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北宋之小人物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小小小唯
陆李氏仍是气愤难当道:“我知你是大人,见过了大世面,你与楚玉在盘算些什么,你不告诉我,我也就当不知道,反正我陆家还能养得起一个人,可现在呢,客不客,婢不婢的,你就要往你院里调,你是得有多大的心!这人不能留在陆府了!”
陆知安应道:“好,都听母亲的。”
陆知安这么一回答,倒是让陆李氏狐疑起来,道:“我真就这么把她扫地出门了你不反对”
陆知安道:“前些日子她也跟我提了一嘴说是要离开了,我只想着晏大人刚上任,又有一堆的事务要理清,你也知道我那院子,除了洒扫的,也没个丫鬟,我观楚玉心思明正,也是个能干的,就这么顺便一说罢了。”
陆李氏听罢也软了口气道:“那丫头我看着也算是个机灵的,留在你院子里当个一等丫鬟也是可以的,可她与思文、芸娘的关系在里头,总不好让人家卖.身或担着这不好的名头,明日我让管事的把下面庄子里的名册拿过来,是该给你添些丫鬟了。”
陆知安在陆李氏下首坐下道:“母亲也是知道的,我那书房里很多的公文,总是不能让其他人进去的,这事以后再说罢。”
陆李氏急道:“哪里能等到以后再说的,这好不容易你才有了这心思,要不……还是让楚玉去你院里伺候着”
陆知安劝道:“母亲,若我真是有意于她,给她换个身份名字再迎进陆府也是能做到的,我既没这样做,就说明了我对她没有那些个心思。”
陆李氏叹气道:“你媳妇走了这些许年,你也没续弦,眼看一年年的过去了,我是真想把你脑子挖开看看里面到底是怎么想的!”
陆知安上前跪坐在她面前轻声道:“儿子不好,让母亲挂心了。”
母子俩又说了些体己话,陆知安便告退了,楚玉入他院子的事也不了了之。
楚玉听到这个结果也是松了口气,要是天天对着个教导主任的脸,自己肯定会犯心脏病的。
陆言安却是与宁芸娘嘀咕了好久,这大哥是个什么意思鳏居多年一朝**话还没说完便被宁芸娘捂住了嘴。
晏殊上任后,曹止庸也没与他为难,一番交接后又安排了江宁府上下官员富商分别接见,陆知安兄弟也在此行列。
楚玉本人对晏殊是非常有好感的,偶尔与陆言安闲聊也会透露出一二,陆言安也因此对晏殊有着不错的观感。在五月底休衙的时候,陆言安随江宁一众商贾去了內衙拜访。
府衙內衙在上元节后进行了修缮,此时已是住进了人,晏殊在偏厅接待了众人,陆言安有父兄可依靠,只到了礼数后便在一旁安然坐着。
晏殊一一问过了
四十五章
六月初,楚玉算了算日子,已经在陆府呆了快五个月了,她越来越不耐烦,这种由不得自己的感觉实在是难受,又与宁芸娘提过几次离开陆府,却都没有下文。
就在这种情况下,山东率先爆发了旱灾,随即席卷全国。
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楚玉正与宁芸娘酿葡萄酒,洗净晾干后捏碎的葡萄一层层的和着白糖被放进了陶瓷罐和木筒里,她也不知道哪一个存储会好一点,干脆都弄了一些。
一些破了皮的葡萄被洗净后放在盘子里,几人收拾好葡萄酒后也洗了手坐下边吃边聊。
宁芸娘道:“这酒我听思文说起过,说是甜甜的,婆母身体不好,饮不得酒水,若是真能酿成,也让她尝尝。”
楚玉剥了个葡萄放嘴里道:“不知道有没有白提,若是能弄些来,还能酿白葡萄酒呢。”
宁芸娘道:“你倒是能干。”
楚玉笑道:“这有什么能干的,学会了也就这么简单,可惜桃子熟透了,原本说了想在上面做些文章的,也只能作罢了,只怪自己前段时间给忘了。”
宁芸娘道:“今年收成不好,桃子比往年少了些,不过我们这里也算是好的了,听说北边起了旱灾,好多人成了流民,也不知会不会到这江宁府来。”
楚玉后知后觉的发现自己进陆府后日子过得太懒散了居然没注意到很久没下雨了,果然是由俭入奢易啊。
楚玉道:“这刚收了夏税,未曾听到有什么乱的地方,夏季正是多水的时节,若是赶着下了几场雨,倒是能缓解一二,又有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若能靠着缓解一二,那也不差了。”
宁芸娘道:“这看天吃饭的,就怕有个天灾。”
楚玉安慰她道:“这些事总有官府中人来操心,他们都是读过书的,总比你我来的有办法。且又是他们的责任,当会尽心的。”
宁芸娘也道:“前些日子听了思文说起过知府晏大人,说是看着严肃了些,倒是个有能耐的。”说罢想起了曹家,又想起故去的妹妹,心中有些难受,平缓了一下道:“世远也是个没良心的,去了东京那么久,就写了一封家书回来,简直是白疼他了。”
楚玉笑道:“这离东京也远,他刚去,人生地不熟的,又是要安顿下来,又是要努力学习,怕是整天忙得都没有时间了,你们姐弟情深,若是得空哪里能忘了你们得。”
宁芸娘叹息道:“真是难为他了,以前就是个无所事事的纨绔,现在知道上进了,我这心里又是欣慰又有些心酸。”
楚玉用手绢擦擦手道:“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你这做姐姐的也不差啊。”
宁芸娘苦笑道:“宁府那后院……不说也罢。如今我也只盼着他能好好的,不说多有出息,能让婆婆安心就好。”
楚玉拍拍她的手,笑道:“再怎么说他也是个堂堂男儿,你若担心,不若托人给他带些东西去,这夏季的衣裳被褥怕是来不及了,就手做些秋装冬装也是行的。”
宁芸娘欣然应同,想着要给他做什么样式的衣服,宁世远是要走武举的,原先的样式都不行了,得要戎服才行,又有颜色布料的挑选,能让宁芸娘忙一阵子了。
陆知安时任转运司副使,配合转运使管理江南东路的所
四十六章
此时的农作物产量很低,中等田好年岁才能出四石谷子,打出来也就两石左右的大米,又没有土豆玉米等耐旱的作物,一场旱灾下来,虽没有出大乱子,却也算得上是艰难度日。旱灾过后的蝗灾,才是真正的灾难。
蝗虫过处,寸草不生,遮天蔽日的出现,不过几天,不仅是庄稼,连树叶、小草都被啃食殆尽,只留下一片光秃秃。
这天,宁芸娘正带着陆栩在锦绣阁与楚玉玩耍,葡萄酒已经开封了一坛,很得老太太的喜欢,还特意给了宁芸娘一只白玉兰的簪子,又赏了楚玉一对东珠做的耳坠。今日宁芸娘特特戴了簪子来与楚玉聊天。
楚玉笑道:“都说美玉配佳人,这可是相得益彰了。”
宁芸娘低垂着微红的脸蛋抿嘴一笑道:“首饰虽然好,可这是婆母特意赏的,意义不一样。”
楚玉摸了一把她的脸揶揄道:“啧啧,这害羞小媳妇的样子哪里还有以前落落大方的影子啊。”
宁芸娘恼羞成怒地瞪了她一眼道:“看我不撕了你的嘴!”说罢就要动手,楚玉连连告饶,陆栩在旁边看得咯咯直笑,周围的丫鬟嬷嬷们也是捂着嘴闷笑。
正打闹时,楚玉忽然觉得天色暗了下来,抬头一看,黑压压的一片,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正在快速地移动。楚玉脸色一变惊叫道:“快进屋,快点,东西不要了,人马上进屋!”说罢站起身抱着旁边的陆栩就往屋里冲,旁边的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看着宁芸娘,宁芸娘抬头看了一眼也是面无人色的跟在楚玉身后进了屋。等一众人进门,楚玉已经把窗户都放下了。
众人进来后楚玉又检查了一遍门窗,确定关好后才松了一口气坐在凳子上。宁芸娘抱着陆栩坐在她旁边问道:“刚才……是什么东西”
楚玉苦笑一下道:“如果没猜错,怕是蝗虫。”她对蝗虫的所有认识只知道是药食两用的虫子,但她的外婆年龄大了,总是喜欢絮叨她年少时吃过的苦,其中就有蝗灾。
宁芸娘惊道:“若是蝗灾,那……那……”
其他人也是面面相觑,半晌说不出话来。
陆栩坐在宁芸娘怀里被箍得不舒服,扭着身子挣扎着想下去,宁芸娘小心的圈着他轻声哄着,一时间,整个房间里只听到宁芸娘的声音。
过了一会儿,楚玉走到房门口侧耳倾听着外面的声音,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便小心的把门开了一道缝,观察一番后才把门敞开走出去道:“似乎是飞走了。”
宁芸娘把陆栩放到地上,吩咐他的乳娘照顾好,也在一群丫鬟嬷嬷的簇拥下走了出来看着天上。
楚玉道:“刚才事发突然,不知其他地方怎么样了。”
宁芸娘回过神来吩咐道:“夕月,你去婆母那边问一下,可曾惊着了,算了,我亲去吧。”
楚玉道:“我与你一同去吧。”宁芸娘胡乱的点头,让乳娘把陆栩带着,一行几人去了静雅轩。
行至半途,陆李氏那边过来了一个嬷嬷,刚巧在路上遇到了,给宁芸娘行礼后笑道:“刚才太太正在房里,好险没有被惊着,让我来问问诸房可还好,可巧遇上了。”
宁芸娘道:“我也是想要去问候婆母,幸得嬷嬷来了,也让我能先安心下来。”说罢递了一个荷包给她,那嬷嬷笑盈盈的收
四十七章
六月甲午朔,出了日食现象,官家因此减膳,又下旨减天下岁所贡物,废科配沿纳(苛捐杂税),只留夏秋二税。到了七月中,灾情愈加的严重,江宁府附近出现了大量的流民。
这天宁芸娘带着楚玉与陆栩正在舜华院吃晚餐,陆言安忽然回来了,他最近都很忙,常常是见不到人影,宁芸娘见到他,忙嗔道:“怎么也不让人提前说一声,可曾用饭了没”一边起身就要让人备碗筷。
陆言安阻止了她道:“已经是在大哥那边用过了,我先换身衣服,累死了都。”
宁芸娘又忙着回房给他找衣服,一番伺候下来,等她出来后歉意的对楚玉道:“可等久了,你可不用等我,自个吃就好了。”
楚玉笑道:“夏天天气热,饭菜冷一下倒是更有胃口。”
说话间陆言安已经换好衣服出来了,看得出来他最近是忙得狠了,连花都没簪了,只利落的把头发绑起来算了事。
见着了楚玉,陆言安也很奇怪的道:“可曾见到你从那小窝里出来了,怎么想通的”
楚玉笑道:“可不是你最近忙了,芸娘在家担心你,又想着外面情况不好,直吃不下饭,人多吃饭热闹,我便厚着脸过来了。”
陆言安胡乱的点头道:“我还忙着,你们吃饭吧,我去书房了。”
“哎哎哎,等一下。”楚玉忙起身叫道:“忙也不在乎这么一会儿,芸娘让人做了酸汤,冰着呢,好歹也是她的一番心意。”
陆言安看看楚玉,又看看宁芸娘,点头坐了下来,宁芸娘忙欢喜的让人把汤端了上来,又拿了碗。
楚玉见状道:“有时间没见着陆管事了,可是在外面等着这天气热,我出去与他说一声。”说罢对着两人眨了下眼转身出去了。
陆言安喝了口汤道:“栩儿可睡了天气热,蚊虫又多,可有苦夏”宁芸娘笑着一一答了。
楚玉出了门,陆雨石正站在院子里等着呢,见着楚玉,对她一拱手道:“有阵子没见着楚小娘子了,可安好”
楚玉福身道:“谢陆管事问,陆言安正在屋里与芸娘说话,我出来与陆管事说一声,免得你等着急。”
陆雨石道:“上次小娘子托人带的银子早已经带到了,只最近事忙,又常见不到面,才拖到现在与你说。”
楚玉道:“那便是麻烦你们了,这些银子虽不多,但如今这样子,总也能撑一段日子了。”
陆雨石犹豫着道:“小娘子别怪我说话不好听,你这样藕断丝连的……怕是不大好。”
楚玉笑道:“得人恩果千年记,山高水长,一转身便是一辈子见不到面,如今还了恩情,心中也能好过一些,陆管事能与我说这些话,足见你把我当成了朋友,我很开心。”
陆雨石道:“小娘子心性倒是好。”
楚玉道:“陆管事能与我说一些外面的事情吗这关在屋里,总是很闷的,若能知晓些外面的事情,也好做些准备。”
陆雨石摇头叹道:“很不好,城里还好一点,城门口卡得严,并没有进来多少灾民,城外就有些糟糕了,这次旱蝗范围比较广,受灾的地方也多,听说城外已经有人饿死了,这一路上饿殍也不知几数。”
楚玉心中咯噔一下急道:“可有人易子而食!”
陆雨石喝道:“小娘子慎言!纵有人卖儿卖女,断不会做出那有违天理伦常之事!”
楚玉愣了一下道:“是我的错,有些心急了。”她又掐了掐鼻梁道:“那些人可有好好安葬”
 
四十八章
江宁常平仓常置两个,分别在江宁城左右,里面粗粮细粮约么二十万石,以一万灾民为数,能坚持半年甚至更久。
时间已经快进入七月下旬了,在节气上已是入了秋,但江宁府外的灾民越来越多,粮食却是不够了。官家下旨,右司谏范大人巡视安抚江、淮,在消息传来的第二天晚上,江宁府的常平仓烧了一个。
秋老虎的余威犹在,楚玉睡觉时便把门窗全敞开,听到打更的梆子一慢三快,又有喊道:“早睡早起,保重身体。”便迷迷糊糊的翻了个身又睡下了。
第二天早起后才听说其中的一个常平仓昨夜里走了水,连粮食带仓库,全都被烧成灰了。
楚玉心里简直都要被“卧槽”刷屏了:“这特么不是《天下粮仓》的桥段么”宁芸娘更是气的啐了口道:“果真是一家子的坏水,这小的不是个好人,老的也不是个东西!”因着宁巧娘的事,她对曹家可没什么好感。
楚玉心里是慌得不行,她虽然不清楚到底烧掉了多少东西,可城外的流民灾民是实实在在的,哪怕一天只供应两餐稀粥,那也是个不得了的数字,若是暴.乱起来,虽有军队驻扎,怕也是死伤无数。她心跳加快,感觉呼吸不过来,只把双手合拢成袋状捂在嘴鼻前不停的喘气。她想到了那张写着小心陆知安的纸条了。
曹止庸没有必要烧了粮仓的,粮食没有,那也是前任提举常平使的责任,他调任不过几个月,最多也只能治他接任时不察之罪。而短短时间,要不动声色的把几万石的粮食运出去卖掉,很难做到,若是她,她会选择直接拿广惠仓的银钱,除非是他与前任一起贪的,否则他没必要做这起民愤还有可能惹来杀身之祸的事。而另外一个可能,则是有人想要陷害他。不论这个人是怎么想的,楚玉都觉得害怕:用成百上千甚至更多的人命来换一个政敌,这心性太可怕了,而这个可怕的人,很有可能是陆知安。可陆知安能在这里面得到什么好处呢或者说,曹止庸出了事,得利的人里面有陆知安吗
楚玉思绪纷乱,不知道该怎么办,放下手垂着,她全身都起了鸡皮疙瘩,连宁芸娘在她耳边说了什么都不知道。
宁芸娘见楚玉脸色发白,鼻尖沁出汗珠,换了话题担忧的问道:“可是昨夜里中了暑早说了冰盆不应撤,你倒是倔的,我让人给你上碗酸梅汤还是找个大夫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