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穿越北宋之小人物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小小小唯

    御医涨红着脸道“她既已伤了胃,肯定要用温和一点的,不然以后胃痛怎么办”

    “你是怎么当大夫的人现下还不知道救不救得活,你还管她以后会不会胃痛!谨慎是没错,可用要先顾着重要的一环!”

    御医接触的大都是达官贵人,把脉看诊拿药自是要小心谨慎多加揣摩,那些官职稍微低的,或是没那么得宠的,都没有资格请他去呢,如今被叫来给一个普通民女看诊,居然还被嫌弃了!

    老大夫是野路子出身,在民间,大多人得了病都是能熬则熬,熬不住了才看大夫,病情严重了,只有下猛药才能压下去,至于后患,得人活着才能有后患!

    俩人欲要说个高低,唐英一拍桌子“给我一个准确的量!”

    那两位大夫才互相停了口,又坐在一起商量着,最后取了一个中间值。

    等熬好了药,唐英小心地舀了一勺吹冷,喂给楚玉。

    楚玉的牙关紧咬,一勺药全都从嘴边滑落,一滴也没有喂进去。

    池映易也急了,扶起楚玉,让她倚靠在自己身上,捏住她的鼻子对唐英道“快点灌下去!”

    这次稍微好一些,虽漏了大半,到底还是含了些在嘴里,唐英又一捏楚玉的下巴,硬生生地让她将药给咽了下去。

    一碗药喂了将近两刻钟,也只喂了少于进肚。




第212章 别再被栽赃
    光天化日之下,京郊出了人命(未遂),虽尚未在百姓间传开,到底是让闻讯的各官员震惊。

    此案本应由提点刑狱司为主,开封府协助,却直接上达了天听,官家下令,由御前指挥副使李端懿负责,再调各部人员跟随。

    楚玉出事,李端懿第一个怀疑的就是萧洪昼。

    毕竟原来楚玉宅子被人入侵,虽到最后没查到萧洪昼头上,一众的线索却都指向他,只苦无明证,只能就此罢手。

    且若真是为了新式弩,又与楚玉走得近的,便只有他了。

    据杜振所言,黑衣人一共七人,他跟着黑衣人到了官道,跟丢之后便经由陈州门进了城,沿途未发现黑衣人踪迹,想来那些人便是往外逃走并未进城。

    李端懿让人严格盘查各城门进出人员,又派了擅长追踪术之人顺着官道往外查探。

    又忆起那些黑衣人有受伤的,或是需要大夫草药,若乔装一番进了城也未为可知,遂让人通知了各药房医馆。

    只这七人原先是在何处安置的是在京郊小村子还是在汴梁城内这么多人,又都是身强体壮的男子,要不引人注意地安顿下来,必定有人掩护。

    李端懿又一个命令下去,当天晚上便有人回了,道是金梁桥街往北行,有一间宅子,往日少有人出入,亦未见有人来往,且不知是做何营生,只偶有采办之人出入,所需之物甚多,如今想来甚是可疑。

    金梁桥街往北,不远就是契丹使驿。

    李端懿即刻点了人马直奔那人所说之地。

    到了地方,见着所属巡捕屋巡捕,只说里头几口人,做甚的,都不清楚,往日看来,亦无异常。

    李端懿让人敲门,半晌未有声音传来,暴力进去后,里面早已人去楼空。

    李端懿又下令,让各巡捕与巡城卫加强巡逻多加注意,若有来源不明之人,立马上报官府。

    空着的宅子,只有李端懿几人的脚步声回荡,在火把的照耀下,纤毫毕现。

    李端懿慢慢地察看着,由外至内,整间宅屋大方整洁,书画等物摆放整齐,书房的书桌上文房四宝齐全,卧室里被褥瓷枕也都待在该待的地方。

    就好像主人只是出去一会儿,随时会回来的模样。

    丝毫不见逃离时该有的慌乱。

    李端懿吩咐让人仔细搜索一番,看可否能得到一丝线索,又点了人去了契丹使驿。

    萧洪昼正端坐在堂屋里,耳闻丝竹之音,目视面前舞娘们正婀娜摇曳,听到李端懿前来的消息,也只让人将他唤了进来。

    “李大人漏夜前来,可有要事”

    他也不起身,反倒示意李端懿在旁边坐下,又让人去给他拿酒盏。

    李端懿穿着官服,只略向他一点头,直接了当地问道“今日巳时初刻,楚娘子在城外被人所伤,不知萧大人可知情”

    萧洪昼刚放到嘴边的酒杯停住了,随即将之放到桌上,抬头笑着对李端懿道“李大人倒是说笑了,萧某与楚娘子不过泛泛之交,平日素少往来,又怎会知道此事”

    他对楚玉所有的监视都在城内,若是出了城,一来容易被人发现,二来他所信任之人大都是契丹人,从容貌上很容易被人察觉,楚玉今日出事,他还真不知情。

    “萧大人果真不知情”

    “李大人从哪里听来的传言”

    “我在离此地不远处,查到一所宅院,应当与此事有关。”李端懿慢慢地说,仔细地观察萧洪昼的表情。

    然而萧洪昼也只是笑着,将方才那杯酒一饮而尽,又挥手让舞娘乐师下去,站起身对李端懿道“契丹使驿在这里,只要出了这道门,便与我等无关,李大人若是要将此强加于我,怕是于理不通罢”

    李端懿道“不过是因着离得近,萧大人又是耳聪目明之人,想来在你眼皮子底下也不会有什么人敢造次,便想向你讨教一番,若萧大人有何线索,便能让李某少了些许奔波。”

    萧洪昼依旧眯着那双眼睛,回敬李端懿道“汴梁城隶属大宋国都,若什么事情能让我先知晓,便显得诸位无能了。”

    李端懿道“未免如此,我便会在那处宅子安插人手,若是有什么影响到萧大人的地方,还请多加海涵。”

    “请便!”

    李端懿看着他,萧洪昼也任由他看着,对视半晌后,李端懿一点头“那便不打扰萧大人兴致,李某先行告辞。”

    “不送。”

    李端懿一只脚刚跨出大门,又回头道“城门业已关闭,也不知她现下如何了。”

    说罢便抬脚离开。

    萧洪昼坐了下来,又挥手让人将舞娘乐师带了进来,抿一口酒,摇头吟哦。

    好不快活。

    却没一会,就见耶律绰怒气冲冲地拿着鞭子跑了进来“方才有人说姓楚的出事了,是不是你做的!”

    萧洪昼叹气,这位可比李端懿难打发多了,只又挥退了刚才才进来的人“你从哪里听来的闲言碎语”

    “什么什么语……”耶律绰干脆换成了契丹语“你真让人去找她麻烦了就因为她不答应你的求欢吗”

    萧洪昼差点被一口口水给呛到“别乱说话!”

    耶律绰急道“我知你喜欢宋人,可若要结亲,你不可能跟宋人的,她就只能做个奴隶!”

    她好不容易能跟一个宋人聊得来,可别祸害了人家!

    “一切只是传言,她现下出了一些事,不过与我无关。”萧洪昼往外走,叫住外面耶律绰的侍女“这么夜了,我要休息了,也别总让她往我这里钻,总归是不好!”

    说罢转身走了,留下耶律绰在那里跳脚,又不敢大声叫他,担心引来隔壁的父亲。

    萧洪昼进了自己屋里,坐在地毯上,沉思良久,忽然开口问“可知是哪方动的手”

    只有他一人的房间里却传来第二个人的声音“不知。”

    嘶嘶哑哑的,只能听出是个男声,分不清年龄。

    萧洪昼点头“别让人再栽赃到我头上。”

    那人又回道“是!”

    李端懿出了契丹使驿,又往那宅子走去,刚进去,就有人禀告他,发现了一些东西。



第213章 仇人
    陆知安亦听闻此事,只并不知详情,有心想多问,又不知问谁,待他下衙回府,李姨娘亦已带了东西前去庄子。

    他心里有些焦急,面上却不显,不多时李姨娘回来禀了陆李氏,陆李氏便让人传了他去。

    方走进院子,便听里面传来李姨娘小声的声音“我并没有见到人,只听说并不太好,已是请了两位大夫,什么人参黄芪都用上了,现下还不知怎么样,连蒙小子身上都是伤,换下的衣衫亦破烂不堪……”

    看到陆知安进来,便住了口。

    陆知安若无其事地对陆李氏行礼,后又坐在下首问道“可是因着楚娘子遇袭之事不知她现下如何了”

    陆李氏看着他,像是真无事一般,也猜不透他心底的想法,只示意李姨娘继续说。

    “池掌柜与英娘已经在庄子上主持大局了,其他倒无碍,都井井有条的,那些蹴鞠队的小娘子也是,做事都安安静静的,并不会扰了她。”

    陆知安点头“如此便好,李姨娘来回奔波,已是辛苦,儿子亦还有事,便不多做打扰。”

    说罢起身行礼告辞回了书房。

    书房门一关,只留了一盏烛火,陆知安坐在书桌前,闭着眼睛,手指无意识地轻敲着桌面。

    会是谁想对楚玉下杀手

    根据原来楚玉的下人怜怜所说,是因为有人觊觎她的家产,又因着她与自己走得近,想要得一些好处,才会想要算计她。

    如果真如上次查出的,是萧洪昼下的手,他断然也不会杀了她,没必要。

    楚玉若真的被人所杀,那陆知安作为开封府少尹,又是四为楼东家之一,于公于私都会彻查到底,不会跟去岁那位小娘子一般,只查到直接凶手,未见幕后之人便作罢。

    楚玉为人算不得圆滑,却胆小谨慎,郭蒙身手不差,庄子上何大几兄弟亦不是普通人,是谁胆敢在如此的地方对她动手。

    艺高人胆大还是确定能在庄子里的人反应过来之前得手

    或者是宁世远

    上次楚玉对付宁世远一事做得并不算隐秘,哪怕有陆知安给她收尾,该知晓的,自然都知晓了。

    可是宁世远并没有那个能耐。

    到底是谁

    陆知安只觉得自己进入了一个死胡同,怎么想也想不通。

    门口传来敲门声,陆遥的话音响起“爷,外面李副使前来寻你,说是有事相商。”

    陆知安一瞬间没有反应过来是谁,便睁开眼问了一句,复又想起“可是李端懿李大人”

    “是,人已迎到厅堂,老爷正招呼着,爷可要去见他”

    陆知安打开门,边往外走边问他“可曾说了是什么事情”

    李端懿奉命查楚玉之事,难道是有了什么结果

    想到此处,陆知安脚步稍快了些。

    待到门口,陆知安恢复常态,又整理好衣冠,方才进门。

    “夜已深,不知李大人前来可有要事”

    这已经是今夜第几个人跟他这样说了来着

    李端懿正坐在椅子上与陆父闲聊,见陆知安进来,站起身回礼道“官家命我查楚娘子一事,现下稍有端倪,只望陆大人能助我一力。”

    陆父在陆知安眼神的逼视下,厚着脸留下来了。

    陆知安也不管他,只问李端懿的“不知有什么地方能帮着李大人”

    李端懿身后站着一位捕快模样之人,手上还拿着一样东西,李端懿示意他拿给陆知安。

    陆知安接过来一看,是一块锦布,只上面用了金银丝线绣了一只鸟雀,那鸟雀身上的羽毛竟似是真的一般,栩栩如生。

    “这是库锦”

    陆知安问李端懿,他并不是很懂这些,只觉得很是眼熟。

    李端懿道“是库锦,来自江宁的库锦。”

    陆知安将库锦还给李端懿,不解道“这库锦大多是进上所用,且去岁业已下旨,民间白身不得着锦服,这与楚玉有何干系”

    李端懿道“我探查到有一嫌疑处,那宅子业已人去楼空,在里面搜出这锦缎。”

    “你怀疑幕后之人与江宁有关”

    “是。只我并不很了解江宁府,便想请陆大人帮个忙。”

    陆知安道“我并不常年在江宁,若说熟悉,便还得我母亲身边的姨娘,若是可以,便让她与我一同前去”

    陆知安年少时,陆父已入了官场,虽不得志,到底也在京中呆着,后陆知安自己也中举做了官,更是四处外派,在江宁也不过几年时间。

    倒是李姨娘从小在江宁长大,后陪嫁到了陆府,陆知安初到江宁时,一应风俗还是李姨娘与他分说的。

    李端懿道“那便有劳了。”

    陆知安看了陆父一眼,陆父忙轻咳一声,就是不肯挪动一步。

    有下人去请李姨娘。

    夜已深,李姨娘已经歇息了,只还未入睡,听到陆知安找她,忙又穿好衣服起来。

    到了目的地,李姨娘由小丫鬟扶着下了马车,跟在陆知安身后进了宅子。

    那宅子并没有牌匾,门外守着几位衙役,门上的桃符已经旧了,画像在灯笼的映照下显得有些狰狞,八月的夜间已有些凉,李姨娘身上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待看完整间宅子的布局后,李姨娘对李端懿道“看格局模样却是有几分江宁的韵味。”

    难道此事真与新式弩无关只是楚玉的私人恩怨

    陆知安皱眉,江宁人,难道真是宁世远

    李端懿谢过李姨娘,又让人送了她回去,对陆知安道“陆大人可知楚娘子在江宁可有什么仇家”

    陆知安道“你与她也有相交,知她胆小,哪里会与人结仇”

1...7071727374...1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