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飞越泡沫时代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斜线和弦

    但是在这期间,待遇方面条款,使用的是第一份合约的内容。

    如此五年之后,nzo拥有优先续约权,如果还继续留在公司,那么根据他那时的成绩,再更换全新的合同。

    不过,如果连续两年栗林诚一郎不能有作品发表,那么合约就在下一年年度结算的时候解除。

    这样一来,栗林诚一郎也不必担心绑死在这棵前途未卜的树上,岩桥慎一其实也没什么损失,却用这种方式安了栗林诚一郎的心。

    当然,在这两年的时间里,栗林诚一郎还有每月要交付出多少曲子这样的指标,而曲子写出来之后,岩桥慎一的nzo拥有优先购买权。

    因为并不是买断,所以在新人合约阶段,买曲的酬劳不会太高。不过,曲子入库以后,被制作出来,不管是拿给谁唱,栗林诚一郎都有版税到手。

    曰本的版权制度,注定了词曲版权很难出现一次性买断的情形,即使是无名新人也是如此。

    如果出现买断的情形,要么是那种给别人代笔这在演歌当中是比较容易发生的事,或者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是儿歌,儿歌的受众特殊,使得在版税支付方面,会出现一次性支付一笔买断版税的情形。

    儿歌鲜有大热之作,可一旦有了,就会展现出怪兽级别的可怕走势。

    有一个悲惨的栗子,是曰本音乐史上销量最高的单曲,一首叫做およげたいやきく的儿歌。

    这首歌一共卖出去了四百五十多万张,稳坐单曲历史销量第一名宝座,结果因为版权是买断的,所以巨额版税跟子门真人一分钱的关系都没有。

    替他出版了单曲的唱片公司靠着这首歌盖了座大楼,他从头到尾才拿到了一百万日元。

    堪称是史上最强、最倒霉的一发屋。

    这个签约的办法是岩桥慎一口头上提出来的,这个提议显然深得栗林诚一郎之心,使得他连最后一点担心都烟消云散了。

    当然,要把它放进合约里,还要拟定正式的合同,挑出其中可能出现争议的文句,然后再进行签订。

    nzo没有自己的法务,中村正人跟吉田美和,又或是abnora,虽然人跟着岩桥慎一,但也没有签这样的合约。

    岩桥慎一本来打算像之前那样,去蹭一下渡边万由美事务所的法务,请那边帮忙拟定合同,但是,在收到一张明信片的时候,却改变了主意。

    那张明信片是寄到他新搬过去的公寓那里的。岩桥慎一搬家后没多久就出来开制作公司,创业期正是忙的时候,一周里也就回家个两三次。

    或者早知道立刻就要过上创业期这种零零七的生活,干脆还留在高圆寺不搬家就是了那怎么行。

    生活质量的提高是最能清楚感觉到的对自己的褒赏,哪怕一周只能回去待半小时,他也想在有床的干净房子里安静待一会儿。

    对岩桥慎一来说,现在的公寓才是他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家。

    片刻安宁值千金。

    因为不常回家,再加上他没有查看邮箱的习惯,这张明信片在寄过来差不多一个月之后,才被岩桥慎一给发现。

    是便宜姐姐岩桥朝子寄过来的。

    之前搬家时,岩桥慎一寄了搬家明信片给她,那时只是觉得不通知她不妥,过后就忘记了反正也从来没联系过。

    没想到,会收到她回寄的明信片。

    虽然上面也没写什么重要东西,只是普通的表示已经知道了的话,但是对岩桥慎一来说,存在于记忆中的那个姐姐,因为这张明信片,出现在他面前的那个轮廓,稍微清楚了一点。

    收到搬家明信片以后,会特意给弟弟写回信这并不是非写不可的东西,至少证明姐弟两个并不是那种敌对的关系。

    但是,同在东京,岩桥朝子也从来没有联系过岩桥慎一。

    她仿佛永远都不会对着岩桥慎一迈出一步,但是,当岩桥慎一向她招手的时候,她也会像现在这样,对他挥手致意。

    岩桥慎一仿佛感觉到一点这个姐姐和人相处的奇妙方式,继而对她感到好奇。

    这一次要拟定合约,他想,或许能趁此机会见一见她。

    岩桥朝子的事务所跟银座大马路相隔两条街,在一座小型办公楼的六楼。敲门之后,立刻有人为他开门。

    岩桥慎一说自己来找岩桥律师,“之前已经打过电话了。”

    开门的年轻女职员听了,确认似的点了点头,“是的,这边请。”把他引到旁边的空位坐下。

    说是年轻女职员,也总比岩桥慎一大好几岁了。

    突然到访,不是有预约的客户,岩桥朝子也不能立刻就来见他,只能慢慢等,岩桥慎一刚才打电话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所以也不着急。

    打电话给岩桥朝子,告知她自己之后会过去拜访。岩桥朝子接到他的电话,显得一点都不意外。

    岩桥慎一说自己有份合约想请她帮忙,岩桥朝子听了,语气一顿,接着告诉他自己下午四点到四点半之间有半个小时的空档可以见面,就挂了电话。

    从进门起,就听到不断响起的电话,繁忙的铃声让人有种紧张感,仿佛看到一个个正跟时间竞争的斗士。

    岩桥慎一想象了一下岩桥朝子接电话的情形在这种忙碌的气氛里接到几乎从不联系的弟弟的电话,说是要见面,她是什么心情

    “您也姓岩桥,和岩桥律师是亲戚吗”

    刚才为他开门的年轻女职员打完电话,看向他,有些好奇的问了一句。






167. 并不多余
    


    “岩桥律师是我姐姐。”面对女职员的提问,岩桥慎一答道。

    “哎”

    女职员像是有点意外,稍微打量了一下他。

    这个反应落在岩桥慎一眼里,他问道“怎么,看上去是不太像吗”

    “有一点。”女职员稍稍一笑,眼珠向上动了动,像是思索了一下,补充道“不过,仔细看看,也有点像。”

    话是这么说,听上去有点像是搜肠刮肚找到的共同点。

    岩桥慎一也不在意,连他自己回想起那个姐姐来,也觉得两个人长得不像。

    真是难为这小姐姐了。

    电话又响起来,女职员把岩桥慎一晾到一边,应对起电话那头的人来。

    是一通情绪相当激烈的电话,即使听不清电话的内容,光看女职员努力去安抚对方的样子就知道。话也说回来,本身会求助到律师这里来的人,总归是属于摊上事了的那种,会有什么反应都不奇怪。

    女职员打完了电话,正要跟岩桥慎一搭话她对岩桥朝子突然冒出来的这个弟弟有点好奇。

    这时,走过来一位穿职业装,齐肩直发的女性。

    女职员一见,把刚要说的话,收回去,改口和她打招呼“岩桥律师。”

    “慎一”岩桥朝子在岩桥慎一面前站定。

    算年纪的话,比岩桥慎一年长十岁的岩桥朝子今年已年过三十,不过人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显得年轻一些。中等个头,虽然瘦却不干瘪,鹅蛋脸,鼻梁上架着副透明边框的眼镜,五官清秀,但显得有些清淡。不知道是不是对职业的先入为主,看上去气场很强。虽说如此,却不会给人以咄咄逼人的感觉。

    “姐姐。”岩桥慎一说。

    两人面对面坐定。

    “刚才在电话里说到的合约的事”

    岩桥慎一直奔主题,把来龙去脉介绍了一下,说完以后,将装了草拟过的合同的文件袋放到桌上,轻轻推过去。

    岩桥朝子伸出手,拿过文件袋,没有打开,而是先问他“你开了家音乐制作公司慎一。”

    说是问句,语气却是肯定的。开制作公司的事,岩桥慎一没跟岩桥朝子说过,却跟静冈的父母提起过,百分百是从家里人那边知道的。

    “是的。所以才有合约上的问题要解决。”岩桥慎一说。

    岩桥朝子没接他的话茬,反而问起了关于他的制作公司的事。诸如注册金多少,股权是如何分配的,公司的目标和营业方针如何,接下来的一到两年内做了什么样的规划之类的问题。

    对于姐姐的问题,岩桥慎一如实一一作答。听到他说现在的运营资金是买地贷款换来的,岩桥朝子眉头下意识轻轻一皱。

    之前,静冈的母亲曾经打电话给岩桥朝子,说慎一现在开了家音乐制作公司。

    那时,岩桥朝子刚刚收到慎一寄来的搬家明信片不久。

    母亲说起慎一开了制作公司这件事,显得非常惊讶,反而是岩桥朝子,一点也不觉得意外。母亲总觉得这种处变不惊这是她的个性使然,但实际上,这是岩桥朝子从前还在静冈起时,就对慎一观察所产生的了解。

    母亲总觉得慎一的个性太过老实内向,但是岩桥朝子反而认为,慎一的个性当中,该说是有种不安分的东西存在才对。

    至于证据,就是他一直以来对前途的举棋不定,高中毕业决定上京以后,也没有选择进入公司就职。正因如此,岩桥朝子对慎一会去做一件跟他以前的人生没什么关联的事,丝毫不觉得意外。

    不管是在漂泊两年以后,去了经纪事务所入职,还是又辞职去开制作公司。

    所以,对于这样的慎一,岩桥朝子从来不关心他的人生连他自己都还没有找到要走的路,这种时候对他说什么做什么都是多余的。不做多余事的岩桥朝子,有时未必是一件事对她自己来说多余,而是认为对别人也多余。

    可真要说起来,岩桥朝子觉得,相比“岩桥慎一”,说不定反而是早早定下人生目标,并且为之努力奋斗的她,她的个性反而是老实的。

    挂了母亲的电话以后,岩桥朝子想了想,动笔写了一份明信片回信,照着上面的地址寄了回去。

    当时,听说慎一开了音乐制作公司时虽然不算意外,可现在,亲耳听到他买地贷款维持公司运营的所作所为,岩桥朝子却着实感到了冲击。

    早知道他个性中有着不安定的成分,但没想到,这种不安定是跟另外一种下定决心不回头的孤注一掷共生的。

    慎一这个人,远比她一直以来观察到的还要复杂。

    岩桥朝子凭借从前对慎一的观察,来分析现在他的所作所为,殊不知这个慎一跟那个慎一早就已经不再是同一个慎一了。

    可也是这种对自己的观察结论的自信,使得岩桥朝子即使感觉到慎一精神面貌和处事的微妙变化,也认为这属于“一切皆有可能”,属于慎一那种“不安定”当中的一部分。

    岩桥慎一回答问题条理清晰,显然是深思熟虑过,并且有着明晰的目标的。岩桥朝子不认为这是一时的心血来潮或者是自不量力。

    但即使如此。

    “现在你差不多是在靠着之前当经纪人的人脉来维持公司就是了。”岩桥朝子说。

    岩桥慎一点头,“基本上来说是这样。”

    “然后,就等待你说的那档节目开始放送,再去争取那个给一局就出局的乐队制作单曲的机会”

    “那是个好机会。”

    岩桥朝子看着他,“作为跳板来说,的确不坏。如果按照你预想的那样往下进行的话。”

    节目自带话题度,卖出一万张就能翻盘的游戏规则,更是天然的鸡血。只要中规中矩的制作了单曲,就能拿到向上晋升的牌。

    前提是按照预想的来。

    “那么,你就靠着当经纪人的人脉先做现在这些工作,然后等着机会落到你头上”

    岩桥慎一心里一动,迎上岩桥朝子的目光,“那当然不行,所以,才要招揽作曲家,扩充公司的曲库,做好准备。”

    岩桥朝子的话说在点子上,节目从制作到上档,再到播出,还有未知的前景,要是只接这种连零件组装都算不上的工作,跟在一棵树上吊死没什么两样。他自己也心中有数,做音乐要想做大,就必须要做原创。

    招揽词曲作家和编曲家,拥有完整制作出歌曲的能力,这样一来,就能够再去竞争那种外包的工作。

    唱片公司每年签约的新人无数,能出道的也有个几十组,要是有重点培养的,就有放到外边去的二军,还有拿去当炮灰的陪衬。

    能够词曲和编曲,要是还能对路线进行规划,那么就能够胜任一些为新人或是半新不旧的人制作的工作。只有去做原创,多和唱片公司产生交流,才能走更宽的路。

    听岩桥慎一这么说,岩桥朝子沉吟了一下,拿起文件袋,“我看看这份合约。”

    看来是答应给他帮忙了。

    岩桥慎一松了口气就算岩桥朝子不帮忙,他也不会因此就走不下去,所以,这倒不是因为解决了一件事才松了口气。

    而是在这次的见面,和沟通当中,对于岩桥朝子的了解更多了一些。

    在“岩桥慎一”的印象当中,岩桥朝子是个从来不做多余的事的人,姐弟两个从各方面来说相差都很大。但是,现在为了这件事前来的他,岩桥朝子出手帮忙,这点并不意外两人又不是断绝了关系。

    让岩桥慎一意外的是岩桥朝子会提醒他,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以这个姐姐的行事来说的话,帮他看完了合约也就罢了,特意提醒他这件事,才算是所谓的多余的。

    但是,岩桥朝子却特意提醒他。

    如果她真的不做多余的事,就代表在她看来,这也不是多余的。

    岩桥慎一回想岩桥朝子先前回寄的明信片,对她的行事风格似乎又了解了一些。

    对岩桥朝子来说,他做的事如果在她看来是有意义的,那么她就不吝啬自己的话。如果在她看来是无意义的事,那么出手就是所谓的“多余”。

    假如要获得这个姐姐的青睐,同她建立良好关系,秘诀说不定就是要一直往上走。

    当然,岩桥慎一也不认为这是一种势利。
1...7374757677...32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