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一条锦鲤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丹尼尔秦
“它其实是非常宽泛的一种艺术形式,没必要给它太多限制。”马塞洛建议季铭:“如果你有时间,不妨去一些小的城市,那里也有音乐剧,而且跟西区很不一样,脱口秀音乐剧?rap音乐剧?你想象不到吧?”
其实过了这个知见障,也就好想象了。
音乐剧只有三个核心元素,音乐,形体,剧情……至于音乐是意大利歌剧曲目,是经典音乐剧曲子,还是rap,流行,爵士,似乎都说得通。至于舞蹈也是一样,剧情就更是包罗万象——只要创作出来的东西,是真的适合舞台,就都可以归入音乐剧的行列。本身音乐剧的出现,就是为了填补歌剧和戏剧的局限性。
“我觉得我得到了这一趟伦敦行的最大收获。”
“是么?太荣幸了,不过说真的,”马塞洛眨眨眼:“你真的不考虑德雷格的邀请么?来西区演戏,应该是个很不错的经历啊。”
是的,离开财富剧院的时候,德雷格正式邀请了他——不过他也没时间。哪怕他没有接新电影,没有接新话剧,今年也都没有什么空闲了。
来年?来年再说吧。
马塞洛在接下来一周,带着季铭又参观了几家戏院,不同类型的片子,不同层次班底的演员,不同侧重的戏院设计……季铭甚至还参与到一部新的原创音乐剧的工作坊里。
当然,他谢绝了说些什么做些什么的各种邀请,就只是听。
跟他之前的想象不同,也许是他打算做音乐剧的时候,已经层次太高。其实在西区的剧院,哪怕是相当不错的一家剧院,他们做新剧,也并不会从名人堂,或者劳伦斯·奥利弗奖的获奖名单上去筛选。
很多年轻的作曲人,编剧,都参与其中。
制作人跟季铭说,他们这部作品,大概大大小小有12首曲子,可是作曲家们需要写出5倍以上,甚至是更多的曲子——他们依据剧本的要求,以不同的主题来创作各式各样的曲子,然后试听试唱,选出其中最适合的,最精彩的。
“如果是知名作曲家,当他写出曲子,你能这么随意地弃之不用么?”制作人挤挤眼睛,说着里头的道理:“而且当你回头去看,你发现,那些所谓知名的作曲、编剧,是因为他们写出了好的作品,才变得知名的,并不是知名了就能写出好的东西——所以给更多人机会,是个很有性价比的选择,并不需要纠结于创作卡司,相对来说,一个好的舞台监督可能更重要。”
非常有道理。
……
“马塞洛,非常感谢你,真的。”季铭在离开伦敦之际,真诚地感谢马塞洛的帮助,真的是非常大的帮助:“希望你有一天能来中国,让我好好招待你。”
“如果你不站那么远的话,或许更有说服力?”
“呃,你知道的,毕竟你是伦敦人,而我,有女朋友。”
“……”马塞洛气的鼻孔都张大了:“我怀疑中国人对英国,对伦敦有巨大的误解。但如果每个人都像托马斯·戴利一样,伦敦就不会有这么多小孩了。”
“是的,你说的非常对,”季铭又后退了一步:“但你毕竟是个三十二岁还没结婚,也没有女朋友的伦敦人。”
“我应该跟初告你一状。”
“哦,你们果然已经建立了深厚的姐妹情谊。”季铭看看时间,还是上前了两步,拍拍他的肩膀:“记得来中国,真心的邀请。我要进去了。”
“你会再来伦敦的,我相信。”
“当然。”
……
初晴提前回国了,她有一个演出,跟深城爱乐乐团合作的,当然不是她的音乐会,是一个爱国主题的庆祝音乐会,她作为特约小提琴手加盟。等季铭回国,她已经表演完回京了,就开车来接他。
很流弊。
“现在敢开车了?”
“我本来就敢,”初晴看他一眼,赶紧转头看着前面:“你不是也很敢么?”
“啊?”
“流连这么多天,那个米兰达,或者缇娜,是不是又约了你啊?”初晴用伦敦腔学了一句米兰达:“我没问题。”
“米兰达不是伦敦人,她是——”
“哦~~连她老家都摸清楚?”
季铭眨眨眼,明明他就是那一天听口音听出来的:“没,没摸。”
“心虚什么?被我说中了。”
“……没有心虚。”
“可以了啊现在,做了坏事都能坦坦荡荡,一点儿不心虚了。”
季铭张了张嘴:“我没做坏事。”
“噢,只是没做坏事,却没有否认做了坏事不会心虚?以后看来我要多个心眼儿了。”
我的个天儿啊。
“你什么表情?觉得我特能找事儿是不是?”
季铭挤出来一个笑容,很诚恳的那种。
“好心酸啊,远渡重洋出差归来,还没落着家就要强颜欢笑了,这个家还有什么温暖可言啊,这种女朋友,还有什么可留恋的呀,是不是这么想一想,做了坏事就更坦然了?”
“……没做坏事!!”
初晴瞥了他一眼:“没做坏事就没做坏事,还要给你发奖状啊?要不要帮你刻在牌匾上,挂到门口去?”
“……”
沉默,沉默了十分钟。
“哈哈哈。”
“我看你能忍多久。”季铭往后一靠,演一个受尽委屈的男朋友,也是熟门熟路啊:“哪儿学来的这一套?”
“怎么样?怎么样?”初晴有点兴奋,她没试过这种,今天季铭才回来,就迫不及待饰演了一番。倒是季铭,以前很戏精地抢着说过“女朋友语录”。
季铭摇摇头,表示不怎么样,一眼就看出来在演戏。
“网上看到的?”
“不是,殷仝那学的。”
季铭啊了一声,可怜的姚成铎——殷仝原来是这样的人:“为什么呀?”
“姚成铎演了个新角色,有亲热戏。”
“哦,活该。”
初晴差点一脚刹车,你这求生欲旺盛的有点不近人情啊:“怎么就活该了?你一辈子不演亲热戏啊?”
“不演。”
“我不信,我也不需要,亲一下能有什么意义么?为这个影响自己的专业?我也就是拉琴的,要是演员,逮着帅的我就亲呐。”
季铭拍了拍腿:“那你亲完我,也就看不到帅的了。”
“……”
关于亲热戏这个东西,季铭暂时还真不觉得很必要,他不是那种特别喜欢通过**来表达什么的,楼烨很喜欢,李安也会用,当然,还有巨量的导演、演员——但也得允许他不喜欢用吧。
……
季铭返京是9号,所以特别巧能够参加《哪吒》10号的媒体看片会。
他亲自到场,也是让王长天相当惊喜,包括媒体也很意外——作为单纯投资的一部作品,以季铭现在的战绩,实在不应该亲身下场,要维护一下羽翼啊,万一扑了呢,还能说没他参与,你要是介入过深,给大家一个印象,这戏跟季铭绑上了,再说理由就没人信了。
“欢迎。”季铭伸手跟《青年报》的记者握了握手:“谢谢抽空过来。”
“太客气了您。”
“一会儿给回馈点真实意见啊。”
《青年报》的记者笑了会儿,才点点头:“好,为了车马费,也得效力。”
迎了几位记者,季铭就坐回位置,左边就是王长天,右边是可可豆的刘总。
“刘总紧张么?”
“紧张啊,”刘总这是季铭投资之后,头一回见到他,上次还是在天府,可可豆的工作室,心里很复杂呀:“能不紧张么,做了这么久的片子,马上就要端出来了。”
“别紧张,季铭看好的片子,还没有失手过。”
“这样么?那就好。”
季铭哈哈一乐:“那王总要我那么高的价儿,是不是不太合适了?您信不信,今天看完片子,敢预测6个亿票房的,一个都不会有。”
王长天倒也不反对:“媒体总是保守一些,而且毕竟不是专业的,预测票房这种事儿,他们不擅长。今天主要还是听听意见,后续宣传上要注意的点,这个是他们的本行。”
也对。
说话间,《哪吒之魔童降世》已经开始了。
尽管已经看过这个形象很多遍了,季铭还是得说一句:哪吒被陈塘关人嫌弃,大概不仅仅因为他是魔丸托生,可能也有这孩子长得真的丑的缘故。
第0417章 《哪吒》上映
《哪吒之魔童降世》,这个片名其实起的非常好,一个魔字,把电影里的离经叛道都先点了出来,让观众在看到的时候,心里多少有了点底,比如这么丑萌的哪吒形象,比如太乙真人的世俗化,比如那些屎尿屁的口嗨。
跟媒体看片人,跟王长天、杨导这些主创们不同,季铭在看片的时候,其实是在寻找一个理由为什么这部片子有可能超过20亿。如果说《流浪地球》的57亿,或者艺术片《遇仙降》的15亿,都属于报复性观影的结果。那《哪吒》20亿这个数字,却大概率上是可以找到一些原因的。
为什么它能够值20亿?
为什么锦鲤会“许愿成功”?
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中二热血?还是细节取胜的动画制作?是让人耳目一新的哪吒故事?或者当真是哪吒和敖丙的灵魔一体?
“怎么样?”
王长天在电影接近尾声的时候,侧头问季铭,其实今天这么多人在场,季铭算是最重要的一个。王长天不算是特别迷信的人,但身在娱乐圈,面对捉摸不定的市场,也很难对那些气运之说,完全不放在眼里。
季铭,毫无疑问,身负气运。
季铭脑子里转过很多想法,对他这样的人来说,当然随口就有词儿,什么制作,什么剧情,什么特效,什么镜头语言……不过他没必要跟王长天搞虚的:“王总,嗯,不是特别成熟的一个看法啊,就直接感受上的一些东西。我也看过《大圣归来》,我觉得哪吒确实在《大圣》的基础上又往前走了一步,这一步在哪里?我认为是,我们正在学会从神话当中提炼出人性来,并将人性放到一个经过再创作的故事里。”
皱着眉又考虑了一下,季铭略作解释:“大致上可以说,我们渐渐做出了一个神话题材的电影,而不是仅仅把神话故事给电影化,这么说可以么?”
这里头有一个主被动的关系出来的是电影,还是神话故事。
电影当然必须得是电影。
对于中国动画片来说,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就是我们有太多的神话传说、传统民俗,从白蛇到孙悟空,从哪吒到大门神但这是优势,也是陷阱。很多国产动画电影,都是从素材库里找一个主题出来,然后截一段“百科”式的演绎,把它做成动画片。
《熊出没》和《喜羊羊》这一类ip电影的问题,其实也差不多,靠着动画片儿的知名度和号召力,本身故事大致上还是几集动画片的水准,撑不起一个大电影来。
王长天轻轻点头:“说到底,还是我们没把动画电影当成真人电影做?”
“真人电影……其实也没好到哪里去,在这一点上,能好好讲个故事,塑造个人物出来的,都是少数了。”季铭作为投资人和王长天交流这个,倒是没必要特别忌讳:“您说是不是?”
王长天这个头就不好点了,作为国内电影制作巨头,过去多年来,由他们做出来的电影作品占比是相当大的。
“总归在越来越好吧。”
季铭笑了笑,没再多说。
……
《青年报》的记者和六公主的记者,挺熟悉的,相对于现场七七八八的一些专业媒体,乃至电影博主,网站,频道,他们两家都属于重量级了所以位置也相当不错。
“怎么说呢?”青记者不知道如何措辞。
六记者笑着看了看他:“至少是一部有自己想法的作品?”
青记者点点头,这一点倒是没有疑问:“热血倒是挺热血的,特效虽然不是特别惊艳,但还算到位,没有乱来也没有太抠,完成度是挺高的。这种夹杂网络语汇的古代神话题材作品,你觉得观众会买账么?”
“这个我觉得不是问题,”六记者摇摇头:“现在的观众早就适应了碎片信息,各种戏说,短视频的再创作,其实已经很多了。虽然在大电影里还比较少见,一个搞不好可能也就ei了—但这部电影的内核本身就是很现代的,我看来也不觉得特别违和,这个应该就是完成了内外统一的缘故吧。”
聊了几句,当然最后得聊到票房。
两人对视了一眼。
还是青记者先开口:“破亿?”
“就破亿会赔钱吧?而且季铭……”
“白蛇?大圣?疯狂动物城?”青记者带着一点调侃,这三部电影,意味着5亿,10亿,15亿三个台阶儿。
六记者想了想,感受到一种矛盾,对于《哪吒》这样的电影,是很难预测的,如果它中规中矩,像彩条屋之前的很多作品一样,那也好估算,破亿都难嘛。可它又不是中规中矩的一部电影,饺子导演也不是个中规中矩的导演,从他的《大西瓜》就看得出来。
“嗯……你觉得有没有可能超过《大圣》?”
青记者慢慢张开嘴,看着她:“你真的这么认为,还是迷信季铭啊?”
讲实话,六记者自己都搞不太清楚。
媒体看片会的反馈,大部分都给出了不错的评价但大部分也是没有价值的评价,都是来捞个车马费的。剩下就是比较实在的,少部分有真心评价的。
比较两极。
“至少大部分人都觉得它不是一部流于俗烂的作品,”季铭翻着媒体反馈报告:“这就有了基础,不过票房预测好像都不是很高啊,王总,看来还是被你坑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