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人对家乡有种特殊的情结,虽然到了樱花开放的时节,在哪儿都看得到樱花,但是赤松家身为京都的大户,至今保留着一种奇妙的想法,那就是樱花如果不能赏京都的,那就不算是完整度过了赏樱期。
今年也一样,虽然身在东京,京都樱花开放时,赤松晴子挑了个周六专程回去赏樱,然后听母亲提起,那个朋友的儿子大学读到一半中途退学,决定要以音乐为生,改去念了音乐专科学校,今年刚刚毕业,无处可去,只得混迹地下音乐圈。
“你听到的时候,心里在偷笑吧”岩桥慎一调侃她。
赤松晴子在地下乐队当主唱,还来他的制作公司兼职,有空就在地下音乐圈看演出,跟京都老家人心里对她的印象和期待南辕北辙,要是被知道了,带给家里的冲击,只怕不亚于母亲朋友那个从学校退学去搞音乐的儿子。
“一点点。”
赤松晴子想起母亲提到他的时候有些惋惜的语气,笑着承认了。她似乎在瞒着家人做不被允许的事这件事当中,滋生出那么一点奇怪的恶趣味。
接着继续往下说,“前阵子,母亲交代我,为了一些事到她那位朋友成城的家里去拜访,刚好遇到他回家拿东西,稍微聊了几句。”
“我问他都在做什么音乐,他就送了我一张自制专辑。我听过以后,觉得他的音乐做的很棒。他现在还是自由身,我想或许可以邀请他到公司来,就擅作主张,和他说自己现在也在做音乐,又问他,要不要也到公司来。”
“我报上岩桥桑的名字,听说是您独立以后开的制作公司,他也挺感兴趣的。说是愿意跟岩桥桑见面聊一聊。”赤松晴子说。
岩桥慎一在地下音乐圈的名气可见一斑,不仅如此,还是很正面的名气。
“当然,突然这么跟您说,就让您决定要不要见他也不合适。”赤松晴子想的还算周到,从包里拿出一盘磁带,递过去,“这是他的原创曲,请您听听看。”
岩桥慎一接过来。
听故事听得津津有味的中村正人也对这个大学退学去做音乐的小子挺感兴趣的,这源自于同类的惺惺相惜,这位老大哥是正儿八经考进过青山学院大学的人,结果中途觉得学的专业没意思,干脆退了学出来当音乐人。
这个说退就退的魄力,某种意义上来说很厉害。不是退学这件事厉害,而是在心里对音乐的自信超越了一切的这种心态厉害。
摁下播放键以后,岩桥慎一听到的是个有些纤细柔美的男声,听到这样一个声音,让他感到有些意外。
他继续听下去,越听越觉得惊喜,这人的曲子写得很不错,曲风也颇为成熟。连续听了几首,相当具有个人的风格和特色。
要是能招到这么一个作曲家,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
“很不错。”岩桥慎一说,“要是能见面并且说服他,我反而觉得荣幸之至。”
“光是听到您这么评价他,他大概就会很高兴了。”
“那么,赤松桑,请你帮忙介绍我们见面如何对了,还没有请教他的名字。”
赤松晴子告诉他,“是叫做栗林诚一郎。”
栗林诚一郎。
栗林诚一郎的年龄实际上比岩桥慎一还要大一岁,但是见面的时候,出现在他面前的,是个中等个头,留着长发,长相像他的歌声那样纤细,稍微有点女孩子相的青年。
单就这么看上去,好像年纪更大一些的人是岩桥慎一。
赤松晴子和他一起来了录音室。
打完招呼,岩桥慎一请栗林诚一郎去录音室附近的咖啡馆坐坐,“这儿没什么能招待你的。”
不过,比起隔壁的咖啡,栗林诚一郎显然对录音室里的一切更感兴趣,“岩桥桑,您现在正在制作音乐”
女子摇滚音乐节过后,岩桥慎一扬名地下音乐圈,那时栗林诚一郎正值音乐专科学校毕业在即,听说了岩桥慎一的名字,印象深刻。
毕业以后,栗林诚一郎一直在地下音乐圈活动,期间,也有向他表示出兴趣的公司,不过,栗林诚一郎要么不满意公司的方针,要么不满他们傲慢的态度。
最近,有家叫beg的小制作公司对他抛来了橄榄枝,代表的态度很不错,表示会尊重他的选择,不会勉强他做不愿意做的事。
栗林诚一郎收下了名片,说要考虑一下。
从大学退学以后他就从成城的本家搬出来在外面租房子,这天回家去取东西,不想遇到了少年时代认识的赤松晴子。
赤松晴子听说他正在做音乐,问了几句。个性温和的栗林诚一郎,直接送了一盘自己制作的磁带给她。
没想到在那之后,赤松晴子又联系他,还说自己现在也在做音乐。
少年时代记忆里那个体弱多病,话也不多的小女孩,说她现在在地下乐队当主唱,还兼职了音乐制作公司的工作。
栗林诚一郎叫她这个脱了轨的人生轨迹给吓了一跳,可转而想到,小时候怯弱的自己,还不是完成了人生第一个大反抗,从大学退学决定去做音乐。
音乐真有这样的魅力
想到自己的决定,栗林诚一郎觉得的确如此。
但是,在意外赤松晴子现在的兼职之余,更令栗林诚一郎关注的,是她兼职的制作公司,是那个岩桥慎一开的制作公司。
那个虽然没见过面,但是却让他从心里感到尊敬的人。
栗林诚一郎答应赤松晴子,和岩桥慎一当面谈一谈。见面的地点是代代木的录音室。
栗林诚一郎对录音室感兴趣,既然如此,也就省去了咖啡馆那一步。不过,还是比招待渡边万由美的时候稍微隆重点儿,没去泡速溶咖啡,而是到大厅的自动售货机那里买了罐装咖啡。
喝着罐装咖啡,聊着音乐。
栗林诚一郎好奇岩桥慎一成立制作公司的理由,又对他今后的制作方针感兴趣,这些岩桥慎一都一一作答了。
之后又换岩桥慎一来提问栗林诚一郎,先是称赞了从赤松晴子那里听来的那盘磁带里的音乐,又指出了他音乐当中富有趣味和显得不足的地方。
栗林诚一郎一直对自己的音乐很有自信,对岩桥慎一指出的不足,心里先是有些不服气,可是听他一说,不禁悄悄冒汗,继而觉得,这位岩桥桑的耳朵敏锐的吓人。
岩桥慎一或许不是个好厨子,但大概是个好的美食家,他对音乐非常敏那个感,一首完整编好的歌,他听一遍,凭借第一耳朵的听感,就能指出其中的妙处和不足之处。
栗林诚一郎心里的天平,不知不觉中向岩桥慎一那边倒去。
“请让我考虑一下。”他到底还记得抽屉里那张beg的名片。
而且,相比beg,岩桥慎一的nzo不足之处显而易见,现在跟着岩桥慎一,他什么都没有,但是加入beg的话,就能立刻开始自己的职业音乐人生涯。
自己的音乐能被更多人听到,这件事诱惑着栗林诚一郎。但是,他又想到岩桥慎一指出来的他音乐当中的不足,那些让他自己也承认的不足之处。
栗林诚一郎思前想后,决定到岩桥慎一身边去。带着这些不足,在路上一边走一边补平。
这固然是出于对岩桥慎一的信任。但除此之外,栗林诚一郎心里想到,现在似乎有点像是决定从大学退学去上音乐专科学校的时候。
放弃一条人人看来正确的路,去走一条不确定的路。
现在他是零,加入beg,是从零到百,加入nzo是从零到十。
但是,栗林诚一郎不认为看来正确的路就一定正确,因为谁也不知道一条路通向何方。
决定签约以后,栗林诚一郎联系beg的代表,表示自己不会加入beg。
对方意外极了,当时双方相谈甚欢,本以为这个新人的加入顺理成章,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栗林君是有什么别的想法吗”
“不,贵公司非常优秀。只是,我心中另有选择。”
“冒昧请问,您要加入的是哪家公司”
“nzo。”栗林诚一郎回道。
166. 岩桥朝子
“nzo那是家什么公司从来都没听说过。”
位于港区的音乐制作公司beg,社长长户大幸听到报上来的这个名字,一时露出有些困惑的表情。
今天,公司的星探过来汇报,说是之前商谈过的年轻音乐人栗林诚一郎拒绝了公司的招揽。先前商谈的时候,栗林诚一郎对beg表现出了一定的兴趣,本来以为胜算颇大,没想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把栗林诚一郎给签走了。
长户大幸听过星探带回来的栗林诚一郎的歌曲小样,对他的才华颇为赏识。公司现在有自己创业初期,就作为元老招进来的作曲家织田哲郎,深受长户大幸信赖。但从没有只依靠同一棵树的道理,扩充作曲家是迫在眉睫的事。好不容易有个中意的作曲家,本想把他收入麾下
被什么大公司抢走了人,那还另当别论,可签走了栗林诚一郎的,却是一家无名制作公司。
长户大幸困惑之余,又有一种被放了冷枪的感觉。
长户大幸是关西出身,后来到东京的青山学院大学来读书。学生时代,正好是grouunds兴起的时期,他也曾经组过一支乐队,在东京的茶餐厅里演出。话说回来,青山学院大学出音乐人和演员的概率真的是高得吓人。
事出有因,但追其原因,大概是因为这所学校学风宽松,归国子女又多,音乐社团能力过硬,同时是接受外来文化的先头军。而作为顶级的私立大学,家境优越的学生不在少数,所以也就成为了音乐人生长的沃土。
大学毕业后一度回家去继承家业学习经商,但最后还是决定将音乐作为毕生事业努力。
1978年,在四处打工积累了经验以后,长户大幸拉来一笔赞助,成立了自己的音乐制作公司beg,那一年他刚刚三十岁。刚成立的beg,在业界查无此人,倒是打过不少辅助,为一些乐队和偶像担任歌曲制作,词曲编都由对方自带,公司就像个零件组装厂。
打零工赚不到能放到台面上的东西,如此七年,公司在业界都没有打响名气。直到1985年,beg接到了cbs索尼的一张订单,为一支叫tube的乐队担任制作。
这一次与众不同,不再是组装零件,而是将词曲编全权交付给了beg,连乐队的路线都交给了长户大幸来定夺。
1985年是岩桥慎一来到东京的那一年。
是偶像狂欢的一年,也是偶像乐队狂欢的一年。tube出道时的定位就是偶像乐队,成员平均年龄才十九岁。长户大幸担任制作人,为tube制作了两张单曲,但是成绩都不怎么样。第三张单曲筹备的时候,长户大幸决定把这张单曲当做是最后一搏,要是再打不出水花,那就放弃这支乐队,回报cbs索尼,说他们没有商业价值。
结果这张单曲却大卖了三十万张,在唱片市场萎缩的现在,是个很亮眼的成绩了。tube一跃成为新晋的偶像乐队,beg也终于在业界拥有了姓名。
虽然还远远称不上是家有头有脸的公司,但是,总要比nzo这么一个听都没听过,也没有作品的公司要强得多。
快到手的兔子被突然杀出来的老鹰给抢走,长户大幸郁闷了。
到处打听了一下,总算知道nzo是什么来路,原来是先前naonのyaon的企划人从事务所独立以后成立的制作公司。
之前naonのyaon登台演出的地下乐队,除了他自己的drearue之外,全部签约了唱片公司,岩桥慎一也因此被一部分地下音乐人视作伯乐,拥有相当不错的名声。栗林诚一郎也在地下音乐圈,受到岩桥慎一个人魅力的召唤也未可知。
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长户大幸还有有点郁闷,可事已至此,只好放弃了。
不说一个没有经过市场检验的新人作曲家到底值不值得大费周章挖角,这要是因为条件原因或许还能一试,个人魅力这东西无解啊。
一边是长户大幸为错失栗林诚一郎感到可惜,顺便在心里暗自猜想,岩桥慎一成立这家音乐公司以后会有什么动作不管怎么说,同为音乐制作公司,虽然现阶段相差很多,但是这并不是不能超越的差距,把nzo说成是beg的潜在对手也不为过。
尤其岩桥慎一声名在外,接下来会有什么动作,既令人防备,又让人期待。
而在另一边,被长户大幸可惜了一番的栗林诚一郎,也正式和nzo签订了合约,成为nzo专属的作曲家。
栗林诚一郎固然信任岩桥慎一,但也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不可全权托付。所以在签订合约的时候,希望能够签一份短期合约。
要是事务所签的新人,这种条件自然是ng。
对艺人来说,出道一次性签五年合约,这是非常基本的操作。因为培养一个新人是需要成本的,从无到有,中间的投入非常之大,如果合约期限过短,新人刚培养好就约满走人,公司得不偿失,那样自然不行。
当然,在曰本,翅膀硬了想飞,大概率是会被事务所给折断翅膀收拾的爬都爬不起来,除非傍上什么大佬,否则想都别想。
霸道点的事务所,在签合约的时候其中还会有一条,那就是即使约满解约,也要有一到两年的时间不能出现在四大民放,既是所谓的防竞争合约。
如果是得罪了原事务所而不是好聚好散,对方又刚好有势力的话,就算两年期限过了,说不定还能继续封杀下去,五年不是梦。
更新换代这么快的艺能界,别说五年,两年不上电视就基本可以凉凉了。
不是曰本艺人对事务所忠诚有契约精神所以不搞一红就打违约官司这种没操守的事,是事务所的力量大过一切,小胳膊拧不过大腿罢了。
签艺人要定死合同,但是签作曲家,宽松一些也无妨。因为作曲家不怎么需要这种培养成本,更像是作为员工招进来的,但即使是招员工,也没人喜欢短期员工,所以,真要是一年一签,对岩桥慎一来说很吃亏。
但是,要是在合约上弄得不愉快,也没意思。岩桥慎一想了想,给了栗林诚一郎一份有点特殊的合约。
在一年内,让栗林诚一郎能够以作曲家的身份在业界出道。如果这点做到了,那么合约在下一年年度结算的时候自动续签一年。
之后,在每一年都让他持续有作品发表的前提下,以这种方式续签直到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