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为后之皇后在上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爱杀
顾安跪在地上,声音颤抖,说出的话虽然并不押韵,也没有多好听,但魏文帝听了就是舒服,因为他知道顾安也正和他一样,激动的无以复加。
“顾爱卿平身,过来,让朕好好看看你。”
顾安起身,紧走几步到了魏文帝近前,在五米处又停了下来,微微抬首,目光下移,没有看魏文帝的龙颜。
魏文帝笑道:“离的那么远干嘛过来,到朕身边来。”
顾安闻言突然乐了,嘴角都要翘上天去了,高高兴兴地走到魏文帝身边,直视魏文帝。
“皇上,臣回来了。”
魏文帝哈哈大笑,“好,太好了,你终于回来了,顾安啊!你可让朕担心死了,你还可好身上有伤吗”
顾安摇了摇头,“谢皇上关心,微臣并未受伤,此次出征全赖世子和国公运筹帷幄,微臣没做什么。”
魏文帝不满地撇撇嘴,“什么没做什么你还想做甚把整个蛮族的金银珠宝都给朕刮来了,还要多大的功劳顾安啊!朕知道你在失踪期间轩儿和卫国公领兵的事,他们的功劳不小,朕不会亏了他们,可你也同样如此,是你主张去蛮族,同样是你攻下了蛮族王城,否则蛮族不过是损失兵马,但基业尚在,用不上十年就会再次翻身,不过是人而已,蛮族人那么能生,十几年就能生成十万大军,到时候对我大魏还是有很大威胁的,可你攻下王城则是大大的功劳,给朕留出来好几十年的功夫啊!哈哈哈……”
魏文帝十分的兴奋,他没想到顾安居然一股作气攻下了王城,更没想到他压根就没废一兵一卒,十万大军从出征去往王城到回到边关,一个人都没死,全当是去蛮族旅游了。
顾安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小声道:“臣寸功未立,如何能回来朝中众大臣还不笑话死我臣也是没办法了,不得已之下想到了去蛮族抢一票回来,说起来,这还是嫣儿提议的呢,不然臣就灰头土脸地回来了。”
魏文帝嘿嘿一笑,小声回道:“嫣儿确实不错,不过中间发生了什么事你得好好跟朕说说,怎么一个人都没死,全回来了还有,那些金银珠宝……”
魏文帝话音一顿,不再言语。
顾安明白魏文帝在说些什么,立即笑道:“皇上放心,那些东西分成了两部分,有一部分送到了嫣儿的庄子上,明后两天给皇上送宫里去,剩下的则是上册封存,皇上过目之后再送去户部。
不过皇上,您记得给边关将士留出点,他们守在那里十几年也不容易,还有黄俊生三人,皇上得拿个主意,是让他们回来还是如何”
顾安的话里什么意思魏文帝心知肚明。
黄俊生三人在边关呆了十几年了,官官衔一直没怎么动过,而且他们在那里年头太多了,如果他们不是他心目中掌兵的第一人,就要把他们调回来,否则他们在边关经营多年,蛮族又平定了,再想往上升可就难了,他们就很有可能成为第二个胡有良。
常州无辜枉死的百姓的血还没有流干,胡有良斩首不过三年,杀良冒功的往事历历在目,魏文帝必须慎重对待。
魏文帝神情一凛,丝丝寒气透体而出。
“你发现了什么”
魏文帝的说话声更小了,可顾安还是听到了,“没有,只不过是防患于未然罢了。黄大人三人虽然忠心耿耿,但他们也挺苦的,边关苦寒,是该换换人了。另外,这些孩子也成长起来了,该放手时就得放手,边关长久由一人掌控并不好。”
顾安点到为止,他没说一句黄俊生三人的坏话,更没说他们点好,只平白直述出自己心里话。
这些话全是凭本心而为,魏文帝听后自然是上心了。
“朕知道了,要如何做朕心里也有数了,你放心就是,顾安,随朕回宫吧,朕给你准备了接风宴,这一次,咱们君臣不醉不归。”
顾安点点头,笑道:“臣随皇上进宫倒是可以,但是皇上可别忘了身后的人。”
顾安偏过身,露出了站在君臣二人身后眼巴巴看着他们的卫国公和顾哲瀚等人。
魏文帝拍拍脑门,“把他们给忘了。”
待所有人行过礼,魏文帝一把抓住顾安的手腕,拉着他向城门而去。
卫国公看着君臣二人远离的背影摇头失笑。
顾安就是会来事儿,怪不得皇上偏着他,在他们这些人还没来得及下马之时就忙不迭地跑到了皇上身前,可不就显着他了么!
他不如顾安,无论是打仗、用人、奉承、家宅,哪一方面他都比不上他,就连原本十分满意的媳妇也没唐氏会来事儿,把宫里三座大山哄的晕头转向的,说什么是什么。
魏文帝仪仗开路,凯旋而归的将士走在正中央,后面不管官职多高也得跟在众将士的身后,这一行人就这样浩浩荡荡地进了京城。
从城门到皇宫要走过十三条街道,从第一条街开始就挤满了人,街道两边的酒楼、茶馆、饭馆、书社、点心铺子、杂货铺子、成衣铺子、首饰铺子全都站着普通百姓。
百姓们见到魏文帝的銮驾赶紧跪地行礼,从第一个打着锣开道的宫人开始,百姓们应着锣声跪倒,山呼“皇上圣安。”
这一路之上,除顾安和卫国公外,所有骑着高头大马的小将都受到了无数的帕子荷包首饰的冲击,什么金镯子,银链子、玉石的宝钗、红宝石的耳铛、蓝宝石的戒指,这些东西不管多大多重一股脑的往董天宝等人的身上扔,打的众人都忍不住摸着身上的青紫,最后实在受不了了,左躲右闪的开始躲避,就是这样也挨了满头包。
顾嫣坐在马车里看着趴在小银身上玩耍的骆战天,听着车顶上“叮叮当当”的声响,不由得笑了。
当年他们进京时可没这么热闹,来的人虽然多,但他们一家四口瞅着太落破了,还没来得及扔什么东西他们就都走过去了,当时街上可比现在肃静多了。
当年的荣光终于在今天实现了,要不是为了低调入京,当年就应当有如今的盛况。
快入皇宫之时,车队路过四位皇子的府邸,看着依然被围的四座王府,顾嫣浑身散发着寒气。
真正的战场是在这里,她高兴的还是太早了,接下来她所要面对的才是真正的考验和危险。
顾嫣闭了闭眼,将所有的心事压在心底,表情一变,又恢复了原样。
到了皇宫,顾嫣面无表情地下了马车,回身将骆战天抱起交给一边等着的骆荣轩,随后转身将一条链子栓在了小银的脖颈之上。
小银满脸的不愿意,大爪子直往脖子上扒拉。
447定国公
接下来封赏的便是卫国公,卫国公倒是没有赏官位,他是一品的国公爷,再赏就得封王了,因此魏文帝只赏了他等同于五千两黄金的珠宝和玉器摆件、中药材以及诸多的首饰,剩下的又添了白银,凑够了十万两白银的数目。
骆荣轩这次立了大功,职位连升四级,做了正四品的轻车都尉。
最后一个便是顾安,魏文帝先是对顾安笑了笑,然后目光下移,看向殿中众朝臣。
“顾安从常州回来时朕便想封赏他,但他因给嫡母守孝,这封赏便一直没能赏下去,顾安在常州立下汗马功劳,朕不能当没看见。
而后顾安又在孝期不顾自身安危,临危受命,救朕与皇后危难之中,猎场暗杀之事已经过去一年半了,但朕时刻忘不了在那几天朕遭过的罪,忘不了那些绝望的日子。
这一次,顾安又是孝期未过,领兵出征,即便身陷蛮族也没忘了挑拨那些蛮族人,并且成功地策反了一名蛮族将军,获得了重要情报,于大魏日后踏平蛮族立下了汗马功劳。
随后,顾安大胆进攻蛮族王城,杀死了戈尔金以及他的儿子,为大魏带回了诸多金银,其功劳想必大家心里都有数了吧
顾安听封!”
顾安早已跪在了殿中央,此时听到魏文帝的话立即叩拜,“微臣在。”
“原神威将军顾安屡立战功,其丰功伟业当与开国将军相比,朕感念其忠心卫国,特封顾安为定国公,享正一品俸禄,世袭罔替,唐氏封为国公夫人,良国夫人的名号继续保留,享两份俸禄荣光。”
魏文帝此话一出满朝皆惊。
顾安会升到一品大员,众人心知肚明,前两次顾安立的功劳魏文帝没有给他算,现在三份功劳积加到一起,升到一品也很正常,但他们没想到魏文帝会直接封顾安为国公。
自大魏建朝以来,除了开国四公外,无论朝臣立了多大的功勋也没有一个能封到国公的,别说是国公,最高的也不过是伯爷,连候爷都没有一个,而且还是三代伯,不过三代而已。
可顾安这一封便是世袭,这说明什么说明顾安在魏文帝的心里地位不一般,说明京城将要再有一位国公爷,说明大魏朝局有可能要变动,说明顾安一家起来了。
众人还没回过神儿来,顾安已经谢恩了。
“臣谢主隆恩。”
完了,定下来了!
顾安谢完恩,此事就算是板上钉钉了,就是他们想阻止也阻止不了了。
有便宜不占是王八蛋,天大的好处放在他眼前还犹豫,那是傻子,他顾安可是个聪明人,那事儿他才不会干。
顾安一跃升至国公,要说最难受的便是顾槐了。
顾槐做为定远候自然是有资格入宫饮宴的,他心知顾安会高升,升到他这辈子都难以企及的高度,可他没想到,顾安会直接封为国公爷,而且还是定国公。
一个“定”字便道明了一切,皇上看不上他们定远候府,有了定国公,定远候府以后在不在还不一定呢!
顾槐对顾安暗恨在心,觉得如果不是他,皇上早晚会看中他,顾安所拥有一一切本应该都是他的。
哪家的庶子不是为嫡子铺路的哪家的庶子的功劳不是让给嫡子的只有顾安是个异类,他的军功,他的赏赐候府半点没沾到,还要被满朝文武笑话,这口气他咽不下去。
顾槐脸色阴沉的可怕,他想好了,等一会儿回去就和父亲说,把国公的位置抢过来,顾安是定远候府的人,即便封为国公也应该是属于定远候府的候爷,他才是这个家的主人。
顾槐的奇葩脑回路顾安不得而知,他正接受魏文帝接下来的封赏。
魏文帝封完了众人,又开始说起了战利品的分割。
这次顾安带回了大量的金银珠宝,其数目之巨大让人为之惊叹,魏文帝也不吝啬,除了给卫国公分了点,剩下的又一次让他分了。
诸小将不能少了,一人一万两白银,骆荣轩功劳大,两万两白银,顾哲瀚功劳亦是巨大,也给了两万,卫国公和顾安则是一人三万,最后还给了顾嫣五万,以弥补她不能为官的损失。
顾嫣坦然接受,随后就是一场欢宴。
不管朝臣们怎么想,表面上还是笑开了花,至于以后的事各家有各家的打算,反正想在他们身上占便宜恐怕是行不通的。
一场宴会下来,魏文帝和顾安都喝多了,魏文帝拉着顾安和卫国公、护国公、镇国公、辅国公,六人开怀畅饮,说说笑笑间顾安与四位国公又拉近了距离。
魏文帝见目的已经达到,笑着醉倒在龙椅之上。
这一天,顾安唐氏没能回府,四位国公也没能出宫,安亲王一家更是住在了慈宁宫里,直到第二天所有人酒都醒了,又一次聚集在了一起。
安亲王妃和唐氏抱着骆战天稀罕了半天,直到骆战天忍不住要哭了,才放他去和小银玩儿。
看着满地爬的骆战天和认真看顾他的小银,冯皇后忍不住滴下一滴冷汗。
见过宠孩子的,也见过拿孩子不当回事儿的,可就没见过把孩子送进狼口的,顾嫣和骆荣轩也太不拿孩子当回事儿了,就这么放心把孩子交给一匹野狼虽然是智商爆表的银狼王,但凶性还在,万一伤到了孩子怎么办
冯皇后和顾嫣骆荣轩都不外,直接就问了出来。
顾嫣摇摇头,“没事的,小银是看着小天出生的,当时我流了那么多血小银都没拿我们母子怎么样,现在也不会。
小银很通人性的,它听的懂我的话,而且它责任心极强,有它在,小天绝不会受伤。”
虽然不赞同,但顾嫣这么说了,冯皇后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得用心多看顾着点,因为同样趴在地上对小银感兴趣的还有她的午阳公主。
午阳公主已经三岁了,长的是玉雪可爱,胖呼呼的小身子跟个雪团一样,十分得魏文帝和金太后的喜爱。
午阳公主趴在地上直愣愣地瞪着小银,她想伸手摸摸它,但又不敢,很是怕这个庞然大物。
骆战天则不然,他此时已经躺在小银身上睡着了,而小银则是侧躺在地上,任由骆战天枕着他入睡。
&
nbsp; 金太后瞅着午阳的小脸笑道:“这孩子也想摸摸呢,说起来她还没见过狼,就是这么大的狗她都没见过,改明儿叫皇上给她寻个听话的狗狗送进宫来陪她玩儿,不但能保护她,还能陪伴她成长,让她学会什么是爱,什么是责任。”
冯皇后眼睛一亮,立即扒上了金太后的手臂,“还是母后想的周到,儿媳都没想到呢,就应该让她亲自喂养,这样养大的狗狗才能忠心护主。”
金太后笑咪咪地点点头,端起茶杯抿了口茶。
唐氏和安亲王妃一直没说话,两人正不错眼珠地盯着骆战天看,见骆战天睡着了,书香又给骆战天搭上了小被子,用棉由搭了个小凉亭,这才放下心来听金太后和冯皇后说话。
金太后想了想,开口问道:“小天这名字是你起的”
顾嫣点点头,“说起来倒是孙媳的不是了,孙媳擅自做主给小天起了名字,但当时的情况……”
顾嫣扫了眼眯着眼睛呼呼大睡的小银,
448奇葩思想
魏文帝直到午膳过后才放众人出宫,几家人也吃的满意之极,宫里的御膳不是想吃就能吃的,平时吃的也和宫宴不同,要可口许多,至少是热的。
顾嫣跟安亲王夫妻回了王府,下了马车抬头又看到了那两只大猫石,眼角抽了抽,决定无视。
太特么的辣眼了,她得想办法让小银去勾引,呃,不,是讨好,让它去讨好安亲王妃,只要得了安亲王妃的喜欢,门口碍眼的两个大石块就能换了。
骆荣轩抱着骆战天跟在顾嫣身后,一家三口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小院儿,梅香和菊香、刘妈妈、乔嬷嬷四人正笑呵呵地站在门口迎接顾嫣一家。
“奴婢见过世子世子妃小少爷,恭迎世子世子妃小少爷回家。”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说的顾嫣心里十分的熨贴,破例含笑向众人点了点头,“你们都还好吧家里没什么事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