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成了一条锦鲤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丹尼尔秦

    桃红笑着看他:“你看我干嘛?徐铮他是减不下去,不是吃得多。”

    “还是夏老师运动量大,滑板忒溜。”季铭看了一眼元泉,翻开剧本,呼出一口气,看着爱丽丝:“你说?”

    爱丽丝点点头。

    她确实知道这个电影是季铭主导的,但是作为导演,她肯定是有自己的想法和坚持,季铭让她先说也是个态度,旁边还备着一个高水平同声翻译呢今天。

    “这个故事,相信大家都已经看完了。我有一点很重要的看法,之前我其实希望季铭把最后那一部分给拿掉,只把前头的剧本交给大家。因为我希望在电影演到最后之前,不应该有观众可以猜测到这是个想象中的世界,所以我觉得各位演员的表演,也应该基于这一点,不要在表演里剧透。但是季铭最终还是认为应该全部给大家,相信大家的专业程度足以处理。那么我在这里,还是要特别提醒一句,那个感觉,一定要有,后面拍摄的时候,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要求。

    另外……”

    爱丽丝的剧本上写的密密麻麻的,另一边的分镜剧本更是厚厚一大本,她对电影吃透的程度,大概不会比季铭弱,从具体操作上来说,甚至比季铭要更强。

    演员们对这个意大利导演,也是不自觉尊重起来。

    一个能做准备工作到如此详实境地的导演,无论如何都是值得尊敬的更何况,这是一位拿过戛纳评委会大奖和最佳剧本的名导,虽然在中国商业价值不多高,但绝不是什么阿猫阿狗。

    “那么从杨鸣这个角色来说,他舞台事故昏睡了五年,醒来之后发现自己头发长了,人也沧桑了,回到舞团之后,在练习中发现自己的舞蹈水平没有任何下降,他非常惊喜,接着《寂静湖》的独舞舞者因为意外事故无法出演,舞团开始重新选择人选,杨鸣在面试时表现的极其超常,拿下了这个机会,接着他开始排练舞蹈这个过程中,他开始发现自己并没有老,发现钟表都停在了他出事的那天,发现舞团节目宣传单也停在了他们出事的那台演出他不是一个科幻作家,无法尽善尽美地推演出五年后的一个世界,所以漏洞不断地出现……”季铭简介了一下自己的剧情。

    他的戏份超级多,说的也很长。

    其她人都没有那么复杂。

    “春芽是舞团的舞蹈指导……”

    “艾琪……”

    剧本的讨论是非常深入的,尤其以季铭、元泉和桃红这三个话剧演员为主,本身他们都是国话、人艺的演员,习惯性的进行攻击性很强的剧本分析,最早季铭进国话的时候,就差点被吓到。现在就轮到春花和楚萧,包括王筱晨,她虽然也算是老演员了,演了很多电视剧,但是建树不多,表演上也只能说满足要求,比较重要的是,她三岁学舞,很有很高的舞蹈功底。

    她们仨反正是有点插不进去话。

    偶尔插进去了,面对几位老师的那种恨不得看进您心底里头的眼神,也会抖一抖,腿都要软了,只能使劲儿坚持,一点点从自己的角色里头挖出来东西,从自己的经验、经历里头去找到有益的东西,搜魂夺魄似的,特别难受。

    第一次读剧本,就让他们感受到了演一部高水准的电影的难度。

    更别说,看那三个自己打团战的时候。

    “这个如果仅仅是说让艾琪成为杨鸣性@幻想的一个道具,那完全不必给她安排这么多细节,大可砍掉,节省时间,加强节奏。”

    “人物一定是干净单纯的,这不是一个把人物网络搞得绵密复杂的电影。而且幻想对象怎么就不能有丰满细节?反而她还必须是极其丰满的,否则就说服不了观众,为什么这么一个纸片人,你都躺那儿了要死了,还要去幻想。”

    “那你说‘她喜欢鹅黄色’‘她的自行车车座是鹅黄色的’‘她将一朵鹅黄色的绒花放在了吊兰上’,所有这些强调,怎么集中于幻想对象的塑造?”

    “你完全可以……”

    “我再问你……还有这里,这里……”

    “你们的问题在于……”

    “错了,你这个理解肯定是错的,我说三点……”

    “第一点你详细说……再说细一点……这里具体是什么……”

    “通通不对,你整个都理解错位,我跟你说……”

    林春花和楚萧对视一眼,战战兢兢,恨不得缩到桌底下去。或者至少让他们加入到文晏和爱丽丝的交流里面那里温和很多,比较起来,简直算是港湾了。

    一场剧本讨论会之后,有人茅塞顿开,有人通体舒畅,有人精疲力尽,有人眼神无光……

    “保密,保密,保密!我再强调一遍。”京城文化的杨副总半路进来,等着嘱咐大家:“后面我们工作人员都会跟家一起把需要注意的问题理一理,尤其是楚萧,官宣之后你会受到不小的关注,毕竟也是男二号了,有什么需要清理的,我们工作人员会跟你的经纪人一起考虑。”

    这些年明星被起底起的太多了,季铭本身作为顶流中的顶流,不会在这种事情上疏忽他可不愿意成为第二个《通天劫》,也不喜欢公司变成第二个龙城影视。听说练海成现在为了找钱,房子都要卖了。

    “好,回去就在多想想,想想透,入组之后呢也进的比较快。”季铭补充了一句,就散会。

    其实不用他说,震撼教育之后,如果这仨还不紧起来,那就是找削了,临时换一两个配角的事情,那绝对不是什么大事儿。

    这样的围读剧本,一连开了7场,几乎把能讨论的都讨论透了,包括爱丽丝的翻译式参与,也都完全足够透彻。这就是请了一帮不那么忙的演员的好处,要是有一两个档期很紧的,这种围读强度,绝不可能。

    有的话,也就顶多一两次,更不要说质量了。

    开拍之前,季铭先行飞往沪上参加白玉兰的活动,其他演员后面跟来剧组将使用沪上的皇甫小剧场作为主布景,大部分剧情都可以在沪上完成,还有一小部分在金陵拍,就最后杨鸣登台跳舞那一段,在金陵找了个更适合的小剧场,爱丽丝坚持要过去拍。

    ……

    虹桥机场。

    看到粉丝围过来的时候,季铭下意识扫了一眼,看看是不是有一姐的身影。没看见,不知道是没来,还是咋了。

    接机这事儿,大概除非把航班信息保护给做好,否则是没法避免的了。

    林冉和唐凡跟哪吒似的,接了一堆卡片、信件,顺便拒绝礼物袋子在这一点上,季铭是个很渣的偶像,他不看信的,就会收起来而已。有些人据说每一封信都会看,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哥哥看看我,看看我。”

    “看看吧。”

    有一个妹妹好激动其实季铭觉得她像姐姐,不是妹妹。

    于是季铭上车之前,摘下墨镜,从左到右,从右到左,还踮起脚看后面,一旦平淡:“看过了啊,走了。”

    留下一堆哭笑不得的粉丝。

    “莫得感情。”

    丹尼尔秦说

    谢谢花非花话飞话1000点,法月儿、ilia500点打赏。本来打算再写一章的,看篮球比赛看耽误了,明天看看能不能加一更盟主。我成了一条锦鲤最新章节就来网址:




第0394章 二赴白玉兰奖
    季铭抵沪之后,坐地户顾锐同志,当然又要不辞辛劳了。

    “我就奇怪了,为啥你每次到沪上来,不管是拿奖、巡演,还是咋地咋地,都得让我来给你当牛做马,我怎么那么不服呢?”顾锐一边儿开车,一边儿嘀咕。

    “这不是咱俩好么。”

    “呵。”

    季铭瞅他那不服的样儿,就想笑。说起来当初他跟顾锐是先认识的,后来借由顾锐,才跟他的前同事雷大头、郭惊飞认识。现在看来,也确实人跟人之间的缘分是有先来后到的,虽则那俩都是季铭的朋友,也都是圈内同事,但相处起来,还是跟顾锐最熟悉。顾锐去京城,假如季铭在,方便的话一定会招待他。季铭到沪上来,往往主办方的安排,都会婉谢,让顾锐帮忙。

    这位哥哥升职之后,上台的少了,闲工夫多了,跑来跑去其实挺乐呵的,主要是季铭每次来沪上,也都不是来玩儿的,见这见那,倒是让沪上不少人都清楚,顾锐跟季铭关系莫逆。

    “这位张小姐,张总,是文化广场的老总,他那公司叫文化广场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不知道你听没听过,反正在国内音乐剧制作行业有一些资历的。你也清楚,国内做音乐剧的,那就没什么特别资深的,文化广场已经算是里头不错的了。张总跟我们中心的一个副总是亲戚,拐着弯来找我,我也是沾着你的光了。不过我们也没实在关系,要应什么事情,你自己考虑,不用管我,你能坐下来跟他们吃一顿聊聊,就是我的面子了。”

    “我一向六亲不认,不用担心。”

    “……”顾锐瞥了他一眼,摇摇头:“你也就是自己牛哔,不然就你这样,迟早让人沉黄浦江里头去。”

    “你是不是傻,我要不这么牛哔,我能这么不识抬举么?”季铭跟看乳臭未干的小朋友一样:“所以说,人呢,最划得来的不是去逢低做小,不是去八面玲珑,而是让自己变牛哔,知道吧?学到了吧?你学到,今天这一趟司机就不白做。”

    顾锐真的想要直接把车开进黄浦江算了。

    先去酒店,收拾了一下,让唐凡和张琛自己出去找吃的,季铭就跟顾锐直接去赴宴。

    张总,单字一个洁,是位巾帼英雄,闯荡十里洋场,靠的可不是脸和身体,那扎扎实实靠的是投胎。她家里在沪上文化届,相当有底蕴的,爹妈都是这一行当的,祖上还有老辈儿艺术家,到了张总这一根独苗苗,人家投身商海了,现在也是小富。

    “季老师,幸会幸会,来上座上座。”

    季铭也不必客气了,主宾上座,顾锐居左,张总居右,对家是张总公司的一个妹子经理,相当飒爽饭局就是这样了,主宾和主家之外,还得有一个主陪,这主陪得负责起搞气氛,劝酒奈何季铭不是个好客人。

    不喝酒,不喜欢搞颜色。

    张总眼皮子光,那位主陪也不是个没眼色的,两轮下来,看明白了,这是个真·艺术家,德艺双馨那种。不是给干女儿买a货的,也不是“非洲大草原进入了还挺紧的交配的季节”……

    “季老师,那我就直说了。这次请顾老师帮忙,主要是希望能跟季老师在音乐剧上有合作的机会。”

    这事儿不意外。

    《末代皇帝》的成功,不知道让多少体制外的制作公司垂涎欲滴,对人艺这种大户恨得咬牙对比来看,开心麻花的《乌龙山伯爵》演了一千多场,票房过亿,历时多年。但《末代皇帝》呢,这么火爆,一票难求,首轮巡演更是打破无数话剧票房纪录,照市场原则来说,得演啊,不停地演,演到没眼看了,收不抵支了,才会停。

    可人艺是谁呀?人艺一票难求的戏多着呢,《窝头会馆》十年前就首轮破千万票房了,不还是说不演就不演了。

    这就是大户。

    掌握着最好的演员,最好的导演,最高的知名度,最高的美誉度,还有每年三四千万的拨款,人家不把票房放得那么前按照《人日》的**,就叫“文艺创作不能完全搞市场导向,要注重社会导向,价值导向,要有使命担当,责任担当”,意思是一样的,钱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艺术和宣传。

    他们这个高姿态是一回事,外头的制作公司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一台舞台剧的票房,好的时候,多则三五万,这是百座级的小剧院,或者二三十万,这是千座级的大剧场,但是能拿到制作方手上的,其实跟电影也差不多了。首先小公司只能依赖票务平台,杀千刀的黑心票务,要拿走20个点,然后各类制作成本,主创工资,各种交通、吃的住的、道具、灯光舞美。还有剧院成本,不论是分成的还是给场租的,也都是一大笔。

    一般也就是三十多个点,上座率稍差,就是一个赔钱的事儿你说黄牛票贵,那又是另一层地狱的事情了,制作方拿不到手上。

    所以说,舞台戏剧的日子,并不好过。

    音乐剧是个全新的机会。

    目前基本上没有大剧院能主宰音乐剧制作,反而是民间的制作公司做了不少口碑不错的小音乐剧。国话前年做了第一台音乐剧,起了个名字非常诡异,叫《你若离开,我便浪迹天涯》,扑的要死,后来也没有动静了。

    所以,季铭被盯住,而且张总明言说不是国话、人艺他们篮子里头的话剧,而是音乐剧合作,都是意料之内。

    季铭来之前就想到了,他要做音舞剧,其实光靠国话,那真是要累死锦鲤了,估计隔三差五就得许一个愿,找一个好导演,找一个好音乐总监啊,找一个好舞蹈总监啊,找一个好演员啊,找一个好道具师啊……到底还是要找对合作者。

    其实你把艺术家·季把赚钱这事儿放一边,找人合作是最佳的方式,什么都自己干,不符合专业分工,也没那个精力。让季铭自己去管盒饭,去管租车,他真不愿意浪费自己的生命。

    至于文化广场和张总,是不是一个好的合作对象,就要看了。

    季铭看了一眼顾锐,顾锐做了个无所谓的表情气的张总牙痒,也没办法,人家没收她的好处,不给她办事是理所当然。

    “张总怎么会觉得我要做音乐剧?我这次来沪上,就是来做电影的,然后我也还有话剧的工作,很多其他的社会事务。就算还有额外的精力,我陪陪家人也是好的,没道理花在音乐剧上的,我要是记得没错,去年音乐剧的票房,大概都不到2亿?还是3亿?呵呵呵呵。”

    这四个呵呵,并不是没有价值的,而是隐藏着“你知道我电影票房有多少么?一部《地球》够你音乐剧整个行业忙活十年的了”,我为什么要去搞音乐剧?

    “季老师当然不会是因为钱,您要是只想赚钱,也不会一直坚持在舞台上表演了,更不会那么严格地接戏,接代言,”张总捧了季铭一句:“我们只是觉得,国内音乐剧方兴未艾,从欧美日韩来看,音乐剧其实都会超越话剧,成为舞台表演的头号形式。英美,音乐得占到舞台表演票房的80%,日韩这个数字也有60%,国内?不到10%,潜力是非常大的。而且这10%里头,海外音乐剧还要占掉一半以上,您想想看,大好的市场,全让洋人特么给糟践了。关键是,电影有国产保护机制,音乐剧还没有!”

    哈哈,张总还是个小愤青呢。

    “国内现在台面上的这些人来说,您是这个。”张总竖了个大拇指:“你唱是歌唱家级别的,演是表演艺术家级别的,影帝,舞台银幕全都不在话下。舞蹈上,也绝不是庸手,而且我也听说了,您特地拜了中国歌剧舞剧院的山茺主席学习了,以您的天分,一定进步神速。”

    张总掰着手指头,表演,音乐,舞蹈,知名度,美誉度,体制内外、海内海外的影响力,语气甚至激动起来:“一只手都数不过来,您是应运而生的人物,注定要在音乐剧国内拓荒的时候横空出世,大展身手。”

    噗。

    顾锐一口汤喷回碗里,看看张总,又看看季铭,起身让外头的服务员来收拾,等收拾妥当,他才相当复杂地看着张总:“张姐,您平时蛊惑人心都是这么来的?厉害!”

    一个大拇指。
1...202203204205206...2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