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争霸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老山头之汗
想到这些,李世民真想自己亲自去和沈厚谈判。隋军在消极了几天后,现在又开始步步紧逼了。虽然双方互有损失,但是唐军越来越消耗不起。粮草短缺,军备短缺,人员死伤和流失也得不到补充,部队的人员如果不大多数是晋地的老兵,恐怕会逃亡的更加厉害。越想李世民越担心,玉玺拿到手中
292 张良计和过墙梯
“现在对咱们来说,时间才是咱们最大的敌人。”李世民担忧的说。如果他父亲李渊不配合的话,靠他们这些兵力占据虎牢关不算什么,但是想要把其它四关也一起拿下,恐怕不可能。
“时间是啊,隋军随时会对咱们发动攻击。如果不是宇文成都不是四公子的对手,咱们早就被他们消灭了。”苏烈想起刚才的交锋,心有余悸地说。另一方面有感叹,这李元霸不知道有多么奇葩,收拾宇文成都就像一个大人打三岁小孩一般。这么对比下来,苏烈简直要怀疑自己了。这十几年的武艺难道都白练了,原先在河北,自认为刀下无人,结果到了宇文成都面前,简直不值一提。越想越气馁。
“将在谋而不在勇,李元霸虽然空前绝后,但是也被乱箭射的无计可施。你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帅才,打生打死的事还是要靠元霸他们。”李世民看出苏烈的情绪安慰地说,他可不能让苏烈消沉。
“谢谢主公,我明白了。四公子是天生异禀之人,一身神力撼天动地,根本就不是凡尘俗子可以想象的。不过打仗更需要谋略,我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苏烈不愧是一代人雄,听到李世民的点拨,一下子就醒悟过来。乱世之中,匹夫之勇固然不可少,但是平定天下更需要谋略。
“不错,你能这么快想明白也不简单。我这次想顺势……”李世民越说声音越小,渐渐声不可闻。只看见苏烈一会沉思,一会惊讶,一会又连连点头。看来李世民所谋甚大,就连苏烈也佩服不已。只不过听到最后他也露出了担忧的神情,最后问道:“你说裴监军这次能不能顺利的回来,而且唐国公能按时把粮草运来吗”
“我想这些都没有多大问题。裴寂已经辅佐我父亲多年,虽然名声不显,但是胸中有丘壑。至于我父亲他一定明白这次的机会,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只要抓住了这次机会,或许天下可定!”李世民虽然也很担心,但是却笃定的说,他必须要鼓舞大家的信心。
“报……”从前方跑过来一个骑兵,在泥泞的路上溅起一团团泥水,洒在旁边正在行军的人身上,惹来一阵阵埋怨。本来路就不好走,这些显得越发乱起来。马上的骑兵只好从马上跳下来,用脚跑了过来,可是一慌张,被滑了一跤,摔得浑身是泥。他骨碌一下,又爬了起来,继续想李世民跑过来,只是步伐谨慎了不少。
李世民也赶紧向前慢慢赶过去,他估计是裴寂有消息了。不知道是不是好消息很快他们就相遇到一起。?裴寂明白李世民的心思,出了东岭关后,就派了一个随从先行,把谈判顺利的消息第一时间告诉给他。听到瓦岗军答应借路,李世民紧张的心情终于放松。不管怎么说,只要他们进了东岭关,隋军就对他们无可奈何了。或者说瓦岗军就会替他们挡住隋军,而他们也能短暂地休整一下。旁边的苏烈也替李世民松了一口气,毕竟那个计划的第一步必须是瓦岗军同意借路。他对李世民的谋略不由得生出高山仰止的感觉,这才是真正的人杰,他苏烈一定要跟进人家的脚步!
传话的亲随只是简单的告诉李世民谈判的结果,详细的情况还
293 摆脱隋军入东岭
瓦岗军众人推演唐军可能发动袭击的地方,大多数人都认为在虎牢关。因为出了虎牢关不仅易守难攻,而且对唐军来说也便于撤退,如果在虹霓关的话,很可能会腹背受敌。现在的唐军可不是全胜时期,不仅被隋军连连击败,更是一路逃亡而来,身心疲惫,所以战斗力大打折扣。反过来看瓦岗军却是兵精将勇,为了保证胜利,他们只能在虎牢关动手。
而瓦岗军也希望在虎牢关动手,那里远离东岭关,打起来以后受到隋军的影响最小,方便瓦岗军歼灭唐军。沈厚已经想好了,把李世民软禁起来,等李渊把所有的粮草和银两交齐后再说。不然他们安全以后,欠款怎么追回来。反正瓦岗军答应借路了,至于什么时候让他们通过,并没有写在协议上。趁此机会,可以派出政工将领和下面的唐军接触,慢慢分化瓦解唐军,让他们自愿加入瓦岗。
对于这些做思想工作的政工将领,沈厚有充分的信心相信他们能够把那些唐军留下来,最次也会在那些人心中留下革命的火种。等到李渊把财物交割完以后,李世民估计也成了光杆司令。
听完沈厚的计划,秦琼和单雄信等人暗自庆幸,他们是一伙的。一个个默默为李世民感到悲哀,这沈厚也太奸诈了,碰上他你只好自认倒霉吧,谁让你和他为敌。这次让你们李家赔了夫人又折兵,看你们以后还敢不敢招惹瓦岗军。
正当大家同情李世民的时候,又听见沈厚说:“这几天,大家都辛苦一下,多烧一些开水,多做一些饭菜料都加足,准备迎接唐军。"
“哦,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太过份了,所以想做好饭菜犒劳唐军。这还差不多!”程咬金总算觉得平衡了一些,他发觉沈厚自从成了瓦岗之主,和以前就不太一样了,他经常听不懂他的话。不过,他说完后就觉得自己这次恐怕又没有听懂他的话,因为他发现沈厚说话的时候,晓得很贱,很阴险。
其他的人也觉得他的话里有话,什么“料都加足”,难道要在饭菜里面下蒙汗药吗可是唐军会不会吃咱们做的饭呢就连徐茂公也有点不太明白,睁着迷惑的眼睛问:“你确定要放蒙汗药”。不是说在虎牢关动手吗怎么在东岭关就开始用药。
“蒙汗药那么贵,你们不当家不知柴米贵,随便用点巴豆水就行了。”沈厚心疼地说。?听到他的话,大家觉得奸诈之类的词语已经不适合他了。这是让唐军拉稀啊,人家一千多里路赶过来,已经快跑断了腿,你还要加把劲。还没有等他们替唐军难受,就接着听见沈厚说:“别忘了收钱,现在粮食贵贵的,咱们吃点亏,一百钱一碗米饭怎么样其它的饭菜依此类推。”
这时候大家觉得一阵雷声从头上滚滚而过,这是让唐军高价买罪受。他怎么能想出这么阴损的招数,以前大家觉得他也挺阳光的,今天怎么就变成黑夜里的乌云呢不过有一点大家很确定,唐军不管心里有没有鬼,恐怕到了虎牢关,也会变成有心无力的稀屎鬼!从古到今,从没有听说竟然有用巴豆的将帅。
唐军遇到沈厚看来是做了噩梦,而且是连续剧的噩梦,并不会出现噩梦醒来是早晨的好事。不等大家同情唐军,沈厚有继续吩咐道:“多建一些厕所,防止他们大小便。在东岭关的城墙上下上标语,严禁大小便,违者服苦役!”
294 国仇家恨何时了
李世民兄弟在房里吃的高兴,却不知道外面是怎么一回事。唐军打了败仗,粮草早就损失殆尽,这几天又被隋军紧追在后面,吃口野菜都提心吊胆,用吃不好睡不好已经不足以形容他们了。进了东岭关大街,两边摆满了吃食,不要说色香味俱全的食物了,就是黑馍烂菜,在这些眼冒绿光的饿死鬼面前,也成了美味佳肴。
刚刚经过门洞才有点队形的队伍呼啦啦就乱了起来,双手张开就朝两边扑了过去,那速度比百米冲刺可要快多了。眼看着就要抓住了,忽然间眼前出现一根棍子,当头砸了下来,顿时打的头破血流,蜂拥向前的人潮迅速向后退。有些人退得慢,被打得头破血流。前面的人退回来,后面的人还在向前挤,一时间撞的人仰马翻。
“一碗白米饭一百钱,一碗面条一百五十钱,有钱的向前走,没钱的赶紧滚!”一声声吆喝声在棍棒后响起。当然了面条是沈厚创造的,在更一楼就有的卖。听到吆喝他们才明白这些饭食要钱啊,于是很多人说:“我们有钱,我们有钱,来两碗……”,忽然想起人家的价钱,一个个跳脚骂道:“这么贵,要吃人!”
乱世之中,兵匪一家,这些唐军谁身上没有几两银子。可是这饭菜这么贵,让吃惯了白食的唐军肉疼不已。虽然心疼手里的钱财,但是总有一些人挡不住“咕咕”叫的肚子,掏出一百五十文铜钱“来一碗疙瘩!”
有一就有二,看着别人吃的香甜,再听到“呼噜、呼噜”吞咽的声音,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吃饭的行列中间。唐军大多都是山西省人,他们都喜欢面食,白米饭没有多少人喜欢。吃一口热饭,在嘴里一嚼,不由得暗自赞一声“味道真好!”,回头又抱怨一声“价钱真贵!”。
这些饭食里都有肉汤,让这些好多天没有见过饭的人,觉得仙家的宴席也不过如此。于是乎,一碗过后再来一碗,多的竟然吃了七八碗,把肚子撑的好像临盆的妇人。有些人因为逃跑丢失了钱财,只好用身上的甲胄抵账。如果再不吃饭,他们也害怕自己走不回山西。世道这么乱,过了东岭关谁知道会不会再打仗,不吃饭,哪里有力气打仗,死了钱财还不是好过了别人。
瓦岗军的人原先还害怕唐军不肯吃他们做的饭,却没有想到这些人已经饿急眼了,只要是吃的就不放过,一些下手晚的,没有吃上面条,只好吃两碗白米饭。吃饱后,再要一碗水喝。什么水也要钱,一碗五十文!于是更多的人选择一碗凉水,十文钱。不要钱不行,这都是巴豆水,有成本的,并不是真凉水,而是凉开水。
等李家兄弟吃饱喝足,正军出发的时候,有些人就忍不住了,已经开始拉稀。茅房没有那么多,有些人就选择偏僻一些的地方,立刻就会被瓦岗执法队给抓起来,不一会的功夫就抓了几千人。看到拉稀的人数以万计,李世民才知道他们吃了肉汤后喝了凉水,才知道瓦岗军的饭菜这么贵!心里暗暗怀疑他们故意这么整。因为谁都知道吃了腥荤后
295 瞒天过海运沙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单雄信可能受到沈厚新思想的影响,他的觉悟还是提高了不少。当沈厚和他讨论国仇和家恨,公与私的问题时,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服从大局。很多时候,沈厚都在感叹这时候的人,中诺守信,心思单纯,当他们觉得你有道理的时候,就会无条件服从。沈厚也分辨不清这到底是奴性还是开明不过,看他们信奉天地君亲师仁义礼智信 的时候,他就明白还是皇权思想作祟。
以前,其实也不算多久以前,就是在扬州城外时,当时沈厚计划和唐军、河北军结盟,害怕单雄信想不通,特意找单雄信解释。听到单雄信顾全大局的回答,他十分欣慰,这说明很多人的思想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沈厚一直对思想工作看的很重,因为他明白后世的太祖能打败敌人,就是靠的思想工作。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军说过:美军不怕中队现代化,怕的是中队太祖化!说的就是太祖思想武装的军队。这样的军队才是战斗力最强的军队!
沈厚一直在致力做这种事,他要用改编的太祖思想武装瓦岗军。在二贤庄他办学校,收养孤儿都是培养革命的种子,现在瓦岗军能有超强的战斗力,都是太祖思想的结晶。不过对于单雄信他们这些老江湖,沈厚只能通过潜移默化来影响他们。毕竟沈厚和他们相识的时候,这些人的世界观已经成型。不过他们本质都很好,有除暴安良,承救天下黎民的雄心。正因为这些人本质很好,所以才在沈厚的潜移默化下改变了很多。他们慢慢从为兄弟两肋插刀转变成为天下黎民两肋插刀。
不过沈厚也记得很清楚,历史上单雄信为了给自己的兄长报仇,甚至和瓦岗兄弟分道扬镳,为了不拖累兄弟自己慷慨赴死。但是这一世,因为沈厚的穿越,所以历史将会改写。单雄信不用和瓦岗兄弟分离,而且马上就会帮自己的哥哥报仇。当单雄信想到很快就能手刃李世民,心中难掩自己激动的心情。当日在扬州城外,沈厚让他放下仇恨,虽然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但是午夜梦回,总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哥哥。现在好了国仇就是家恨,家恨就是国仇,想想就让人解气。
不提瓦岗军悄悄做着准备,李世民也一样悄悄做着准备。不过他没有想到瓦岗军这么阴险,为了恶心他们竟然想出拉稀的办法。还好他们的军医对治疗拉稀很有经验,不然李世民就要担心他的计划会流产。原先沈厚计划,这些人一路拉稀,到了虎牢关就没有多大的战斗力了。到时候双方打起来也好分出胜败,容易结束战争。他却没有想到,唐军治疗拉稀很有一手。对此他十分疑惑。后来才听秦琼说,一般的队伍不像瓦岗军从来不和生水,所以拉稀是比较常见的病。因为是常见的病,所以有些军队对治疗拉稀有很多偏方。唐军无疑就是这样的军队,不过就算再怎么有效果,对战斗力还是有不少的影响。
因为拉稀的人太多,所以李世民对饮食开始重视,严禁让士兵再买饭吃。而且李世民还重金向瓦岗买粮草,自己做饭吃。沈厚为了防止过早发生冲突,只能委曲求全,答应李世民。不过,粮草在五关分批送给唐军,而且劲量缺斤短两,以次充好。
李世民为了虎牢关的最后一击,也只能委曲求全,默默忍受。
这一日终于到了虎牢关,把军队驻扎在关前,李世民随着程咬金进了虎牢关。一进关,李世民就
296 虎牢关内忧外患
听到喊声,那两个小校向后走去。看到他俩向后走,李建成和李元吉赶紧跳下马,跟在后面。大约向后走了三十辆车后,这两个小校用刀刺破一个麻袋。只见里面全是沙土,不过他俩却回头喊道:“将军,全是上好的大米。我们再去后面看看。”
尚师徒和程咬金离的远,也看不见,以为真是大米。不一会,那两个小校返回城门对着城墙上说:“将军,我们已经全部检验了,都是好大米。可以打开城门了。”
“开门!”听到都是大米,尚师徒命令到。于是兵丁们关上的千斤石绞上来,有人把城门栓卸掉,把门打开。
两个小校向路旁让了让,李建成和李元吉站在他俩的旁边。如果站在他们的身边,就能看到李建成两兄弟各抓一把短刀,正顶在 那两个小校的后心,如果他俩言语有一点不妥当,恐怕会立刻血溅五步。
看到城门顺利打开,车马络绎不绝地进入虎牢关,李建成和李元吉互相看了一眼,眼里掩饰不住自己的兴奋。当年他们在二贤庄被沈厚调戏了一次,这次他们终于能报一箭之仇了。同样,城墙上的李世民也暗暗高兴,只要他们全部进了虎牢关,那么虎牢关就该改姓李了。看着一脸傻笑的尚师徒和程咬金,李世民更加觉得舒心,一会是把他俩杀死呢还是杀死干脆活捉了他们,让沈厚用银子赎人。反正这俩这么草包,还是换银子比较实惠。
前面的全是粮车,后面全是草料车。当所有的车辆都进入虎牢关后, 李建成和李元吉把手中的刀向前一送。他们觉得已经不需要控制这两个小校了。可是,刀只向前进了一点就进不去了。而那两个小校转回身也抽出身上的刀,大喊:“他们是敌人,大家小心!”原来这两个人不仅外面有盔甲,就连衣服里面也藏着精钢锁子甲,这才挡住了李家兄弟的刀。
听到喊声,全部都乱套了。那些赶车的车夫从粮食包下面抽出刀枪开始砍杀,城门楼上 的李元霸正要要暗算尚师徒和程咬金,忽然想起的叫声,让他的计划落空。程咬金和尚
297 江山多娇各有千秋
李世民原本做好了打算,等他父亲派来送粮草的一进虎牢关,一边让李元霸杀死尚师徒和程咬金,一边点燃烽火。得手后,再打开虎牢关的南门,迎接苏烈入城。却没有想到沈厚也安排了人手,要在虎牢关把他们留下来。为了隐蔽,沈厚特意让罗士信藏在小兵队伍里,而裴元庆因为长得太白,害怕暴露,所以沈厚就没有安排他。
当然了裴元庆也有重要的任务,把他留在东岭关,也有重要的任务,对付宇文成都。按历史上的排名来说,银锤太保裴元庆排在第三,而天宝大将排在第二。沈厚却认为裴元庆要比宇文成都厉害一点,因为宇文成都接不住李元霸面反一锤,而是裴元庆能够和李元霸有一战之力。从他俩的两次比斗来看,第一次李元霸虽然打败了裴元庆,但是他明显多砸了一锤。至于在扬州城中的那次,李元霸因为要借势逃跑,并非不如裴元庆。现在因为沈厚的干预,十八路反王就没有进入扬州。也就没有了李元霸和裴元庆的第二次相遇。
不过从种种对比来看,沈厚认为裴元庆比李元霸还要差一点,但是应该比宇文成都厉害一些。因此沈厚分配兵力的时候,把罗世信派往虎牢关,而把裴元庆留下来对付宇文成都。所以当隋军追到东岭关的时候,沈厚就带领瓦岗众将趁隋军立足未稳,冲出东岭关,杀了宇文成都一个措手不及。
宇文成都原以为除了李元霸,再也没有人奈何了自己。却没有想到瓦岗军中也有一员使锤的小将。两人一交手,他就发现这员银盔银甲的白脸小将力气比李元霸小不了多少,只是他的战斗意识比李元霸少了一点点。而宇文成都已经是身经百战有丰富经验的老将了,他自然明白以己之长攻敌之短。虽然宇文成都能挡住裴元庆,但是瓦岗军猛将如云,隋军相形见拙,前锋军最后还是被瓦岗军杀退了十多里。幸亏靠山王前来接应,不然宇文成都很可能被瓦岗众将围攻致死。
靠山王看到瓦岗军依然凶猛,只好后退二十里下寨。然后在寨墙后安排下弓箭手和抛石机,更是立下不少瞭望塔,严防瓦岗军的打击。宇文成都不清楚瓦岗军的弓箭和抛石机的厉害,他可是亲身体验过的,所以不敢有丝毫的大意。
沈厚看到靠山王的接应后,也鸣金收兵。他也感觉到了,这次杨林和上次有了很大的改变。他们接应的部队放过宇文成都败军后,并没有上来和瓦岗军厮杀,而是用弓箭对付瓦岗军的追兵。他们甚至为了阻挡瓦岗军的追兵,竟然用箭把跑在后面的隋军也误伤了不少。再结合隋军对付唐军和河北军的手段,沈厚暗暗佩服杨林。虽然杨林年龄已经不小了,但是他很快就学会了瓦岗军一些手段。战斗的时候打量使用了弓箭和抛石机。凭借大隋的财力,他们的箭支可比瓦岗军多的不是一星半点。
不管沈厚发现了隋军额不同,秦琼等人也发觉了不同。回到东岭关后,大家做战后总结的时候,提到了这个问题。这时候大家更想知道隋军有没有也造出八牛弩虽然说瓦岗军对八牛弩之类的新式武器保护的很好,但是也不能肯定隋军就研究不出来。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何况大隋目前还离死很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