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一条锦鲤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丹尼尔秦
“《哪吒》这边,光线要提档到7月26号,10号有媒体看片会,那个时候应该就有第一波反馈出来,13号开始第一轮点映……”
光线依然选择了此前确定的方式,通过点映来促进口碑蒸发,显然对电影质量还是有些信心的——也是,预估票房能放到6亿的动画电影,没信心也不太可能,加之暑期档毕竟对动画片比较友好,孩子都在放假嘛。
“我10号要是还没回去,13号应该也差不多了。”
“行,我知道了。”
再聊了一下音乐剧的事情,张洁还是在继续做工作的,除了主创之外,当然还有许许多多事务性的工作,文化广场有这方面的人脉和经验,有她来主操,是帮季铭省了很多事情——专业的事,还是要找专业的人。
“伦敦的天气怎么样?”
“……难道我们还要social一下再挂电话?”
“这不是直接挂显得突兀么。”杨如意干笑了两声:“看来你感觉还不错,英文都压不住要冒出来了。”
然后就突兀地挂了。
初晴吹完头发出来,看季铭一言难尽地对着自己的手机:“怎么了?”
季铭摇摇头:“班子不好带啊。”
两人抵达伦敦之后,爱丽丝介绍的那位先生,意大利和英国混血,叫马塞洛——这个名字非常讨人嫌,戛纳电影节拿走季铭影帝的那位,也叫马塞洛,意大利人就不会取别的名字了。不过这个马塞洛非常热情,不仅帮季铭和初晴买好了很多需要提前订的剧院门票,还帮他联系了一些排练剧院,可以进去看一看。
相处了一天多下来,用国内的思维来理解一下这位马塞洛,大概是个混圈儿的——就是自己不太牛哔,但能跟牛哔人士搭上,不同的牛哔人士通过他来相互交流。他的那个售票公司也是这么办下来的,跟伦敦,尤其是西区的很多戏院都有一些关系。
哇。
爱丽丝真是介绍了个地头蛇给他。
太棒了。
显然马塞洛对这位华国新贵,也相当看重,或许是戛纳获奖,或许是在意大利不俗的知名度,或许是对中国市场有一些未雨绸缪……不论如何,他用接待贵宾的标准来接待了季铭——表示在伦敦的时间里,任何时候,任何事情,他都可以尽力帮忙。
其实买票就已经是个很大的忙了。
如果你只是希望在西区看几场戏,那大致上只需要准备好英镑就行了,但是如果你对那几场重磅剧目有兴趣,比如女王剧院的《剧院魅影》,桑德海姆的大悲,《悲惨世界》,兰心剧院的《狮子王》,这个兰心剧院不是楼烨导演的那个《兰心大剧院》,但它们的英文名其实是一样的,当初也是英国人在沪上建的兰心大剧院。
这些就需要提前买票了,否则即便还能有余票,也是接近天花板的第三层、第四层,或者边边角角那种了。
“走么?”
“走。”
季铭戴了个口罩——之前他没有戴,因为没打算去热门景区,没想到还是被认出来了,不仅是游客,还有一些欧洲人,他确实在欧洲有那么一点名气了,所以今天还是口罩戴起。
“等你老公以后誉满全球,可咋办呐?”
“……莱昂纳多,布兰德·皮特,小罗伯特·唐尼,他们不还是活的好好的?你且早着呢。”
“啊,”季铭陶醉地靠着初晴:“原来你对我的期待这么高啊,你要说出来啊,不说出来我怎么知道的,你就是太害羞。”
不知道伦敦打人犯不犯法。
……
女王陛下剧院,外观非常古典,里头非常小。
不到现场,你根本想不到它为什么这么小,尤其是如果你在国内的很多设备精良的剧院看过舞台剧,就会觉得——这个舞台,这个剧院,这些座位,简直像是儿童版的,座位和座位之间没有区隔,半场剧目看下来,如果脊椎不是很好,恐怕会不太舒服。而且哪怕前头坐的不是什么特别高大的人,也有可能挡住你的视线。
但是当正式开演,季铭就发现,果然是《剧院魅影》的专有剧院,舞美上的设计,那一只大吊灯从二楼观众头顶掠过的刺激,换场的流畅度几乎行云流水,一点滞涩都没有,纵向拔高、横向收窄的剧院格局,让大部分观众几乎融入到剧目当中,因为距离着实近,以季铭的位置,几乎可以看得见台上演员的细微表情。
此外,现场乐队,惊人的演唱,熟练而自由的表演……啊,不愧如此,当是如此。
《剧院魅影》哪怕在国内也是声名最盛的音乐剧作品,但很多人其实并不特别了解,只是听过名字——它的故事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天才但丑陋的“魅影”,女演员克莉丝汀,剧院拥有者罗尔之间的一段三角关系。一个丑陋敏感又天才的人,那指定是不能顺顺利利娶到媳妇的,何况还有个高富帅竞争,于是就得作妖,故事就在这一轮一轮的作妖里进行,最后称不上圆满,尽管克莉丝汀表示自己可以忽视他的丑陋,但魅影“良心发现”,被爱情感动了,让罗尔带着克莉丝汀离开,自己则消失无踪,只留下面具一个。
这种丑鬼爱上美女的故事,在欧洲挺多的,类似《巴黎圣母院》的卡西莫多。
好理解且为观众熟悉的剧情,其实本身就是它长盛不衰的关键原因之一。
季铭发现了很多中国游客,来西区打卡的游客不少,其中尤以女王剧院的《剧院魅影》名声最大,在这里看到很多中国人,是意料之中,他等了等,稍后才退场。
“怎么样?”
“音乐很棒,”初晴眼睛亮晶晶的:“我刚才很想加入乐队。”
季铭无奈看着她,可能专业人士会多一些角度,但也会少很多乐趣,初晴也好,他也好,难免都无法全情投入去欣赏整个剧目。往往,他会觉得魅影的嗓音是不是不够“幽灵”,觉得罗尔是否过于天真,当然,还会不停地赞叹舞美和调度。
“不过我觉得你唱的未必会比他们差。”初晴突然夸了一下男朋友。
季铭笑的不行。
《剧院魅影》也好,《猫》也好,这样常演不衰的作品,演员团队是非常大的,很多都是崭露头角的中坚演员,那些登峰造极的音乐剧演员,是无法满足这种演出强度的——所以今天他们看的这一出《剧院魅影》,演员当然也都是非常优秀的,但要说比现在的季铭高多少,肯定是没有。
“我觉得你说的很有道理。而且我觉得你拉琴也绝对不比乐队的小提琴手差。”
初晴煞有介事地点点头。
呵,这一对公母俩。
音乐剧对于初晴和季铭来说,真称得上是一种同时吻合双方专业的艺术形式,一个听音乐,很多来自上世纪,上上世纪的经典之音,另一个则看表演,完全不同于国话、人艺舞台风格的,那种自由的,独树一帜的,甚至散漫的,随性的表演,给了季铭很多启发,大大拓展了他对舞台的概念。
舞台,可以有更多可能。
所以他们俩在伦敦按照一天两场,甚至再带一场小剧场的高频率看戏,一点都没觉得厌倦,反而每天不断有新的火花在讨论和思考中诞生。
直到马塞洛来带他们去财富剧院“探班”。
“哦,你们去了这么多地方?”马塞洛看到了季铭手上的“西区看戏地图”,上面遍布着各大戏院和剧目的名字,以及很多红勾勾,外加一些标签:
唱得好。
男主角表演不错。
剧院非常棒。
乐队略逊一些。
故事复杂,但结构非常清晰。
“不愧是专业的。”马塞洛叹为观止:“或许你们可以给杂志写写专栏,或者在网上写一些,很多游客喜欢看这个,然后选择自己的打卡目标。”
季铭在“财富剧院”打了个巨大的勾勾:“我更期待今天的行程。”
“伦敦不会让任何人失望。”
“或者直男们会?”
“……”
第0414章 坐稳,我要装哔了
财富剧院也很小,其实西区的很多戏院都非常小,因为通常来说,一家戏院很长一段时间内,可能都只演一出戏,一周五天六天,都演一样的剧目。这种模式,也是因为这么多的剧院同时存在一块地方,假如有什么火爆的戏,大家就一拥而上,排类似的题材,或者争夺卡司,同质化竞争很快就会摧毁掉这里。
季铭对这种悲剧,其实很了解。
国内大小银幕上,就常常出现这种情况,一窝蜂的婆媳剧,一窝蜂的谍战,一窝蜂的宫斗,一窝蜂的小甜饼青春剧……看到你腻为止。综艺节目就更不必说了,带娃节目,客栈,唱歌……只要有一家爆款,立马遍地开花。
财富剧院现在正在上演的戏叫《黑夜的女儿》,是一出相对来说更新的戏,不是动辄演了十几二十年那种。
剧院经理德雷格是个典型的英国人,七月份还在穿着三件套,西裤、衬衣、马甲,头发往后梳,见到马塞洛和季铭的第一句话:
“我以为你们吃下午茶时才会来。”
马塞洛显然已经简单跟德雷格介绍过季铭了。
“欢迎你,不过别在这里用你的中国功夫。”
好幽默哦。
“……”季铭笑了笑,伸手过去,即将和德雷格握住的时候,迅速翻了一下,在他手背急促打了一下:“你是说不要这样么?”
啊哦。
德雷格引着季铭进入还没有开演的剧场,里面甚至比开演之后更加忙碌,也混乱的多——季铭感觉挺熟悉的,话剧排练时也差不多是这个样子。
“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新的演员加入其中,然后他们大概每周排练六天,每天排练十个小时以上,两到四周就要登台,”马塞洛给季铭介绍着这里的规矩:“演出时间则不等,假如反响良好,演员就会一直得到演出合同,甚至有些演员可以演一个角色十年之久。当然,大部分演员没法接受十年内不停地演同一个角色。”
“一份职业。”季铭微微点头。
国话内很多演员,其实也是职业性的,上台演出,下台买菜做饭逛街接送小孩,比如白枫。但西区的工业化更为直接,编剧、作曲、演员、戏院……都有自己的时间表,一周两周,然后交出你的工作,在预定好的演出计划里登台面对观众。
“其实也不完全如此,英国电影届有很多演员是从西区走出去的,当然,他们也会回到西区来。”德雷格补充道:“包括很多最后去往好莱坞的英国演员,比如汤姆·希德勒斯顿、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丹尼尔·雷德克里夫等等。”
如果空耳听到这些名字,大部分中国人可能没办法反应过来。可是换成抖森、卷福、长残的哈利·波特……大家就很明白了。
“所以这里不仅是职业舞台剧演员的西区,也是前往演艺圈的捷径,和影视明星们的终生学院。”德雷格总结道。
季铭了然,一脸赞叹。
他凑到初晴耳边,表情纹丝不动:“商业电影市场被好莱坞吃光了,新人没地儿去,可不就是只能来西区了么。”
初晴没有他会演,只好转头装作观看装饰的样子。
德雷格很贴心地给她介绍了一下,什么时候修建的啊,什么风格啊,装饰怎么讲究啊,有点“跟你说啊,想当年……”的意味。不过在专业上,剧组还是给季铭很大的触动。
《黑夜的女儿》是个惊悚故事,一个女人装成幽灵,在某一些夜晚会出来找东西,找啥呢,她的爱情。每一次出来找不到,就会将别人甜甜的爱情拿走——一只黑化的柠檬。
季铭第一个印象是,啊,年龄层好宽泛。
有带着雀斑的,皮肤上还能看见绒毛的少女,也有身材走样,半脸褐斑的大妈——她们演的都是陷入恋爱中的女孩子。男演员反倒要求更高一点,要么是年轻帅哥,要么是气质大叔,没见到秃头大肚子演女孩子们对象的。
第二个印象是,好敢唱。
受限于年龄和训练,他听到的两个演员唱歌,其实从声乐上来说并不是很出彩,只能说满足水准。但真的敢唱,完全是老娘天下第一,明天就要拿格莱美的那种气势,很自信,所以特别有说服力。
“他们好辛苦。”
“嗯。”季铭也认同初晴说的,真的是很辛苦,一段演唱,可以这么不停地练十遍,就是简单重复,上台,走位,演唱,同一段剧情,同一段演唱,这种重复训练最终会刻入本能,让他们在表演的时候尽可能少的犯错。
商业化,真的是商业化。
“这样强度的制作,您觉得对于作品的艺术性会构成挑战么?德雷格?”
德雷格笑了起来:“艺术是什么呢?商业何尝不是一种艺术?那些亿万富翁,每一个都是商业市场上的艺术家。当然,我知道你的意思,假如这出戏是第一次排练,即将首演,那么它会耗费更多时间和精力,特别是筹备期,往往非常长——因为一旦它开始上映,我们会希望它能够受欢迎十年。当然,很多重要的复排也是如此。不过对于一出持续在上演的,一切都确定好的戏剧,是的,我们就只能给演员这么多时间。”
“至于能发挥成什么样,那就要看他们的天赋和本事了。”马塞洛补充了一句:“多年来也不乏有人能从这种节奏里走出来。”
每时每刻,都能学到新东西。
“嘿,德雷格,我们要去……中国演出?”演幽灵的女主角之一,绕过来看了一眼季铭,判断了一下,他应该是中国人:“如果可以,让我去吧,我一直想去中国。”
“我会考虑的,缇娜。”
“他是真的想要去中国,还是只想要有一个演出?不管去哪里。”
马塞洛笑了笑。
季铭于是就明白了,是后者。
缇娜走回排练人群,不知道嘀咕了些什么,看来不是太紧,至少嘴巴。很快就有人吆喝了:“真的要去中国么?”
气氛不错。
德雷格带着季铭走近:“安心排练,至少现在没有去中国的计划。这位是ming,中国电影演员,去年在欧洲非常受关注的中国电影《遇见神灵降落之地》就是他主演的。他希望了解一下我们戏的制作过程,我带他来看看。”
“我知道,”一个群舞女孩子突然喊了一声,看向身边的同伴:“菲格拉慕的代言人,上次我们去买鞋的时候,就有他的照片。”
看来,帅哥在哪儿都有辨识度。
“你要做音乐剧么?”缇娜喝了一口水:“需要演员的话,这里有很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