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隋唐争霸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老山头之汗

    想到一架八牛弩就一千零五两白银,阿史那莫激情四射,恨不得马上天亮,他好抢一些八牛弩回来,换一些银子分给手下,让大家乐呵乐呵。于是积极请战,希望明天能打头阵。李世民没有想到一千




304 身先士卒显胆气
    瓦岗军今天用八牛弩杀了突厥骑兵一个措手不及,让称雄西北的铁骑损失惨重,使他们明白想要称雄中原还不够分量。因为今天胜得干脆利落,所以大家的情绪都很高,也从昨天的失败中解脱出来。沈厚他们本来想把唐军的粮草和人全部吃下来,却没有想到,李世民更加奸诈,根本就没有诚意,来的就不是粮草和银两,那些只是做做样子。更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李渊竟然联合突厥,暗暗排突厥骑兵偷袭他们。因为突厥骑兵的突然袭击超出了瓦岗军的估计,所以他们昨天不得不保存实力,放弃虎牢关。

    今天瓦岗军借着八牛弩的威风,重创突厥和唐军联盟,兵临虎牢关,他们想重夺虎牢关!洗刷昨天失败的耻辱。于是连夜开始打造攻城器械,制造抛石机。至于坦克,李靖他们商议以后认为暂时先不用准备,因为他们可以借助坦克搭建的斜坡冲上关墙,同样的道理,突厥骑兵也能顺着斜坡冲下来。李靖他们也明白,虽然大家不怕突厥骑兵,但是也知道硬碰硬瓦岗军是打不过他们的。因此他们的策略还是以抛石机和弓箭为主,等到机会合适的时候,再用八牛弩射击城墙,让瓦岗军借助八牛弩的箭矢爬上城墙,一举拿下虎牢关。

    经过一夜的忙碌,工程部不负所托,终于在天微微亮的时候,架起了一座座抛石机。看到营门口一座座抛石机,李靖、单雄信和尚师徒等人心中升起一股豪气,打败突厥和唐军就在今天,于是让全军上下饱餐一顿,鸣鼓出营,在虎牢关下摆开阵势。为了现实瓦岗军的霸气,也不想欺负他们,于是让程咬金前去劝降他们。

    程咬金的嗓门大,此事非他莫属。接到李靖的将令,程咬金一催胯下的大肚子蝈蝈红,碎步跑向距虎牢关。看到瓦岗军出来单人独骑跑过来,上面有人用弓箭对着他喊:“别过来,再向前,我们可放箭了。”还没有等他焊喊完话,程咬金“嘘”的一声就停了下来,就在距离他们大约一百步的地方,让喊话的人觉得十分不得劲。心说,你早两步停下来,也不用我喊了。

    他不喊了,轮到程咬金了,他清清嗓子,朝地上吐了一口痰,然后大声喊道:“上面的人听清楚了,我们瓦岗好心借道,你们不仅恩将仇报,更加过分的是你们唐军竟然和突厥狗勾结,甘愿做汉奸(这是从沈厚那里学的),真是数典忘祖,不怕你家先人从棺材里爬出来吗现在给你们一个机会,一个做人的机会,立刻投降我们瓦岗。否则死了以后你们有脸入祖坟吗你们……”

    “嗖”的一声,从关墙上飞过来一支羽箭,还好,正骂起劲的程咬金因为离得比较远,虽然箭似流星,但是被他发现了,赶紧想旁边一躲,轻松的避过了这支箭。程咬金生气得大骂:“狗0娘养的,暗箭伤……,哎哟,痛死我也!”程咬金拨马就跑,。他以为躲过了一箭,就能躲过第二箭,到时候看到情况不对再跑也不迟,可是没有料到城墙上的人根本就不是好人,人家为了保险,是一箭紧接着一箭,第二箭扎在了他的胳膊上,当他扭身向回跑的时候,正扎在他的屁股上。程咬金这时也顾



305 乱石穿空乱成粥
    因为李世民身先士卒站了起来,所以其他的唐军也跟着站在了城墙上,一个个轻蔑的看着不远处的突厥兵。阿史那莫原本还在笑话李建成和李元吉胆小如鼠,趴在城门楼里打颤,没想到转眼间就迎来一群鄙视的眼光。

    唐军昨天毕竟离得远,并没有亲身感觉到八牛弩的恐怖,因此对八牛弩不像突厥军那么害怕。但是作为亲身经历的突厥军来说,那就是一场噩梦,个人的力量碰到了八牛弩的箭矢毫无还手之力。再坚固的盾牌被八牛弩的箭矢射中后,立刻四分五裂,像一块破木板,后面的人只要被他擦一下,不死也变残。现在还站在城墙上的突厥兵,有的亲历那个残酷的场景,有些是自己的亲朋好友丧生在那里,恐惧地传染有很多时候超过了人的想象。突厥军一向悍勇不畏死,可是当听他们发觉再怎么视死如归,也挡不住八牛弩时,那种无力、无奈,只能束手无策地献出生命,尤其是那些伤者的对八牛弩产生的阴影 和恐惧,并且伴随着哀嚎声,让突厥军一听到八牛弩箭矢飞过的声音,就两腿发软,双股颤栗。

    阿史那莫看到唐军轻蔑的眼神,再看看自己手下胆战心惊的样子,觉得面红耳赤。他拿出皮鞭一边抽打,一边呵斥:“你们还是狼神庇护的突厥人吗我为你们感到耻辱!你们身体流的不是狼神的血吗要让狼神以你为耻!”

    听到阿史那莫的骂声,突厥人血液中的狼性慢慢复生,“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是狼神子孙的站起来!”一个突厥勇士率先站起来高声喊道。听到喊声一个个突厥兵站了起来,他们为自己刚才的懦弱感到耻辱,他们心中燃气熊熊火焰,生出以死捍卫狼神的气概。据说他们是狼的后代,关于突厥族起源,有一则历史传说,突厥本是匈奴的一支,后被邻国所灭,当时有一个10岁的小男孩,士兵见他年小,没忍心杀死他,便将他砍去双脚扔到荒草中。后来,小孩被一只母狼救去,长大以后与狼结合;邻国国王听说这小孩已长大,怕有后患,便派人将他杀了,杀他的人,见他身旁有一条狼,也想一起杀掉,狼逃跑了,逃到高昌北边的山洞里。在那个山洞里,狼生下10个小男孩,他们逐渐长大成人,各自成家,繁衍后代。其中一支,生活在阿尔泰山一带,阿尔泰山形似作战时的头盔,当地人称其为突厥,所以他们就以突厥为族号了。

    传说不可考证,反正突厥人和狼一样,凶狠没有人性,更没有仁义道德,一切以武为尊。他们的发展史就是杀戮和抢劫史,作为他们邻居的汉人多年来深受其害。就是这样一个凶残的民族,李渊竟然不顾廉耻地和他们结盟,并且引狼入室,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他们只在乎世家大族的利益,天下百姓在他们严重是什么看到这里,大家也许能明白隋朝时的8000多万人口锐减到1600万的一点原因吧毕竟当时发生的大战役也很有数,一个是瓦岗军和王世充之战,再就是唐军和王世充、窦建德之战,其它的都不算什么。而当时除了



306 高手在民间
    等所有的唐军和突厥军藏好后,瓦岗军也不再用抛石机发射石头了。李世民十分奇怪,难道说瓦岗军知道城墙上没有人吗不然为什么人藏好后他们就停止抛射石头呢他站在城头上向下看,只看见瓦岗军锦旗招展,军容鼎盛,一架架抛石机林立在阳光下,让人望而生畏。只是距离有点远,看不清楚为什么他们停止抛射。却看见从瓦岗军中又出来一员大将,骑着马向虎牢关下而来。李世民认的他,正是罗士信,昨天就是他忽然出现拦住了李元霸,不然的话,尚师徒和程咬金必然授首。

    很多时候,李世民也十分妒忌沈厚,他手下怎么就那么多的猛将呢他觉得猛将如云就是为瓦岗军打造的,他们唐军差不多二十万人,才有一个李元霸,可是瓦岗军和李元霸差不多的猛将,他知道的就有罗春、裴元庆和罗士信三个。其他差一点如秦琼、单雄信、翟让等等也有几十个。对上瓦岗军他们唐军不借助突厥军能行吗不知道罗士信跑过来又想搞什么花样

    “上面的人听清楚了,上天有好生之德,天也热了,我们瓦岗军再给你们一天时间考虑,拒不投降,明天就不要怪我们心狠手辣,血洗虎牢关!”罗士信也跑到一百来步远的地方,扯着嗓子喊。一边喊,一边谨放着上马放冷箭。按他的想法,撤军就撤军,喊什么话,万一他也被射一下,就亏大了。于是喊完话后也不管上面是什么反应,就打马跑了回去。

    李世民原本还想放冷箭,不过看到罗士信很谨慎,他也只好放弃。尤其是听到他说“天也热了”时,差点没有笑出来,瓦岗军不愧是草寇出身,嫌弃天热就不打仗了,真不知道他们以前是怎么打败敌人的。难道打仗和劫道一样,天热了就回去休息,天冷了就烤火,不冷不热才动手吗他虽然暗暗笑话瓦岗军奇葩,但是也佩服他们的运气,不知道从哪里挖掘的匠人,竟然帮他们改进抛石机,还制造出八牛弩。如果他能拥有这些神兵利器,早就称霸天下了。想到沈厚前几年在太原招揽各种工匠,他觉得自己应该也向他学习,到民间找技艺高超的匠人。虽然说那些匠人身份低贱,但是不得不说里面隐藏着一些高人。“高人在民间”,李世民感叹了一声,觉得以后也要留心民间匠人,也许能够找到几个有绝活的匠人,甚至是公输班的后人,那么一些攻城的利器还能少吗

    想了一会乱七八糟的事,李世民又感叹了一番,虽然瓦岗军改不了草寇的习气,但是人家也有不少长处,最少让他也明白高手在民间。不过,他相信就凭他们那一句“天也热了”大败瓦岗军就是三天两天的事。接着又想到他们既然嫌热,那么会不会不回营,反而躲进树林里避暑呢于是站在城墙上仔细观瞧。

    只见瓦岗军慢慢撤回大营,就连那些抛石机也推了回去。虽然说队伍不太整齐,但是还说得过去。一直到最后一个瓦岗军回到营中,李世民才放弃了自己的奢望,看来想等他们躲进树林,然后用火攻恐怕不行。于是吩咐大家小心警戒,安排好轮守值班的事,这才怏怏



307 前车之辙后车之师
    其实瓦岗军撤军,并不是因为天热,而是因为他们很多人忙碌了一晚上,天亮以后,随着太阳升高,又累又饿。关键是准备的石头不够多,因此不得不停止攻击。沈厚多次给大家强调,能用抛石机解决的问题绝不用人命去填。现在李靖他们抛石机已经准备妥当,附近又有很多山石,自然不急着和李世民他们死磕。等把石块准备好了,用抛石机好好灭灭他们的威风,然后相机再破关。

    李靖他们也不着急,虽然说瓦岗军现在腹背受敌,但是并不危急。他们这里虽然面对着突厥骑兵,但是昨天八牛弩一通射击,相信他们以后轻易不敢出关。另一边,东岭关那里,驻扎着瓦岗军的主力,猛将如云,能对付宇文成都的就有罗春和裴元庆,因此杨林想要破关绝无可能。至于让唐军丢盔弃甲的抛石机,对瓦岗军来说更不是威胁。因为瓦岗军的抛石机比隋军的打得更远,所以说隋军的抛石机一旦拉出来就成了瓦岗军的活靶子,不等它发威,就会变成一堆烂木头。

    再说这里是瓦岗军的主场,粮草充足,因为光是瓦岗从洛阳收缴的粮草就足以拖垮他们两家,所以被唐军和隋军困在中间也无所谓。现在天气炎热,并不适合大规模作战,如果死伤过多,容易生成疫病,到时候可能引发不可估量的后果。这些话沈厚都在飞鸽传书上讲的很清楚,特意强调了一番。并且建议说,如果事不可为,即使战事拖到秋天也无所谓。

    相对于瓦岗军来说,唐军和突厥军都拖不起。一是他们粮草负担过重,二是突厥兵常年生活在西北,到了虎牢关,必然会水土不服。一旦他们出现两个问题中的那一个,对他们来说都是致命的。但是李靖不愿意消耗时间,他希望能够快速的解决唐军和突厥军。

    自从他到了瓦岗军中,沈厚一直十分器重他、信任他、支持他,乃至这次让他领兵,全权处理军务。他不想辜负了沈厚的器重,怎么能消极应战呢当天热,有人想往树林里钻的时候,他就想到:为什么不借助这些树林给瓦岗军立功呢于是把单雄信、尚师徒、程咬金等人聚集到一起,把刘备的夷陵之战也讲给大家听,然后把自己的计划也说了一遍。

    听完以后,大家都觉得他的计策不错。如果能把唐军和突厥军调出虎牢关,自然比攻打虎牢关要容易,伤亡肯定要少很多。

    战争不仅要斗智斗勇,天时地利人和,还要比拼耐心,更要看底蕴。就目前来看,唐军占据虎牢关地利之便,在这个炎热的夏季住在房里,比瓦岗军宿营在帐篷里也好的多,占据了地利和天时,至于人和,对两方来说,都差不多。因为虎牢关本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除了当兵的几乎没有老百姓,所以唐军虽然和突厥军在一起,但也不影响人和。

    虽然说唐军似乎比瓦岗军有优势,但是从另一方来看,唐军劳师远征,补给困难。而瓦岗军被靠四关,兵精粮足,如果战事胶着,唐军率先支撑不下去。虽然说长安离虎牢关不算太远,但是长安才刚刚被李渊



308 战场处处有意外
    虽然李世民在城墙上看到瓦岗军军纪不整,但是他也不敢小看李靖,谁知道他是不是故意诱敌,想让自己出去,好打一个埋伏呢一开始看到瓦岗找的理由撤军,他也觉得可笑。不过,他细细思量以后觉得这也是瓦岗军有底气,人家把唐军,还有突厥骑兵不当一回事,就是这么任性,天热了,想休息就休息,你们不服气,出来练练。李世民他们还真的掂量掂量,要不要出去

    结果,大家除了笑话瓦岗军以外,没有人建议杀出去,就是阿史那莫也没有想去兜风的意思。说实话,经过昨天的八牛弩,再加上今天的抛石机,谁也没有胆量出去。万一人家已经埋伏好了八牛弩和抛石机,等到了他们大营的附近,瓦岗军忽然来一下,谁不怕不过,李世民认为也不是没有机会,等他们在太阳下晒几天,看谁还有耐心守株待兔

    其实李世民觉得瓦岗军这样做对唐军来说,也是瞌睡送枕头的事。不仅李世民他们是一路逃亡到虎牢关,甚至还拉肚子,就连他哥哥李建成也是一路奔波来到这里,包括突厥军都很疲劳,歇一歇恢复一下体力正是他们最渴望的事。如果不是粮草有点捉襟见肘,李世民希望瓦岗军永远嫌热而不动手,等到他们和隋军快决出胜负的时候,他们再坐收渔翁之利。

    借机休整的唐军和突厥军一连几天,都站在城墙上消极应对。而瓦岗军时不时在每天早上天凉快的时候,用抛石机向城墙上扔一些石头,然后收兵回营。回营后,他们乘凉的乘凉,打猎的打猎,好不惬意。

    曲元是河北军的老兵了,因为他看不惯王世充夺了苏烈的军权,所以悄悄地和几个同乡离开河北军,加入了唐军。结果他们没走几天,王世充就投降了隋军。而他们加入唐军后,苏烈为了感谢他们的情谊,全部都留下来做了亲卫。这次为了骗过瓦岗军,他特意让苏烈把曲元招到他的住所,悄悄地吩咐了一番,让他按自己的计划做事。等事成后,一定论功行赏。

    这天,瓦岗军又是石雨一阵,收兵回营。却没有看见身后的城门悄悄打开,然后从里面冲出来三千铁骑,其中唐军五百骑,突厥两千五百骑。原来,李世民一直在等机会,前天他就发现了,因为他们消极应战,所以这几天瓦岗军的八牛弩都没有上弦,只是推出来做做样子。尤其是几天只推出来十几辆做样子,于是李世民就想试探一下,决定出兵进攻一下看看,最主要也是对他们躲在树林里表达一下看法。尤其是要让李靖他们相信,火是烧不起来的。当瓦岗军在下面飞射石头的时候,李世民在下面紧锣密鼓的安排突袭的骑兵。

    他们昨晚已经分工好了,原本李世民害怕没有人愿意做先锋,准本让苏烈带领一千骑兵去试探一下,却没有想到阿史那莫一听出关打瓦岗军,立刻就表示他们突厥骑兵愿意做先锋。并且强烈要求只要他们突厥兵就好了,一边要求还一边对李世民挤挤眼,左手伸一个手指,右手伸五个手指。李世民明白这是让他不要忘记一架八牛弩的一千零五两银子,他就不明白了虽然说一千零五两虽然不算少,但是对他们这种身份来说,真不算什么,难道突厥真的这么穷还是说阿史那莫就是一个守财



308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那都沙十分奇怪,现在不敢进向回跑,到树林干什么难道杀不了人,也想去凉快一下吗他恨不得赶紧跑会虎牢关。如果可能他真不想和瓦岗军打仗了,这些人太阴险狡诈了。第一次用八牛弩狠狠偷袭了一次,这次又用陷阱,怪不得他们对背后冲过来的骑兵不理不问,原来他们早就准备好了陷阱。那都沙越想越觉得憋屈,连瓦岗军的衣角都没有碰到,就被人间杀得死伤无数。这根本不是好汉行径,可是他们就这么贱,就不按常理交战。就连他们堂堂正正的攻关时,也是那么贱,每天早晨像训练准头一样,用抛石机对虎牢关轰炸一番,等太阳一升高,天气变热,就立刻收兵回营。

    那都沙也和汉人打过好多年仗了,从来都没有碰到过这样的对手。他觉得自己就像老虎吃天,无处下嘴!这些瓦岗军总是一击即走,确切的说是瓦岗军比他们突厥骑兵还会跑。他们作为游牧民族,总是到汉人聚集地抢一把就跑,碰到人少的时候,就全部杀死,如果人太多,觉得有难度,他们就跑。反正汉人总是被动挨打,要么就缩在城池里面不敢出来。而他们善于骑射,汉人想要追上他们门都没有。以前他们很得意自己的这种打法,抢劫汉人如同对待牛羊。不过他们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因此有时候也受到汉人猛烈的反击,那时候也难免会有人把命丢下。但是从来没有像这次一样,不仅报应来得快,而且瓦岗军比他们还不要脸,这几天只有他们打自己,自己却连人家毛都摸不着,突厥军成了打不能还手的弱鸡,被瓦岗军肆意宰杀,看来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连续几天早上,瓦岗军都用抛石机对虎牢关进行轰炸,李靖相信就是泥人也有几分火气,李世民他们绝不会束手挨打,因此他一早就挖好了陷阱,准备了弓箭手。现在看到他们逃跑,自然是不能放弃,令旗一挥,瓦岗军的弓箭手追着继续射。掉在后面的突厥兵纷纷中箭,有的是马被射中,有的是人被射落,不是被马压得骨断筋折,就是自己跌得头破血流。自诩为狼的传人的突厥兵哀嚎声一片,让那都沙头皮发麻,不由得骂那些领路的唐军,为什么不向回跑树林里有你亲爹吗

    忽然一支流矢飞过来,正扎在那都沙的脖子后面,正在大声咒骂的那都沙,觉得嗓子眼被什么堵住了,一股热热的东西向喉咙里灌。他听见自己的亲卫惊恐的叫声“领主!领主!……”渐渐地双眼开始模糊,他觉得身子变轻了很多,可是奔跑的却越来越慢,似乎正从马上飞起来。

    苏烈也不明白李世民的心思,不过出来的时候,他专门交代了,不管这次突袭成不成功,都要把瓦岗军大营边的树林给烧了。说实话,按苏烈的意思,应该趁晚上偷偷溜下虎牢关,然后在树林里放一把火,把那些乘凉的瓦岗军全部烧死。虽然烧死的人可能不会影响战争的胜负,但是总能狠狠打击一下瓦岗军的嚣张气焰。现在即使把树林烧光了顶多出一口气,让他们失去一块乘凉的地方,这又有什么意思呢虽然他不明白李世民的意思,但是军令如山,他还是坚决地执行了李世民的军



310 万事俱备只欠火油
    赌徒在遭受连续失败后,总会孤注一掷。阿史那莫和赌徒差不多,原本他以为在颉利可汗出抢到了一个肥缺,却没有想到这哪里是肥缺,明明就是人肉绞肉机。以前他们被隋军杀得望风而逃,只是这几年中原内乱,隋军无力北顾,他们突厥才慢慢恢复元气。尤其是最近这些年,突厥军以战养战,烧杀抢掠屡屡得手,更是不把汉人放在眼里,以为汉人都是任他们随意宰割的牛羊。就连不可一世的唐国公李渊也自称晚辈,臣服在颉利可汗面前。这一切,让突厥军,让阿史那莫认为他们杀入中原,犹如神兵天将一般。
1...5354555657...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