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崛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朱郎才尽
“多谢尚知府,多谢全城父老乡亲,多谢两位大人和诸位兄弟不畏危险给我们送来慰问,我们就不客气了。”朱平安拱手道谢,令人收下慰问品。
看到朱平安收下了慰问品,兵房主事和礼房主事两人就有些待不住了,时不时的看着远处倭寇大军方向,担心退避十里的倭寇卷土重来。
“朱大人军务繁忙,我们就不打扰了。”
简单寒暄了两句,两人就向朱平安告辞了,最后留了一句漂亮话,“尚大人说了,朱大人有什么困难之处,尽可道来,我们一定尽力满足。”
“说起来,还真有一事麻烦。”
在他们话音刚落,朱平安就开口了。
兵房主事和礼房主事不由愣了一下,没想到朱平安还真是一点也不客气。
“不知朱大人有何事需要我们配合?可是要援军?说到援军,其实城里兵马也不足......”兵房主事唯恐朱平安开口要援军,先一步把话堵住了。
“不是要援军,我们要油。”朱平安不等他说完,就微微摇了摇头,开口说道。
“要油?”兵房主事愣住了,一脸茫然,不知朱平安要油干什么?难道浙军营里没油烧菜了?我们这送来这么多猪肉,肥肉炼油也够了啊?
“没错,还请两位大人回城后,尽快为我们筹措,无论是麻油、菜籽油还是猪油皆可,最少一千斤,当然多多益善。”朱平安点了点头。
“朱大人要这么多油做什么?”兵房主事一脸疑惑的问道。
“我有大用,事关机密,还请见谅,日后大人就明白了。”朱平安对此保密。
兵事密也,机密之事越少人知道越好。
“无碍,无碍,只是要油的话,绝无问题,别说一千斤,就是三千斤也没问题。”
兵房主事只是好奇,只要不让他们派遣援军,区区三千斤油又算什么呢。
“那就多谢了。”朱平安拱手道谢。
“朱大人客气了,如果没有其他事的话,我们就不打扰朱大人了备战了。我们这就回城,为大人收集油脂,第一时间派人送到贵营。”兵房主事和礼房主事迫不及待的向朱平安告辞,唯恐倭寇卷土重来,他们回不去。
“两位大人稍等,内人在城内,唯恐其挂念,碎语几句,烦请带给内人。”
朱平安请两人稍等,取来笔墨,一刻也没有停,提笔落下一行行笔墨。
《念卿》
记得当年年纪小,
我爱谈天你爱笑。
有回并肩桃树下,
风在林梢鸟在叫。
不知怎样睡着了,
梦里花落知多少。
——勿念,我安,待战事毕,与卿卿执手赏雪,共白首。
朱平安写罢,吹干墨迹,小心折好,放入一封信筏之中,交给两人,请两人带入城,转交给李姝。
李姝已经快要足月了,孕妇容易紧张焦虑,写这封信安慰李姝,让她不用担心自己。
“此外,还请两位大人提醒给尚知府,此番倭寇在枫桥受挫,或转攻其他城门,还请尚知府做好防备,不给倭寇可趁之机。如果倭寇转攻其他城门,我浙军会出兵攻击倭寇后方,策应城内守城,必令倭寇无功而返。”
朱平安将两人送出大营,临别前嘱咐他们给尚知府带话,防范倭寇转攻他门。
“大人放心,我们一定把话带到。”兵房主事和礼房主事连连点头,唯恐朱平安再有其他事,迫不及待的走了。
寒门崛起 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 我自有妙计
太阳高高升起,在枫桥阵前损兵折将,一路狂退了十来里路的倭寇大军,驻扎在河边,头顶缭绕着浓浓的败军之气,再也没有上船时的风发意气。
埋锅造饭。
咕都咕都......
锅里煮的是稻米和粟米,连一滴荤腥都没有,一众倭寇萎靡不振的围在灶边,等饭烤火,垂头丧气。这寡澹的米粥,更令倭寇士气低落。
由于浙军烽火示警,苏州城方圆三十里左右的老百姓都提前得知了倭寇来袭的噩耗,早就携老扶幼,拖家带口,带着财物,赶着猪羊,逃难去了。
老百姓把能带走的财物都带走了,带不走的,也都埋在地下,或者藏起来了。
倭寇退至此处,也派人去附近村镇劫掠,意图抢劫财物和牲畜,可惜,连着去了好几个村子,都是人去村空,短时间也搜不出老百姓藏匿的财物,只能空手而归。
徐海、陈东和麻叶三个大倭酋也围坐在一个简易锅灶前,他们锅里煮的也是稻米和粟米,唯一不同的是,他们锅里还一并煮了三条巴掌大的河鱼。
这三条鱼是倭寇在河边捕捉到的,时间紧急,倭寇也只捉了这么三条。
他们作为倭酋,理所当然的进了他们锅里。
“该死的小贼!该死的浙军!足足七千人!令我大军折损如此之多!”
陈东得到了统计上来的伤亡损失人数后,禁不住气得破口大骂,怒不可遏。
“唉,大意了,方才我问了,在爆炸前,也有人看到了引线点燃的痕迹,但是并未在意,以至于折损了如此多的人手,乃至北条也饮恨而终。”
麻叶叹了一口气,不过提到北条饮恨的时候,倒是有一些风凉话的语气。
“吃一堑长一智,这一番败阵也是好事,让我们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徐海眯着眼睛,缓缓说道,眼神如受伤的狼一样远眺枫桥大营方向,“人不会在一个沟里摔倒两次,此次我们折损如此多人手,主要是被浙军埋藏的火药所伤。往后,都多长一双眼睛,尤其是在跟浙军对阵之时,提前检查战场,只要留意,定能提早排除引线以及火药,绝不会重蹈今日覆辙。”
“没错。徐兄所言甚是。”陈东和麻叶点了点头,深以为然,他们都认为这次是吃了大意的亏,一旦用心仔细留意,绝不会再给浙军引爆埋藏火药的机会。
“没事,我们人人多势众,允许我们犯这么一次错误,我们还有两万六千多大军。浙军只有两千兵马,方才我们也至少给他们造成了数百损伤,此刻浙军可战之兵大约一千五六左右;苏州城的守军看似有近万人,但实际上,除掉差役还有老弱病残,真正可战之兵,也不过四千左右。我们的兵力是他们五倍之多。优势在我,苏州城就像这锅里的鱼一样,依然是我们的锅中之物。”
徐海拿起马勺,给陈东和麻叶一人盛了一大碗粥,每人碗里一条河鱼,自信的说道。
“徐兄,话虽如此,可是此番损兵折将不轻,手下士气受损严重,不信,你看,一个个垂头丧气的。自从我们起事以来,何时吃过这样的败仗。”
陈东接过徐海递来的粥碗,伸手指了指四周垂头丧气的倭寇,叹息道。
“是啊,这样的士气,可不好攻城啊,更别说还有浙军这个拦路虎了。”
麻叶也是叹气道。
对于朱平安率领的浙军,麻叶打心里有些发憷,浙军的火器太厉害了。
“呵,浙军有何惧哉,若非此番爆炸,浙军就已经被我们拿下了。我们当时已经攻到浙军阵前了,最前面的人已经跟浙军短兵相接了,再有几个呼吸的时间,浙军的阵地就已经被我们碾碎了,我们此刻都在浙军营地享用盛宴了!”
徐海用力的撕咬了一口鱼肉,带着刺大口咀嚼,吞咽了下去,沙哑的说道。
“嗯,这倒是,若非浙军不讲武德,阴险耍诈,暗埋火药,突然引爆,此刻浙军已经灰飞烟灭了。朱平安小儿真是奸诈,此等阴险狡诈之徒竟然也能中状元,真是没道理!”
陈东用力的点了点头,觉得窝火且遗憾,最后只能痛骂朱平安阴险狡诈。
“拼了!既然方才差点就碾碎了浙军,那咱们饭后,再勐攻一次浙军阵地如何?!上次能攻到浙军阵前短兵相接,这次定然也可以。这次咱们吃一堑长一智,仔细排查战场,什么火药、引线,通通给他排查掉,不给朱平安小儿再次埋藏火药引爆的机会,定能攻破浙军阵地,砍掉朱平安小儿的狗头!”
麻叶喝了一口汤,被烫了龇牙咧嘴,生气的将粥碗摔在地上,对徐海和陈东两人提议道。
“麻兄这个提议好。我们此番折损这么大,浙军肯定想不到我们这么快就去而复返,这个回马枪定能杀他一个措手不及,好好的报一报此番损兵折将之仇!等攻破浙军军阵,活捉了朱平安,我要让他好好吃一吃胯下之辱!”
陈东听后,眼睛不由一亮,对麻叶的提议很是赞成,迫不及待想要找朱平安报仇。
随即,麻叶和陈东两人看向徐海,等待徐海的反应。
他们这个倭寇联盟,徐海的话语权还是比较大的,徐海麾下的倭寇人数最多,战斗力也强,而且徐海此人素有智谋,是联盟里的头脑担当。
若要杀个回马枪,再次攻打浙军阵地,必须要得到徐海赞同才能成行。
在两人期待的目光下,徐海微微摇了摇头。
这顿时令陈东和麻叶失望不已,两人不满的看向徐海,质问道,“为什么不行?徐兄怕了浙军不成?方才徐兄才说‘浙军有何惧哉’,这打脸也太快了吧?”
“不是怕了浙军,而是现在不宜再强攻浙军。没错,我们重整旗鼓,杀他一个回马枪,一定能攻破浙军阵地,拧下朱平安的狗头,可是你们想过没有,此番天色已经大亮,我们无所遁形,我们这边刚杀回马枪,浙军就能知道,浙军刚取胜,士气正盛,以浙军火器之犀利,我们此番便是能攻下浙军,也要损失几千人手。现在我军麾下士气受损严重,再令他们冒这么大的损伤,强攻浙军,恐会生变......”
徐海闻言,冷笑了一声,澹澹说道。
“那要如何?退兵不成?那我们岂不成了众人的笑柄,如何在同行面前抬起头来。”陈东和麻叶不满道。
“苏州城未下,岂能退兵!”徐海用力的摇了摇头。
“功也不攻,退也不退,在此游山玩水乎?”麻叶嗤笑。
“我自有破城妙计。”徐海微微一笑。
寒门崛起 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 异常的倭寇
太阳升起,高高挂,又落下,暮色缓缓降临,月上柳梢,四野寂静。
整整一天,直至夜深了,倭寇都老老实实的缩在十里外的河滩,没有再对浙军阵地发起攻击,甚至连攻击的样子都没有做,老实的有些不可思议。
苏州城墙上,一众官员在火把照耀下布置城墙,加强巡视,戒备倭寇。
城墙上的将士们看着城外远处倭营,指指点点的议论了起来,神情轻松。
“看来倭寇在浙军阵前碰的头破血流,损失不小,一天都没缓过来,整整一天都没敢再攻打浙军阵地。呵呵,你们看,倭寇像不像被打断了狗腿的野狗,只敢远远的瞪瞪眼龇龇牙,一点转身反扑的狗胆都没有。”
“哈哈哈哈,倭寇也不过如此嘛”
城墙上的气氛比大清早时可要轻松多了,对城外的倭寇,也不由产生了几分轻视之心。
“倭寇奸诈,白日没有攻城,可能是麻痹我等,深夜可能会绕过浙军镇守的南门一带,转而袭击其他城门,务必要做好防范,不给倭寇可趁之机。”
苏州知府尚维持每巡视一段城墙,都不厌其烦的叫来负责的将领和官吏,对他们强调道。
“是是,府尊放心,事关全城父老性命,卑职一家老小也在城内,绝不敢放松分毫。”
一众官员和将领连连向尚知府保证道。
“当然,也不用所有人都高度警戒,可以分成两班或者三班,一班高度警戒,剩下的人就地休息。城里的父老送来了三千多床被褥,加上咱们固有的被褥,一人两床被子都有余,席地而睡也不会有冻馁之患。”
“城墙上多点些火堆,一来营造兵马众多之象,迷惑倭寇,令其望而生畏;二来,天寒地冻,多点火堆,也可以给大家烤烤火,驱驱寒;三来嘛,火堆上煮上一大锅肉汤,火堆边烤烤饼,也给诸位将士宵夜,补充营养。”
苏知府对一众将士安排道。
一众将士连连应是,能够三班倒,还可以多点火堆,增加一顿宵夜,自然欢喜。
苏知府巡视了一圈城墙,也没有下城墙,直接去了城门楼,在简陋的陈门楼里,跟一众将士一样,在地上铺了一个铺盖,直接靠墙合衣小憩。
“府尊,夜已经深了,倭寇也没有动兵的迹象,城墙上有我们盯着,你回府上睡个囫囵觉去吧,您这一日实在是太辛苦了,就是铁打的人也扛不住啊。”
一众属官连连劝说道。
“哈哈,我可不是老朽,别说一晚了,就是熬上一个月,也不成问题。数月前,子厚在靖南县主政时,也曾遭遇倭寇围城,当时子厚背着铺盖登城,立下倭寇不退,不下城墙的誓言,此时本官亦是如此,倭寇不退,本官不下城墙。”
苏知府摆了摆手,一脸坚持的说道。
“府尊,此一时彼一时也,城外有朱大人率领浙军坐镇枫桥大营,城上还有我们,您”
一众属官继续再劝。
他们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苏知府打断了,“你们不用再劝了,本官意已决,当然,伱们也一样,倭寇不退,谁也不许下城墙。否则,以临阵脱逃论处!”
一众属官.
夜深人静,城墙上的将士丝毫不敢松懈,除了席地而卧的轮休将士外,所有轮值的将士,一个个瞪大眼睛,盯着远处,风吹草动都不放过。
倭寇大军还在十余里外,还没退,随时都有攻城的可能。虽然,白天浙军给了倭寇沉重一击,但是浙军只有两千人,只能坐镇枫桥大营,可是苏州城四面八方有多个城门呢,倭寇完全可以绕过浙军坐镇的南方区域,转而攻打其他方向的城门。
所以,城上的将士不敢有丝毫松懈。
苏州知府尚维持半夜里又出来巡视了一遍城墙,看到将士们认真值守,满意的点了点头。
远处,浙军枫桥大营阵前寨门,一阵马蹄声响起,一百余骑停在了大营前。
“暗号,暗号,对上了暗号才能进门。”寨门前的将士警惕的高喊。
“水可载舟。”紧接着,寨门前的将士们就喊了上句暗号。
“亦可赛艇。”
骑兵们纷纷答道。
“暗号正确,打开寨门。”值守寨门的哨长挥手,示意麾下士兵打开寨门。
水可载舟,亦可赛艇。这是朱平安设计的暗号,有着回味现代的恶趣味。
当然,主要还是暗号的保密性。如果这个年代的人,听了上句,“水可载舟”,估计都以为下局是“亦可覆舟。”除非再有某人自现代穿越而来,否则只有被朱平安告知暗号的浙军的将士才知道下句是“亦可赛艇”。
“回大人,我们四散开,远远的监视倭寇大营,直到张营长带人替换我们监视倭寇。我们足足见识了三个时辰,未发现有一个倭寇出营,倭寇大军全都在大营内。”
把总王熊领着一百余骑回营后,将马交给手下牵走添加草料和温水,他入帐向朱平安禀告侦察情况。
“哦?”
营内朱平安正在核对营长将士战时功绩册,拟写请功公文,听到王熊的禀告,不要愣了一下。
朱平安还以为倭寇会趁夜色,悄悄派出几队人马,趁夜绕开浙军把守的枫桥大营,去其他方向袭击苏州城门,没想到倭寇竟然真的龟缩在临时大营内。
这让朱平安有些疑惑,虽然白天,倭寇在浙军阵前损兵折将六七千人,可是倭寇主力尚存,倭寇依然具有数倍于苏州官军的兵力,不至于如此龟缩不出。
倭寇肯定是在酝酿着什么阴谋?
朱平安思索了片刻,也不得而知,不过,做好自己的事,不给倭寇可趁之机准没错。
“好,我知道了,辛苦了,王把总,回帐好好休息吧。”
朱平安让王熊下去休息,自己带着刘牧等人出营巡视了一番营地,查缺补漏。
为防止意外,朱平安又派出去了三支游骑兵,在苏州其他三个方向游弋,监视倭寇动向。
朱平安对他们特别交代,一旦发现倭寇,以示警为主,无需与倭寇缠斗。
(本章完)
寒门崛起 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回味
三更梆响,已过夜半。
朱府。
房间外寒风刺骨,房间里温暖如春,几盏龙凤呈祥宫灯照亮了房间。
李姝一袭宽松的寝衣,坐在桌前,托着香腮,俏脸粉红,一双眸子柔情似水,桌上铺着一张信笺,信笺上一个个字体宛若化身爱心一样。
《念卿》
记得当年年纪小,
我爱谈天你爱笑。
有回并肩桃树下,
风在林梢鸟在叫。
不知怎样睡着了,
梦里花儿落多少。
——勿念,我安,待战事毕,与卿卿执手赏雪,共白首。
“小姐,小姐,都已经三更了,姑爷托人送来的信,您都翻来覆去看了多少遍了,您不困,小公子们也困了,快些就寝休息吧。”琴儿无奈的劝说道。
“不急,不急,让我再看一遍。”李姝托着香腮娇声回道,没有上床睡觉的意思。
“我的小姐呀,这话,您说了没有十遍也有六遍了,是不是呀画儿?”
琴儿见状,无奈的拉长了声音,轻轻推了推一旁的画儿,让她也跟着劝劝。
“画儿?”
琴儿见画儿没反应,扭头发现站在一旁的画儿,伸着脖子也看的入迷了,不由捂头。
稍稍用力又推了画儿一把,画儿这才回过神来,“啊,啊,怎么了琴儿?”
“还怎么了,现在都三更了,小姐还不睡,身体怎么吃的消啊。”琴儿无奈道。
“啊?这么晚了,都三更了啊,是该休息了,小姐,小姐,快点就寝吧,明天再看吧。”
画儿这才意识到都已经三更天这么晚了啊,连忙跟着劝李姝上床就寝。
“最后一次,看完我就就寝安置。”李姝连连娇声保证道。
“小姐,你这句话也说了至少三次了……”琴儿一脸无奈的戳穿了李姝的话术。
“好琴儿,好画儿,就这一次。”李姝对琴儿和画儿眨了眨眼睛,声音带着撒娇。
“小姐可要说话算数哈。”琴儿败给了李姝的无敌眼神。
“当然。”李姝连连保证。
“小姐,姑爷写的这首诗,我还记得当时的场景呢,那个时候姑爷还是个放牛娃,在村河边的那片桃林,姑爷放牛,小姐放马,小姐让我回府上取小马鞭,回来看到姑爷和小姐并肩坐在桃树下,睡着了……当时,我就觉得姑爷和小姐像是年画里的仙童仙女一样,没想到姑爷到现在还记得呢。”
画儿看着,小声说着,忽地恍然大悟了,像是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叫了起来,“哦,我知道了,原来姑爷从那个时候就喜欢小姐了呢。”
李姝美目挖了画儿一眼,羞嗔道,“浑说什么呀,那么小,哪知道什么是情啊爱啊的。”
“小姐,姑爷可不是一般人,姑爷是状元郎,是文曲星下凡呢。姑爷还未弱冠就中状元了,明明比我还小好几岁,可是小时候常常把我耍的团团转呢。故意给我们讲鬼故事,吓的我和小姐抱在一起哇哇叫呢。给了我一个写着‘今日下雪’的锦囊,让我在下雪天拆开看,我拆开后,还以为姑爷能掐会算呢......”
画儿摇了摇头,一脸骄傲的说道,说到小时候的事,包子脸都在放光。
琴儿顿时一脸无语,小时候被姑爷耍得团团转,值得你这么骄傲吗。
“还有呢,小姐,小姐,你还记不记得,姑爷小时候给我们讲的那个叫什么《射鸟英雄传》的故事?”画儿又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件事,激动的说道。
“笨蛋,什么《射鸟英雄传》,那是《射凋英雄传》。”李姝翻了一个可爱的白眼。
“嘿嘿,时间过了好些年了,记不住名字了。”画儿嘿嘿的挠了挠头。
“好了,提起这个故事,想说什么啊?”李姝见画儿这模样,嗔笑提醒道。
“哦哦,是这个故事讲的那个憨厚的傻小子郭靖和黄蓉谈情说爱闯荡江湖的故事。姑爷那个时候会讲故事,肯定也懂的谈情说爱呢,不然怎么会讲啊。”
包子小丫鬟画儿振振有词的说道,越说越觉得自己发现了事情的真相。
李姝不由噗嗤一声笑了,“他还给我们讲过御剑飞仙的《诛仙》,难道他还会御剑飞仙不成?他还讲过《寻秦记》,难道他也是从几百年后过来的吗?”
画儿听后,顿时焉了,好像是啊。
不过,下一秒,画儿又精神了,“小姐,小姐,还记得小时候,有次咱们上河村和下河村争水吗,姑爷打赌赢了,逗我们,说要我们呢。”
“他是要我们唱歌给他听跳舞给他看......”李姝说着,想起了往事,俏脸不由红了起来,心里啐了一口,无声娇嗔,“他是个坏的......”
那是什么歌嘛。
我想有个家,家里有个她,白天么么哒,晚上,晚上......真是坏人。
要不是,要不是......还不知道被他骗多少时候呢,真是一个坏的,小时候就对我居心不良呢。
怪不得还记得小时候桃花林下并肩坐的事,还以为只有自己记得......
真是坏人,明明从小就喜欢自己,却不表示出来,还让自己做了那般多的设计......
真是一个坏人,坏人,坏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