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创里有作
“快到中午了,请两位领导留下来吃午饭吧”
“上面有规定,我们禁止接受任何吃请。常经理,你把交易记录给我们一部分。”
老常又跟银监局的人回到昌源中介公司,从档案柜里取出一本工作记录交给对方。
过了两天,老常接到银监局下发的罚款通知,大意是昌源中介公司因为业务不规范,按相关监管政策,处以罚款三十万元。
老常不敢怠慢,马上打电话把这件事告诉关云天
第133章 作何应对
有宋副县长在场,银监局那位樊局长变得安静多了,众人都在寒暄交谈,他却一言不发。
老樊原本不想出席这顿饭局,他更没想到饭局的主人是关云天,因为金融办主任只告诉他有个饭局,邀请他出席,碍于马主任的面子,老樊才硬着头皮答应下来,毕竟,金融也是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脱离了地方经济,金融机构将成为空中楼阁,金融办主任是金融机构跟地方联系的桥梁,这个面子老樊必须给。
进入包间看见关云天跟宋副县长在场,樊局长瞬间明白这顿饭局的目的了,他显得极不自然,不过即使想改变主意,想要退出是来不及了。
老樊的表情被关云天看在眼里,他不动声色,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只要你来了就行,一会儿看你作何应对。
不愧是当地档次最高的酒店,不仅上菜速度快,而且服务态度好,客人聊天说话间,服务员已经给每个酒杯斟满了酒。
宋副县长举杯相邀,“我代表关总,欢迎马主任和樊局长光临!我跟二位也是第一次相聚,为了咱们初次相聚,干杯!”
“多谢宋县长!”两位局长站起来跟宋副县长碰杯。
“嗨,这是干啥你们都坐下。”宋副县长道。
大家品尝了各自喜欢的菜肴,又对菜品做了一番评价,宋副县长再次举杯,“关总他们的昌达集团公司,是本地区最大的民营企业,据说还是各大金融机构的金牌客户,跟每家银行都有非常愉快的合作,在各大金融机构拥有良好的信用记录,作为金融机构主管部门,咱们应该为这样的银企关系感到欣慰!为了昌达集团跟各家金融机构的良好合作,干杯!”
因为置身事外,金融办马主任显得很超脱,他对关云天的企业很感兴趣,“昌达集团早就听说过,没想到关总就是这家全市最大民营企业的老总,很不简单,关总年轻有为,管理有方,企业发展很快,为咱们的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马主任过奖了,昌达集团这些年确实发展较快,但没有你说的那么好。”关云天谦虚道。
宋副县长接了过去,“关总一直为人低调,不爱张扬,一家年产值三四百亿,就业员工两万余人,为地方贡献三四十亿税收的民营企业老板,换作他人,早已是报纸上有名,广播里有声,电视里有影的知名人物了,而关总却一再拒绝媒体采访和宣扬,甚至一次次婉拒各种荣誉,这样的品质在所有企业家中都是极其少见的。”
关云天连连摆手,“宋县长,你这样谬赞,让我无地自容了。来吧,我敬各位领导。”
“云天,你应该把初次见面的两位领导陪好,你敬的酒,我等会儿再喝。”宋副县长的意思很清楚,他想让关云天触及当晚见面的主题。
“多谢宋县长提醒,是的,我应该先敬两位金融主管部门的领导。”关云天端着酒杯走到金融办主任跟前,“马主任,多次听宋县长提到你,今日得见,非常荣幸!”
“关总客气,你是我们地方经济的带头人,作为政府职能部门,我们应该感谢你才是。”
两只酒杯碰到一起,关云天说了一声先干为敬,便喝了一大口,马主任也是酒量了得,见关云天如此豪爽,他也一口喝下了小半杯。
正当关云天要转身回到座位的时候,马主任叫住了他:“关总请留步,咱们初次见面,何不好事成双”
关云天转过身来,先是一怔,随即高声道:“好主意,多谢马主任,咱们好事成双!”
话音刚落,马主任举杯相碰,随后将杯中剩下的小半杯酒一饮而尽。关云天见状,也将杯中酒一口喝干。
“好酒量!”宋副县长在一旁叫好,“服务员,再给两位客人倒满!”
关云天休息片刻后,端着满杯酒来到银监局长跟前,“首先欢迎樊局长的光临,另外,这半年集团公司事情太多,整天事务缠身,没能登门拜访,请樊局长海涵!樊局长,我敬你!”
老樊站起身来,“关总不必客气,你们跟金融机构直接打交道,我们是监管部门,跟企业一般没有来往。”
说完,两杯相碰,二人同饮。
关云天并未离开,他站在原地,继续提议道:“樊局长,咱们也是初次见面,还是好事成双吧”
“对,好事成双,关总,我敬你!不过我的酒量有限,恐怕干不了哦!”老樊主动举杯。
“樊局长,你请随意。”
关云天的酒量在这种场合大有用场,他回到座位随便夹了点菜,又端起了杯子,“宋县长,这回总可以了吧我敬你!”
“好,咱们俩个就一心一意吧。”宋副县长端起酒杯随便喝了一口,随后,马主任和樊局长也要给宋副县长敬酒,也许他怕过量饮酒伤身体,坚持只喝一小口。
酒局进行到一半左右,宋副县长对主宾位置的马主任道:“昌达集团公司为富源县,乃至华源市的经济发展都做出了很大贡献,多年来他们守法经营,无论工商、税务还是环保安监等职能部门,对昌达集团都有很高评价,他们还为本地的居民就业提供了两三万个工作岗位,这些都应该得到肯定,他们在各金融机构也有很好的信誉,这样的企业应该受到咱们职能部门的支持啊!”
 
第134章 你还当真
虽然事先并未排练,但关云天跟宋副县长配合的相当默契,一听宋副县长提及相关话题,关云天马上大倒苦水,他首先提到前段时间精美包装公司那笔坏账的处理。
“干什么都不容易,遇到兴隆公司那样带有明确目的的骗贷行为,要是没有些手段,借出去的资金不就收不回来了吗”宋副县长道。
“不是在几位领导面前表功,我们这个平台自从成立以来,确实为本县的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解决了很多融资难的问题,从发生的业务来看,绝大多数人还是顾及自己信誉的,这一年多开展的业务也有一两百笔,真正的坏账风险就前段时间那么一起,不过有那一次也足以令人记忆深刻了。”关云天道。
金融办马主任对这个话题也感兴趣,“关总,你们开展业务时,具体是如何规避风险的要知道你们的客户都是在正规金融机构不具备贷款资格的。”
“没有别的捷径,就是靠我们的办事人员在考察客户过程中做到腿勤、嘴勤和眼勤,也就是不厌其烦,多跑几次,在考察过程中多问多看,真正有破绽的企业或个体经营者,只要做到三勤,总是可以看出些端倪。”关云天解释道。
“这就对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提出了更高要求。既然这样,上次那笔坏账又是怎么发生的呢”对那件蹊跷之事,马主任想知道究竟。
“说实话,那笔业务在发生前,我们的工作人员已经发现了风险苗头,当时一个朋友出面说情,为了给那位朋友面子,我们抱着侥幸心理批准了那笔借款。”
“为了照顾朋友面子,结果产生坏账了,你那位朋友最后怎么说”
“说什么呀,他也很后悔,但他只是帮朋友说了句话,跟那笔借款一点关系也没有,我能找他吗最后通过追踪担保人的资产和资金,费了好大的劲才把借款本金收回来。”关云天道。
听到这里,宋副县长说:“你看看,在资金问题上,朋友之间千万不要随便说话,否则出了问题你又管不了,却给别人造成很大困扰,这都是教训。”
“是啊,我们建立这样一个平台,面对朋友,特别是某些职能部门的领导出面打招呼,我们真的很无奈,不给领导面子,得罪朋友,给了面子,就把我们推入一种尴尬境地。从昌源中介公司借出去的每一分钱,都是我们自己的真金白银,说不心疼那是假的。”
“管他采用什么手段,只要在不违法的前提下把坏账处理掉,就应该感到欣慰。来,咱们为昌达集团的有惊无险干杯!”宋副县长举杯提议道。
放下酒杯,宋副县长侧身对樊局长说:“民营企业有他们的难处,职能部门的监管自然不能放松,但也不应过分求全责备,毕竟规范管理也要有个过程,况且他们处于自发状态,纵然像关总他们这样非常注重政策法规的企业,工作中的微小失误也在所难免,批评教育必不可少,但只要不是原则问题,能放一马就请高抬贵手,樊局长你说是不是”
老樊对这场饭局的目的早就心知肚明,对宋副县长这番话的意思更是听的一清二楚,“宋县长主管全县的工业经济,总是把企业的困难和需要装在心里,处处为企业着想,这让我深受教育,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我们会逐情考虑企业的处境。”
主宾位置上的马主任趁机插话道:“樊局长,为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给广大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创造一个稍微宽松一点的融资环境,关总他们昌达集团在工作上走在了我们前面,从某种意义上说,昌达集团对我们的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作为政府金融办,我们为此感到高兴,应该感谢他们的创造性举措。对于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的昌达集团公司,初次涉足金融业,工作中难免出现一些失误,今后加强监管,就能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
老樊可以对宋副县长的话采取阳奉阴违的态度,因为宋副县长并不分管金融,但政府金融办马主任的话,他不能当成耳旁风,别看他跟马主任有相同的行政级别,如果需要协调跟地方政府的关系,他必须得到政府金融办的配合,所以,马主任这个面子,老樊必须给。
“马主任,你们对企业的感情,令我很感动,但我也不是故意跟谁过不去,你们都说了,昌达集团是地方经济的领头羊,我们怎么可能为难他们金融办是地方政府跟金融机构的桥梁,银监局愿意为地方经济建设尽心竭力。”
“好一个尽心竭力!来,我们一起敬樊局长!”宋副县长提议道。
“宋县长,樊某怎么敢当还是我敬大家吧,如有得罪,敬请见谅!”
关云天举着杯子走到老樊跟前,凑得很近,“樊局长,云天年轻,考虑问题不周,今后一定吸取教训。你看我们那罚款......”
“嗨,我就随便一说,你还当真了搞得兴师动众,关总,没有必要啊!”
“怨我多想了,多谢樊局长,我敬你!”说完,关云天跟老樊举杯相碰。
第二天上午八点多,老常接到银监局的电话,让他去取营业执照,他把这个消息告诉关云天,“怎么,问题处理完了让我取回营业执照,也没说交不交罚款”老常疑惑道。
“他们让你取回执照,不是没有说别的吗”
“什么也没说,只让去取执照。”
“那就尽管去就是了,他们没有提,咱们也别问。不过你带上二斤上等茶叶和两条高档香烟,放在老樊办公室。
第135章 疑窦丛生
关云天在电话里不置可否,答非所问,“梁处长对昌达集团公司的帮助,我们一定会铭记,有机会来我们省出差,请梁处长一定来公司指导工作。”
但老梁这个电话的重点不在这里,“有机会去你们省出差,一定前去昌达公司拜访。关总,你们投资入股一年了,觉得南方那家鸿源公司怎么样”
“平时我对鸿源公司并未关注,据我们派去参加股东大会的代表回来说,保健品项目现在还处于一边建设一边生产的状态。我们这里的世面上还没见到那种产品,梁处长,你在京城市场上见到过鸿源公司的产品吗”对方离不开这个话题,关云天再不接茬,好像有点失礼。
“这说明他们前期宣传力度不够,再就是产量还是太小,不过前景很好。关总,听说第一年的分红都下来了,现在他们正在增资扩股,昌达集团又有闲置资金,你们没打算追加投资吗”老梁终于说出了他最想说的话。
“据我们的代表汇报,这个问题鸿源公司的高总也跟他提起过,毕竟追加投资不是一件小事,我们需要召开董事会讨论后才能决定。”
让关云天不解的是,身处京城的梁处长,怎么对远在南国的鸿源公司的事如此关心那里虽然有他的同学陈经理,但这样明目张胆地为同学就职的企业站台宣传,不免让人心生疑窦。
“当然,任何决策都不要盲目做出,我只想提醒你,把资本投在鸿源公司,能获得丰厚的回报。”
“多谢梁处长的好意,我们会认真考虑你的建议。”
本来不想放在心上的一件事,老梁这一不厌其烦地提醒,让关云天不好置之不理,但上次往鸿源公司投资入股了一千万,从某种意义上说,完全是为了照顾老梁的面子,这次鸿源公司增资扩股,老梁又来提醒,在鸿源公司情况不是非常明朗的条件下,关云天的决定会慎之又慎。
正在这时,总经理叶佳怡来找关云天商量工作,“你来的正好,有件事正想跟你商量。”
“嗬,那就先说你的事。”叶佳怡在一把椅子上坐了下来。
“老丁去鸿源公司参加股东大会,还带回来二百万年终红利。”关云天道。
“好事儿啊!投资一千万,当年就获利二百万,这收益够高!说明这笔投资做对了。”叶佳怡道。
“你先不要急于做出判断,对方让咱们追加投资,刚才京城的老梁来电话也提起这件事,你觉得怎么样”
“追加投资凭什么就凭这二百万红利”叶佳怡不解地看着关云天。
“还没决定呢,不是跟你商量嘛。”
“咱们不能被二百万红利迷住了眼睛,我的观点是,能不能追加投资,要对多方面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后,才能最终决定。上次投入那一千万,说实话人情的成分很重,这一点咱们都很清楚,追加投资,还要考虑人情因素吗咱们投资入股那个保健品项目,现在进展到什么程度了”既然董事长专门找自己商量,叶佳怡就得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
“听老丁说,保健品项目还在一边建设一边生产,据说现在的产量还没达到设计规模的四分之一。”
“这不就是问题所在吗就那么一个普普通通的项目,在以‘时间就是金钱,速度就是效益’著称的特区,都过去一年了,还在边建设边生产,他们的时间观念呢另外,既然没有全部建成投产,哪来的效益二百万的分红又该从何说起我觉得这些情况都值得怀疑”叶佳怡道。
“我也觉得这二百万分红是个陷阱或诱饵,目的就是吸引咱们再次往里投资。”关云天道。
“我不是对这家鸿源公司有偏见,也不是给这件事随便定性,但国外的庞氏骗局和国内的接鼓传花游戏,都是让早期的投资者品尝到足够的甜头,否则,怎么让你继续往里投资如何对那些正在观望的潜在投资人产生吸引力”
“这二百万红利的确蹊跷,可面对京城梁处长的一再提醒,咱们该编个什么理由拒绝呢”
“说到这里,我还有个疑问,鸿源公司说他们的产品已经上市,上次集资的主要目的之一便是为产品做广告宣传,可一年过去了,在任何媒体上也没见到鸿源公司的产品广告,就这么一种状况,当初入股的一千万,一年之内就能分得二百万红利,怎么解释我也觉得有点天方夜谭!”
“是啊,这种反常现象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鸿源公司可以暂时不去管他,现在的问题是怎么找个合理的借口,拒绝京城那位梁处长。”关云天为难地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