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客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二月老黑

    李熹想起了历史上李承乾和李泰的下场,又想到当年玄武门之变之后李渊对李世民那恶毒的诅咒,加上墨乘前来找了自己……

    “汝杀吾子孙,他日汝子孙亦复如是!”事情已经活了那么多年,难道李渊内心的愤怒还没有平息吗难道后面李承乾与李泰亲兄弟之间的你死我活真的有李渊的影子墨乘,墨家真的已经与李渊达成了某种协议吗

    李熹一时间脑子有些混乱,如果真的像自己想的那样,那么现在自己已经被李渊与墨乘拉到了一个万丈深渊的边上,一个不小心就会掉下去,粉身碎骨,死无葬身之地!

    “小熹你怎么了脸色这么难看”李承乾见李熹半天没有说话不由得奇怪的问道。

    李承乾不知道他的话带给了李熹多大的震撼,只是奇怪于李熹的反应,跟自己兄弟相称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即使你不愿意,也不至于脸色发白吧

    李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必须从李承乾兄弟两人口中得到更多的信息,于是便说道:“刚才肚子有些难受,应该是今夜吃




第四十九章 李世民
    第二天傍晚,李道宗就吩咐李景恒带着李熹一起进宫拜见天子。

    李景恒奉命把李熹带进宫后,就很不负责任的跑去了太子的东宫,很明显是不愿意跟李熹一起见皇上。

    李世民并没有在太极宫见李熹,而是先让小太监把李熹带到了立政殿。

    长孙皇后热情的邀请了李熹一起吃了顿晚饭,即使是吃饭的时候规矩多了些,李熹还是对这位著名的贤惠皇后心生好感。

    一身天蓝色的连体裙,很好的衬托出了长孙高贵的气质,每次与李熹说话都是笑呵呵的,她的声音总是很轻柔,配合着三十出头的年纪,李熹一顿饭的功夫就被她“征服”了。

    就在两人其乐融融的享受饭后的闲暇时光之时,李世民和李治的到来直接打破这种让李熹很享受的温馨气氛。

    见李世民进来,李熹赶紧从小凳子上下来,乖乖的做了个磕头虫。

    不知为何,李熹总觉得李世民好像不怎么待见他,从昨夜寿宴两人初次相见,到今日李熹进宫给他请安,李世民没有一次给过李熹好脸色。

    昨夜因为自己教了李治一首词惹得李世民不喜也就罢了,为何今日还是这般自己已经很懂礼貌了,怎么还不让起来李熹心里疑惑想到。

    不过很快李熹就得到了答案,只听长孙问道:“陛下,您怎的和小治一起过来了”

    “观音婢,昨日父皇赏赐治儿的珍宝不都是你收起来了吗刚才朕在殿外看到他自己一人在走来走去却是不进来,一问才知道,他是过来要那些珍宝的!”李世民没好气的答道。

    长孙则有些好笑,“治儿,你的东西不都是我帮你收着的吗怎的你要来是有什么用处吗”

    虽然来找母亲要钱让李治觉得很不好意思,可是看了看快要趴在地上的李熹,他还是期期艾艾的答道:“母后,孩儿昨日答应熹哥儿,皇祖父赏赐的财宝要分给他一半,孩儿不能言而无信,这才想来找母后……”

    要不是李熹知道以后李治会当皇帝,他恨不得现在就跟他画地绝交、割袍断义!

    不同于李世民,长孙听了李治的话却是乐的花枝乱颤,直夸自己的儿子有担当。

    “观音婢,你带治儿去拿他的珍宝,我李家人向来一诺千金,答应了的事情还是要办的。”李世民吩咐道。

    “起来吧!”见长孙带着李治出去,李世民终于大发慈悲道。

    李熹小心翼翼的爬起来,却还是低着脑袋不敢抬头。

    李世民看着李熹低眉顺眼的样子,心里也有些好笑,不知为何,他总是看着这个小娃娃不顺眼,他很清楚昨夜那首词其实用意颇深,很为自己着想,不过就是不愿意给李熹好脸色。

    “三伯信里直夸你聪明伶俐,心思玲珑,又说你远非平常幼童可比,还让朕留你在长安好好培养,朕本来也很想见见你这‘神童’,可是昨夜你耍的那些小聪明却是让朕不喜,小小年纪不把心思放在进学上,反而用来想方设法拍朕的马屁!你可知错了”李世民故作严厉的说道。

    李熹听出皇帝陛下语气好像并没有多少生气的意思,心想那首词果然还是起作用了。于是他“委屈”的答道:“小子知错了,日后定要好好进学,不再耍弄心眼。”

    见李熹认错态度还算良好,李世民也不再抓他痛脚,开始询问起老村正的情况。

    这些问题李熹来长安以后已经回答了无数次,不过皇帝陛下问,他还是得老老实实的认真回答。

    &nbs



第五十章 李世民的馊主意
    李世民作为皇帝,早就可以随心所欲了,现在知道从小对自己有恩情的三伯还活着,很自然的就会想要报答一番。所以李熹不奇怪李世民会有让老村正来长安的想法。

    这倒是与李熹的想法不谋而合,让帕巴奥给老村正送信,也是有这个意思。想要从李渊和墨乘的计划中抽身,李熹就不能再待在陇西县慢慢看着事情朝着历史上记载的方向发展。

    李熹在给老村正的信中,已经说明了自己的猜测,现在只要在长安再等几天就能知道老村正的打算了。

    “陛下想要先生来长安,恐怕不会那么容易。”李熹“难为”的说道。

    李世民也知道事情困难,不过有恩不能报的感觉实在不好,所以他还是说道:“朕知道不容易,不过三伯那么看重于你,这总是可以做些文章的。”

    “请陛下吩咐,小子一定全力配合。”李熹感觉李世民已经有了打算,很光棍的说道。

    “为了三伯,朕想,你不介意生场小病什么的吧”李世民笑眯眯的问道。

    “陛下想要围魏救赵”李熹有些不自然的说道。

    李世民很满意李熹的聪慧,摸着下巴上短短的胡子说道:“孺子可教,只要你回到陇西县后,突发急病,而又只有朕的御医可以医治,那么你说三伯会不会亲自送你回来你要知道,御医可不会随便给人医病。”

    李熹听后心里直骂馊点子,嘴上却不得不附和道:“陛下英明!”然后又小心的问道:“只是小子会生什么病陇西县也有不少好大夫,恐怕不太好糊弄……”

    “这个朕自有安排,只要你配合,朕这里有一副神奇的药方,只要你服下去,保证没有人会看出你得的病症,到时候自会有人告诉三伯哪里有人可以医好你,那么三伯有八成会亲自带你来长安,然后你只需要养个两三月即可。”李世民胸有成竹的说道。

    李熹很想往李世民得意洋洋的脸上吐一口唾沫,然后大骂他的无耻!可惜的是他还不想找死,所以他只能想办法打消皇帝陛下的想法,他实在是不敢相信李世民嘴里所说的什么神奇药方,因为李世民自己就是乱吃丹药才那么早就死了的。

    “陛下,小子配合您肯定没有问题,就算修养两三年都没问题!”李熹先是表了表决心,然后继续说道:“只是这会儿先生的旧疾可能还未痊愈,怕是再经不起打击,况且长安陇西路途遥远,小子怕先生的身体抗不住。”

    李世民好像早就想到了这些,点点头说道:“你说的有理,朕也没有说让你马上就实行,这次你回去,朕会派两名御医跟你们一起去陇西县,他们会照料好三伯的身体,等到时机成熟,他们也会告诉你的。”

    李熹见他早就安排好,也只能点头答应,反正老村正收到自己的信后,也一定会有所安排,只要是先生同意自己的想法,那么不需要李世民的馊主意,先生自然也会来长安。

    “事成之后,朕就准你入宫与治儿一同进学,到时候朕倒要看看,你这神童,除了小聪明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本事。”李世民满意的说道。

    李熹听得又是心下腹诽,果然闻名不如见面,你这名垂千古的一代大帝,不仅出的主意不怎么样,而且还小气的紧,谁稀罕进你这皇宫进学!

    李世民见李熹没回应,像是看穿了他的想法,没好气的骂道:“太上皇赏赐的珍宝足够你的用度了!朕准你入宫进学乃是天大的恩典,还不快谢恩”

    李熹赶紧又做了一回磕头虫,高呼多谢陛下隆恩。

    长孙皇



第五十一章 墨乘的身份?
    等到李熹把此行的目的告诉了高士廉,一直处于兴奋状态的高士廉终于平静了下来。

    沉吟半晌,高士廉问道:“小熹子,你是如何认得墨乘”

    李熹随即把老村正如何找了刘首礼来做自己的武艺先生,又如何让自己故意落入人牙子之手的事情说了出来。

    至于墨乘则是在自己来到长安才认识的,自己只是好奇墨乘为什么找自己,这才问了远在陇西县的先生,而后先生就吩咐自己来找他许国公,别的就不知道了。

    “看来刘首礼故意让你落在人牙子手中,是要考验你一番,结果你表现的够聪慧,这才让墨乘起了爱才之心,想要你将来为他所用,不过墨乘想必也是看中了你先生的身份!”高士廉分析道。

    李熹见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也是跟着说道:“先生说墨乘并不简单,恐怕有什么目的,这才让小子来找高伯伯请教一二。”

    “你先生可是告诉你墨乘的身份了”高士廉问道。

    李熹想了一下答道:“先生曾经说过,当年他对墨乘有救命的恩情,那时刘首礼也在墨乘身旁,先生说后来他们主仆二人回到余杭争夺家产,后来又来拜访了先生,想必这墨乘应该是余杭的大户。”

    高士廉捋了捋胡须,缓缓点头说道:“当年你先生觉得墨乘身份不简单,就与老夫商议着人调查了一番,他确实是回到余杭去争夺了一些产业,可是后来老夫却是得知,墨乘争夺的产业却不是他自家的!”

    李熹听得一震,连忙追问道:“难道这里面还有什么隐情不成”

    “确有隐情,这些事情老夫得知以后,却已经没有了你先生的消息,所以,他也是不知道的。”高士廉顿了顿说道:“老夫这些年一直与山东士族(这个山东指的是华山、崤山以东广大范围,并不是指现在我们知道的山东省)交涉,也是无意中得知,那墨乘原本是博陵崔家的一员。”

    “博陵崔家墨乘不是姓墨吗怎么会是崔家的人”李熹惊讶的问道。

    “墨乘要在余杭行事,断不可能会用原本的姓氏,想来他应该是改名换姓了吧,这倒是不难解释。”高士廉答道。

    看来高士廉还不知道墨乘是墨家人的身份,要不然就不会不知道墨乘为什么姓墨了,李熹心里想道,只是墨乘的身份未免也太过离奇,先生通过常年的通信猜测出了墨乘出自墨家,而高士廉不知道墨乘出自墨家,反而说他是出身博陵崔氏!

    放下心底的疑惑,李熹故作不知的问道:“高伯伯,那墨乘为什么要让小子去交好宫中的皇子们”

    “应该是墨乘想要你交好皇子,将来也好为他的家族出力,从去年陛下令我整修《氏族志》开始,那些大族们好像都感到地位收到危机,无不想尽办法巩固自身势力,将来好在《氏族志》中有个好位置,想必那墨乘也是有此打算。”高士廉回道。

    李熹这才想起关于高士廉修订《氏族志》的事情,自己可是记得将来崔氏等大族全都被降为了三等氏族,怪不得高士廉会有这种结论。

    “高伯伯,那小子应当如何应对”李熹终于问出了此行的目的。

    高士廉闭着眼睛沉默了一会儿,随即开口说道:“不必应付,你年纪幼小,任何反应都不必有,只要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即可,即使墨乘想要利用你,那也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老夫既然知道了墨乘在长安出现,那么定然不会不作理会!



第五十二章 李熹,字……
    半个多月的舟车劳顿并不能遮掩李熹回家的兴奋,看着越来越近的陇西县城高大的城墙,他发现他的心里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对个时代有了认可感!

    想着家里温柔的母亲,可爱的妹妹,想着老村正严厉的教导,村正奶奶慈祥的笑容,想着大双单纯无比的眼神,李熹第一次感觉自己来到大唐也没有那么糟糕,至少这里同样有爱他的亲人,也同样有了他舍弃不了的人!

    ……

    自从李全和李熹从长安归来,李家的爵爷府就一直笑声不断,四岁的小香儿整天围着李熹叽叽喳喳,她张这么大以来,哥哥还从来没有离开过她那么长时间,现在哥哥回来了,又有人陪她玩耍了。

    李熹对自己的妹妹疼到了心底里了,所以一直等到他回到陇西县的第三天,才在高达的陪同下来到集马村。

    老村正夫妻笑呵呵的看着大双欺负了李熹半天,不管李熹如何大呼小叫也不劝阻。没办法,李熹竟然忘记了要给大双带礼物的承诺,这还了得大双对于这些事情可是记得清清楚楚,直到李熹答应带他偷偷做烟花,大双才算是放过他。

    李熹很奇怪为何大双的父亲魏德行作为朝廷的县令,为何会故意帮助老村正隐瞒身份

    老村正则是解释到,魏德行虽然是村正奶奶的亲弟弟,可是老村正二人成亲的时候他还尚未出生,等到魏德行长大了些,村正奶奶的父母却是不在了,魏德行在老村正的资助下更多的却是在亲戚家中长大,所以他并不知道老村正真正的身份。

    这也是为什么当年他们夫妻二人从长安出来后,会选择来陇西县的原因,只是那时魏德行已经在县中为官,却还不是县令,只是一个小主簿。

    李熹心里想到,现在魏德行要是知道了他姐夫的身份,一定会很激动吧,这些年他虽然做了县令,可是一直没能有所升迁,当年的陇西县,只是发现了一个“神迹”,包括当时的县令周万里之内的好几人都升了好几级,看到跟自己同僚多年的周万里升迁,那时候着实让魏德行很是羡慕。现在老村正的身份曝光,他这个妹夫,想不升官都难。

    晚饭过后,老村正终于可以和李熹好好聊聊此次长安之行的事情。

    这一老一少坐在一起,面面相觑半晌,都是哈哈大笑起来。

    当年老村正只是单纯的不想将来自己村里下一代的孩子们只能用刀枪混饭吃,这才起了要教导李熹读书识字的念头。

    不想命运从那时起就很神奇的把这两人联系了起来,因为李熹的出色让老村正不得不暴露自己的身份,又是因为老村正的身份,才让李熹迷迷糊糊的惹的墨乘、李渊等人的算计。

    而此时,不管他们两人愿不愿意,都必须跟着大势往前走了。

    这对老村正来说,虽说无奈,但是却让他沉寂多年的心思又起了波澜,当年苦读诗书,可不是为了现在在一个小村落里面当一个村正!要不是当年他看不清楚形势,让他觉得愧对自己的兄弟,他也不会归隐。如今他已年逾古稀,本以为此生也就如此了,可是没想到晚年自己收的徒弟又让自己重新回到了当年旧人的眼前,既然躲不了了,骨子里鲜卑人的不安分,又让他下定决心要送自己最疼爱的弟子一程!

    而对于李熹来说,不是谁都有机会从一开始就有机会接触到李渊、墨乘这样的“高端”人士,虽然未来可能危机重重,可是风险越高,收益就越大!做为一个后世人,李熹在这个时代,虽然有很多害怕的事情,可就是不会怕风险!没有人会比他更加明白该怎么



第五十三章 近乡情却
    贞观七年冬季,陇西县折冲府昭武校尉李全,接到长安来的调令,封其为归徳郎将,领从五品,来年开春即到长安任职。

    皇帝陛下李世明,亲自下旨赐李全长安西市府宅一座,以安顿家眷,可谓是皇恩浩荡。
1...1112131415...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