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争霸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老山头之汗
正在杨林欢喜和忧愁的莫名时刻,又听到斥候来报,原河北夏州的夏明王窦建德的部下苏烈也领兵五万前来抢夺玉玺。苏烈原本要和夏明王窦建德一起去洛阳,窦建德怕苏烈嘴上没毛办事不牢,把他留在老巢坐镇。其实他不想暴露实力,也为了更好的保存实力。因为窦建德明白现在天下反隋只是开始,杨广的灭亡已经注定了,而一旦隋灭杨广死后,才是真正开始争夺天下的时候,所有他才把苏烈留在后方。谁能想到,瓦岗军太胆大,太奸诈,竟然在杨广还没有完蛋前,竟然提前对同盟动手,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而苏烈听说窦建德他们被瓦岗军一举全部圈禁后,干脆独掌大权,领兵杀到扬州,更想抢到玉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他觉得就是自己做了皇帝又有何不可
再看扬州城里,各路牛鬼蛇神也是熙熙攘攘的挤进城里,客栈爆满,连厨房和大堂都挤满了人,总之城里面是人满为患。他们各怀心思,有的人自认不凡,想打败天下英雄,抢夺玉玺。有的想看看谁能夺得玉玺,自己要赶紧去投奔,更多的人想浑水摸鱼,捞一些好处。他们都没有想到杨广禅让是假,要杀死所有不稳定分子才是真。因为杨林和杨广怕时间紧张,有些人赶不到这里,所以专门把时间推后了一个月。要不是怕瓦岗军忍不住动手,他们希望能在三个月以后举行争夺玉玺的禅让大会。
却不知道瓦岗军也希望杨广把玉玺大会向后推,能够让天下的牛鬼蛇神全部赶过来,好方便把这些人一网打尽。有时候就这么奇怪,本来是敌对的两个阵营,心思竟然不谋而合。可惜他们两方没有沟通,如果沟通一番的话,定然能够把时间向后推,让那些牛鬼蛇神能够从容一些,来的更多一些。不过要是双方沟通交流的话,也难免会互相猜忌彼此的用意,是不是有什么阴谋诡计。毕竟谁会无缘无故的向后延迟,大军在外,人吃马嚼的消耗巨大。所有瓦岗军和杨林虽然都想多等一些时间,多引诱一些牛鬼蛇神,但是都不敢说出来。
对于杨广和瓦岗军的心思,大多数的牛鬼蛇神都没有想到。他们很多人都认为现在天下大乱,虽然说杨广还是皇帝,但是他的政令和话已经传不出扬州了,现在各地的刺史州官大多已经各自为政,更兼农民起义如火如荼。杨广已然成了光杆皇帝,抱着玉玺也不算皇帝,干脆禅让给天下的英雄也能保全他的狗命。但是他们那里明白,权利就和毒品一样,一旦沾染就不想放弃,除非身死道消,否则绝不会主动放手。
虽然很多人不知道这个道理,但是沈厚和瓦岗军的一些人知道,李世民也知道。他们都认为这次的禅让大会有阴谋诡计,因此都秘密安排了细作潜入扬州去打探
161 竖大旗招天下英豪
苏定方认为李世民和李元霸故意算计他,让他不要和一个大傻子计较,承认李元霸的话,不和他抢玉玺。他觉得自己决不能落人口实,不然到最后他们联合后抢到了玉玺肯定就成了李元霸的东西,成了李元霸的,还不就是李世民和李渊的吗苏烈暗暗为他能洞悉李世民的算计心里沾沾自喜,脸上却并不显露。不过,说话可不能含糊:“李大哥,这个话我觉得必须说清楚,不然到最后反而伤感情。李元霸是什么样的人都知道,我是不会和他计较,这点你放心。”
听到苏定方不和李元霸计较,李世民松了一口气,只要不影响两军联合就好。现在瓦岗军太强大,他和苏定方合则两利,分则两败。既然他知道李元霸是傻子,不和他计较,看来苏定方也明白只有联合起来才能有资格和瓦岗军争夺玉玺。不过苏烈说要把事情说清楚,到底是什么事呢
“不过,我觉得关于玉玺的事还是等我们联军抢夺到玉玺后再说。”苏烈看到李世民不提玉玺的事,于是他只好主动提出来。这时他更加怀疑李世民故意让李元霸说那些话了。不然你来和我谈联合抗瓦岗军的事,带一个大傻子过来干什么难道怕咱们俩谈的太爽,专门找一个来搞笑的吗如果把他留在你们大营不是更好吗越想苏烈越发这么认定了自己的想法。如果他现在答应不和李元霸抢玉玺,到时候他们联军夺了玉玺以后,李世民就咬死自己今天同意把玉玺给李元霸,让自己放手自己能怎么办难道就让他们说自己是一个出尔反尔的人吗还是今天说清楚最好!
至于李世民他是不得不把李元霸带在身边,从小到大,李元霸干过不少傻事。如果没有至亲的人跟着,谁也管不住他。甚至很多时候李建成和李元吉都管不住他。李元霸可不是一般人,力大无穷,武艺绝伦,他要是看什么不顺眼,要是摆弄一番,很可能就会创出大祸。比如说看到有人扛粮食,半天吧粮食包凑不到肩膀上,他更热心,抓起两包粮食给人放到肩膀上,把人给压个半死,他还想不明白为什么明明很轻的两袋粮食吗,怎么就扛不动他以为人家都和他一样觉得一袋粮食没有多少重量。这还不算什么,一次应该是有一个人因为天太冷,怕前面进风,反穿皮袄让李元霸看见。他会说:哎,怎么脑袋面后了?于是热心肠的大傻子会过去帮忙,把人脑袋给拧过来。其它还有不少奇葩的事,总之经常是好心办坏事,有时候再犯个小孩心性,搞个恶作剧,他的手脚没轻没重的,就整出了更多的坏事和祸事。还好他比较听李世民的话,因此李渊也常常让李世民带着他。 如果李建成也能和李世民一样让李元霸言听计从的话,李渊更愿意让李建成来扬州。因为李建成是老大,而华夏的传统十分注重嫡长子,以后李家的大权还是要传给长子的,所以李渊更希望李建成能够建功立业。
因为不放心吧李元霸留在营中,所以李世民只好把他一直带在身边。至于说李世民听到李元霸把玉玺看做自己的东西后,他有没有和苏烈耍心眼,这真不好说。假如他和苏烈的联军夺了玉玺以后,他用李元霸的话去堵苏烈的话,苏定方还真不容易反驳,难道连傻子都要骗吗明明答应不和傻子抢玉玺,男子汉大丈夫怎么能出尔反尔呢
不过,现在苏定方专门把玉玺拿出来要说清楚,李世民也不好打马虎眼。只好答应说:“这个自然,只有先抢到玉玺后,咱们才能再说如何分配。所有还是先说好联合的事。”
“哥哥哎,必须要先说清楚,玉玺是我的。不用你们帮忙,我现在就去扬州给皇帝
162未抢玉玺先抢人
瓦岗军的众人又讨论了一番,也没有好办法,不过离夺玉玺大会还有几天。看看已经到了午饭时间,沈厚宣布散会,让大家都下去想一想,等过两天再开会。现在还是先打出招贤纳士的大旗,尽量多招揽一些人手。
下午瓦岗军派出人手,在扬州城里悄悄散发传单,宣传瓦岗军,并且发布招贤纳士的公告。一时间,瓦岗军成为街头巷尾谈论的对象。传单上说,不论男女老幼,不论出身贫贱还是富贵,只要有一技之长,并且愿意为瓦岗军的强盛而努力奋斗的人都可以加入瓦岗军。总之,瓦岗军招贤纳士的范围很宽广,并不限于武功和文化。特别强调了一技之长,比如会做饭,善于耕种,善于渔猎等等都行。很多人看到传单后,也悄悄动了心思,瓦岗军的条件很优厚,很难让人不动心。有很多性急的人看到传单上写的心动不如行动后,立刻就收拾收拾找上了瓦岗军,要求加入瓦岗军。
沈厚才就交代过,只要有一丁点才能就把人留下。因为他知道杨广和各路起义军已经让华夏满目疮痍,一旦平定天下后,百废待兴,需要各行各业的各种人才,所以趁此机会他就把招揽人才的范围放的很宽,并不仅仅限于武功这一条。不过一开始来头瓦岗军的人大多都是各路的绿林好汉和一些山匪响马,他们早就慕名瓦岗军,只是害怕人家看不上他们,现在瓦岗军主动招揽 他们,自然是趋之如骛。谁又能比谁笨呢大隋和杨广眼看着就要完蛋,瓦岗军马上就会夺下玉玺,现在还不知道怎么选择才是怪事。
当然了也有一些自命不凡的人,希望沈厚能够亲自主动去邀请他们。还有一些更加娇狂之辈还想着夺取玉玺,然后再投入哪个势力,到时候自然是高官得坐,骏马随意。更有一些人想着自己把玉玺夺下来以后,据为己有,也做做皇帝,面南背北称孤道寡。总之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一时多少笑话,江山如画,引无数癞蛤蟆竟做梦。
扬州城里的这种变化自然逃不过杨林的耳目,可是对此他无能为力。本来把这些人吸引到扬州就是为了全部斩尽杀绝,一劳永逸,却没有想到竟然被瓦岗军招揽到不少。少了这些人掺和,到时候肯定不热闹。大隋的名声已经倒了,即使竖起招贤纳士的大旗也没有人愿意来投。虽然如此,虽然知道这种情况,但是杨林还是不死心,也暗中拉拢人手,许以重利。他也想大张旗鼓的招揽,可是一个计划禅让的皇帝招贤纳士想干什么当然了就是暗中招揽,也要有借口。杨林的借口就是要远离华夏去极南之地重新开疆辟土,再造辉煌。到是也有不少人相信,毕竟杨广即使不做皇帝,也是家大业大,怎么能甘心屈居人下。去极南荒蛮之地开疆辟土也确实能说的过去。
最晚知道瓦岗军开始招贤纳士的是李世民和苏烈,等他们下午商谈后,正要计划明日竖起招贤的旗帜时,下面的人给他们讲了瓦岗军招揽人手的火热场景。听到瓦岗军先他们一步,两人都暗暗心惊,赞叹瓦岗军行动好快。尤其是苏烈,他知道如果不是李世民来访,他都没有想到招揽人手。李世民虽然知道要招揽人手,可是要和苏烈谈判,难免就耽搁了时间。于是李世民又派人知会苏烈晚上做好准备,明早等城门一开,赶紧开始招贤纳士,并且
163 李世民亲身赴险
听到很多人知道唐军和河北军招贤纳士的条件后,纷纷转投向他们,甚至一些已经答应投靠瓦岗军的人也开始反悔。李世民和苏定方是又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终于能阻挡瓦岗军一次;担心的是瓦岗军也提高待遇。如果瓦岗军也提高待遇,他们必然也得提高待遇,这也是李世民和苏烈早就做好的准备,他们只是担心瓦岗军不停地提高,让他们望尘莫及,毕竟人人都说瓦岗军富可敌国,钱财不可估量。
怀着忐忑的心情,李世民和苏烈随着做好了迎接瓦岗军反击的准备。可是一等再等,瓦岗军也没有增加招揽人员的待遇。虽然有不少人抛弃了瓦岗军,投向李世民的唐军和苏烈的河北军,其实主要投向唐军,只有一些瞎了眼的,昏头昏脑不知道一点形势的人投入苏烈的河北军。他们认为待遇都差不多,唐军和河北军有什么区别只要是有一点见识的大多加入了唐军。
虽然大多数的人都投入了唐军和河北军,但是还有一些人愿意相信瓦岗军。他们坚定的认为瓦岗军很快就能夺得玉玺,夺得天下。只有鼠目寸光的人才会投靠到唐军和河北军那里。而这次也因为有四股势力争抢人才,扬州城显得空前热闹起来。以前见面都会问“吃了吗”现在全成了“你去哪”然后发表一下自己对那个势力更看好。意见相投的话就互相恭喜一番,意见相左就争论一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甚至一群人争论不休。要不是怕耽搁了投靠的机会,他们可能会在加上争辩上几天几夜。
一开始看好李世民唐军的人最多,苏烈的河北军次之,瓦岗军最少。随着时间的推移,愿意加入瓦岗军的人又渐渐多起来,而苏烈的河北军依然次之,反倒是李世民的唐军人数最少。看到这种情况,李世民觉得很奇怪,要说有一些人看好瓦岗军夺天下的实力,不在意眼前的利益,愿意加入瓦岗军。但是最弱小的河北军为什么人数也不少呢
李世民心有不甘,于是乔装打扮去那里探查。在路上他看见去河北军的人似乎比投瓦岗军的人还要多。紧接着发现一群一伙的匪里匪气的人一边高谈阔论一边向河北军赶过去,而且这些一群一伙的人互相之间似乎也认识。又略微看了看,李世民就判断出这些人都会武功,不过却并不像一股势力,但是互相间又有关联。为了更好的了解他们的底细,李世民故意靠近过去。
有人看到李世民过来,热情的打招呼:“兄弟在哪里发财你也要去河北军那里吗”
“哪里有发财的地方,饿不死就算福气。不过听说河北军那里军饷充足,就想过去看看。你们也要去那里吗”
“正是,正是,一起做个伴,咱们到了河北军抱成团也能互相照顾。”
“好啊,我也是人生地不熟,以后能和你们抱在一起,到了河北军中也不怕别人欺辱。不过,我看你们似乎都是老乡”
“眼光不错,能看出来我们都是老乡。其实有些人并不是老乡,不过以前在一起讨生活,其他的人也都是我们山头附近的人。”这个人说着晃了晃手中的刀,又指了指前后的几群人。李世民马上就知道这些人都是占山为王的响马,却不知道为什么都愿意投靠苏烈。心中不由得胡乱猜测苏烈的手段。原先以为苏烈毛头小子没有什么能力和心计,却没想到人家不知用什么手段竟然笼络了这么多的山匪。他们都有武艺,如果把这些人好好训练一番,都
164 苏定方左右为难
这人胆大包天,他们认为苏烈年轻好糊弄,想潜入河北军中,找机会杀死苏烈,然后控制住河北军。李世民一开始听到这个计划,真是吓了一跳。他们的计划实在是疯狂,这种借鸡生蛋的事不是亲耳听到他真不敢相信。河北军怎么说也是一支军队,有比较严明的军纪军规。虽然说比不上瓦岗军和唐军,但是也不可能松散到他们这些新加入的人能随意接近苏烈的机会。不过有心算无心,谁也不能保证他们就一定不能成功。但是就算他们能成功,也掌控不了河北军。军队又不是土匪窝,杀了老大老二,你就成了老大。在说你一个土匪响马知道怎么行军打仗吗
李世民越想越觉得自己必须阻止这些人的疯狂。他现在和苏烈是联盟,如果苏烈完蛋了,他也不好过。为了对付瓦岗军,他必须要帮苏烈度过这个难关。在路上他就想,怎么才能清除这些不稳定匪徒呢最后想到,既然这些人是因利结合到一起,那么就用利益来分化瓦解。于是他又装作闲聊的样子和那个爱说话的人打听。
“好兄弟,咱们聊了半天了,我还不知道你贵姓大名”
“咱一个贱人,哪里称得上贵,你叫我程半城,或者直接叫我程半穷。”程半程笑呵呵的说。
“啊,我还是叫你程兄吧,不过你的名字怎么这么奇怪”李世民被他的名字给雷了一下,心说这家伙看不出来以前竟然是大财主,拥有半个城的财产,不知道为什么没落了
“以前家里穷,但是父亲认识几个字,就起了一个半城的名字,希望以后能大富大贵。可是很多人却嘲笑我就给我起了一个半穷的外号。现在半穷已经叫开了,今天要不是你问,连我自己都快忘了我叫半城。你还是和他们一样叫我半穷吧,省的别人连你一起嘲笑。”半城豁达的说,似乎在说别人的事。
两个人,一边走一边聊。很快李世民就知道了几个领头的人是谁。这可不算秘密,这些人都知道是谁,他们也想仗着自己的身份到了河北军中好混一个好职务。只是他们的计划十分机密,程半城是怎么知道的呢随着聊天的继续,原来他有一个一起长大的好兄弟善于做菜,他现在主要负责那几个首领的伙食,无意听到他们的密谋。想到他们说成功后怎么样怎么样,总之是荣华富贵享受不尽。他觉得他也是他们比较亲近的人也能沾点光,一次喝多后在程半城面前说漏了嘴。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怪不得别人都不知道的机密,他能清楚。程半城说完后,交代李世民千万不要说出去。他认为李世民也和他一样,不过是一个落魄的流浪客,也是看中了河北军的待遇才来投靠的。李世民自然不会暴露他的身份,随意附和着他的话,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这些土匪一点组织性纪律性也没有,这么机密的事泄露出来竟然都没人知道,更不在意,就这还想吞并苏烈的河北军李世民觉得这些人就是个屁,不过是给苏烈送人头而已,自己也能借他们卖苏烈一个人情。
本着谨慎的态度,李世民又分别接触了好几个人。他对这个群体又多了不少认识。他们全都是一些忙时种田,闲时打劫的土匪响马。看到好处,几个人或者几十个人啸聚到一起为非作歹,抢夺财物。他们就是一群有利则聚,无利皆散的一群人。这次得知杨广的禅位诏书后,呼啦啦一群人就涌到了扬州。这样的人大隋朝很多地方都有,李世民也清楚。现在天下大乱,官府的能力也难出州城,大家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想法设法保全自己的性命。
想到天下的情形,李世民也很无奈,到处都差不多,民就是匪,费就是民。隋文帝开创的大隋盛世在杨广登基后就慢慢成了民不聊生的乱世,天下兴衰,人命如草芥。他们李家作为关陇门阀的代表也只能趁着乱世多积聚力
165 李世民妙计安心
苏定方不知道该不该信李世民的话,他盯着李世民想知道听说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不过看到人家一脸真诚和焦急的样子,他决定暂时相信人家。于是他让人赶紧上茶点热情招待,然后走出帅帐召集手下的人询问。听到他这么说,手下的人也很惊讶。不过事情重大,都不敢怠慢,于是赶紧都去查探。苏烈重新返回大帐配李世民。
李世民当然知道自己的好心人家未必肯信,毕竟大家也是刚认识,第一次打交道,信任度肯定不高。他也知道苏定方刚才肯定是让他手下去核实情况去了。李世民好奇的是,事情确定后,苏定方会怎么做
这件事情确实棘手,处理不好会影响他们招贤纳士的计划。一旦做错了,最受利的必然是瓦岗军。其实这些土匪流寇选择河北军也是经过比较的,瓦岗军不仅实力强大,而且猛将如云,兵马更是有三十万之巨,他们这些人混入瓦岗军犹如泥牛入海,想要掀起波浪根本不可能。唐军虽然没有瓦岗军人多,但是它相当于李家的私军,根本不可能被外人左右。只有苏定方的河北军,原本是窦建德的部队,下面的人未必会对苏定方心悦诚服。他又年轻气盛,经验必然很少,年轻也难以服众。华夏人最讲究论资排辈,能力是一方面,年龄才是最重要的,再加上河北军人数也最少,所以他们选择了河北军。
这个计划可谓是十分大胆,不过执行的人有点差强人意,一群乱糟糟的土匪流寇,没有一点组织和纪律。他们根本不明白保密的重要性,只是靠着胆大就想霸占了河北军,这和做梦娶媳妇有什么分别。苏烈是年轻,但是他能成为河北军的领头羊,自然有他的过人之处。一群名不见经传的土匪响马就想杀死苏定方,也不好好想一想,他如果那么好对付怎么能从河北跑到扬州来
李世民主要担心这些人虽然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但也肯定会让河北军损失不小,到时候必然影响两军的联合。现在瓦岗军是他们两军的头号敌人,他们两军只有联合在一起,才有和瓦岗军抗衡的能力。如果有一个倒下了,另一个必然也是独木难支。河北军和唐军就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因此李世民才专门过来提醒苏定方,让他把这些人消灭在萌芽状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