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穿越北宋之小人物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小小小唯
    楚玉回房把银子全部拿出来放在桌上,零零碎碎的也有十多两,若是俭省着用也够乡下一家四口四五年的嚼头了,她另拿了一个荷包装好银子,想了想又放了几块碎银回去,拿着荷包去找了陆言安,陆言安一家三口正在院子里玩耍,宁芸娘见楚玉掏出一个荷包放在桌子上,问道:“这是”

    楚玉坐在她旁边捏了捏荷包里的银子道:“今天与陆言安聊天说到以前,就想起当初的一些帮过我的朋友,便想着托人给带点花用去,也给他们带个口信让他们别担心。”

    陆言安抱着陆栩走过来坐下道:“就你那几两银子,还不够爷一顿饭钱,收着吧,总有用钱的时候。”

    那荷包是楚玉进陆府后无聊的时候绣的,从好些个里面选出的最好的一个,天青色的缎料,针脚粗糙,也没有绣花,不知怎么就入了陆栩的眼,一边伸手去够,一边嘴里“要要”的叫着。

    楚玉把荷包的袋子拉紧系好递给陆栩哄道:“宝贝小乖乖,这个可脏了,不能吃吃哦,我们看看就行了好不好啊”

    宁芸娘笑道:“你对他倒是有耐心,这个小魔星,前天晚上不睡觉,就在那蛐蛐的叫着,后来才反应过来是叫的曲儿,想听小曲儿呢,你都把他给养娇了。”

    楚玉笑道:“这么小哪里就是娇气了,以后四书五经君子六艺都得学,可不累趁着现在还小,能宠一时是一时,时间过得快,等他长大了,有了主见,怕是会觉得这些都是不入流的,你让他听他都不乐意了呢。”

    陆言安把陆栩放下道:“我还有些事处理,你们聊吧,小家伙估计也要歇晌了。”

    宁芸娘抱过陆栩轻声哄着,没一会儿小家伙就打着呵欠睡着了,宁芸娘唤来乳娘把他带回房去睡,拿着荷包对楚玉道:“既思文说了,这银子你就收着吧,你还小,以后过日子要用钱的地方多着呢。”

    楚玉摇头道:“钱用了可以再挣,再说了我这是还人情的,若是用了你的银子,那我岂不是把人情转到你这里了那还与不还又有什么区别。”

    宁芸娘笑道:“总是你有理,说不过你,行,钱呢我等下转交给思文,以后若是有了难处说句话的事。”

    楚玉笑着点头,宁芸娘收了荷包后又让人拿出棋盘来对楚玉道:“前阵子事多,我们可多时间没下棋了,今日正巧了。”

    楚玉拿了黑子笑道:“我觉得我可能真不是下棋的料子,怎么研究还是不行,世事如棋局局新,棋局如局势,人生如棋子,我看啊,这盘棋怕是要让高手来下了。”

    宁芸娘皱眉道:“怎么了可是出了什么事”

    楚玉笑着摇头道:“就是想起以前有些感叹,”她下了一子道:“我以前的愿望就是安安心心的做一个小民,心情不好的时候能出去散散心,不想做饭了就不做,偶尔约几个朋友聚会,就这么无病无灾的过一辈子,走后一把火烧了什么也不剩,多好。”

    宁芸娘呸道:“什么死不死的,小小年纪,怎么想的如此多,思文是和你说了什么,感觉你整个人都怪怪的。”

    楚玉道:“哪里有什么怪的,就是想起故人心里有些难受。漫漫人生,有多少的起伏,最后总归是化成一坯土。”她抹了一把脸笑道:“嗨,说这些做什么,我的错,对了,听陆言安说陆府种有葡萄,挂果了吗”

    宁芸娘笑道:“哪里有这么快,现在不过才长叶,要结果还要一段时间,到了夏天,尽够你吃的。”

     




初见宴公
    明道二年,夏,四月,戊申,帝听政于崇政殿西厢。壬子,群臣上表请御正殿,不允;表三上,乃从之。诏:“内外毋得进献以祈恩泽,及缘亲戚通章表。”罢创修寺观。帝始亲政,裁抑侥幸,中外大悦。(选自《宋史》)

    当今官家亲政伊始,一系列的官员调整拉开了序幕,曾经为他亲政奔走的人召回京城到中.央任职,而刘太后的亲信也大多换了职,罢了吕夷简后现任宰相张士逊成了首相,陆知安父亲也因上书要求亲政得了四品的给事中。这些都与楚玉无关,有关的是参知政事晏殊罢为礼部尚书,知江宁府,原江宁知府曹止庸平调至提点常平司任提点常平司公事,提点常平司又称仓司,负责仓储,名义上是平调,实权却是少了。

    到了此时,陆知安还没有放轻松,可新任知府未到之前,曹止庸还是江宁军.政的一把手,又有强龙难压地头蛇,晏殊是被变相下放,虽听说为人刚毅率直,没亲见过不敢大意,这位可是大力支持“垂帘听政”的。

    陆言安得知了消息倒是为楚玉感到高兴,至少不会像现在一样窝在陆府,哪里都不敢去,宁芸娘不是很懂这些,只看着陆言安欢快她也为此而愉悦,楚玉却是愣住了,晏殊啊,著名的词人宰相,“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晏几道他爹,她……这是要与历史名人同住一城甚至还相隔不远,忽然很是受宠若惊肿么办~

    陆言安看着楚玉在那里发愣,一会皱眉一会出神傻笑的,他唰的打开扇子在她眼前晃了晃道:“怎么,乐傻了”

    楚玉不耐烦的挥开扇子道:“别整天拿个扇子潇洒,以为你是楚留香啊,我跟你港吼……”一不留意说出了前世的乡音,她半点没察觉道:“我现在的心情啊,特别的一言难尽,好想出去跑几圈,哎呀,好激动。”

    陆言安跟宁芸娘面面相觑道:“她这……真是乐傻了”

    好在楚玉很快恢复过来了,不好意思的笑道:“好像有些兴奋过头了。”

    陆言安语重心长地道:“我原先还以为你是个老持稳重的人,怎么这么一点小事就把你乐得找不着北了,那姓曹的还住在内衙呢,估计要让他把到手的权力交出来,还有的磨。”

    楚玉道:“我明白的,他在这里当了这么多年的官,经营了这么多年的人脉,不是那么简单的。”

    陆言安看着楚玉迈着小碎步摇摇摆摆的小跳着回了锦绣阁,用扇子抵着额头道:“我怎么觉得她是越来越怪了,难不成是在陆府憋傻了”宁芸娘拍拍他的衣角道:“她原也不是个跳脱的性子,估计是有些闷了,眼看要到五月了,端午的时候能带她出去看看热闹吗”

    陆言安摇头道:“你自去问她罢,估计也是不会去的,到时候若是你想去,我让掌柜把丰和楼最好的地方留着,多带些人,让栩儿也看看热闹。”

    宁芸娘道:“过几日我问问婆母,若她想图个热闹,那便一同去了。”

    到了五月初五,因着陆老太太一句话,楚玉也跟在后头去了丰和楼。丰和楼并不挨着河道,只是高,能看见远处热闹非凡的河边正在做赛龙舟前的准备。陆言安备好的房间正对着那里。

    宁芸娘扶着老太太走在前面,楚玉和李姨娘跟着走在后面,进了丰和楼,因着大多数人都去了河边,店里只零星的坐着几位客人。

    楚玉注意到挨着街边的窗前有一桌客人,一共俩人,其中一人做书生打扮,年约不惑,戴着儒巾,美髯须眉,见楚玉看过来,轻轻的点头当做招呼,楚玉忙笑着回了一礼跟着众人上去了楼上。

    陆李氏发话后,宁芸娘与楚玉才落了座,有跑堂的上



路遇曹天成
    楚玉想了想还是有些介意,也许是她风声鹤唳,又或是被害妄想症犯了,她轻声与宁芸娘打了声招呼,就又下楼了。

    楼下那客人已经走了,楚玉问掌柜道:“刚才那客人,登记的是什么名字”

    掌柜翻了几下本子道:“姓安,叫安日,怎么有问题”

    楚玉心道:“这古人取个假名都不会,改安日呢,直接写个晏不就得了。”一边与掌柜道:“现下可有人是闲着的,劳烦他替我跑个路。”

    掌柜的道:“还没到饭点,今天河边又有热闹可看,闲人可多的是,让小松替你跑一趟吧。”说完喊了一句。

    小松正在门口迎客,听见后回了一声跑过来,楚玉道:“老太太心疼陆大人端午一人在家,特让人送些粽子过去,让他也尝尝自己尝过的味道,你见着陆大人说一句,‘晏公到了’,其他的他问你什么你答什么。”说罢塞了几个铜板过去。小松想要把铜板推回来,楚玉道:“我现下身上就带了这么些,若是东西带到了,说不定还能在陆大人那里得了脸呢。”

    小松看向掌柜,掌柜的点点头,他便清脆的重复道:“老太太心疼陆大人一人在家,便给陆大人带了些粽子,说是让他尝尝味,再说一句‘晏公到了’。”

    楚玉点头道:“正是如此,麻烦你了。”

    陆知安正在书房,听到管事的传了门房的话有些奇怪道:“家里厨房就包了好些粽子,怎么还特意让人送过来”

    管事的道:“那人确是丰和楼的伙计,或是老夫人觉着那粽子味道着实不错,想让你尝尝”

    陆知安思索了一下道:“楚玉是不是也跟着母亲一起去的”

    管事的道:“正是,后院几位家眷连带楚小娘子一同去的。”

    陆知安收拾了东西道:“出去看看吧,说不定是什么事呢。”

    那小松正在角门边等着,手里提了个食盒,见到陆知安后弓着身子转述了楚玉的话,陆知安又详细问了情况,道:“小松是吧,是个机灵的。”又让管事的给了他一些碎银,小松接过去一叠声的多谢。

    等回了书房,陆知安道:“听着这意思是晏大人偷摸进了城,私下在调查江宁的情况可确定那人确是晏大人”

    管事道:“按照行程来算,若是赶一些也差不多,至于是不是晏大人,属下也不清楚,不敢妄言。”

    陆知安道:“你先安排一下,若真的是他,倒是可以布置一番,等楚玉回府后再问问她。”

    管事的应声后出去了,陆知安打开食盒看了眼粽子,便收起来放到一边了。

    楚玉透过栏杆向外望去,各种建筑鳞次栉比,连绵到了河边,龙舟已经塞完,获胜的队伍正在欢呼。几人也是看得热闹。等午时过半,人群陆续散去,宁芸娘问陆李氏道:“这可是少见的热闹。”

    陆李氏患病后把打理生意的事情大多都交给了陆言安,病好后也很少出来,闻言笑道:“年纪大了,倒是喜欢清静了,你若是喜欢热闹,让思文多陪你出来,也别总陪着我。”坐到桌子前让人拿了好菜端了上来。

    等用好了饭,几人上了一辆马车回陆府,经过一条街道时,马车停了下来,李姨娘坐在门边,出声问道:“出了何事怎么停了”

    窗口边有嬷嬷过来答话道:“前面围了一圈的人堵了路,已经拍人询问了。”

    没一会就有人在马车前与那嬷嬷说了几句,嬷嬷又走到窗前道:“有衙内在街上缠着一位小娘子,要强抢了回去。”

    陆李氏皱眉道:“谁那么大的胆子,光天化日之下敢做出如此龌龊之事”

    嬷嬷回道:“说是曹家的二公子。”

    楚玉眼睛一闪,就是当初拦她的那个衙内

    曹天成现在是相当的暴躁了,他新婚没多久大正月的就死了正妻当了鳏夫,好在有几房通房玩乐倒也自在,可没多久又有国丧不得宴乐



四十三章
    车上几人听罢表情各不一样,宁芸娘很是愤怒,看了一眼淡定的陆李氏想说什么又吞了回去,楚玉倒是想得多了,她上午让人递了消息给陆知安,下午曹天成就来了这一出,是陆知安的安排还是曹天成自己做死若是陆知安的安排,她贸然出去,会不会添乱宁芸娘见楚玉一脸的沉思,想起了她也曾被曹天成骚扰过,又想起宁巧娘的惨死,一张手帕都快让她拧破了。

    陆李氏不欲添乱,便与李姨娘说道:“让车夫换条路走吧,早些回去好歇息。”

    宁芸娘张张口又闭上了嘴,楚玉便小心道:“这断没有长辈的给晚辈让路的道理,夫人既然遇到了,何不管上一管”

    陆李氏淡淡的斜了她一眼,楚玉见她没说话,又道:“当初是楚玉幸运,能得陆大人的帮助,可那小娘子又何其可怜。再说了,老夫人若是能出马,一是救人一命有天大的恩德,二来也能为陆大人添些好名声。你是诰命,又是长辈的,他不过只是一个纨绔,哪里能与你争的”

    陆李氏哼道:“你用不着给我灌**汤。”说罢示意李姨娘拉开车帘就要下去,宁芸娘与楚玉忙要跟着,陆李氏对楚玉道:“你还嫌不够乱的,在这等着!”

    楚玉笑着应了一声,宁芸娘身体也放松下来,扶着陆李氏下了马车。

    下人分开了一条路,陆李氏看着中间混乱的一团,紧皱着眉头不说话,旁边李姨娘道:“怎么回事这乱糟糟的像什么话,都让开回去了,该做什么做什么去,别在路上挡着道。”

    曹天成正因为被一个弱女子拂了面子而心烦意燥,闻言睁开醉意朦胧的眼睛晃悠悠的走上前道:“看看这是谁啊,多管闲事的英雄救美来了。”旁边小厮上前耳语了一句,他眼神闪了一下后对陆李氏道:“原是陆老夫人,常听母亲提起你,不知近来可好”

    陆李氏略一点头道:“许久未见你母亲了,可是忙着”

    曹天成道:“年后才搬的新家,还未收拾妥当,等一切安排好了再恭请老夫人。”

    陆李氏对着地上那女子抬了抬下巴道:“国丧刚过,万事悠着点,这谏院的人可都不会是闲着的。”

    曹天成垂着眼皮道:“多谢老夫人的提醒,小子一定铭!记!在!心!”

    陆李氏轻嗯了一声道:“到底是年轻人。”说罢转身上了马车。

    人群散去,那女子见状也是顺着墙角走了,巷子口拐出两个人,其中一人道:“老爷,今天这事是巧合呢还是有人专门给我们看的”

    那人道:“谁知道呢,刚到这里,这一时半会也摸不透,就按照正常的速度,等过两天再上任吧,再看看。”

    楚玉一行人回了陆府,陆知安派了人在角门口等着,给众人见礼后对楚玉道:“大人在书房等着小娘子,让小娘子回了便去找他。”

    楚玉对着陆李氏审视的眼光,扯出一个笑来对她道:“夫人,你看”

    陆李氏道:“既他找你有要事,便去一趟吧,丰和楼的粽子,也给他拿一些过去。”

    楚玉见宁芸娘担忧的目光笑着眨了下眼睛,接过食盒给陆李氏福了一礼后跟着来人走了。

    到了书房,门被人从外面关上了。楚玉把食盒放到外间桌上对陆知安行礼道:“丰和楼的粽子,老夫人觉着好吃,让我给大人带了些来。”

    陆知安又在书桌前写他永远也



四十四章
    没料到陆知安想出来的办法是要把楚玉调到他院子里去,此话一出,不仅是楚玉傻了,陆言安、宁芸娘等一众人等都愣住了,陆李氏气得甩了茶盏让人直接把陆知安给压了过来。

    陆知安一到静雅轩,见着满地的碎茬皱眉对周围的人道:“怎么没一点眼神若是扎到了母亲,仔细你们的皮,还不快收拾了!”

    陆李氏正垂着眼皮坐在上手,闻言睁了眼睛冷哼道:“啊,合着你陆知安陆大人眼里还是有我这个母亲在的,这陆府内院一应大小的事都是我安排的,你倒好,越过了我直接让人住到了院里!先不说楚玉身份的问题,单单只她与思文那事,说说,能是好事吗好,那事她是受了宁家小子的无妄之灾,可天下那么多好女子,你谁不要,偏偏要一个她,当初那些个事情费了多少的力才压下去,难道你就不顾着你的名声,陆府的名声了!”

    陆知安走到陆李氏面前给她倒了杯茶,摸摸茶壁后端给她道:“母亲你喝口茶消消气,我对楚玉绝对没有那暧昧之情,只是觉得她心思灵动,想着能有个好帮手罢了。”
1...1415161718...1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