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晨星LL
一个lhcb项目的重启,竟是在这个偏远的山区里形成了一幅万国来朝的盛况,实在让人羡慕不已。
最后,陆舟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1号楼前拍了张照片。
现在这栋研究中心现在已经停用,被改成了博物馆性质的场所,游客可以买票进出参观。在这座研究中心的里面,还放着是互联网诞生地的一块纪念牌匾。
很少有人知道,这里不但是世界最大的强子对撞机,同时还是世界上第一个网站,第一台互联网服务器,第一个浏览器的诞生地。
而这一切的初衷,不过是为了给一群物理学家实时分析实验数据。
也正是因此,这里不止是物理学家的圣地,还聚集着大量的码农和硬件工程师,维护着处理数据的超算,同时将全世界的理论物理学实验室连接在一起。
和这里一比较的话,无论是谷歌还是微软的研究团队,哪怕两者加起来都完全没有可比性。哪怕它们的市值换成钱,能再买几个更大的强子对撞机。
参观完之后,陆舟和严师兄在食堂吃了顿饭,便返回了酒店。
从行李箱里取出了还没看完的文献,他正准备再看一会儿关于量子色动力学最新研究进展的报告,结果还没看两行字,门口便响起了敲门声。
拉开门,刚才消失一会儿的严师兄又回来了,这次将一份文件塞到了陆舟的手里。
晚上八点有场临时会议,我们内部开会,会议文件在这里,你先过一遍吧。
陆舟下意识接过文件,随口问道,临时会议?讨论什么。
严师兄:分配工作,cern的会议表决结果刚刚出来,高票通过在重启实验之前,对先前的重子向粲偶素衰变时的共振态进行重新分析。我们和美国雪城大学,负责对b分区数据进行检验,对方的建议是同时同步独立撰写分析报告,最后再检验正确性。
需要我做什么?
毕竟系统任务在身,陆舟自然是相当积极。
他可不想到最后自己只是来这边度了个假,什么作用也没发挥到,最后系统1点经验扔他脸上。
这种无上限经验奖励的任务可是相当难得的,保不准他一个任务的收益就顶上四五个任务了。
等待会儿会分配具体任务的,你现在要做的是,就是尽快把手上的文件过一遍,然后迅速进入状态。我们需要一位擅长数学的专家,帮我们跑赢这场比赛,说到这里,严师兄咧嘴一笑,拍了拍陆舟的肩膀,加油干,我看好你。
第159章 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3/3)
一句加油干,我看好你,陆舟深深体会到了这项工作的不容易,也总算是搞明白为什么互联网会诞生在这里。
金大方面的研究人员就三员大将,卢院士和严师兄两个理论物理专家,再加陆舟这个实习生,这样的阵容还算强大了。然而就是这样的阵容,负责的数据也仅仅只是b1分区的数据而已。
而且不只是对数据做分析,还有全球各大实验室也在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果没有互联网,大家全都坐在一块儿开会讨论,然后和隔着十万八千里的实验室电话交流,这研究确实没法搞下去。
比如想做一张不变质量谱出来,使用的是振幅分析法,在分析过程中涉及到两个breitigner振幅,工作量大的惊人。如果没有一个可以及时沟通的平台,大量的时间都将被花在沟通上。
只不过,可能搞出互联网的蒂姆·伯纳斯·李也没想到,自己为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设计的通讯工具,最后不是在物理学家的学术交流中发扬光大,而是被人们用来吹牛逼
卢院士开会的效率很高,十分钟会议结束,工作迅速分配到每一个人的手上。
陆舟负责的是计算部分,或者换个更准确的说法,就是处理卢院士交给他的数据。
虽说陆舟在泛函分析群论等领域已经有着相当的造诣,但涉及到理论物理方面具体的工作却还是个萌新。
所幸,有神队友严师兄助攻,填补了他在理论知识这块的欠缺。依靠着严师兄在beslll合作组织中的工作经验,这项工作才得以勉强进行下去。
工作开展后的第三天。
酒店六楼的会议室里,陆舟如同入定的老僧,正对着一块白板发呆。
旁边的会议室便是是水木大学研究组的办公地点,隔着那并不算厚的墙壁,他甚至能听到那激烈的争论声。
不过这一切都与他无关。
他试着忽略物理上的问题,将它当成一个纯粹的数学问题来进行解答。
然而
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2π(+d)/2fπ1ap;lt;0ΨΨ’0ap;gt;】
【由ap;lt;0Λ(x)πbap;gt;ip·fπΨe,可算得Λ的共振能量为】
密密麻麻的字母和数字杂糅在一起,就像一团纠缠在一起的毛线。
盯着白板看了很久。
忽然间,面对着白板的陆舟如同顿悟一般,突兀地开口道:102bev附近存在两个共振态?
严师兄愣了下,看了眼桌上的草稿纸,又看了眼黑板:你是怎么得出来的?
第27行,在拉氏量中添加费米子场,导入yukaa势能函数盯着黑板,陆舟喃喃自语似得回答。
顺着陆舟的视线看去,盯着白板的严师兄陷入沉思。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开口道。
你的思维很有跳跃性,但应该是对的。你是不是参加过io数学竞赛?
陆舟摇了摇头:没有,我是高考上的金大
严师兄感慨道:不可思议,你应该去拿个金牌回来。
来不及了,还是把机会留给别人把。
深呼吸了一口气,陆舟捏了捏酸痛的眉心。
并不是突如其来的灵感,也不是什么真正的顿悟。
这种理论物理学问题和数论问题不一样,前者吃的是计算和抽象思维,后者吃的才是灵感。
就在刚才,他打开了外挂,消耗了宝贵的100点积分,才完成了对这些数据的梳理。
然而使用这些积分,并非是没有副作用的。将庞大的知识写入脑中,所产生的负荷不亚于在a卡上跑3a级的单机游戏大作,不断涌入的信息量,让陆舟感觉头皮上就好像爬过了一千只蚂蚁。
不过,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系统将这些知识灌输进他的脑中之后,并不仅仅只是给他一个答案而已,处理数据的过程也一并被写入了他的记忆中。
对于一个学渣来说,这些过程可能和废纸没什么区别,仅仅一个结果就足够了。但对于对量子色动力学有所了解的他,却可以轻松消化这些知识,并将其变成自己的。
如果说五分钟前的他,面对着这些数字字母毫无头绪的话,现在的他已经知道该如何下手,该如何运用自己的数学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
眼见陆舟已经找到思路,正在进入状态,严师兄也就没再管他,放心地处理起自己手上的工作起来。
就在这种默契的分工合作下,时间从五月初变到了五月下旬,陆舟也总算是处理完了那海量的数据。
然而光这样还是不够的,只有完成最后一步的绘图,将所有的数据反馈在一张图表上,才算是彻底完工。
这张图被称为dalitz图。
图中的每一根线,都代表着一撮属于物理学家的头发
盯着电脑屏幕,陆舟一边拿着笔在草稿纸上算着,一边时不时敲下键盘。
看着那往复震荡的图像,他忽然开口说道。
我忽然知道为什么普林斯顿的毕业生,最后大多会在华尔街见面了。
同样在处理数据的严师兄,打了个哈切,随口问道。
为什么?
你不觉得这玩意儿就像股票的k线吗?
你这么说还真有点。严师兄一时间竟然无言以对。
陆舟叹了口气:我感觉等我把这玩意儿弄懂了,去报道一点问题都没有。
不,你要是能把这玩意儿完全弄懂,离诺贝尔奖就不远了。
或许吧。
当然了,去华尔街报道这种事情,陆舟也就这么说说而已。
人生还是得有点梦想的。
理论物理虽然给不了他华尔街的薪水,但却能给他华尔街给不了他的东西。
比如系统经验。
等到那些牛逼到爆炸的黑科技,被他一个接一个的解锁,区区华尔街又算得了什么?迟早得跪在他的脚下唱征服。
就在这漫无边际的幻想中,陆舟忽然觉得,这枯燥无味的时间,也变得不那么的难熬了起来。
终于,在五月的最后一天,陆舟完成了最终的dalitz图。
而此时此刻,距离lhcb组织负责人划定的汇报日期,还剩下一个星期的时间。最大的难关攻克,他有充足的时间去完成最后一步的图像分析,并检查数据的正确性。
合上了笔记本,就在陆舟伸了个懒腰,想着一会儿去吃点什么的时候,刚从外面吃完晚饭回来的严师兄,脸上一片凝重。
就在陆舟想问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的时候,严师兄走到了他办公桌对面坐下,一脸严肃说。
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想先听哪一个?
陆舟:好消息是?
严师兄:雪城大学已经搞定了b1区数据的分析。
这么快?
诧异于竞争对手的速度,陆舟紧接着问:那坏消息呢?
严师兄:坏消息就是他们比我们先一步做完。
陆舟:
p!
所以说好消息到底在哪?
第160章 我有异议
完成了报告之后,来自雪城大学的布鲁诺斯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便迫不及待地宣布了胜利,并且在宣布这一消息的同时立刻召开了报告会。
根据lhb方面制定的规则,这个验收性质的报告会需要提前三天申请,好给lhb方面留出足够的时间安排验收人,同时刊登讲座信息。
很显然,那个布鲁诺斯教授的研究团队,从三天前就秘而不宣地提交了申请表,一直憋到现在才公开这个消息。
看样子胜负似乎已成定局。
根据美国佬的习惯,这群家伙可能连晚上的庆祝派对都准备好了。
ern二号楼外的走廊上。
严师兄带着陆舟,向报告会的会场走去。
在前往会场的路上,这位师兄向他感慨道。
同时同步检验,相互检验以确保得到正确的分析结果这句话说得很好听,但事实上成果只有一个,ern不可能就同一个课题收录两篇论文。按照惯例,谁先开完验收报告会,ern就收录谁的论文。
陆舟忍不住问:那我们现在开汇报会呢?我这边只差一点了。
实在不行,他还能用系统的积分加速进度
这次应该用不了100点那么多,最多50点就够了。
p,早知道就不省这积分了!
严师兄摇头道:报告会需要至少提前三天申请,其实昨天我已经申请了,但我们肯定来不及了。
抱歉。
严师兄笑了笑,安慰道:没事,这不怪你,雪城大学实力本来就很强,最关键的是,他们在数学方面的人才储备超过我们太多了。金大数院的情况你懂的啊,当然,我不是那个意思,你别误会了
陆舟摇摇头:没事,我懂。
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这个没什么好说的。
金大虽然每年数学系招生红红火火,光是应用数学数下来都十几个班,还有什么拔尖班之类的骚操作,但这并不能改变金大数院在国内前十强综合大学中尴尬的地位。
偌大的一个数院,连一个搞数学的院士都找不到,这就是现实。
严师兄叹了口气,拍了拍陆舟的肩膀:其实这样的情况很常见,我们也不是每次都赢,你也别灰心,平常心看待就好。这一个月权当是积累经验了,以后的机会还有很多。以你在数学上的造诣,相信等你熟悉了这些工作,肯定会更得心应手。
积累经验么?
本来陆舟还没什么想法的,一听到经验这个词,心情顿时就不美丽了。
原本是一个单独的科研成果,现在成了检验别人的成果,两者意义上天差地别。
天晓得到时候系统怎么给评价。
会场里的人很多,不只是lhb方面的验收人,还有只是单纯来听讲座的研究员。
ern虽说是个研究机构,但这里有的不只是做不完的实验,还有听不完的讲座。而且无论是物理学还是计算机软硬件,这里的讲座都是世界级的。
长期在这里工作的人往往会扮演三种身份,站在实验室里的时候是研究员,站在讲台上是教授,而坐在台下的时候便是学生。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一点也不假。
进了会场,陆舟看到了卢院士,正在和一个胡子拉碴的老头交谈。
那老头笑的红光满面,嗓门也很大,隔着老远便能听清他讲话。
你们金大的研究能力令人印象深刻,与你们携手合作是一次很愉快的体验。希望你们能尽快把报告做出来,我们的结果,还等待着你们报告的检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