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穿越北宋之小人物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小小小唯

    待大夫来了,自也是回天乏术,只道了声节哀,拿了诊费便离开了。

    齐礼看着哭的几近昏厥的宁巧娘,叹口气,去联系棺材铺纸扎铺等,将周嬷嬷身后事安排得妥妥当当。

    只宁巧娘坚决要将周嬷嬷运回江宁下葬,说是周嬷嬷子女供养了那么久的坟地,断没有让旁的人享用,让周嬷嬷孤魂野鬼,清明寒衣连个上香的人都没有。

    齐礼做不了主,见宁巧娘趴在棺材上不让人封棺,也不忍心,便偷偷去求了陆遥。

    在陆遥逼视的目光下,齐礼硬是顶住了,好在陆遥并不与他为难,只道了声“尽快”。

    齐礼也舒了口气,忙又安排驴车、人员,这离开苏州,怕是再也回不来了。

    苏州离江宁四百来里,因着是夏天,虽棺材里铺了香料煤炭等,到底还是保持不了多久,又因着带孝上路,沿途驿站等都是不收的,便快马加鞭日夜兼程,驴车跑了两天便到了。

    周嬷嬷祖坟在江宁城外不远的一个小村子,一行人也不入江宁,只在城外找了个地方随意住下。

    宁巧娘为周嬷嬷披麻戴孝,做了后辈一应的礼节,只周嬷嬷在户籍上已销了户,便没有了这个人,只三更半夜将她与原来坟墓里的人换了,又将那人换了处地方,周嬷嬷的后事才算是了结。

    只这几天宁巧娘哭晕过去,又哭着醒来,食不下咽,眼见的瘦了下去。

    齐礼也只能好生安慰,宁巧娘充耳不闻,一心想要随着嬷嬷去。

    齐礼也无奈,便哄她,嬷嬷方走,又没人知晓,若是她跟着去了,连个守孝的都没有,方才将宁巧娘哄好了。




第201章 似是故人
    郭霁泽满月,人也并不多,郭蒙抱着她穿梭在客人之间的,笑得跟个大傻子一般。

    这次陆府只来了李姨娘,陆府的两位嬷嬷用草药熬了水给唐英洗头洗澡,又将房间整理打扫干净,才跟着李姨娘回去,楚玉给了她二人一人一个红封做为谢礼,倒是皆大欢喜。

    楚玉问了唐英,可否要给郭霁泽找个奶娘,被唐英否决了,郭霁泽一应的事情全是几人亲力亲为,好在这小孩确是好带,并不累人。

    倒是楚辞累了不少,陈许氏也要做月子,虽饭食上有两个嬷嬷动手,云飞扬也会帮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才让楚辞不至于累病累倒了。

    楚玉想了想,去池芷蕾店铺给她选了一对银耳环,并不怎么重,池芷蕾给了成本价,并不贵,楚辞拿在手里却很喜欢,马上就戴上了。

    楚玉却在池芷蕾那里听到了一件关于自己的传闻。

    传说中四为楼的楚娘子有一个心上人,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身材颀长武功非凡,长相不俗身家丰厚,只待他日活捉了野雁,再请汴梁最好的媒婆,八抬大轿十里红妆地娶她过门。

    楚玉听到时,整个人都是傻的,陆怀安这个憨憨,做事怎么这么不靠谱!

    池映易原听过只笑笑便罢,倒是池芷蕾多嘴拿来取笑楚玉,又问她此事可是真的

    这么完美的人,楚玉倒是想嫁,可她去哪里找

    好在四为楼里的客人都有分寸,并不拿这些话来旁敲侧击,楚玉并没有什么困扰。

    七月的账本刚算好,曹氏便将银子带给了楚玉,重重的几箱,直接从车轿房抬进了内院。

    至于陆府那边,还了陆知安的银钱后还有几百两的剩余,楚玉一并放到主屋旁边耳房改造的库房里。

    这么多银子,要不还是存到金银铺去

    又想着还是要在城里买一套大一点的房子罢,眼见几个小孩都大了,陆李氏又添了个孩子,已有些住不下了。

    便找了个时间去寻中人,在一众的房契里面居然看到了一个眼熟的地址。

    正是自家隔壁,邹子文他那个便宜父亲的宅子。

    楚玉仔细看了,那宅子离保康门瓦子不远,夹在惠民河与汴河之间,位置不错,宅子虽只二进,也算得宽敞,因此要价几百两银子,比其它的房产要稍贵一些,倒也算是合理。

    楚玉拿着那纸房契看了良久,最后问中人“这房子怎么回事”

    这时候房产是永久性的,只要拥有房契便算是你的,很少有人将之卖掉,就算是有,也多是一些人为了回乡下养老买了田地做养老,或是换成其他更好的,按邹家现在的情势,好像都不沾边。

    中人一看便知,只这房子要价不低,又发生了一些事情,讲究一些的人家都不肯要,放在那里许久还未出手,若是楚玉买下来,便能拿到不菲的佣金,他见楚玉面生,身边跟着的也都是年轻人,并不是很老练,便想着编一些话来哄骗楚玉。

    楚玉道“这户人家我是认识的,出去也能打听出来,便不用费劲心思了。”

    中人这才说了实话,邹家大儿赌博,输红了眼将家里银钱首饰值钱的都卖了,正要打房契的主意便被邹掌柜察觉了。

    “那掌柜店铺要进货,拿银子时才发现家当几乎都被搬空了,一时周转不开,本是拿去解库(当铺)换了银钱周转,结果运道不好,被人使了坏,进的布料全都染花了,到期了没办法还钱,解库便拿来卖了。”

    做买卖最是忌讳,是以中人不欲让楚玉知道,说出来后还小心地看了楚玉脸色。

    楚玉倒是没有想到邹家会变成这般光景,这其中也有她的推手,想了一下,不知邹子文会不会嫌弃,若是买下来打通了做跨院,也不算小了。

    赌博真是害人不浅,只希望邹家大儿能迷途知返,或者靠着铺子和邹掌柜的精明,还能东山再起。

    转身一问邹子文,邹子文可有可无,楚玉一番讨价还价后,还是将那宅子买了下来。

    等到里面一看,一片狼藉,东西几乎都被搬空,窗户上糊的纸也被撕烂了挂在上边,院子里原来不知是栽的什么,被人连根拔起,空露出泥土,连防火缸也被砸烂了,碎掉的瓦片四散在地。

    邹子文默不吭声地跟在楚玉身后,他在这里出生,在这里生活了八年,往事不堪回首,如今再走进来,只觉得啼笑皆非。

    原以为的苦难,也不过如此。

    宅子买下后并没有多做改善,只将锁匙换了,又大致清理了一番,至于里面所配套的东西,慢慢配齐罢。

    说实在的,到现在为止,楚玉都觉得犹如在梦里,很不真实。

    她前世不过是个小职员,家境也只能算一般,她供的那套房子,还没如今她住的宅子面积大,至于银行卡里的存款,也基本在五位数和四位数之间徘徊……

    结果穿越一回,靠着剽窃来的东西,居然混得如鱼得水,真真是世事难料。

    若是可以,她还是想回去,父母亲人,还有麻辣锅薯条番茄牛排……不能再想了,要流口水了。

    算了,且走一步算一步罢。

    既然要添置东西,大相国寺肯定是要去的,寻了一个时机,楚玉带着邹子文和唐英出门了,奶爸郭蒙抱着小不点郭霁泽在门口望了很久,也没得到唐英的一个眼神。

    她已经很久没出门了。

    大相国寺依旧很热闹,只是天气炎热,各种的味道随着热浪飘逸,让几人的鼻子受了不小的罪。

    逛了一会,几人手上都拿了不少,楚玉便想先将东西放到车上再继续,转身看到前方转角处,一个有些眼熟的侧脸正好消失在眼前。

    楚玉与唐英说了一声便追了过去,却追丢了人。

    唐英和邹子文跟在她身后“怎么了”

    楚玉很疑惑的道“我似是见到了一位故人,却想着她应当不会来京城的,不知道是不是我看错了。”

    她与宁巧娘并不是特别熟,又有几年未曾见面,说不得是认错也有可能,再说了,宁巧娘在苏州,怎么会来京城,身边还跟着一个年轻男子和小丫头呢



第202章 重逢
    齐礼原是福建路人士,年少时家里难过便落了草,后来陆知安任知县时剿匪,见他身手敏捷,且不伤人性命,亦不欺辱妇女,便将他安置在县衙,后来陆知安任职期到,齐礼身无家累,也跟他做了随从,与郭蒙唐英相处多年,都是熟识的,到陆言安要扩展家业,人手不够,便将他借调了去苏州,这一晃便是好些年。

    宁巧娘被送到苏州后安置在他家隔壁,他又会一些江宁话,便以邻里相处为由进行控制加监视,也是宁巧娘与周氏没有什么经验,虽有些防备,到底还是比旁人近了几分。

    这次带了宁巧娘进京,先是安置在一家客栈,又听从陆知安的吩咐,将她带到了大相国寺。

    大相国寺人潮涌动,各式东西玲琅满目,刚到汴梁的宁巧娘更是看得目不暇接。

    “齐大哥,这里可比苏州热闹多了。”宁巧娘身穿素色衣衫,不好意思地对身边的齐礼道“我都快找不到路了。”

    “我们且先看着,此次上京并没有带什么东西,等赁了房子再做打算。”

    “齐大哥,你将我安置妥当就要离开京城吗”宁巧娘轻声问他。

    齐礼道“目前暂时是这般,一切还要等你习惯,若是余老爷子能顺利地接纳你,当时候我再离开,对嬷嬷也有个交代了。”

    宁巧娘听他提及嬷嬷,整个人都悲伤起来,也无心再逛,只道是累了,想回客栈休息。

    齐礼见他们该要遇到的人尚且未来,心下为难,对她道“其他暂且不提,一些必要的东西还是要买的,若是觉得累了,那边有歇息的地方,不若你与小桃在那边等我,我尽快来接你,可好”

    宁巧娘有些害怕,她初来京城,人生地不熟,小桃又只十余岁,若有什么事情更是帮不了忙,当即便道“相国寺如此之大,来来回回折腾也需要不少的时间,到时候若是走失更是麻烦,便一同去罢。”

    齐礼不着痕迹地看了一下四周,点头带着她往更里面行去。

    宁世远的婚事选在八月初,聘礼已送到了余府,眼看时间越来越近,余老太太总担心京城与江宁习俗不一,遂问了陆李氏,又想多添置一些东西,便趁着相国寺赶集,带着宁母和两个小丫鬟赶了过来。

    一边逛一边走,就听到有江宁口音传来,在京城除了宁世远几人,难得听到家乡话,倍感亲切下便好奇地向那边看去。

    这一看便晃了一下身体,宁母忙扶住她“母亲可是累了如今暑气大,不若先回去休息”

    宁老太太抖着手指着前方不远处的几人“那……那是二娘吗”

    声音似喜似悲,又不敢置信。

    宁巧娘之死一直是她心头的痛,宁家唯一的嫡女,从小在她身边长大,成亲后的三朝回门居然成了俩人相见的最后一面。

    这初初见了一人,身姿容貌与宁巧娘别无二致,虽气质沉稳了些,却也让她心绪翻涌。

    宁母闻言,顺着她所指方向看去,竟是顾不得她,踉跄着分开人群,拉住前方那人的手,眼神闪烁,似信非信地哆嗦着嘴唇道“可是我儿回来看我了”

    七月鬼门开,可真是上天怜悯,让她母女二人在此重逢

    宁巧娘正与齐礼选看一根扁方,嬷嬷去世,她原来的簪子首饰便不合适,这些天也一直是用的木簪代替。

    忽然一人从旁边抓住她的手,将她整个身子都扭到一边去。

    耳边传来熟悉的声音,定睛一看,却是自己的母亲,一时反应不过来,便被齐礼横插了一手“你是何人”

    宁母急切地想拨开他,只她力道不够,紧抓着宁巧娘的手不放,又想用身体将人撞开,正焦急无奈之下,宁老夫人在小丫鬟的搀扶下赶了过来。

    若是宁母,宁巧娘倒还能忍住,见到老态龙钟,满头白发的宁老夫人,宁巧娘眼泪唰唰地往下掉,她推开齐礼,又扭开宁母的手,跪在宁老夫人的身前,抱着她的大腿无声痛哭。

    宁老太太也是老泪纵横,弓着身子想将宁巧娘扶起来,却怎么也使不上劲。

    齐礼见状,捏着宁巧娘的双肩将她强行扶了起来“这里人多,不是说话的地方,先出去罢。”

    说完就半抱着宁巧娘,将她带离了相国寺。

    相国寺出了御街,便有不少的酒楼茶肆,齐礼选了一个相对偏僻安静的地方,又让跑堂准备了二楼的雅间,才让几人坐下。

    几人的悲伤被强行打断,再见时虽仍有些悲切,倒是比先前要好。

    自周嬷嬷过世,宁巧娘自觉没了可以依靠之人,虽齐礼一直跟在她身边陪着她,安慰她,到底男女有别,关系又差了那么一点,这见到了婆婆、母亲,心里那些无依无靠的无力感全然爆发,扑在婆婆怀里肆意痛哭。

    齐礼带了几个丫鬟在门外守着,让她们一家人好好叙旧。

    好半晌,屋里的哭声才小了,宁老夫人用帕子给宁巧娘擦了脸,又仔细地看着眼前的人,似是不相信那真的是宁巧娘。

    “二娘,可是过了七月便会回去”

    宁巧娘抽噎了两下,方才明白宁老夫人此话何意,便又想哭,只强忍着摇摇头,抬起头握住她的手,往鼻子心脏摸去,对她道“孙儿是活的,你摸摸看,有呼吸有心跳,我还能侍候你老人家。”

    宁老夫人这才相信,真正活生生的宁巧娘就跪在自己面前。

    “起来,我们坐着好好说话,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你既活着,为何不回家看看我们哪怕是带个信也是好的啊!”

    宁巧娘坐在一边,仍是握着老夫人的手,摇头道“这事说来话长。”

    来京城的路上,齐礼已经跟她说了一些顾虑,若是有人问起她这些年的经历,要该如何应对。

    嬷嬷的事情肯定是不能说的,不然他们半夜刨坟一事传出去对大家都不好,便只能另想一个说法。

    便说她当初被曹家苛待,曹家为了掩人耳目,便要烧死她,好在嬷嬷忠心,将她偷梁换柱换了出来,等宁巧娘醒来时一切都木已成舟,她不敢在江宁呆着,后来天灾爆发,她便跟着流民辗转到了苏州。



第203章 团聚
    宁老太太听着她说的话倒是没有起疑,那一年的天灾确是有大批的流民四处流亡,又心疼她小小年纪,吃了如此多的苦头,不忍心细问,倒让她糊弄过去了。

    宁巧娘又问她们:“婆婆,你们为何又在京城可是父亲有了差遣或是……”

    她千方百计想摆脱宁父,若宁父真的到了京城,她便是自作聪明,羊入虎口了。

    也只怪自己没有打听清楚。

    宁老夫人道:“自你走了,远哥儿也知道上进,来了京城,现下已入了御马直做了骑兵,也算是官场中人,这马上就要成亲了,等他成家后,你便跟着我们回江宁罢,不用担心什么曹家,曹家已经销声匿迹,且就算姓曹的还活着,有我这个老婆子在,看他们还敢造肆!”
1...6566676869...1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