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之烽烟万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冥九曲

    只见典韦三步并作两步,飞起一脚就踹在了老虎身上,怒骂道:“小畜生,谁叫你出来的看我不打死你……”

    典韦一边骂,一边对老虎拳打脚踢。奇怪的是,这老虎战战兢兢,不躲不闪,一脸顺从。打过一阵,典韦心疼的抚摸着虎额,再看这虎依偎在典韦脚边卧着,舔了舔典韦的靴子,彷佛一只小猫相仿。

    韩炜连连点头,说道:“典韦,你是条汉子。今日营中设宴,你莫要走了,留下吃酒。”

    典韦听罢,自然心有所动,他极爱饮酒。可是有军令在身,旋即说道:“这,这恐怕不妥。孟卓公叫我好生看管这畜生,不成想它又在此伤人,我……”

    韩炜打断他说道:“尽管放心的留下来,孟卓那里我派人前去说项。”

    所谓无巧不成书,韩炜话音刚落,只见张邈脸上通红,从营帐里走了出来,急匆匆往韩炜切近行走。

    原来,张邈见韩炜打虎,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万一这虎伤了韩炜,自己的仕途就全完蛋了。索性,他就躲在帐中,不出来了。

    张邈身材臃肿,是个胖子。他晃荡着一身肉走了过来,躬身一礼,肥胖的身子弓成了九十度说道:“哎呀,在下管教无方,纵容猛虎伤人,还望卫将军赐罪。”

    “嘿嘿,孟卓公,你就不要客道了。快快与我进账饮宴吧。”韩炜一脸笑容,招呼张邈入帐。

    “不可,不可。这,这从何说起我部将养虎为患,伤了士卒,于情于理都说不通哟。在下还有何颜面在此饮宴呢!”张邈直摇头,满脸肥肉来回抖愣。连连摆手,一脸的不愿。

    韩炜佯装嗔怒,说道:“嘿你这胖子好生啰嗦,这是看不起我咯”

    “不敢不敢,那在下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言毕,张邈带着典韦进帐饮宴。

    张邈,字孟卓。东平人氏。少时以侠义闻名,接济贫困,助人为乐,壮士多有归附于他的,被称为“八厨”之一,曹操、袁绍都是张邈的朋友。

    朝廷征召他做官,他以出色的应考成绩被任命为骑都尉,不久又被任命为陈留太守。

    八厨的厨,并不是厨师的意思。厨者,乐善好施,言能以财救人也。

    这典韦正是张邈山中打猎之时遇上的,盖因典韦豢养的猛虎袭击了张邈的队伍,张邈带着的人纷纷被虎所伤,亡的亡,逃的逃。

    待猛虎准备攻击张邈的时候,千




第126章 蔡邕下狱
    天子刘协下旨普天同庆,同时,也在未央宫前大宴群臣。

    小黄门下书到韩炜这里,王双迎了出来。

    “王将军,陛下宴请卫将军,有劳通传。”这小黄门毕恭毕敬的说道。他可明白,韩炜是什么人。

    王双点点头,说道:“还请小公公稍候。”

    韩炜正在与典韦研究戟法,二人的风格倒是颇有些相似,都是大开大合,所向无前。唯一的区别在于单双的不同,典韦不但力道猛,而且很灵活,可以左右开攻,同时使出不同的招式。不光精通双戟用法,大斧、长戟、长刀也是典韦的拿手兵刃。

    韩炜让典韦悉数展示,看得渐渐有味。心中暗自感慨:典韦也是丹成境界,与赵云、马超不相伯仲,仅次于二人!真想看看吕布跟典韦打一场啊!

    正在认真之时,听闻天子下诏。

    韩炜皱着眉头说道:“子全,你告诉他,就说我箭伤未愈,行动不便,辞了吧。”

    王双躬身而走,告诉了小黄门。小黄门一副为难的样子,但也无可奈何,只好进宫复旨。

    典韦不明所以问道:“君侯,天子宴请为何不去”

    韩炜面带苦笑,说道:“唉,不是我有违圣命,只是我去了,反倒让天子不自在。另一辄,满朝的公卿都瞧不上我,皆言我是乱臣贼子,与董卓无异,你说,我去干什么!”

    典韦深以为然的点点头,说道:“那劳什子宴会不去也罢!还是演武有意思。君侯,咱们再过两手!”

    “好啊,来来来。”韩炜欣然答应。

    韩炜为了突破瓶颈,专心练武。典韦同样拿的也是长戟,与他打在一起,戟来戟往,硬撑了典韦百余回合,终于不敌,连连叫停。

    未央宫前,刘艾、王允等人侃侃而谈,纵观国家大事。

    不知不觉说起董卓来,议郎蔡邕为之叹息,脸色显得沉重且悲哀。

    只因当年董卓主政,听闻蔡邕之名,急令州郡征召蔡邕到府。蔡邕不得已只好应命,被任命为代理祭酒,很受董卓敬重。又被举为高第,历任侍御史、治书御史、尚书,三天之内,遍历三台。又升任巴郡太守,被留任侍中。

    这是何等的礼遇蔡邕乃性情中人,不由得为董卓感到伤感,也是人之常情。

    不料,王允勃然大怒,拍案而起。呵斥他说:“董卓,乃国之巨贼,几乎倾覆汉室。议郎作为臣子,应该一同愤恨,但你却想着自己受到的礼遇,忘却了操守!如今天诛逆贼,你却反而为他感到伤痛蔡议郎,你此举与附逆何亦呀!陛下,请将蔡邕收押,交给大理寺治罪。”

    不等刘协开口,只见执金吾王盖带着金吾卫押下了蔡邕。这王盖不是别人,正是王允长子!

    刘协知道此时正是自己建立威信之时,而蔡邕刚好触了霉头,所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挥了挥手示意带下去。

    百官多有跟蔡邕交情不错的,可大多只是同情,并没有人站出来为其求情。谁都明白,天子已经授意,若再求情,岂不是自讨没趣!

    未央宫前,恢复如初,依旧歌舞升平,百官与天子其乐融融。

    可蔡府却乱了套,家奴园工一时间炸了窝,有的甚至要打点行装离开蔡府,生怕被牵扯在内。更有甚者,竟然想要乘人之危拿走蔡府的财物。

    蔡邕长女蔡琰拉着小妹蔡婉意欲阻止这样的乱局,可惜她一介女流也是无可奈何。

    终于,不知谁喊了一声:“二老爷回来了。”

    这二老爷不是别人,正是蔡邕堂弟,蔡谷。蔡邕再朝为官,蔡谷就负责家中事务。

    蔡谷不怒自威,盯着这些慌乱的家丁,厉声呵斥:“尔等刁奴,安敢如此!”

    几个带头闹事的家丁,纷纷跪地求饶,不敢再造次。

    “来人,将这几人赶出府门。”蔡谷怒道。

     



第127章 蔡琰的心思
    蔡谷闻听要找韩炜,连连摆手说道:“老大人,这恐怕不妥吧!韩炜定计除了董卓,可是灭董第一人呐!他岂会为兄长出面向天子求情!”

    袁滂笑了笑,说道:“呵呵,韩孟炎可不是一般人,分得清是非曲折。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却不足与外人道哉。”

    老爷子眼光长远,老谋深算。救蔡邕,不单单因为蔡邕是他的亲外甥;更重要的是,可以收拢一大批士子之心。而这种事,还是不要告诉蔡家的人,毕竟是官场争斗,知道的越少越好。

    如今卢植一党太学生对韩炜可是言辞颇深,一旦韩炜略微有什么异动,他们一定会跳出来大肆抨击。

    卢植跟蔡邕可谓深交,二人东观修书,建立下金石之谊。而卢植又重情重义,知道蔡邕蒙难,也是到处托付人。他首先找到杨彪,可杨彪为蔡邕求情的奏本刘协刚看了一眼,就扔在龙书案上,顾左右而言他。

    卢植并不放弃,依旧是继续找关系。虽然他声名在外,但他终究是一个白身,众位公卿也是给他一个面子,口头答应,不过敷衍搪塞而已。看到杨彪都碰了一鼻子灰,谁又会去触怒天子

    杨彪那可是太尉,换句话说他是武官,又跟韩炜也有不浅的瓜葛。刘协不傻,这一次重新掌朝,很谨慎,不会轻易相信任何人的。帝王之术,平定天下重武,安定天下重文。这是基本的常识,刘协明白。为今之计就是不能让韩炜一众武将太过锋芒,否则就会失去平衡。

    别看老袁滂在府中养老,可朝中动向他却了如指掌。对于卢植的行为,他已有所知。现在韩炜若救下蔡邕,卢植那里的压力自然会减小不少。

    蔡琰一直在听蔡谷跟袁滂讨论,而在心中也默默盘算着韩炜此人。她蕙质兰心,隐隐知道了舅爷嘴里的“不足为外人道”是什么意思。

    她暗道:韩炜人中龙凤,短短数年光景便从一个金城太守做到了卫将军。这是何等的英姿救出父亲,那天下士子之心归矣,父亲的门生何其多也难道……他要……不会的,若是如此,舅祖绝不会如此助他。也罢,内中之事也不是我一介女流之辈该关心的,如今只要能救出父亲便好。

    想到此处,蔡琰不自觉的面容舒展,脸上略显喜色。

    袁滂虽然跟蔡谷交谈,可他注意到了蔡琰表情的变化。即刻说道:“仲禄,且回府等候消息吧。”

    蔡谷深施一礼,意欲带蔡琰离去。

    袁滂一摆手说道:“昭姬,且稍后。老朽有话要讲!”

    蔡琰点点头,说道:“愿听舅祖教诲。”说完,朝蔡谷欠身说道:“二叔先回府吧,府中琐事诸多,离不得您。”

    蔡谷“嗯”了一声,退了出去。

    待蔡谷离去,袁滂说道:“昭姬,多大了”

    蔡琰脸上一朵红云,娇羞且恭敬说道:“二十有五了。”

    袁滂点点头,又问道:“听说跟河东卫家定姻缘!”

    “正是。”蔡琰答道。

    “昭姬,你莫怪老朽倚老卖老,这门亲事退了也罢。”袁滂耐人寻味的说道。

    蔡琰何等样人有着一颗玲珑心。女人的直觉告诉自己,舅爷恐怕要做媒把自己许给韩炜了。

    顿时,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袁滂被蔡琰的举止逗得“咯咯”直乐,旋即说道:“河东卫氏,曾经依附董卓,为其提供颇多粮饷。虽然卫家迫于淫威,极不情愿;但这也是木已成舟的事实。若有人从中作梗,将此事奏与陛下,你父亲恐怕要罪加一等了!”

    蔡琰红着脸,点了点头,并没有说话。

    袁滂接着说:“只是退去婚约,无妨。其中利害关系,你细细思量吧。成了,老朽有些乏了,你回府吧。你父亲之事,我会亲自去找孟炎说项。”

    蔡琰明白,舅爷没有直说,是顾忌自己的脸面,以免过于突兀。

    可她又很期待从袁滂口中说出许配韩炜的话,她对卫



第128章 龙骧虎翼韩孟炎
    加更一章。

    多谢各位的捧场!谢谢!

    最近收藏推荐显著提升,也是给了老九莫大的动力,兴奋之下偷偷在上班期间码字,可谓心惊胆战,如履薄冰呀!不过,还是很吃(ci)鸡的。

    φ?

    很开心各位能多看些字数。毕竟,你们才是我的讲故事倾诉的对象。

    不矫情了,开始看书吧!

    …………………………………………………………………………………………………………………………………………………………………………

    中常侍毕岚拿着尚书台的奏表呈上,说道:“陛下,卫将军已经领旨,搬入了郿坞。”

    刘协接过奏表,浏览之后,说道:“你说说,卫将军可是‘第二董卓’呀!”

    “老奴不敢多言,此乃庙堂之事。”毕岚很识相,他知道宦官不能干政。

    如今这老毕岚可是十常侍仅存的硕果,也正是他多年浸淫于工匠之术,不掺和张让等人干政,才得以活到现在。最大的成就,就是制造了水车,用于农田灌溉,又叫:“翻车”,可是他的良心之作。

    刘协看着毕岚微微一笑,打趣道:“老东西倒是警醒的很,怪不得能活到如今。”

    “全赖陛下眷顾,才有老奴今日。”毕岚恭敬的深施一礼。

    “如此,就不言朝政。那常侍以为,这韩炜其人如何!”刘协说完此话,盯着毕岚。

    毕岚自然是聪明人,说道:“韩孟炎少年英雄,乃陛下可用之人!”

    此话一出,刘协点了点头,说道:“嗯,说的好!此言不失公允。不过,用之何其难哉朕深知,若罢其兵权,便会让这些所谓的‘扶汉派’得了势。到那时,便会真的有‘第二董卓’了。”

    毕岚接腔道:“陛下,这朝中公卿岂会……”

    “常侍不必说了,朕岂能不知看那王允,还不明白执金吾已经给了他的长子王盖,昨日他又上书想让他的次子王景入尚书台。他还有一子二侄,是不是都要安排在朕的身边哼,其心可诛。”刘协拍案而起,怒道。

    毕岚急忙跪伏于地,劝慰道:“陛下保重龙体,莫要动怒呀!”

    此时,毕岚已经明白,天子心中对待韩炜与扶汉派的态度了。一个是“何其难哉”另一个则是“其心可诛!”这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而毕岚也清楚,让韩炜入郿坞并不是扶汉派的手段,而是天子刘协有意为之。

    刘协缓缓了心神,平复之后,言道:“常侍,你亲自去郿坞,将朕写的匾额送给卫将军。”

    毕岚领命而走,刘协心中暗道:韩孟炎,你可莫要怯场呀!朕,要用你。

    郿坞,卫将军府。

    这一年冬,天气异常的寒冷,虽然没有下雪,但时不时的就会有凛冽的寒风呼啸而过。老百姓们也早早换上了棉衣,天气虽冷,可他们心里确实热乎乎的,因为卫将军赶走了恶贼董卓,使得百姓可以安居乐业。

    卫将军府邸,门前苍松翠柏,两匹汉白玉飞马石雕耸立着,膘肥身键,四蹄健硕。肋升双翼,俨然腾空一般。两名禁卫威严异常,肃容而立在飞马雕塑后面,手持铁戟,铠甲鲜明,墨色的披风垂于背后。

    听闻中常侍到了,急忙往里通传。不多时,韩炜匆匆而来,见来者是毕岚,就知道天子的旨意到了。

    毕岚恭声念诵:“天子诏:韩炜孟炎,龙骧虎翼,实为大汉柱国。特赐金匾一枚,望爱卿能自勉自励。钦此!”

    韩炜跪地接旨,得了圣旨以后,便吩咐人将天子亲笔题写的门匾:“大汉龙骧”悬于门上。又吩咐下去,将腾骧卫分为两营,一曰:龙骧;二曰:虎翼。以此表示对天子的恭敬,由典韦、王双分别统领。

    韩炜又对毕岚说道:“改此两营,只为感恩陛下之垂念。见到两




第129章 朝堂辩论
    早朝之上,依旧是围绕蔡邕入狱一事展开的。
1...3334353637...16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