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争霸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老山头之汗
既然鸠父的事是假的,那么其它的事恐怕也是以讹传讹,可信度不高,还有说杨广荒淫无道的,无非是妃子比较多,可是和以前的大多数皇帝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就是一个土财主也有十几个大小老婆,何况一国之君。只是为什么天下有很多人反对杨广呢尤其是很多世家大族更是充当了反对杨广的主力军,他们的以前的联军唐军就是最大的代表。
张江不想探究这些原因,他觉得王世充说的很对。既然这次瓦岗、唐军和河北军都没有动摇大隋的统治,唐军和河北军反而损兵折将,而瓦岗军更是见是不可为率先离去,这确实说明大隋的国运还在。既然大隋的国运还在,现在皇上招安,自然是接受招安,抓紧机会,然后为自己谋一个前程。
看到搞定了张海兄弟俩,王世充这才真正松了一口气。这两人虽然是他的心腹,但更是连接他和其他将领的纽带,只要他俩明白为什么这样做,下面的人自然也明白该如何去做。王世充一开始也没有想太多,他只想着抓紧时间把河北军完全掌控。虽然说他已经把苏烈挤出了河北军,但是这毕竟是窦建德的军队。他初来乍到对军队的掌控难免有吃力的地方,因此他的工作重点全都放在了消化这支军队上面。等到再次被隋军围上来后,才发觉形势紧迫,才发觉他似乎无路可走。还好这个时候皇上想招安他,简直就是瞌睡送枕头,下雨天送伞。而且皇上还答应打败唐军后封他为郑王,这才是有含金量的郑王,自封的郑王根本就是自欺欺人。
&nb
281 漫天飞石谁奈何
自从上次被隋军夜袭后,李世民也想明白了,他们暂时还不是大隋的敌手。一开始杨广发布争夺玉玺的大会,让大家都错误地以为大隋快完蛋了,已经无力扑灭天下的熊熊怒火。其实真实的情况是,杨广只害怕天下的反抗势力联合到一起,至于单个的反抗势力面对大隋的军队,除了瓦岗军能抵挡住,其余的根本没有被人家放在眼里。
现在隋军又重新逼近,出现这种严重的后果,他以前也想到过,只是抱着一丝的侥幸,希望能够有足够的时间整训军队。他和王世充不同,王世充需要和河北军磨合,他却不用。但是他明白他们刚刚才从背后扎了瓦岗军一刀,如果现在要通过瓦岗军的地盘,恐怕不会那么容易。当日他将队伍留给苏烈的时候,已经交代过,让他派人去联络过瓦岗军,希望搞好关系。只是效果并不好,瓦岗抓住他们急于返回长安的心思,索要赔偿。李世民早就知道沈厚不是一个好说话的人,已经做好了挨宰的准备,但是却没有想到沈厚这次用的是大铡刀。
听到瓦岗军要一百万石的粮食,白银五十万两,李世民差点跳起来骂娘,这根本就不是李家能够负担起的东西。他们还不如直接拒绝来的干脆,不过听谈判的人回来说,沈厚答应可以分期付款。分期付款是什么鬼最后才明白,原来东西和钱财可以先付一部分,剩下的再按年一点点得慢慢付。李世民听到这种分期付款的方式,心说你比高利贷还要狠,年年讨账!可是不答应,有能怎么办呢后有隋军步步紧逼,前有瓦岗军据关死守,这是要老命的节奏啊!
苏烈当时听到这些话时,也觉得瓦岗军太多分了。虽然说唐军是阴了瓦岗军一下,但是窦建德毕竟是李世民的舅舅,他能够袖手旁观,不理不睬吗现在大隋未灭,大家都是起义军,同气连枝,应该精诚团结,共同对付大隋,怎么能趁火打劫不过,他认为刚刚才打了一仗,隋军虽然大胜,但是也有损伤,应该不会逼迫的太急,所以谈判没有成功后,他一直等着李世民,看他回来后怎么说。果然,李世民听到瓦岗军的条件后,也是觉得异想天开。
不过,苏烈可以把问题推给李世民,李世民却没有办法继续向下推。他如果不能想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唐军就可能面临灭顶之灾。他决定亲自去瓦岗军中去谈判,可是还没有等他去,却等到了隋军。他明白正面作战他们唐军现在不是士气如虹的隋军对手,于是坚守营门,决定找机会撤退。还好,苏烈不负众望,在这一段时间把临时的营寨经营的十分坚固,隋军想要短时间内攻破大营也很难办到。
李世民还是太年轻,远还没有达到千古一帝的风采。他认为十分坚固的营寨在靠山王杨林的眼里和纸糊差不多。因为现在的靠山王杨林和历史上的杨林大不一样。历史上的杨林虽然也在瓦岗军面前受了不少挫折,但是并没有学到什么东西。而现在的杨林,在受到沈厚的蹂躏后,痛定思定,开发出了自己的抛石机,弓弩虽然没有瓦岗军的厉害,但是也提高了不少,最关键的是他制造出了更加坚固的大盾牌,足以抵挡瓦岗军的八牛弩。不过这次似乎用不上这种盾牌,只要抛石机就能
282 打仗就是比财富
站在瞭望塔上的杨林,看到唐军被石头砸得昏头转向,溃不成军,死伤无数,不由得感慨万端。这一幕何曾相似,当年他们被瓦岗军砸得比唐军更加凄惨。原本,杨林也想在抛石机上加上火油,只是时间上太仓促,来不及准备,只好退而求其次。一开始杨林还有点担心杀伤力不够大,于是让左天成准备了足量的牛头石,即使如此,他还是怕数量不够,又让左天成准备了很多大小石块。现在一看,效果确实很让人高兴。不仅狠狠打击了唐军的有生力量,而且连那些新加固的寨墙也被砸得七零八落。最重要的是完全打垮了唐军的斗志,他清清楚楚的看见李世民和他的傻弟弟一马当先的逃出了大营。
杨林不得不暗暗佩服李世民的反应,他的军事安排是:第一波用抛石机进行无差别打击,随后弓箭手前进到唐营一百步的地方进行抛射,最后骑兵冲杀。可是他的第二个手段还没有来得及使用,唐军已经开始溃逃。现在他也只好做出改变,在瞭望塔上打出旗语,让宇文成都率领骑兵迅速冲杀。等在下面的大太保罗芳眼巴巴地等着他的义父杨林的信号,却没有想到等了半天却是骑兵冲锋的信号。一瞬间他也不明白是不是他义父老糊涂了,不是说好了第二次的攻击应该是万箭齐发吗有心命令手下的士兵放箭,但是又怕违反军令会受到处罚。
正当罗芳犹豫不决的时候,宇文成都看到杨林让他们冲锋的旗语,双腿一夹马肚子,喊了一声“冲!”就身先士卒地飞了出去。二蛋和屎缸紧跟在他的后面,也呼啸着挥舞着手中的马槊领兵冲了出去。一时间,万马奔腾,蹄声如雷,腾起一大团烟尘如滚滚洪流一般像唐军的大营裹去。很快这团烟尘又从唐营里穿过,紧追着唐军的逃兵而去。烟尘散开后留下一地的断肢残尸。而烟尘经过的两边跪倒了无数的唐军,一个个把刀枪举到头顶,大喊着“饶命”。
已经从瞭望塔上下来的杨林带领着其余的隋军一边前进,一边收拢俘虏。虽然这次战争花费了巨大的银两,但是取得的效果让他很满意。他打了一辈子的仗,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畅快,不由得对瓦岗军又高看一眼。因为他这一手基本上是从瓦岗军那里学来的,一开始用飞石乱轰乱砸打乱敌人的阵脚和士气,然后再用乱箭射杀惊慌失措的敌人,等他们溃不成军后,再用骑兵冲杀,今天他们演示了一下,果然很奏效!
这种打法不仅能迅速决定胜利,关键还给敌人造成了很大的阴影。杨林记得他们被瓦岗军的抛石机和八牛弩蹂躏后,一见到瓦岗军就从心底里感到恐慌,不仅兵无斗志,就连很多将军也没有对敌的勇气。因为你不管再怎么勇猛,也招架不住从天而降的石头,而且是一大堆的石头,心中除了绝望,还是绝望。正因为如此,隋军碰到瓦岗军之后才会一触即溃,一泻千里。现在杨林一样相信,唐军以后一看到隋军也会生出恐惧和绝望。
不过,杨林想到这次打造抛石机和制造弓箭所花费的钱财就
283 仁心换人心
因为李世民对危险有超乎妖孽的敏感,所以当隋军的抛石机倾泻下数以万计的石块时,他立刻做出了最正确的判断——撤退!明知不敌还要负隅顽抗绝对不是一个聪明的做法,只有保存实力,避其锋芒才是最应当做的事。
事实上李世民的决定确实挽救了很多唐军的性命,不然等到左天成率领的弓箭手冲上来用乱箭再收割一下,唐军至少也要多牺牲5000人以上。因为李世民的当机立断,迅速撤出了战场,所以只是前营受到了损失,其它各部都没有受到多少损伤。不过,李世民的心情还是很沉重。这次他也是有点疏忽,应该在他去追宇文成都的时候,就应该让苏烈带领队伍慢慢撤退。这样的话他们抢到玉玺后也可以选择其他的地方出山,避开隋军。现在隋军不仅在兵力上占据着巨大的优势,而且士气如虹。反观唐军是一败再败,伤病随处可见,兵无斗志,将无战意,一个个惶惶不可终日。
其实不要说其他的人,就是李世民他本人对杨林的抛石机也产生了阴影。这要是追上来再这么来几下,可怎么是好想到昨天还是李元霸断后挡住了宇文成都他们才喘了口气,他的心才略微安定了一些。实在不行,就只能不停地撤退,抛石机反正又追不上来,至于宇文成都的追赶碰到了李元霸那就不叫事。
李世民明白只要解决不隋军抛石机的麻烦,他们根本就没有还手之力。他有心也想造一些抛石机,但是他们撤退却是肯定的事,带着抛石机撤退也不现实,因此李世民最后打消了这个想法。可是却不能不防备隋军的抛石机,要赶到东岭关还有好几天路,于是他把手下的人召集起来,集思广益,让大家商议出一个对策。一直被人像狗一样追在后面还好,关键是很可能会送命。
“不如我们向瓦岗求救,大家都是义军,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应该明白吧”宋万首先开口,他觉得自己唇亡齿寒的成语用的不错,应该能让瓦岗军出手相助。
“对!宋将军说的不错,咱们如果失败了,杨林肯定要攻打东岭关。瓦岗军虽然很厉害,但是没有了其他反王帮忙,他们未必能斗得过隋军。”唐军并不太清楚当时的战况,以为瓦岗军能够攻下五关,应该是其他反王帮忙的结果。
“主公,我也觉得宋万的主意不错。自从瓦岗的沈厚自作聪明,消灭了其他的反王,本来占据优势的义军队伍反而变成了劣势。现在靠山王挟二十万大军不仅要消灭我们,肯定还要打通会洛阳和长安的路。至于瓦岗军肯定也是要被消灭的对象。现在他们似乎没有事,但是等我们被消灭后,杨林能放过他们吗”苏烈也分析道。更多的人开始符合这种意见。
“万一,瓦岗军不愿意出手相助呢”李世民总觉得不太保险,或者说人家要用玉玺交换呢不把玉玺给他们,他们就不派出援兵。?“这不可能!咱们死了,他们难道能活下去吗”宋万觉得瓦岗军不会那么傻。其他的人也是一样的看法。
“我是说万一,咱们总要做最坏的打算。”李世民强调了一下万一。
“这个有可能,毕竟瓦岗军以前打败过杨林,他们也许还会不把隋军放在眼里。”苏烈想了一下说。
“以前在瓦岗山,他们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现在可不同。以前宇文成都也没有参战,他可是天下第一条好汉。”宋万还是不死心。
“找死啊!”一直默不作声的李元霸在宋万头上拍了一下,把他打倒在地,生
284
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任何人的成功都是他努力的结果;能成为千古一帝的李世民自然有他的运气,虽然打仗无数,却没有被流箭射死,但是他也的确敢拼命。一个有气运,有胆略,善于收买人心的乱世枭雄最后坐拥天下自然是顺理成章。不过,因为时空错乱,从后世横空穿越来一个沈厚后,历史将会向什么方向发展呢
李世民做出亲自阻击隋军的决定后,唐军上下因为连续被隋军蹂躏而产生的士气低迷迅速转化为悲愤之气。士为知己者死,现在知己要为自己去死,谁能无动于衷一股悲愤的气氛在唐军中弥漫,哪里有主将为了掩护部下撤退的道理李二公子身份多么高贵,现在竟然为了他们卑贱的生命去阻击强大的隋军,这怎么能让他们承受的起呢他们中立马生出了为李世民赴死之心。于是刚才还犹豫的一众将军,纷纷为自己刚才的犹豫生出愧疚之心,愧疚过后一个个用视死如归的语气向李世民请战:“让我去埋伏!”“让我去阻击!”“让我去送死!”一个偏将着急之下竟然把心里话说了出来。
虽然都明白埋伏敌人就和送死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你不能说出来。人都一点迷信的心理,不能把不好的话说出来,送人外出,要说“一路顺风”千万不要在后面说一句“小心半路失踪”那样就成了“一路顺风,半路失踪!”尤其是过年的时候,饺子破了不能说破了,要说挣了(钱),盘子失手打碎了,一样不能说碎了,要说岁岁(碎碎)平安。现在要去埋伏隋军,很可能就是十死无生的事,不过总有意思侥幸,可是被他这么一说,那一点侥幸恐怕也被外面的热风吹跑了。闹哄哄纷纷请战的声音一下子就停了下来。
“将军,我二狗子去埋伏隋军,我将誓死掩护大家撤退,以死报效将军的知遇之恩!”说错话的二狗子迅速反应过来,赶紧表决心、
“二狗子,我不会让你们白白送死,我要把你们全部完完整整的带回长安,带回太原。至于埋伏和阻击隋军
285 双锤战金镋
连番胜利,尤其是这次他们还没有看见唐军,或者说望风而逃,不!是望石而逃,给了隋军无穷的信心。他们现在根本不把唐军放在眼中,虽然看到天马上就要黑了,不过觉得再努力一把就能追上唐军,可以肆意杀戮,可以建功立业,谁也不想停下来。尤其是宇文成都大将军已经冲了出去,他们自然更近兴奋。
拐过一个弯,冲上一个小土丘,看到前面八百多步远影影绰绰的唐军,宇文大将军心说:这些唐军的速度真不慢,自己的骑兵追了一天才追上他们。虽然说自己中午的时候休息了一会,但是唐军大多都是两条腿,四条腿追两条腿,现在才追上来,看来唐军的战斗力也不错。再看看河北军,让他们追击唐军,结果还不到中午就全部累垮了。
其实唐军也是被逼无奈,后面有人追着用刀砍,你不跑被追上了不是被马踏死,就呀要被刀砍死。假如你侥幸躲过这两次催命的危险,也会被隋军俘虏,不说俘虏的待遇,恐怕再想回到太远恐怕难入登天。谁也不想出现那些后果,只能使出吃奶的劲逃跑。不过,从早上跑到现在,大多数的人已经没有了多大的力气。好不容易天黑了,而且二公子和四公子在后面为大家断后,终于可以歇一歇了。
这时候有人看到了后面土丘上的隋军,恐慌迅速蔓延向全军。不是说二公子他们去阻击宇文成都了吗怎么还是被他们追上来了难道说将军他们丢车保帅,让大家做饵,他们已经逃跑了不然那些隋军怎么能这么快出现在后面。大家议论纷纷,军心愈发不稳。本来刚才因为李世民主动掩护他们而生的士气,迅速消散。
苏烈不相信李世民是这样的人,但是他也不明白为什么李世民没有挡住隋军。他只能尽力的安抚这些唐军,让他们保持冷静。可是他本来就是刚刚加入唐军没有多久的新人,没有多大的威信。甚至一些将领看到他深受李世民赏识,心中生出很多羡慕妒忌恨。以前顾忌李世民,现在他们都以为被李世民抛弃了,再也压制不住心底的怨恨,带头闹起事。
正在催马的宇文成都看到远方的唐军竟然开始四散奔逃,心底的一丝不安也彻底消失。正要权力冲击,忽然从旁边的小树林冲出一队唐军,当先一人正是李元霸。
李元霸一冲出来就哇哇大叫:“宇文成都!手下败将!拿命来!哇哇……”
刚要加速的宇文成都猛然间看到从旁边的小树林冲出一队人,心头一惊:不好!有埋伏!再一看是李元霸,本来的加速就缓了下来。旁边的二蛋和屎缸也同他一样,看到突然出现的伏兵,更加害怕。只不过大将军不撤退,他们也只能硬着头皮跟着。虽然跟在后面,但是心中却没有一点点信心,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大将军并不是人家的对手,何况人家埋伏在这里以逸待劳。?宇文成都带领着隋军已经追了一天,只在中午歇息了一下,吃了点干粮。骑的马也只吃了一点草料喝了点水,刚才靠着一股气,想要立功受赏,却没有想到本来以为逃在最前面的李世民和李元霸却出现在这里,他们一致认为中了李世民的埋伏。这个时
286 血雨腥风阎王屠
选择在半坡发动袭击是李世民特意为止的计划。如果在小丘的另一边的半坡发动袭击,似乎有居高临下的优势,其实不然。那样做的话,隋军对埋伏的队伍能够看的清清楚楚,当他们看到伏击的队伍人数不多的时候,恐怕会更加地踊跃向前,争取功劳。毕竟这就是一个小小的土丘,并不会耗费什么体力。一旦他们阻击的效果不好,反而会让隋军明白他们逃亡的极限已经快到了,恐怕会引来更加猛烈的追击。
而在这边的半山腰突然发动袭击,更会出乎意料,再加上隋军的速度并没有提起来,猛然间看到埋伏,自然会产生恐慌。产生恐慌后自然会停顿,小丘那边的隋军并不清楚这边的情况,还会继续快速前进,必然会产生拥挤和踩踏。更重要的是后面的人不清楚前面埋伏的唐军有多少,一旦前军抵挡不住,隋军自然会溃退。李世民这样安排最主要是对李元霸有信心,如果换一个人挡在前面只会给宇文成都送人头。果然在三招两式下,宇文成都就被李元霸抢走了兵器。本来李元霸想活捉宇文成都,但是因为他的擂鼓瓮金锤太大,没有办法腾出手,所以他也不活捉了。
看到扑面而来的大锤,宇文成都两眼一闭“我命休矣!”,就觉得一股大力撞在前胸,一下子就把他砸下了马,并且一大捧的热血和着碎肉溅在他的脸上。他用手抹了一把脸,心说:这就死了,并不是十分痛苦啊,只是感觉身子有点沉,他睁开眼一看,有一个血肉模糊的人趴在他身上。原来还有和他在黄泉路上做伴,这是这是屎缸!
“将军!快走!”忽然他听到有人叫他,他觉得很奇怪,都已经死了,还着急什么接着就有人扶起他。这时他才发现他还没有死,叫他和扶他是二蛋,正把他向马上推,原来赤炭火龙驹又跑到了他的跟前。他回首一看,无数的亲卫前赴后继的涌向李元霸,结果无数的刀枪被李元霸的大锤砸飞或者砸断,一个个人更是被砸得乱飞。看到自己熟悉的亲卫像飞蛾扑火一样的前赴后继的扑向李元霸,宇文成都目次欲裂,他怎么能丢下这些生死与共的兄弟
“将军快走!不要辜负了大家的心。”二蛋看到宇文成都迟迟不动,继续催促:“只要将军脱险了,其他的人才会撤退,只有保住了将军,才能为大家报仇。快走!将军!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说着他用刀背在赤炭火龙驹的屁股上拍了一下。受到刺激,赤炭火龙驹窜了出去,二蛋喊了一嗓子“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