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创里有作
“根据土地价格,这两个项目做下来,其房价将达到华源市的新高,到时候销售不会成问题吧”老薛一直做人事管理,他对市场营销基本没有概念。
“你不是说了嘛,三号地块属于学区房,有投资价值,销售应该不成问题,六号地块毗邻商业繁华区,在任何城市,这种地段的房子都不愁卖,房价虽高,自有其道理。但是,在这么好的地段,咱们应该把项目做成精品。”关云天道。
“你是说把这两个项目做成高档小区吗”
“六号地块应该做成高档小区,因为那里毗邻繁华商圈,华源市目前缺乏高档次的住宅小区。至于三号地块,如果真考虑学区房的概念,房子的户型和小区档次还真得仔细斟酌。”
“是啊,学区房之所以有投资价值,就在于它很好出租,某个家庭即使为了自家子女上学,购买了某处学区房,在自家子女从这所学校毕业离开后,如果不愿继续住在这里,房子或租或卖,都很容易处理,而且升值空间较大。”老薛解释道。
关云天点头赞同,“那就是说,三号地块开发的小区,档次不能太高,面积不能太大,否则,难以体现其学区房的功能。”
“不能说全部用于出租,起码两室一厅的要占一半,即使学区房,也有买来自住的,所以,一百多平方的大面积户型可以考虑一部分,但不能太多。”
“嗯,只有确定了小区档次和户型,才能让设计部门动手设计。按照这个设想,三号地块要开发成混合小区。”关云天道。
“可是,在动手设计之前,这两个项目的建筑容积率,是不是应该主动跟市建委沟通一下”
“这有什么好沟通的不是有规定吗按职能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就是了。”
这两年,老薛负责昌达地产公司的外联事宜,通过接触,他逐渐了解到一些内幕,“其实,昌达地产在市里做的第一二个项目,在容积率方面就有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些吃亏。”
“吃亏昌达地产的项目从来就不追求过高的容积率吃亏之说从何谈起”关云天莫名其妙。
“我也是后来才知道的。大概两三个月前,我去市建委办事,一位知情人士告诉我,他说以昌达地产所做的两个项目的区位,容积率还可以提高百分之五,因为跟咱们关系不熟,有关部门就没有把这个情况告知企业,还是按普通地段规定容积率。据说,损失这百分之五的容积率,起码让每个项目少建五栋楼,这不就是吃亏了吗”老薛道。
关云天觉得事情很蹊跷,“小区建筑容积率跟区位有什么关系以前怎么不知道还有这个政策”
“这是华源市的一项地方政策,以前在县城确实没有这一说,但华源市规定,地块位置越好,小区建筑容积率可以适当提高,其实这也符合节约用地,有效利用珍贵资源的原则。区位越好的地块,越是稀缺资源,在这样的地块上建住宅小区,适当提高建筑物密度,完全可以理解。”老薛解释道。
“道理是不差,可是规划部门为啥跟咱们只字不提”
“事情明摆着,咱们跟人家不熟,昌达地产到市里做项目,不拜山头或码头,就连那家兴龙地产公司都看咱们不顺眼,千方百计排挤咱们,恨不得将昌达地产撵出华源市。要不是有何副市长那点关系,我看这些职能部门就容不下咱们。”
“哼哼!”关云天冷笑一声,“现在什么年代了我就不信地方保护救得了他们!兴龙地产公司怎么样自以为了不起,可他们已经再一次成了昌达地产公司的手下败将。市场竞争,终究还是要靠实力说话!昌达地产依靠自己的实力,进军华源市房地产市场,再用良好的质量和服务,赢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让兴龙公司这种不思进取的企业难受去吧!至于规划部门,我还真得亲自找找他们。”
老薛也是这个意思,“对,你最好亲自问问,顺便跟他们拉近一些关系。”
“昌达地产开发房地产项目,从不为了公司利润而损害业主利益,即使在县城,也没追求过高容积率,但该享受到的政策被剥夺了,这是明目张胆地岐视,实在让人难以接受!”关云天有点愤怒。
回到办公室,关云天把别的事情暂放一边,他拨通了市府办老蓝的电话,“蓝主任,
第241章 绝非等闲之辈
杯酒下肚,桌上的话题自然要回到当晚聚会的主题,关云天端起杯子向客人敬了一圈,回到座位上,他说:“李主任,周主任,还有两位科长,我听说咱们市里有个政策,住宅小区的容积率跟小区地段是挂钩的,有这回事儿吗”
“容积率跟地段挂钩有这回事儿,怎么啦”主管规划的周副主任接话道。
“如此说来,我们此前的两个项目那就吃大亏了!”关云天故作惊讶道。
“怎么回事儿”建委的几位领导也摸不着头脑。
“如果项目地段跟建筑容积率有关,我们的第一二个项目,容积率显然偏低。”老薛道。
“怎么会这样你们以前不知道这项政策吗规划部门没有告诉你们”老李也很吃惊。
“以前在县城做项目,没有这项政策,到了市里,没人告诉我们,这项政策就跟我们擦肩而过了,还是前段时间我们的薛总听业内人士提起,否则,我们现在还蒙在鼓里。”关云天知道这些话肯定会让规划部门的人尴尬,但他以这种方式说出来,就是想让他们难堪,也好顺便出出憋在心中这口气。
规划科长和主管规划的周副局长都感觉到脸面发热,“这件事,也许我们的办事人员一时疏忽,忘了告诉你们。”
老蓝见气氛趋于紧张,便开口解围道:“事情已经过去,昌达地产公司在市里做的前两个项目,损失看来是无法避免了,不过今天见面以后,大家都是朋友了,往后政策方面的事,还望职能部门多给企业提个醒,免得让企业吃亏。我提议,为了今天的相识,咱们干杯!”
放下杯子后,周副局长尴尬地一笑,“一回生,二回熟,关总,蓝主任说的好,咱们今后就是朋友了,有什么事,你们提出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们会尽力而为。”
“周局,也许你们对昌达地产公司还不了解,我们做项目,从不追求额外利润,政策方面,只要跟其他企业一视同仁,其他企业享受到的政策,我们同样享受到就好,昌达地产公司不会给朋友增加任何麻烦。”关云天道。
老蓝接了过去,“不知道诸位是否听说过昌达集团,那是全市最大的民营企业,昌达地产公司是昌达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据我了解,昌达集团在社会上口碑良好,对全市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在很多领导印象中是有良心有担当的企业。关总以实体制造业起家,他们在地产行业继承了实体制造业的传统,开发的地产项目得到了购房者的普遍欢迎。”
“关总以前是做实体制造业的难怪跟其他开发商有点不太一样。”老李不好直接说出来,所有开发商,在进入当地房地产市场时,第一件事就是去建委和规划部门登门拜访,昌达地产进入华源地产市场都两年了,今天才第一次跟职能部门见面,规划部门当时没有主动讲明政策,也在情理之中。
关云天多么聪明!李局长的意思他听得很清楚,“李局,刚到市里那会儿,我们是想去建委拜访,但随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当时我们的第一个项目刚要开工,突然接到市里何副市长的电话,邀请我们参与华源市的旧城改造,因为时间紧任务重,就把登门拜访各位领
(本章未完,请翻页)
导的事拖延下来了,对此,我们只能表示遗憾。结果,导致昌达地产开发的第一二个项目,容积率低于政府规定,让我们吃了哑巴亏,对我们来说,教训深非常刻。”
提起旧城改造,建委的周副主任知道昌达地产公司受到了表彰,因为他参加了那次表奖大会,“昌达地产在旧城改造工程中做的不错,我记得你们得了两项第一名,怪不得薛总看上去面熟,那天就是你代表昌达地产出席的表奖大会吧”
“不知各位是否记得,旧城改造过程中,我请你们修改过两个区块的建筑容积率那两个旧城改造区块,就是关总他们昌达地产公司负责拆建的,也是因为容积率太低,连我这个总指挥都看不过眼了,如果按原规划建设,承建单位就得赔本,旧城改造工程虽然由政府主导,但让开发商赔本,那是我们不愿看到的结果,要是让企业寒心了,今后再有类似工程,就没有企业响应政府号召,事情如何推进所以,我主动请你们适当提高了建筑容积率。”老蓝回忆道。
建委和规划部门的几个人原以为关云天是个县城来的土鳖,昌达地产公司不过是一家从小地方来市里淘金的破烂企业,听了这番谈论,才知道无论昌达地产公司还是关云天本人,都绝非等闲之辈。不过,令他们感到意外的,还在后头。
“几位领导,算上旧城改造,昌达地产在市里才做了三个项目,今后,我们会扎根市里,期待领导们多关照,有利于企业的政策,请别把我们忘了。”关云天道。
“这么说来,昌达地产想在市里有一番作为,现在土地储备做得怎么样”老周问道。
“就在前几天,我们刚拍得了两宗土地。”关云天把土地竞拍的情况简单说了说。
“什么你们拍得了那两宗土地厉害!关总,看来真得对你和昌达地产刮目相看了!两块地最终以什么价位成交”老李觉得很惊讶。
“分别以二百万和二百一十万拍得,你们觉得这个价位怎么样”关云天道。
“二百万和二百一十万,这两块地卖了个好价钱,不过物有所值,这种稀缺资源,已经越来越少了!”老周评价道。
“正好说起这件事,几位领导,我想问问,像我们新拍得的这两块土地,将来的建筑容积率
第242章 重磅消息
昌达地产公司结束了在县城几个楼盘的收尾工程,项目开发的重点完全挪到了华源市,在处理好跟各方面的关系以后,市里的地产开发项目正有条不紊地展开,关云天总算可以松口气了。
已经有好长时间没去昌达集团总部办公室了,趁昌达地产这边空闲,关云天想去总部看看,让司机把他送到昌达大厦,进入他的董事长办公室,坐下不到十分钟,叶佳怡从门口经过,她停住脚步问道:“咦,你什么时候过来的”
“哦,昌达地产那边没有事,我来总部看看。”
叶佳怡走进办公室,“正好有些事需要向你汇报,要不我还想去那边找你呢。”
“你坐吧,什么事”
叶佳怡首先汇报了汽车配件项目的进展情况,“现在有个配件定向问题需要商量,也就是说咱们的汽车配件将来准备跟合资车还是国产车配套跟哪一种或几种车型配套只有这个问题确定了,下一步才能考虑采购或订购机器设备。”
“哎哟,我对这方面问题很陌生,说说你的意见吧。”关云天道。
叶佳怡谈了项目调研的情况,还有专家们的意见,做了一番归纳后,她说道:“零配件项目就是跟汽车制造企业配套,选择项目无非两种考量,一种跟成熟的大销量品牌车型配套,另一种跟将来有可能成为大销量品牌的车型配套。前一种面临跟现有配套企业的剧烈竞争,说白了就是咱们要进去,意味着把别人挤出来,第二种情况可能面临着一定的风险。”
关云天虽然不懂汽车和汽车配件,但叶佳怡的意思他听的很清楚,“其他产品的竞争也跟这种情况差不多,跟现有成熟大销量品牌配套,固然风险较小,但这种成熟品牌的生命力如何还能畅销多久现在面临的挑战是什么在选择配套车型时,这些问题要弄清楚。至于未来畅销品牌的判断,我看主要还是应该多听专家的意见。”
“我再跟业内专家进一步沟通,等形成了一致意见,再决定跟什么品牌的车型配套。还有一个问题,前几天去环保局开会,他们的马局长在会后特别强调,以煤炭为燃料的小型发电厂,下一步可能是环保关注的重点对象。”叶佳怡道。
“他怎么说”
“据老马讲,他上次去省里参加环保会议,省里有关领导专门提到燃煤发电与大气污染问题,根据最高环保机构的工作部署,据说下一步也许会对小型燃煤电厂采取某种措施。”
“他说没说,将会采取什么措施”
“他没说,但回来后我查阅了有关资料,限制燃煤电厂,治理大气污染的措施,不外乎关闭电厂,或更换燃料两种方式。”叶佳怡的履历,她有这方面见识。
“因为咱们是用电大户,现在国家电网又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用电需要,关闭可能性不大,如果要求电厂更换燃料,事情可就大了!可是,除了煤炭,还能更换为什么燃料呢”关云天觉得问题比较严重。
“石油液化气、天然气和燃料油,都是所谓的环保清洁燃料,只不过,无论更换何种燃料,都需要更换锅炉等大型设备,正如你说的那样,事情比较麻烦。”叶佳怡不免有些忧虑。
(本章未完,请翻页)
“关于限制燃煤电厂,环保局马局长提没提到时间表”
“这倒没有,不过我认为事关一个行业,政策制定者不会一刀切,应该有个过程,现在把消息散布出来,只是想给有关企业一个心理准备。”叶佳怡道。
对于叶佳怡提到的两件事,关云天对汽车零配件项目倒用不着操心,因为那是叶佳怡分管的事,他相信叶佳怡一定能做好,但对限制燃煤电厂这个重磅消息,关云天却有点坐不住了。
叶佳怡刚离开办公室,关云天便拨通了一个电话,“你好,请问是马局长吗”
“是的,请问你是......”
“马局,我是昌达集团关云天,好久没跟你联系了,怎么样一切都很好吗”
“听说现在你主抓房地产开发,县城到处都是昌达地产开发的住宅小区,你们的地产项目都做到华源市去了,这几年在地产行业发展很快呀!”
“嗨,做企业就是这样,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否则,就会面临生存困境。马局,这段时间哪天有空好长时间没跟你相聚了,咱们找个地方聚聚”
“哎哟,聚聚倒是很应该,不过这段时间晚上有集中学习任务,中午又不敢喝酒,等我有时间,恐怕得两三个星期以后。你要是有事,先在电话里说。”前几年因为自备电厂和石化分公司的环保问题,关云天跟老马接触过多次,通过那些接触,双方互有好感,两人成了关系不错的朋友。
“到没有什么要紧事,我听说下一步政府要对燃煤电厂采取限制措施,是有这回事儿吗”
“这个----,是听你们那位叶总说的吧”
“前段时间因为在市里忙于两个项目的筹备,她刚才跟我提起这件事,既然从你那里得到的消息,我想应该是真的吧”
“我也是去省里开会,听主管副省长在会上提了那么几句,他说最高环保监管机构有个设想,希望从根源上治理燃煤电厂。”
“这么说来,事情是真的,时间呢从什么时候开始有没有时间表”关云天急切地想从正规渠道核实消息。
“连正式文件都没看到,只是高层监管机构的一种设想或计划,因为事关重大,我估计需要广泛征
第243章 胜利大逃亡
老丁被关云天问住了,他茫然地看着对方,“事情怎么如此严重前几年电厂的技术改造,环保不是已经达标了吗这才过了不到五年,怎么又出环保问题了”
“听到这个消息,我跟你一样,也有诸多疑问,我还专门向权威部门人士咨询,人家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环保要求就是会越来越严,这么做是顺应民意,名正言顺,作为企业,只有被动接受的份,连辩解的机会都没有。”关云天道。
“所以,你想离开传统制造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