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太清问道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归海云轩
人族众人离开之后,其他的两位圣人和后土亦是相继离开。
第一百三十四章 五帝时代(四)【求订阅!】
第一百三十四章五帝时代(四)
人族,自挚接手人族之后,人族便是进入了新的时代。
不过因为挚志大才疏,又有暴虐之性,曾治理天下九年,为政不善,民怨沸腾,又因其背后无人辅佐,威望不足以震慑族中各方势力。
于是,挚迫于各方压力,在与众人商议之后,便退位让贤与截教弟子多宝道人的弟子尧。
而这尧也是挚的弟弟,尧,姓伊祁,名放勋,十五岁时被封为唐侯,他在唐地与百姓同甘共苦,展农业,妥善处理各类政务,把唐地治理得井井有条。
不仅受到百姓的拥戴,而且得到不少部族领的赞许。
放勋即帝位,帝号尧,因初封于唐,即以唐为朝代号,这亦是人族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号,后人称其为唐尧。
相传帝尧仁德如天,智慧如神,接近他,就像太阳一样温暖人心,仰望他,就像云彩一般覆润大地。
他富有却不骄傲,尊贵却不放纵,他戴的是黄色的帽子,穿的是黑色衣裳,朱红色的车子驾着白马。
他能尊敬有善德的人,使同族九代相亲相爱,同族的人既已和睦,又去考察百官,百官政绩昭着,各方诸侯邦国都能和睦相处。
唐尧即位后,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他借鉴其兄挚之过失,在老师药师的支持下,迅安定人族。
唐尧又常常深入穷乡僻壤,到山野之间去寻查细访,求贤问道,察访政治得失,选用贤才,唯恐埋没人才,野有遗贤,史载尧之功臣九人,或说十一人,可谓人才济济。
在这么多的人才辅佐之下,人族在尧的治理之下兴旺了起来,唐尧当政初期,天文历法还很不完善,百姓经常耽误农时。
因此尧命令羲氏、和氏,遵循上天的意旨,根据日月的出没、星辰的位次,制定历法,谨慎地教给民众从事生产的节令。
羲、和两族掌天文,根据日月星辰运行等天象和自然物候来推定时日,测定了四季,又以月亮一周期为一月,太阳一周期为一年,一年定为三百六十六天。
这是人族之中最早有记载的历法,奠定了人族农历的基础,一年有三百六十六天,用置闰月的办法来校正春夏秋冬四季。
帝尧又真诚地告诫百官各守其职,将诸事处理妥当,如此施政之下,人族再次迎来一波高展的浪潮。
而这时,帝尧在位已有三百七十余年之久,自感功德圆满,所以便欲寻找一位大贤,来接替人族共主之位。
于是,帝尧召集群臣,向他们询问何人可以接替人族共主之位,群臣听后,相互议论了一会,才回道,“共主之子丹朱通达事理,可以接任人皇之位……”
帝尧不屑的说道,“哼!丹朱么,其人愚顽、凶恶,用之不妥……”
众人听了,尽皆沉默,丹朱可是帝尧最心爱的儿子,如今帝尧排除在外,众人一下子失去了推荐对象。
稍稍沉默片刻,众人再次开始讨论人选,最终,众人终是达成共识,众口一词道,“圣皇轩辕陛下有一孙名鲧,此人见识广博,本领不凡,为人处世世人无不称道,足以担此重任。”
帝尧一听,低头思考一会儿,刚要答应,心中突然一动,只见帝尧眼珠一转,接着抚须说道,“此人的确不错,但尔等还是多举荐几个,莫要错漏。”
众人一听,深觉道理,便又开始讨论,突然,大臣四岳对尧说道,“有一人,名为虞舜的人流寓在民间,他的德行很好。就是不知其是否能够胜任共主之位……”
闻言,帝尧说道,“嗯,此人我也是听说过,就是不知究竟如何,你仔细说来……”
四岳回答道,“舜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瞽叟是个盲人,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象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
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
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与家人和睦相处,尽孝悌之道,把家治理好,使他们不至于走向邪恶……”
随后,尧说道,“那我就先试试他吧!”
……
陈都之中,帝尧决定了舜之后,便是打算试试看此人,是否如传闻说的这般。
于是帝尧将他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从两个女儿身上观察他的德行,看他是否能理好家政,舜让她们降下尊贵之心住到妫河边的家中去,遵守为妇之道。
二女都对舜十分倾心,恪守妇道,舜制作陶器,能带动周围的人认真从事,精益求精,杜绝粗制滥造的现象。
他到了哪里,人们都愿意追随,因而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尧得知这些情况很高兴,赐予舜絺衣和琴,赐予牛羊,还为他修筑了仓房,瞽叟仍然想杀他,与家人合谋,多次谋害于舜。
但舜却总是如有天佑一般,能够奇迹还生,即便如此,舜还像以前一样待奉父母,友爱兄弟,而且更加恭谨。
这样,试完舜的品行之后,尧便开始让舜去接触政务,尧让舜试任司徒之职,负责推行德教,舜便教导臣民以“五典”。
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种美德指导自己的行为,臣民都乐意听从他的教诲,普遍依照“五典”行事。
尧又让舜总管百官,处理政务,百官都服从舜的指挥,百事振兴,无一荒废。
并且显得特别井井有条,毫不紊乱。
尧还让舜在明堂的四门,负责接待四方前来朝见的诸侯,舜和诸侯们相处很好,也使诸侯们都和睦友好,远方来的诸侯宾客,都很敬重他。
最后,尧让舜独自去山麓的森林中,经受大自然的考验。舜在暴风雷雨中,能不迷失方向,依然行路,显示出很强的生活能力。
……
经过多方考验之后,尧见识到了舜不凡的才能以及高尚的品德,舜终于得到尧的认可,于是帝尧便命人准备,五十年之后,将共主之位传与舜。
这段时间,也好让他教导舜接手人族所有事物了。
而在尧在位的期间,截教在人族之中得到了兴盛,到底是两位人皇之师,如此影响之下,截教在人族想不兴盛都不可能,有不少的气运提升。
对此,通天倒是颇为的满意,亦是等待着尧的证道,届时,教导任务便算是完成了。
……
……
第一百三十五章 第六帝?【求订阅!】
第一百三十五章第六帝
五十年的时间悄然流逝,如今,已到禅让的时机。
太上等人都已到此,还有不少观礼之人都是到来了。
陈都之外,高台之上。
“今,吾帝尧在位五百年,已觉圆满,将共主之位禅让于舜!”
台下众人在帝尧说完之后,便开始齐声高呼起帝尧与舜二人的名字。
而在两人之下,截教大弟子多宝道人满意的点了点头,和舜的老师剑心对视了一眼,算是交接了。
……
与此同时,九天之上裂开了一道口子,降落了一片功德金光来,比之帝喾证道之时,那也是相差不大了。
功德落下,一分为三,七成半落到了帝尧的身上,两成落到了人皇之师多宝道人的身上,剩下的半成,给了协助过帝尧以及观礼的众人身上。
太上见人皇功德落下,旋即上前一步,取出崆峒印,往虚空一抛,喝道,“人皇,立!”
话音刚落,便见一道人皇帝气飞去,没入帝尧的身体之中去。
吸收了功德和人皇帝气之后,帝喾的修为开始暴涨,直接从大罗金仙后期直接突破到准圣圆满之境,成为了天地之中的又一位高手。
帝尧证道,成就人皇道果,日后坐镇人族圣地。
而多宝道人得到了功德之后,直接步入了准圣中期,修为已然不低了。
见此,通天那是颇为的满意的,只要多宝勤加修行一段时间,准圣后期便是不难了。
典礼完成之后,太上和女娲离开,燧人等人便是带着帝尧返回了圣地,让帝尧在三皇五帝中修行,有着伏羲和几位人皇相助,帝尧的修为根本不用担忧。
人族众人离开之后,其他的两位圣人和后土亦是相继离开。
……
舜在即位人族共主之位后,剑心自然也是相伴其旁个,为他排忧解难,并且教导他修行之法。
在人族圣地的支持之下,帝舜便开始放手施为,先,帝舜通过观测北斗星,来考察日、月及金、木、水、火、土五星的运行是否有异常。
接着举行临时仪式祭告诸圣,用把祭品放在火上烧的仪式祭祀天地四时,用遥祭的仪式祭祀名山大川,又普遍地祭祀了各路神祗。
他收集起公侯伯子男五等侯爵所持桓圭、信圭、躬圭、谷璧、蒲璧五种玉制符信,选择良月吉日,召见四岳和各州州牧,又颁给他们。
舜去东方巡视,到泰山时,用烧柴的仪式祭祀东岳,用遥祭的仪式祭祀各地的名山大川。接着,他就召见东方各诸侯,协调校正四时节气、月之大小、日之甲乙,统一音律和长度、容量、重量的标准。
修明吉、凶、宾、军、嘉五种礼仪,规定诸侯用五种圭壁、三种彩缯,卿大夫用羊羔、大雁二种动物,士用死雉作为朝见时的礼物,而五种圭璧,朝见典礼完毕以后仍还给诸侯。
舜向诸侯们普遍地陈述治国之道,根据业绩明白地进行考察,根据功劳赐给车马衣服,舜开始把天下划分为十二个州,疏浚河川。
规定根据正常的刑罚来执法,用流放的方法宽减刺字、割鼻、断足、阉割、杀头五种刑罚,官府里治事用鞭子施刑,学府教育用戒尺惩罚。
因灾害而造成过失的,予以赦免;怙恶不悛、坚持为害的要施以刑罚,这时三苗在江、淮流域及荆州一带多次作乱。
这时舜巡视,便把驩兜流放到崇山,以便改变南蛮的风俗,把三苗迁徙到三危山,以便改变西戎的风俗,舜的所作所为,天下悦服。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舜在位后期,洪荒之中发生暴雨水灾,而且灾祸越来越严重,这倒不是龙族在兴风作浪,而是真正的天灾。
舜对此道却是不甚精通,不得已之下,便将治水重任交予人族另一位大贤,鲧。
……
鲧的父亲是颛顼帝,颛顼的父亲是昌意,昌意的父亲是黄帝。
鲧当初都是名满人族,是争夺人皇之位的有力人选,可惜后来他们都给挚做了大臣,结果帝尧成为人族共主后,他便被罢黜了。
鲧幼时曾淂神人传授,习得一身本事,自从接到治水之大任以后兢兢业业,劳心劳力。
然而鲧即使再强,区区一人之力又岂可拦得住这无匹的洪灾,即使人族聚集在一起群策群力也也扛不住这可怕的天灾。
不过,鲧对此事还是义不容辞,在得到帝舜的授命之后,鲧便收拾行装,会同众人一起前去治水。
鲧采取拦堵之法,利用女娲娘娘造人之后留在人族的息壤,制造堤坝、大山迫使黄河大水归位,又拦江蓄水,让百姓农业有了灌溉之源。
虽然短暂地平息了水患,但终究不是长久直接,十数年之后,水患再度爆发,而且比之前的还要凶猛,人族一时间,损失惨重,而鲧也因此被帝舜给斩首示众。
……
而在三十年前。
首阳山,太清宫中。
“苍冥!”
太上缓缓睁开双眼,口中轻道一声。
“老师,弟子在!”
苍松闻言,当即起身回道。他不是太上的亲传弟子,只是记名弟子,他诞生于无极山脉之中,跟脚乃是先天松树,倒也是不错。
他从太上证道之前,便是聆听太上的大道之音了,得到了不少造化。
除此之外,在太上证道之日,亦是得到了莫大的机缘,直接进入了大罗金仙之境,而后便是拜入太清宫门下,只是太上不收亲传弟子,所以只是添为记名罢了。
对于苍冥倒也是颇为开心了,能成为太上道尊的记名弟子,已然比洪荒之中的圣人弟子还要好了。
“人族之中,鲧被斩首,但他关系下一位人皇,你前去将其儿子收为弟子,教导其修行,这也是你的机缘。”
太上手中算了算后,对苍松说道。
第六帝,这将是完善人道的一大步,就是此前太上亦是没有料到,但既然人道走到这个地步,有了第六帝,那就必然是会产生极大的影响的。
“老师,人族大势,不是三皇五帝么如今五帝即将归位,为何还有人皇诞生”
苍松神色不解,看着太上问道。
“不可问,你前去便可,这可助你进入准圣之境……”
太上缓缓闭上双眼,淡淡开口道。
“弟子知错,这便前去……”
苍松闻言,心中一惊,既然老师这么说,那自己必然是不敢再问了,行了一礼之后,便是动身离去了。
而苍松离开之后,太上再次睁开双眼,看着人族所在,微笑道,“六帝,倒是有趣,如此一来,人道便可助我冲击太极之境了……”
说罢,太上看了一眼太虚殿中的玄都一眼,满意的点了点头,玄都以及快要准圣圆满了,虽然证道还远,但只要积累,总是没错的。
收回目光之后,太上继续参悟起人道来。
……
苍松凭借着大罗圆满的修为,只花了三十年的时间,便是赶到了人族之中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