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出道起履历就非常光鲜,出道曲就大卖,两年后就登场了曰本春晚红白歌会,跟某个叫山本让二的怎么都不红三十岁时破釜沉舟决定再卖不好就回老家捕河豚的演歌歌手形成了鲜明对比。
此后愈战愈勇,畅销曲不断,奖也拿了不少,连离个婚对象都是名演员大原丽子,名副其实的大物演歌歌手,名气人气地位要什么有什么。
给这样的大物歌手当经纪人,可发挥的余地并不多,因为所有的工作基本上都已经上了轨道,只要保证不让他脱轨就行。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也可以看作是工作的难点发生了转移。不再是工作本身,而是集中到了交际上面。
给这样的大物当随身经纪人,意味着从今以后可以接触到的业界人物的层次也会跟着提高,接触的对象也从先前的电视台制作人,转向唱片制作人以及词曲作家——甚至还可能会接触到奇奇怪怪的社会人士。
不管最后一句,总之,对最开始是立志推销音乐的岩桥慎一来说,去跟随大物歌手,结识唱片界的人物,或许该说是件回归初心的工作。
从渡边万由美的这一手笔当中,岩桥慎一感受得到她的一份良苦用心。
上司替你想得这么周到,当然是选择答应了。
岩桥慎一去跟从森进一那离职了的那个经纪人做交接,一回生两回熟,松本明子教会了他所有经纪人的基本功。
做完交接以后,他又去跟森进一打招呼。
112. 趁人之危
“森桑您好,我是接下来负责您的随身经纪人岩桥慎一。”
一边说着,岩桥慎一拿出名片交过去。
结果,森进一微微一笑,先说了句:“我是‘しんいち’,你也是‘しんいち’。”这才把名片接过来,确认他的名字。
进一和慎一的发音相同,换句话说,他跟自己的新饭碗撞了名字。好比张震遇上张振,王欣遇上王新,都是同音惹的祸。
这会儿,岩桥慎一在心里佩服起渡边万由美和自己了,当时在办公室里,俩人一本正经的说着这事的时候,愣是谁也没想起这一茬来。
大概是因为在办公室里,他俩一个是“森桑”,一个是“岩桥桑”吧。
曰本人分的还真清楚。
同名的小插曲一下子缓解了初次见面的拘谨,让气氛不那么僵硬了。虽然实际上,森进一的“进一”是艺名,连姓都是假的,这位的真名叫“森内一宽”。
依照曰本人喜欢从老子的名字里取个字放进儿子的名字里的习惯,将来他要是生个儿子,说不定会叫什么“x宽”或是“宽x”。
“那么,之后就拜托你了,岩桥君。”
森进一不是个话多的人,直接就进入到了正题,以这句话结束了双方的初次见面。
……
列车在新横浜站停了一次。
中村正人去叫坐他旁边的吉田美和,“美和酱,下一站就到东京了。”
“哦。”吉田美和揉了揉眼睛。打了一路盹,她脑袋瓜还觉得晕晕乎乎的。
伸手掀开窗帘一角,往外看了看,站台上人流滚滚。新横浜站是个大站。
她筋疲力尽,从上了车就开始犯迷糊,现在看到快到目的地,脸上才总算露出些生气。
这一节车厢里几乎被布施明巡演班底的成员占领,只有零散几个普通乘客往下走。
大伙儿从大阪出发,在演出结束以后,坐夜车返回东京。刚抗完两个小时的演出,各个都累成狗,要么睡觉,要么昏昏欲睡。
跟巡演这回事,成天奔波来奔波去,对人的体能要求很高。被众星捧月的明星还能享受一点优待,他们这种班底成员,不管需要还是不需要的时候,都得随时待机,所以,一般人还真抗不了。
十月过半,巡演已到尾声。
这次结束了大阪之行,下一场就是作为收尾的最终场,一周后在东京的nhk hall举办。演出过后,布施明今年的巡演行程也将到此结束。
吉田美和这一纸合约的时效也即将结束,再度恢复自由身。
人有稳定工作的时候心里踏实,至少睡前和第二天睁眼的时候,用不着考虑下一步该往哪迈。
布施明的固定班底们,都有稳定的工作来源,在闲下来之前,就先有人开始联系了。所以,他们一点也不急。
只有混进来的这些外系,才要为了新工作费神费心。
不过,吉田美和虽然很快就要固定饭碗不保,心里却也没着急。
迷糊了一路,这会儿稍微清醒了一些,她心里又想起布施明的经纪人关村。
刚加入巡演班底的那阵子,关村就对她挺照顾的,在会场排练的时候,关村过去,遇到她,都会特别跟她打声招呼,有时也聊上几句天。
吉田美和觉察到,关村对她和岩桥慎一组的那支乐队,包括对岩桥慎一这个人都很感兴趣,聊天的时候,聊到她的过去,关于组乐队的这一段,总是听得很认真。
吉田美和知道岩桥慎一现在的工作是关村介绍的,起初,她对关村很感谢,但是,渐渐从关村这种认真里觉察到,关村那里有的不是对乐队的认同,而是恰好相反的东西。
这使得尽管关村这个人很有亲和力,对她也很照顾,吉田美和对他还是有种防备。……而现在,巡演即将结束,约束她的合同即将失效前,关村对她说了些话。
……
“这次的巡演结束以后,你想好接下来做什么了吗?美和酱。”中村正人问她。
他遇到吉田美和,被她的歌声折服,本来想把她从岩桥慎一那里抢过来,结果非但人没捞着,还把自己给搭进去,成了乐队的成员。
身份一转换,他立刻发挥自己的外向精神,处处跟吉田美和套近乎,巡演期间,不管是排练还是演出期间,逮着机会就去跟她聊天儿。
还是从自己最拿手,也是吉田美和最感兴趣的西洋音乐入手,话匣子一打开,趁岩桥慎一不在的时候,狂刷好感度。现在,连她合约结束之后的工作也打听上了。
好小子,还能这么趁人之危!
吉田美和也够给力,回了一句:“不知道,先听听看慎一君是怎么安排的。”
中村正人假笑一个,“也是,他是经纪人。”还是队长呢。
比不过、比不过。
巡演班底的人对这两个外系之间突飞猛进的关系颇为侧目,中村正人倒也罢了,他本来就跟谁玩的都挺好。吉田美和却一直跟所有人都不冷不热的,现在唯独对中村正人不一样,肯定引人注目。
此情此景,活脱脱的一个岩桥慎一跟吉田美和相遇时的复刻。区别在于,在夜总会的时候,大伙儿看到他们俩关系好也都懒得理,而伴奏乐队的人却乐于对此进行友好的八卦。
可惜啥也没八出来……太可惜了!
列车放慢速度进了站,中村正人跟吉田美和一块儿走下站台。这时,她要往公用电话那边走,“我给慎一君打个电话。”
大概是下了车接地气的缘故,她的精神头又回来了。
中村正人拦住她,“慎一君未必能立刻回电。我们先找个地方坐一坐,然后用店里的电话打给他,免得错过了。”
机智如中村正人,自知无法超越姓岩桥的家伙,只得帮忙出谋划策了。
来得早的赚便宜啊。中村小熊在心里哀叹。
吉田美和想了想,“也是。”于是,两人走出车站,运气不错,正好赶上信号灯变色。穿过马路,随便找了家不怎么热闹的酒吧进去了。
点完东西,吉田美和从钱包里抠出个崭新的百元硬币,去借店里的电话,给岩桥慎一打传呼。
113. 爱咋咋地
六本木,拉比利俱乐部。
岩桥慎一支着胳膊肘,在那cos沉思者,不是装深沉,是真无聊。休息室里静悄悄的,就他一个人,屋里温度又有点高,烘的他昏昏沉沉的。
拉比利俱乐部是会员制的高级俱乐部,一般人连门都找不到,但凡出入这里的,都有点来头。岩桥慎一自个儿没什么来头,所以是跟着别人进来的。
准确来说,是替森进一当司机,跟着混进来的。
随身经纪人这活,有时也难免充当一下司机保姆常随之类的角色,刚跟了森进一没几天,岩桥慎一已经连他新娶的老婆森昌子都见过面了。
不愧是大物演歌歌手,离个婚是跟名演员大原丽子离,再个婚是跟名偶像森昌子结。
森昌子是跟山口百惠同期的花之中三组,超人气偶像,不仅如此,两人还是不错的朋友。山口百惠巅峰引退,跟三浦友和双宿双栖以后,嫁个好人回家去,就成了不少女偶像奋斗的目标,又或者,是外界所期待的女偶像的人生轨迹。
正当龄时漂漂亮亮,结了婚就回家藏起来,不要打破大众的梦想。
渡边万由美曾跟岩桥慎一有感而发,说曰本之所以偶像文化盛行,跟曰本女性地位地下很有关系。仔细想想,这话也不无道理。
森昌子本姓森田,跟森进一的婚姻被外界称作是“morimori”,也就是“双森”,大众对他们的婚姻报以期待,希望能成就第二个百惠友和,森昌子也满足大众期待,效仿好友山口百惠,办了个盛大的引退演唱会,回家当起了家庭主妇。
调任森进一随身经纪人的几天后,岩桥慎一去森进一在青山的私宅接他,森进一还在收拾,于是把他叫进去等,森昌子亲自替他泡了茶。
桃浦爱抖露素面朝天,系着围裙,给丈夫的经纪人泡茶喝。期间森进一不时开口要东西,森昌子一边急促的回着“哈伊”,一边把报纸或是糖罐送到丈夫手里。
岩桥慎一端起茶杯的时候,心想,要是森昌子的粉丝看到偶像这样,不知要作何感想。
今天晚上,森进一跟另外一名演歌歌手前川清,以及东京音乐工业会社的一名干部在拉比利相聚。
前川清跟森进一一样,都是在六十年代就已经出道的老牌歌手,不过要比森进一资历稍浅,并且有点特别的是,他出道时是跟内山田洋搭档,以组合身份出道的。
但这不妨碍前川清成为不逊色森进一的大明星,比森进一还牛,这位出道的第一年就上了红白歌会。前川清新进也刚再婚,两人凑到一块儿,不愁没话说。
顺带一提,前川清的前妻,是一位以唱“怨歌”出名,单曲加上专辑创下了连续三十七周周冠军的女歌手,名叫藤圭子。
不是彩子哦。
俩人闪婚闪离,前几年,藤圭子再婚,嫁给了一个叫宇多田照实的音乐制作人,生了个叫宇多田光的女儿,现在全家住在米国,玩玩音乐什么的美滋滋。
至于前夫再婚?爱咋咋地。
做东的是东京音乐工业会社的这名干部,这家出版社常年热衷于出版一些奇奇怪怪的唱片和磁带,找来一些连名字都没听过的小歌手,灌录最近流行的热门歌曲大合集翻唱,以演歌为主,但也有流行,还特别欠揍的在封底的最下面不起眼的地方附上一行“歌曲非本人演唱”。
你有本事直接打在副标题上啊。
这种手法类似于兔国以前一度非常流行过的那种苏丙唱苏瑞,王非独唱邓俪君之类的磁带。由此可见,天下事大致是一样的。
要说区别,也就在于曰本版权制度明晰,就算是出这种奇奇怪怪的,连词曲作者和本人都未必知道有的唱片,该付的版权费也一分不少的通过音乐制作权协会交了。
曰本唱片的唱盘上,几乎都会有一个的标识,这就是那个管着收保护费的音乐制作权协会的标识。要是加入了这个协会,从今往后,歌手本人唱自己的歌也要先掏钱给这个协会,只不过自己交过的钱会在转一圈以后再回来。
仔细了解一下的话,会发现这个看似保护音乐者权益的组织,跟剥削曰本农民的曰本农协有得一拼。
这种严格的版权制度,也是促生出这种奇怪的唱片合集的原因之一。
不同的歌手,所属的唱片公司也不同,比如森进一的唱片约在victor,前川清却在波丽佳音。波丽佳音的演歌部门要搞一张他们旗下演歌歌手的合集没问题,但是,如果要收录victor的歌手的歌……
victor:对不起你谁啊。
全曰本估计得有上千个音乐出版公司,其中还包括一些地方团体组织性质的奇怪小公司,大家都要恰饭,就得出点能保本的东西,所以这种奇怪的翻唱专辑就成了最佳选择。
因为录翻唱专辑根本无需向唱片公司协调,只要跟音乐制作权协会交点翻唱的钱就行。
演歌歌手的粉丝,年龄层正在逐渐拔高,这些人许是图省事,尤其的喜爱这种能把自己喜欢的歌曲一网打尽的东西,所以,演歌歌手一直是这种翻唱的重点关照对象,除了自己的正规专辑,这种只收录自己一两首热门曲的大杂烩,一年估计能出几十张,还是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
翻了人家的歌,虽然理论上可以假装不认识人家,不过,东京音乐工业会社到底跟外面的小妖精不大一样,不光翻人家的歌,还跟演歌歌手有往来。
别误会,不是替他们出歌,而是帮他们介绍或是组织演出。
演歌歌手的工作很有意思,都是歌手,也都是巡演,但是演歌歌手的演出,往往规模都不大,三下乡礼堂规模的演出是常有的事。
这跟人气或是名气没关系,也不掉价,纯粹就是他们特有的生态。除了小规模演唱会,还有大量设在观光游轮或是高级饭店的晚餐秀演歌巨佬北岛三郎还在飞机上办过演出。
规模越小,意味着近距离接触的机会越大,价格也就越高,票房分成也就越高。演歌歌手一年到头办不知道多少场这样的演出,和唱片版税一起构成他们收入的大头。
手握财政大全的家庭主妇,追起星来绝不手软,像是森进一这种外形俊朗的演歌歌手,更是她们的心头好,个个频频光顾,一掷千金,不光追演出,还送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