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客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二月老黑
果然,崔陵继续说道:“王爷,如果这些有识之士不能及时为陛下所用,那就甚是可惜了,老夫请求王爷可以像陛下举荐这个可怜的士子,也好对天下普通的百姓有个交代。”
崔陵有心算无心,李道宗虽然婉拒了崔陵的拉拢,但是却有点难以拒绝他第二次,更何况崔陵连天下百姓都搬出来了,要是他不同意,相信很快任城王不顾有识之士蒙尘的事情就会传遍天下,而如果同意了,就等于让崔陵得逞了!这让他一时间很是为难,他不禁有些羡慕那个混不吝的程咬金,要是他的话想必会直接把崔陵这个老匹夫直接扔出去吧。
沉吟了一下,李道宗说道:“崔先生说的有礼,不过本王确是不知道你说的这个有识之士到底有何本事,也不好直接推荐给陛下,此事还是从长计议的好。”
这话让李熹听得直摇头,这不是正好给了崔陵机会吗
只听那崔陵笑着说道:“王爷说的极是,不过想要考教一下那位士子也不用太过麻烦,他今日正好随老夫来了,在座的都是大家,想必很容易就能看出来他到底有没有才能。”
崔陵说完,不等李道宗出声,示意了一下一直坐在他身边的年轻人。
年轻人立刻站了起来,往前两步就跪在了李道宗的桌前。
“草民拜见王爷,还请王爷给草民做主!”
李道宗皱着眉头看着面前这个“炮灰”,淡淡的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崔先生说的可是事实你要好好回答!”
年轻人听到李道宗有些威胁的话,顿时心中打鼓,但此时却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只能硬着头皮回道:“草民叫做杨学望,乃是代州人士,崔先生说的是草民亲身经历,万万不敢欺瞒王爷!”
“嗯,你先起来,你的事情,本王自会禀告陛下好好彻查,不过你想要本王举荐你,那就拿出你的本事来!”李道宗坐直了身子,沉声说道。
杨学望站起身来,后退两步,拱手说道:“请王爷和各位先生考教!”说完整个人好像一下变得自信起来。
李道宗看着杨学望的表现,不由得暗暗点头,看来这个年轻人确实有些能耐,在座的可都不是简单的人,竟然还敢当场请他们考教!
“你倒是有些风骨,本王问你,如果给你一州之地,你要如何治理”李道宗出题道。
李熹听着李道宗的问题,眼神一亮。
杨学望没想到李道宗没有考教自己四书五经、诗词书画,反而问自己怎样治理一州之地,稍微有些愣神。
不过他很快反应过来,稍微一想便开口说道:“如果小生有幸能够治理一州之地,必定不敢辜负皇恩,定会整顿吏治,发展民生!”杨学望此时也不再自称草民。
“如何整顿吏治,如何发展民生”李道宗继续问道。
“凡贪腐之辈罢之,凡鱼肉百姓之辈杀之,凡尸位素餐之辈免之,凡阿谀奉承之辈迁之,此乃整顿吏治之准!如吏治肃清,民生自然发展也!”杨学望回答道。
&nbs
第三十三章 李熹的问答题
“胡说八道!”
崔陵听到李熹的话后,脸色都胀红了,只觉得这个小娃娃实在是可恨,什么都不懂也就罢了,还不知悔改的信口开河!
李道宗见崔陵气的不轻,心里有些幸灾乐祸,这老匹夫设计自己,李全这儿子算是给自己出了口气,不管这娃娃说的怎么样,也要护着他才是。
于是他说道:“崔先生莫要生气,让这小子说完,要是胡说八道,本王亲自打他屁股!”
崔陵听了李道宗的话更加生气了!什么打屁股这是在打自己的脸呢!
杨学望这时也是脸色阴沉,沉声说道:“小公子慎言!在坐的诸位都是饱学之士,如果小生说错了,先生们怎么会认可”
那是因为这帮人虽然一大把书也读了不少,可是没有一个真的做过一方父母官!说白了就是一帮老书呆子,而李道宗又是武将出身,这才正好被你这小书呆子给忽悠住了!李熹心里想到。
不过嘴里却说道:“诸位先生应该是为了照顾杨士子的脸面吧,他们不好意思说,只有我来代劳了。”
“小公子出身贵族,想必家中父母教导有方,那小生就请公子指教了!”杨学望微微一躬身说道。
李熹听他又把自己的父亲拉进来,知道他是觉得自己年纪小不好为难,想要父亲帮自己受罚。没想到这小子还挺有心机,那就不要怪小爷不客气了!
李熹摇摇头说道:“不是我父亲教的,是我自己想的!”
不等杨学望开口,李熹转身向李道宗问道:“请问王爷,您说的让杨士子治理一州之地,是要他从小做起,还是直接就当了刺史”
“那自然是刺史才有权力治理一州之地!”李道宗答道。
“那小子就说的没错了,请问这位杨士子,是不是只要你治下有官员贪腐,你就要直接罢官”李熹问道
“那是自然!”
“只要有鱼肉百姓的就直接杀掉”
“自然!”
“只要有滥竽充数的就做降职处理”
“自然!”
“拍你马屁也不行”
“溜须拍马之辈小生绝对不能留下!”
“那再请问,杨士子认为这些人处理多少合适”
“当然是有多少处理多少!”
“那是慢慢处理还是一下子全给他们端了”
“越快越好!”
“以杨士子的见识,你觉得目前我大唐这样的官员多还是不多”
“这……应当不少。”
“不少是多少”
“可能一半有余……”
“那这一半有余的官员,你是凭什么认定他们有罪”
“自然是要先暗中调查一番。”
“谁来调查”
“小生当亲力亲为!”
“那就是说,杨士子一上任,凭自己的调查就要杀掉或者免掉一州内半数以上的官员”
“这……”说到这,杨学望已经感觉额头冒汗了。
不等他回答,李熹接着问道:“我就算是你杨士子明察秋毫,没有弄错一位官员,那请问一下空出这么多位置,要谁来顶替。”
“有德者居之……”
“哪里来的有德者”
“这……”
“这什么一下杀了这么多的官员,你从哪里找人来顶替根本不可能找得到!那那么多空出来的公务要谁来处理”
“……”
“没人处理公务,那么岂不是要大乱了”李熹问完这个问题后,看着满头大汗的杨学望,不再说话。
这时在坐的众人都已经有些呆住了,李道宗听着李熹二人一问一答,虽然李熹把杨学望问住了,可是他总是觉得哪里不对…
李熹见没
第三十四章 宴后
随着杨学望的离开,宴会显得有些冷清下来,崔陵只是待了一会儿就借口身体不适离开了,只是走之前看着李熹的眼神很奇怪,有愤怒有不解,但是更多的是好奇。
崔陵离开不久,其余等人也都陆陆续续告辞了,很快就只剩下李全父子二人和站在后面的高达留了下来。
李博广看出李道宗留下李全等人还有话说,留下一句“孺子可教!”就回后堂去了。
李道宗见所有人都已经离开,招招手让李全三人上前来,旁边的李雪雁则是好奇的盯着李熹不放,很不明白这个比自己还小的男孩儿怎么想到那些问题的。
“李全,你这儿子可真是不错啊!平日里你可没少下心思吧”李道宗笑着问道。
“这个……大总管,说实话,末将从熹儿降生以来就甚少亲自教导于他,他更多的是在末将以前的村正家中进学,熹儿能有些见识,恐怕也是老村正的功劳。”李全有些不好意思的低头说道,毕竟这么多年自己没教过儿子什么实在不露脸。
李道宗点点头说:“这才合理,要是你这糙汉子来教,恐怕熹儿现在还只知道活泥巴了!”
李全听得头低的更低了。
李道宗见李全的做派,知道他有些惭愧,于是说道:“你不必不好意思,你在战场杀敌,用命给你儿子和天下无数百姓拼来了这安逸的生活,即使熹儿再怎么聪慧那也是你的儿子,抬起头来!莫要做态让本王生气!”
李熹也是说道:“爹爹您忠勇果敢,为人光明磊落,而且做事情不拘小节,孩儿也从您身上学到甚多!”
李全则是轻拍了一下李熹的脑袋,说道:“什么光明磊落、不拘小节,还不是说你爹是个糙汉子”
李熹嘿嘿一笑,抱住了父亲的胳膊。
李道宗好奇的问道:“熹儿,本王很好奇能教出你这么个聪慧孩子的先生到底是何人,你先生叫什么”
“小子只知先生姓李,并不知道叫什么名字。”李熹如实回道。
“也是姓李这倒是巧了,可惜不知你先生姓名,想必不会是什么无名之士。”李道宗遗憾的说道。
李熹虽然也好奇老村正的身份,可是也不敢就直接说出老村正以前在隋朝为官的事情,于是说道:“先生年纪大了,就算是知道了姓名,王爷可能也没听过,王爷不必遗憾。”
李道宗点点头,又对李全说道:“你随本王到内堂喝几杯,今夜这宴饮实在不尽兴!”说罢就率先往内堂走去。
李全赶紧追上,竟是把李熹留下不管了。
看着父亲走的利索,李熹满头的官司,不知道自己要做些什么。这时还没有离开的李雪雁说话了。
“李熹,父亲他们去喝酒了,你就陪我玩儿吧!”
李熹心道,你虽然是文成公主,那也是将来的事情,现在你只是一个小丫头,跟你有什么好玩的。
不过他实在不知道要做点什么,也就点点头答应了。
李雪雁好像很少有同龄人陪她玩耍,带着李熹在府中转来转去,嘴里不听的说着在长安的趣事,李熹有一句没一句的跟她搭话,脑子里却在想另一件事情。
一件李熹自从来到大唐以后一直念念不忘的事情!
这里是成纪,在后世的时候,这个地方基本就是天水市的地址,而大地湾离着这里应该不远了。
李熹之所以求着父亲李全带他来成纪,除了想要见识一下李道宗,更多的是想看看有没有机会亲眼看一下送自己来到这里的大地湾。
只是来到成纪以后,他发现虽然后世的时候,大地湾占地很大,可是沧海桑田,李熹真的到了这里以后,他竟连大体的位置都没法确定。这让他很有些挫败感,看来想要找到大地湾,目前还不太现实,只能等到以后自己这身体长大
第三十五章 长安,小爷来了……
第二天清晨,李全就带着李熹往陇西县赶去。李道宗七日后要带他们父子去长安,李全也需要回去交代一下公事。
李熹只是在家里住了三日便在高达的护卫下赶回了集马村。
老村正的身体还是不太好,毕竟年纪大了,又是忧心过度,恢复起来不是那么容易的。不过好在已经可以正常起居,只是暂时不能给李熹上课了。
老村正听到李熹说李道宗要带他们父子去长安参加李渊的大寿,脸色变得复杂起来。
“你父亲虽说出自那任城王军中,但这太上皇寿辰,他应该是没有资格参加的,为何李道宗要带你们前去长安”老村正问道。
当下李熹把那日宴会上的事情详细给老村正讲了一遍。
老村正听完说道:“原来这次你父亲倒是占了你的光,不过你虽然有些急智,但是却经不起推敲,想必那杨学望想一想也就明白了,只是你后一问让他无话可说,这才能使得他无奈退去。狗儿,日后莫要逞强才是。”
李熹恭敬道:“先生说的是,只是任城王对于我父有知遇之恩,为人又让人心生好感,小子不忍看他受到诘难这才忍不住想要帮帮他。”
老村正点点头说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老夫也不是说你错了,就是想提醒你,日后你渐渐长大,行事一定要想好后果才是。这次幸好你年纪幼小,要不然那清河崔家岂是你能得罪的就算有李道宗护着你,可是将来你也会寸步难行。”
“小子省的了,请先生放心。”李熹躬身受教。
“其实李道宗想要带你去长安进学倒是件好事情,如今老夫身体大不如前,日后恐怕不能如往日那般教导于你了。”老村正认真的说道。
李熹脸上堆起笑容道:“小子还是喜欢跟在先生与奶奶身边,如果去了长安,小子时时想念先生,想必书也念不好了!”
老村正哈哈一笑,摸着李熹的脑袋说道:“也罢!你已经要比同龄孩童强的太多,走的太快也未必就是好事,你就继续在老夫身边几年,老夫也想再送你一程。”
李熹知道老村正其实也是舍不得他,于是便又陪着老村正说了会话,直到老村正精神有些不继才退出房间。
剩下几日,老村正也没有再提李熹去长安的事,每日就如同以前一样给李熹讲些诗书道理,大双则缠在李熹身边,每见他进学结束,就拉着李熹到处去玩儿。
高达按时来到集马村接李熹回去陇西县,后日便要启程去长安,他们必须明日就赶到成纪与李道宗汇合。
老村正把李熹叫入房中,递给了李熹三封信,脸色复杂的吩咐道:“这里有三封书信,一封你见到任城王以后就交给他,另外两封请他代为转交给太上皇与陛下。”
李熹上次就猜到,老村正以前在隋朝为官,应该是认识李渊父子的,只是见他竟然让自己带信去长安,看来他们并不是仅仅是认识那么简单。不过李熹见老村正没有要告诉他的意思,也就恭敬的把信收了起来,没有多问。
“此次长安之行,切记多听多看,少言慎行!”老村正最后嘱咐道。
李熹恭恭敬敬的给老村正磕了个头,谢过先生的嘱托,又请村正奶奶一定保重身体,答应大双回来一定给他带礼物,就跟着高达回到了陇西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