已经不算什么了,在饮食俱乐部吃饭的时候,某位年轻的女助教主动向他搭讪,然后不到十句话便聊到了导师的问题,并不断暗示他自己的导师是个不错的选择。

    更过分的是罗师兄,明明最开始向他推荐了那么多人,结果第二天晚饭的时候便一改此前的口风,开始猛吹爱德华威滕教授。后来可能吹的太厉害,被坐在旁边某个搞凝聚态物理的墨西哥小哥吐槽了一句就那个娘娘腔?,两人差点因为这事儿当场翻脸。

    套路,全都是套路。

    头疼之余,陆舟知道自己必须得尽快做出选择了。

    去拿骚堂要了一博士生导师的名册,陆舟对着名册仔细研究了一个小时,最终选择了德利涅教授,作为第一场面试的目标。

    至于为什么,理由很简单。

    代数几何是研究解析数论的重要工具,但这一块是陆舟的短板。以前他一直想找格罗滕迪克的原稿研究下,但当他从向院士那里搞到了电子档之后,却发现自己根本看不懂法语。

    德利涅教授是格罗滕迪克的学生,格罗滕迪克学派的领军人之一。而且单论获得的奖项,数学史上只有两个人囊括了菲尔兹奖沃尔夫奖克拉福德奖三项大奖,其中一人是邱成桐,另一位便是德利涅。

    以德利涅教授的学识,一定能学到不少东西。

    预约了面试之后,陆舟本以为这位以严谨和严格出名的老教授会对他进行一番考验,哪怕是形式上的。结果没想到德利涅只是看了眼他的材料,便宣布了他通过了面试。

    从办公桌后面的椅子上站了起来,德利涅一边从衣架上取下了他那件灰色的大风衣和帽子,一边说道。

    欢迎你加入普林斯顿的大家庭,我现在去帮你办理相关的手续。

    我的课题组以研究‘标准猜想’为主,当然,我对于你没有硬性要求,不会约束你的发展。根据我的观察,你是个擅长独立研究的学者。但如果你愿意加入我的课题,我很欢迎。如果你不感兴趣,也可以像其他博士生那样,完成我给你的任务,同时准备你的毕业论文,一样可以拿到你的博士学位。

    说到这里,德利涅停顿了片刻,看着陆舟继续说道。

    当然,我对于你的期望和要求,比别人要高。你的毕业论文,至少得符合《数学年刊的标准。如果一切顺利,也许明年你就能拿到你的博士学位。但如果你对自己太松懈,浪费了自己的天赋,也许永远也拿不到。

    陆舟:我明白了关于您的建议,我想再考虑下。

    德利涅点头道:嗯没事儿,我能理解,但最好快一点。尽量在三天之内给我答复,我不想为一件事等太久。

    陆舟:一定!

    黎曼猜想与孪生素数猜想波利尼亚克猜想等等一系列相对独立的数学问题不同,虽然描述起来似乎很简单,甚至用一句rieannζ函数的所有非平凡零点都位于复平面上re1/2的直线上就可以概括。

    但事实上,它却是一个浩大的工程,类似于一座大厦。

    就好像庞加莱猜想一样,没有斯梅尔在六十年代将其引入高维概念,没有邱成桐在证明卡拉比猜想时发展出的用非线性微分方程研究几何结构的理论,就不会有后来汉密尔顿在rii流上的突破以及93年那篇关于奇点理论的论文,更不会有佩雷尔曼的最终证明。

    这是一个千禧难题级别的数学命题证明的客观规律,就算天才孤僻如佩雷尔曼,也不可能跳过前面的所有工作,直接得出庞加莱猜想成立。

    别说是八年了,就是把高斯请回来,给他八十年也不一定够。

    黎曼猜想也是一样,而且这栋大厦,比庞加莱猜想更庞大。

    它像一座孤立的大山,所有数学家都站在半山腰上,甚至不确定山还有多高。

    唯一确认的,就是眼前山一样多的问题,都还没有人去解决。谁能将通往黎曼猜想这一终极命题的所有问题全部解决,十个菲尔茨奖不敢说话,五个是肯定够的前提是一个人能领这么多次。

    如果有人认为跳过所有没解决的问题,凭借某个数学方法就能证明黎曼猜想的话,那么多半和15年年底尼日利亚的那位教授一样,是个连黎曼猜想是什么都搞不清楚的外行。

    因为这无异于穿越小说中那些连光刻机都没搞出来的人,拿个锉刀回到大清就想造芯片,完全脱离了现实。类似的论文克雷研究所每年都会收几箩筐,但和废纸无异。

    当然,现代数学家并非一点思路都没有。无论是康瑞的临界线定理的40零点,还是卡尔本德(arlbender)等三为数学家最近提出的将黎曼猜想引入一种特殊情形下的量子力学系统进行解释,都算是一条思路。

    还有以代数几何学为切入点。

    比如,已经被德利涅证明的韦伊猜想(70年代纯数领域最辉煌成就之一),通俗的描述便是函数域上的黎曼猜想,通常被戏称为山寨版黎曼猜想。

    至于德利涅教授和陆舟说的标准猜想,则是韦伊猜想的一般形式,当年由现代代数几何学的教皇格罗滕迪克先生提出,被誉为代数几何界的皇冠。

    如果德利涅教授希望完成老师的夙愿,证明黎曼猜想,那么身为一名代数几何学的专家,标准猜想始终是他必须去面对的东西。

    回到宿舍之后,陆舟躺在松软的床铺上,很认真地考虑着德利涅教授的邀请。

    现在,他面临两个选择。

    一个是加入德利涅教授的课题组,虽然以标准猜想为目标可能获得更高的数学经验,但这样无疑会拖延系统任务的进度,尤其是他不知道德利涅教授现在已经进行到了哪一步,还有多少工作没有完成。

    另一个,便是自己单干,集中全部精力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然后用它作为自己的毕业论文,完成在普林斯顿的博士学位



第227章 另辟蹊径
    饮食俱乐部,是普林斯顿的诸多校园文化之一,通俗点说就是位于前景大道两侧的食堂。

    当然,这只是通俗的说法,这些俱乐部和食堂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尤其是那些由学生团体经营的,通常具有较强的排外性。

    比如波士顿的贵族子弟通常不会允许德州来的乡巴佬加入他们的俱乐部,除非这个人真的很有水平,至少也得在某一领域取得相应的成就。

    也正是因此,你甚至可以从一个人在哪里吃饭,大致推测出他所处的阶层。

    所有俱乐部中最著名的大概是常青藤俱乐部和老虎店,直到1991年法院的判决下来之前,他们甚至都是不招收女性会员的,只挑选他们认为的精英。

    陆舟当时也没想太多,只是听说常青藤俱乐部的伙食很好,每年五千美元的会费就可以进去随便吃,下午还有无限量供应的咖啡,于是便去报了名。

    然后,他在被告知一些诸如用餐礼仪之类的注意事项之后,就莫名其妙地通过了。

    他原本还以为,自己也要像其他人那样,通过普林斯顿传统而古老的方式辩论,为自己争取入会资格。

    其实想想,这个活动还是挺有意思的,可以锻炼口才。

    但现在看来,这个社会对于有能力的人,真不是一般的宽容。

    此时此刻,坐在他对面的是常青藤俱乐部的资深会员之一一位名字叫戴维劳伦斯的历史系博士生。

    在美国劳伦斯是个很常见的姓氏,大概相当于华国的赵六王五。但在普林斯顿这种地方,尤其是当这个人来自波士顿而且是白人的时候,劳伦斯这个姓氏便不由会让人会想入非非,联想到某个和肯尼迪绑在一辆战车上的家族

    陆舟之所以如此顺利的进入这个俱乐部,便是戴维劳伦斯帮的忙。

    对于不同国籍文化的人,陆舟也没有什么偏见,再加上两人性格意外合得来,便很自然地成为了朋友。

    同时,这也是陆舟来普林斯顿之后,认识的第一个朋友。

    距离成为德利涅教授的研究生已经过去了两天,陆舟依然在那两个选项之间抉择。

    傍晚时分,听完了一场讲座的他,来到了常青藤俱乐部用餐。

    正好戴维劳伦斯也在,两人便坐在了一起用餐。

    两人正好聊到了毕业之后的打算,戴维劳伦斯便笑着和他说道。

    等你毕业之后有没有兴趣进入投行工作?如果你有这个打算的话,我可以给你推荐几个不错的地方。

    陆舟:我对就业没什么兴趣,我更喜欢搞研究。

    戴维笑着说道:是吗?可是你不觉得运用数学知识在金融市场呼风唤雨也很刺激吗?而且说不准还有机会摸到诺贝尔奖的奖牌。

    陆舟也笑了笑,用闲聊的口吻说道:我没有研究过金融数学,但既然你对金融这么感兴趣,为什么不选择金融专业,而是历史?

    手指无聊地弹着酒杯,戴维的眼中浮现了一抹忧郁,轻声叹道:我也不想来这里,我的第一志愿其实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ba,但我的老爹固执地把我送到了这里,因为这里是他的母校,也是我父亲的父亲的母校一开始我学的和你一样也是数学,但那玩意儿对我来说实在是太难了,我只好改行去研究历史。

    感受到邻座女生频频侧目的视线,正在用刀叉分解着牛排的陆舟,也微妙地叹了口气。

    这位仁兄哪里都好,就是有一点不好,长得稍微帅了点。

    即便以陆舟严格且挑剔的眼光,也不得不承认,他的颜值和自己不相上下。

    看来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不过普林斯顿没有ba专业吗?

    没有,戴维笑了笑,摇头道,别说ba专业了,这里是常青藤八盟校中唯一一个没有设立商学院的地方。

    然而诡异的是,这里虽然没有设立商学院,但却出过不少商业天才。

    比如亚马逊的创始人之类的,都是普林斯顿出生。

    而普林斯顿之所以能被称为学术界的猎头公司,一半是靠着学术底蕴和氛围天然吸引,另一半便是靠着背后财大气粗的校友会。

    就在两人闲聊的时候,一位穿着黑色长裙的女士走了过来。

    注意到她的视线明显不是看向自己,戴维劳伦斯仿佛懂了些什么,便笑了笑说道:看来你有个约会?那我不打扰你了。

    不,其实你坐在这也没关系。

    知道他明显是误会了什么,陆舟试图解释一下。

    不过戴维明显没有听他说明的打算,反而向他挤了挤眉毛。

    哈哈,我可没那么不解风情,而且我差不多也吃完了,祝你用餐愉快。

    说完,他便起身走掉了,并且顺手带走了餐盘。

    陆舟一脸无语看着他离开的方向,叹了口气,然后看向自顾自坐在他对面的莫丽娜小姐,轻声问道:那么莫丽娜小姐,请问有什么事吗?

    莫丽娜没有废话,盯着他的双眼,开门见山说道。

    好吧,我知道你选择了德利涅教授但你就对我们的课题一点兴趣都没有吗?

    听到她的话,陆舟叹了口气。

    他当然知道,她所说的那个课题是什么。
1...130131132133134...89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