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创里有作

    “事情都过去了,苏总不必自责,生意上的事,谁也不可能考虑那么周全。凡事都有利有弊,作为招标方,把合同给一家供货商,图的是省事,分散给几家做,也有它的好处。”

    关云天一句本来属于闲聊的话,却让老苏产生了联想,“关总,像这种型号品种繁多的采购项目,还是放在一家做比较好,规格型号容易统一,质量标准完全一样,售后服务也很方便,说实话,这回没能拿到大合同,我们真的很后悔。”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老苏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再怎么后悔,也不可能改变已经形成的招标结果,面对老苏的沮丧,关云天只好宽慰道:“苏总,来日方长,何必在乎这一时一事”

    真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老苏最想听到的就是这句话,这也是老蓝让他亲自拜访关云天的目的。

    正在这时,司机提着两只精美的纸袋回到办公室,老苏接了过来,“关总,这是二斤极品‘碧螺春’,这是两瓶茅台年份酒,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说完,老苏把礼物放到关云天面前。

    “苏总,无功受禄寝食不安,这么贵重的礼物,我岂敢接受。”关云天把纸袋推回老苏面前。

    “关总,在招标之前和招标过程中,我们的一些行为欠妥,今天登门拜访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当面向你说声对不起。请你接受这份薄礼,也算是我们的一点歉意。”

    “你这说的都是什么呀哪里欠妥了我怎么没感觉出来”关云天故作茫然道。

    “关总,过去的事我就不一一述说了,你把这份薄礼收下,我们就会觉得心安一些。”老苏又用双手将礼物放到关云天面前。

    见对方确有诚意,关云天不好再拒绝了,否则,老苏就会觉得下不来台,“苏总,你真是太客气了,让我都不知道说什么




第238章 一事相求
    关云天奉行的原则是,任何事情,只要决定做,就力求做好。这次市里的旧城改造,关云天原本不想参与,后来听了领导陈述的一番利弊,他才决定让昌达地产参与旧城改造工程,因为不熟悉具体情况,还拿到了最不好做的两个片区,尽管这样,在每个分项,他仍然要求把质量放在第一位,至于利润倒在其次。

    正如何副市长曾经所言,由政府主导的项目,的确利润不高,不过只要做好了,对企业影响力的传播,是多少钱也买不来的。

    在旧城改造完成后的一次表奖大会上,由市里主要领导给获奖企业颁奖,老薛代表昌达地产公司上台领取各种奖项,在随后的交谈中,领导问他,“你们昌达地产公司跟昌达集团是什么关系”

    “昌达地产是昌达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怪不得昌达地产把旧城改造工程做得这么好,昌达集团是有担当的企业,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希望你们继续前进,更上层楼。”

    “谢谢领导鼓励,我们会继续做有良心的企业。”

    旧城改造彻底交工了,老薛还抱回来几块获奖匾牌,但是,指挥部蓝主任许诺的垫付资金结算,却没能完全兑现,现在还占用着昌达地产近两亿资金。

    即使企业不缺资金,旧城改造项目本来利润就不高,工程竣工后再不能结算,这让关云天难以接受,他拨通了老蓝的电话,“领导,现在旧城改造完工了,你们指挥部已经撤销了吧”

    “形式上撤销了,机构还在,因为还有一些后事没有处理完。不过我回市府这边上班了。”

    “所谓的后事,就包括企业垫付的工程款吧”关云天道。

    “工程款对,包括没有结算完的工程款。”

    “我想问问,拖欠的这部分工程款,什么时候能全部结算”

    “哎哟,这件事我也说不准,要看上面什么时候把款拨下来。”

    “上头谁管这件事”

    “拨款单位当然是财政局,上头管这件事的,自然是主管财税的副市长咯。”

    又闲聊了几句,结束跟老蓝的通话后,关云天翻出一个号码拨了出去,电话接通后,他说道:“领导,打扰你了!我是昌达地产公司关云天。”

    “嗯,我知道。旧城改造完成了,你们做的不错啊!”

    “既然答应你的事,我们就得尽力做好,免得辜负你的期望。”

    “开完表奖大会后,常务会议对昌达集团大加赞赏,有人建议宣扬你们,被我泼了冷水,我说企业不想被打扰。”

    “那就对了,你知道昌达集团做事从来不是为了出风头,多谢你为我们着想。领导,今天找你,我有一事相求。”

    “哦,说吧,什么事”

    “旧城改造工程已经完工一段时间了,企业垫付的工程款至今还没结清,别的企业不知道,现在还欠昌达地产公司近两个亿。刚才问了指挥部的蓝主任,他说上级还没拨下来,我想问问这是怎么回事”

    “垫付工程款----,不仅你们,可能都没结清。”

    “市里财政没往下拨吗”

    “准确地说,是因为另一件事,被临时占用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问领导,这笔钱得什么时候能还回来”

    “我也不知道,不过我可以帮你们催问一下。”

    得益于昌达地产强大的资金垫付能力,才让参与旧城改造项目的员工能按时领到工资,据说另外三家参与旧城改造的开发商,都有不同程度的欠薪。

    建筑企业欠薪是常事,不过有些情况并不是开发商故意为之,像旧城改造这样的项目,有预算,而且属于政府主导,按理说完全不存在拖欠工资的可能,不过,在投资跨度比较长的情况下,预算资金被挪用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果资金不能按时回归,该拨给企业的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开发商欠薪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关云天催问后的大约一星期,他接到老蓝打来的电话,“关总,刚才下来一笔资金,指挥部拖欠你们那笔钱可以结清了,一会儿我让出纳给你们打过去。”

    “哦,那就太好了!”

    “不过上面特别叮嘱,让你们不要声张,因为只拨下来这么点钱,专门用于结算你们垫付的资金。”

    “只给我们结清,难道还继续拖欠着其他开发商吗”关云天觉得难以置信。

    “你管他们干嘛跟你们昌达地产结清工程款就得了。”

    “是啊,多谢领导们关心。”关云天知道,这是何副市长催问的结果,否则,昌达地产这笔垫付资金,同样不知道何时结算。

    ......

    最后两三个楼盘做完以后,昌达地产公司在县城的业务已经不多了,毫无疑问,下一步的重点自然要转移到华源市里。但是,要不要将昌达地产公司完全撤出县城这让关云天有些犹豫。

    毕竟,这里是昌达地产公司的发源地,而且这几年县域经济发展速度也很迅猛,县城常住人口在不断增加。考虑到这些因素,在跟老薛商量以后,关云天决定在华源市设立正规的昌达地产公司办事处。

    业务方面,如果县城有合适的建设用地,仍然需要进行土地储备,至于新楼盘的开发,则要根据常住人口的增加情况而定。

    市里的第一个开发项目已经完工,在沈悦虹的精心策划下,得益于昌达地产在旧城改造中的良好声誉和口碑,楼盘销售异常火爆,购房者凌晨三四点就在售楼中心外面排起了长队。

    跟华源市本地开发商比较起来,昌达地产公司开发的楼盘,不追求太高的容积率,小区绿化面积充足,休闲设施齐全,物业管理规



第239章 冤家路窄
    拍卖现场气氛逐渐紧张起来,没等拍卖师第二次提醒,只听得有人高声喊道:“我们出价七十万!”

    众人循声望去,从举起的牌子上看到,刚才的报价来自华源市本地开发商“兴龙地产公司”的代表。

    拍卖师照例举起拍卖锤,“兴龙地产公司,七十万一次!哪家企业跟随”

    “我们报价八十万!”当本地开发商“华源强盛”报出这个价格时,没等拍卖师提醒,其他几家开发商马上举牌跟随。

    昌达地产公司的代表没有选择跟随,而是直接竞价,“昌达地产报价九十万!”

    拍卖师举锤高声提醒:“昌达地产报价,九十万一次,大家是否跟随九十万两次,大家......”

    “我们兴龙地产出价一百万!”

    “华源强盛跟随。”“昌达地产跟随。”

    “还有哪家跟随没有了第三宗土地,现在只剩下三家企业竞价,目前的价格是一百万。接下来,你们谁先报价”拍卖师继续主持道。

    “兴龙地产出价一百一十万!”

    华源强盛和昌达地产同时跟随。

    “我们出价一百二十万!”兴龙地产继续竞价。

    强盛公司跟随,昌达地产的代表直接竞价:“我们出价一百三十万!”

    拍卖师提醒:“昌达地产出价一百三十万,一次!一百三十万,两次!”

    强盛公司仍然选择跟随,兴龙地产的代表竞价道:“我们出价一百四十万!”

    没等强盛公司表态,昌达地产的代表再次报价:“我们出价一百五十万!”

    “兴龙公司跟随。”

    眼看竞争进入白热化,强盛公司的代表选择放弃,现在只剩昌达和兴龙两家企业展开竞争了。拍卖主持人问道:“你们怎么办继续竞价吗”

    兴龙公司的代表举牌报价:“我们出价一百六十万!”

    昌达公司的代表毫不犹豫,“昌达地产报价一百七十万!”

    见兴龙公司没有动静,拍卖师举起锤子,高声吆喝道:“昌达地产报价一百七十万,一次!一百七十万两次!”

    “等等!”兴龙公司的代表做了个暂停手势,跟他们的几位同事走出拍卖会场,好像要商量什么。

    过了几分钟,兴龙公司的人回到现场,他们的代表举手竞价,“兴龙公司出价一百七十五万!”

    昌达地产的代表扭头朝关云天回望了一眼,关云天小声指示道:“继续!”

    这位代表随即喊道:“昌达地产报价一百八十五万!”

    现场气氛变得凝重,拍卖师举锤提醒,“昌达地产一百八十五万,一次!一百八十五万两次!”

    “兴龙公司一百九十万!”

    对方话音刚落,只听得昌达地产的代表高声喊道:“我们报价二百万!”

    真是短兵相接,火花四溅!从竞争的剧烈程度不难看出,兴龙公司也很看好第三宗土地,但是,昌达地产却是志在必得!

    关云天也许还不知道,这家兴龙地产公司在前年的土地拍卖会上,就跟昌达地产有过一番较量;因为那年入冬时间比较早,昌达地产原本计划开发的项目未能按时动工,向国土局土地稽查科举报昌达地产公司的,也是这家兴龙地产公司。

    (本章未完,请翻页)

    兴隆公司的代表扭头朝这边看了看,面对士气如虹的昌达地产公司,他们把举到半空的手又放了下来。

    随着昌达地产竞拍代表喊出的报价,现场顿时沉寂下来,过了足有四五分钟,拍卖师举锤喊道:“昌达地产公司报价二百万,一次!二百万,两次!二百万,没人跟随了吧”只听得拍卖锤重重的落下,拍卖师高声宣布:“昌达地产公司以每亩二百万价格,拍得第三宗土地!”

    休息片刻后,拍卖继续进行,跟此前一样,因为关云天对第四五宗土地没有兴趣,昌达地产公司的代表们利用这个机会,到会场外休息。

    几个人来到楼外广场边上的树荫下,负责举牌竞价小王说:“关总,你还记得跟咱们竞争到最后的这家兴龙地产公司吗”

    “不记得,怎么啦”

    “这家公司前年就跟咱们竞争过,当时他们参与竞拍的,也是今天这几个人。”

    “哟,我倒没注意,真是冤家路窄,看来这兴龙地产公司也喜欢竞争,在竞拍第六宗土地的时候,他们还会跟咱们较劲,我有预感,你们信不信”关云天道。

    “何以见得”老薛将信将疑。

    “兴龙公司是本地企业,正如小王所说,因为上次竞拍就跟昌达地产是竞争对手,当时咱们赢得了竞争,这次他们一定是有备而来,说啥也要扳回一城,刚才的情况也证实了我的猜想。”

    “是啊,又一场竞争在所难免。”

    回到竞拍现场,第四宗土地已经拍出,正在进行第五宗地块的拍卖,昌达地产示意继续弃权。

    第六宗土地开始竞拍前,拍卖师确认有五家企业参与竞拍,其中果然包括昌达地产和兴龙公司。

    拍卖师宣布:“第六宗土地的位置在图上已经标注清楚了,这块地的面积是二百三十亩,起拍价为四十万元,现在竞拍开始,起拍价四十万,大家是否跟随”

    参与竞拍的五家企业,全部举牌跟随。

    “同此前一样,为了节省时间,从第二轮开始竞价,谁先报价”拍卖师高声问道。

    “我们出价五十万。”

    “我们出价六十万!”

    “兴龙地产报价七十万!”

    一旦没有人接上,拍卖师便马上提醒:“兴龙公司报价七十万,一次!”

    没等拍卖师喊第二次,昌达地产的代表高声报价:“昌达地产出价一百万!”

    “我们出一百二十万!”兴龙地产公



第240章 让人难以接受
    楼市和股市都习惯于概念炒作,所谓学区房,完全是一种营销策略,这种概念炒作的结果,能使房价上涨,要是一般开发商,都愿意推波助澜,但关云天以实体制造业起家,不是那种唯利是图的商人,他不想在这种事情上费心思。

    “咱们不用管什么学区房,不过这个位置确实不错,否则地价也不会这么贵。六号地块离全市商业中心不远,在市区可开发土地资源中,属于区位最好的地段,昌达地产公司以二百一十万的价格竞拍成功,价格虽然较高,我看中的是其稀有性,这样的资源以后不会再有了。”关云天道。

    “不过,为了拿下这两块土地,昌达地产也是花了大价钱呀!”老薛感叹道。

    “是花了近十个亿,但你得这么想,这十亿资金存在银行,每年的利息是多少这两块土地即使不开发,放到明年这个时候,其价值又是多少我敢打赌,像这样的土地资源,一年以后,地价至少上涨百分之二十!当然,咱们是正规地产开发企业,不是倒卖土地的商人。”
1...8182838485...2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