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魏武神(大魏霸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tx程志

    龙岚点点头。

    谢艾又道:“记得做得干净点,别让那些人抓住了把柄!”

    身在上虞东山别院的谢安,同样也关注了魏燕之间将要发生的战争,不过谢安的谢艾一样,都是把自己的位置定在局外,事不关已,高高挂起,反而不会当在局者迷。

    此时,谢安和王羲之在对弈。

    王羲之面对魏国向燕国发起的攻势,满面忧心。

    虽然王右军在历史上也被定义为政治家,可是比起那些真正的政治家来说,王右军还是太书




第300章暗谋关中(四更)
    第300章剑指关中

    其实,谢安也想与王氏结好关系,最好是亲上加亲。他正欲答应王羲之,突然看到屏风之后,妻刘氏正不断的向他眨眼。

    谢安不解,不过为了一探究竟,他冲王羲之道:“此事安石做不得主,得回头跟兄长商量一下!”

    见谢安没有把话说死,王羲之也满意,必竟谢道韫不是谢安的女儿,他再是谢氏的实际当家人,这事必须跟人家父亲说一下!

    谢安来到后院,刘氏紧张的打量了一下,把婢女、仆人全部哄走,直到周围都没有其他人了,她才神密兮兮的道:“出大事了!”

    另一边身在建康的郗超,这个魏晋时期的不世鬼才,也从中看出了冉闵的意图,事实上不仅谢艾、谢安、郗超看出了冉闵的真正布局,就连王猛也因为一件小事,看出了冉闵的用意!

    冉闵颁布密旨,命令胶东相王猛,把冉明从江南陆氏坑来的粮食,在不其海港口直接卸货,原本计划是陆氏运来的粮食,由黄河转漳水,直接运至邺城,这一个变化,让王猛看出了不寻常的意思。特别是后面由“天聋地哑”直接现场书写的密令。

    把胶东国新近打造的一万柄横刀、一万八千具马公弩、五千罐猛火油、三百套襄阳炮(回回炮不太好听)等一些战略军事物资,伪装成运粮船由长水军直接沿黄河逆流而上,运至洛阳!

    这个命令,让王猛看出了冉闵的意图,就是冉闵真正的打算是图谋关中!

    王猛顿时大喜,命胶东军代替民夫,直接把军用物资装船。

    同时,冉闵另外一招迷雾开始放出,魏军其他各军开始集结,他们向青、徐、豫洛南线进发,这一个动作,让晋朝和桓温更是如临大敌。

    为了保证消息的隐秘性,冉闵运用“天聋地哑”在南线集结的军队外围,实施消息为期一天半的屏蔽。

    所以试图探查南线魏军虚实的各国细作,均被无情剿灭!同时,冉闵故意让细作看到由民夫换装成魏军精锐部队的军队,开始向南线持续压迫!

    洛阳作为南线战役的总后勤基地,大量的民夫,其实是由魏军精锐部队装扮的军队,向洛阳前线进发!

    南线战争阴云密布,桓温一时间也感觉到了压力,必竟,他的老巢就挡在魏军兵锋的西线。好在,郗超及时向桓温道出了魏军的意图。

    桓温随既去密信给郗超,要他进一步实施计划!

    就在冉闵把一切战略准备围绕着关中开始实施时,盛乐城中代国君臣也因为是救或不救燕国,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代国盛乐城中的朝堂上,争论非常有特点。代国是拓拔什翼犍建立的,也被认定为北魏的前身!这个时候,代国国语仍以鲜卑语为主,代国众臣因为是否帮助燕国而展开激烈的争论!

    当然,代国朝堂上的争论,和汉人不同。

    汉人争论或是引经据典,增加说服力,或是故意混搅视听,或是偷换概念,引对手反驳无语,进退失踞。

    可是鲜卑人拓拔部却不同,他们拼的是谁的声音大,谁的气势足,不时的挥动拳头,拔刀相向,恐吓威胁。

    代王拓拔什翼犍听了近一个多时辰,感觉头大无比。

    无奈之下,只好向梁国侯他的弟弟拓拔孤问计!

    “以四弟之见,此事当如何处置!”

    拓拔孤是拓拔什翼犍四弟,公元三三八年,拓拔部首领拓跋翳槐去世,遗命立远在后赵襄国为人质的二弟拓跋什翼犍继位单于。

    群臣皆以新近有大事故,拓跋什翼犍未必可以回來继位,惟恐衍生变化,认为立长不如立贤。闪舞拓跋什翼犍三弟拓跋屈为人刚猛而为人多变,並不如拓跋孤为人实和柔顺。於是大人梁蓋等殺死拓跋屈,拥立拓拔孤为主!

    拓拔孤坚决拒绝,并且以自己欲换回兄长!

    也可以说,如果没有当时的拓拔孤仗义,代国也没他什么事了。

    所以,拓拔什翼犍非常感激拓拔孤,分封一半国土和部众给拓拔孤。况且拓拔孤大度且有才华,拓拔什翼犍向这个弟弟问计。

    拓拔孤想了想道:“以许郎中令之见,非常有道理!我代国助燕抗魏,在帮助燕国避免灭国的同时,也同样是帮助我们代国自己。如燕国不存,魏国兵锋在灭掉燕国之后,肯定会调矛头,直指我代国。而我们代国自然不是魏国的对手。为了唇亡齿寒,燕国当助之!”

    代国是官制体制基本上是参照汉朝的制度。

    官职大体如此,不过有一些名称却是沿袭秦制。如郎中令,既汉朝时代的“光禄勋”是皇帝左右亲近的高级官职。所属有大夫、郎、谒者及期门、羽林宿卫官。掌守卫宫殿门户。不过,代国的郎中令,显然是名不副实,许谦的郎中令,只相当于宿卫郎将,主管盛乐代王宫的安全保卫工作。如果要换成后世的官职,形象的说,就是中央警备团的团长,官虽不大,可是必竟是皇帝的心腹。

    许谦听到拓拔孤支持自己的意见,非常得意,脸上露出浓浓的笑容。

    接着拓拔孤又道:“当然,左长史燕凤的话亦不是无的放矢,同样也有道理。兵者,诡道也!国之大事不可不察也。所以,慎重这是必须的。支持燕国,援军太少,没有用处,如果太多,就会将我们代国的腹背暴露的魏国的铁骑面前。”

    燕凤此时还没有来得及欣喜,拓拔孤又道:“当然,大冢宰说得也非常对!”



第301章战略欺骗(五更)
    第301章战略欺骗

    如果是从前,燕国拿出十万匹战马倒不是什么难事,可是现在,燕国却不比从前。

    十万战马虽然可以拿得出来,只是拿出来以后,就会让马背上的鲜卑族三分之一的牧民需要依靠双腿代步!至于牛羊百万,那就是在害慕容部的命,是要把慕容部往死路上逼!

    就在慕容恪一筹莫展之际,突然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冉闵的秘密使者常炜抵达了燕国龙城!

    弱国无外交!蜀汉名相诸葛亮最先提出这个观点。事实,无论晋书还是司马光写的资治通鉴都给冉闵捏造了一个倔强固执,自以为是的形象。把冉魏真正灭亡的原因,归纳为冉闵没有战略眼光,不会处理对外关系,一致被燕国一战灭其国。

    事实上并不是那么回事,冉闵在称帝号之前,分别曾遣使往东晋和龙城!愿意向晋称臣,并替晋镇守北疆。然后东晋朝廷则认为冉闵为石虎的养子,却推翻后赵,属于典型的白眼狼,不肯纳其降。不仅不接纳其投降,反而斩使断交!

    至于燕国遣使,则是为了缓和与燕国的矛盾。

    公元三五零年,后赵武兴公冉闵率(后赵)军于凌水河畔大败鲜卑燕军二十万,擒斩燕军七万余人,斩首上将以上三十余名,焚烧粮台二十万斛,夺鲜卑北燕郡县大小二十八城,威震中原。

    没有办法,这一下冉闵把燕国得罪狠了!正式登基为帝的冉闵,就想利用常炜能言善辩,通晓经史,知识渊博的才能,出使燕国。

    然而,常炜非但没有完成冉闵的任务,成功说服慕容雋,反而让慕容雋从冉闵求和的急切之心上,看出了魏国的虚弱。

    所以慕容雋引倾燕之兵南下,进攻魏国幽州!

    在这个时空,因为慕容恪以联姻的方式来缓和与魏国的矛盾,同样让冉闵看到了燕国的虚弱。闪舞趁其病,要其命,随即就引发了这场战争!

    慕容恪让常炜代表魏国,晋见燕王慕容晔。随即二人展开秘密会谈。

    闭门会议,二人召开了一天,经过激烈的争论,最终双方满意而归。至于会议的内容,反正无人知道,也没有留下只言片语。

    随后,慕容恪以燕国摄政王的身份颁布了一条政令:“为了抵御即将到来魏国铁骑的进攻,燕国不得不采取措施,为了减少燕军勇士的伤亡,为了打击魏军的士气。摄政王打算采取汉人肉盾,来保护大燕勇士,防止魏军铁骑的进攻!现将燕国境内,各部落内所有汉人俘虏、奴隶、以及自由民(汉奸),无论男女老幼小,全部押解龙城!当然,为了避免有足够的肉盾,所以汉人奴隶,自由民,不得虐待,要给足衣食,让他们活蹦乱跳的到达龙城!”

    这条政令一出,燕国上下无人反对。

    因为很简单,以往他们进攻中原,遇到抵抗坚决时,通常都会采取这种措施,逼守军无法抵抗。虽然慕容恪利用秦兴和其部汉军士卒,激起了燕军的士气。

    可是,在燕军将士心中,冉闵带给他们的恐惧太多了。哪有那么容易消除的。

    凌水河畔大战,燕军二十万大军被斩擒七万余人,特别是廉台之战,慕容恪的十四万大军,更差点全军覆没。采取这种方式,或者可以败中求胜!

    经过半个月的准备,燕国各部落总共陆续送到龙城的汉人超过十七万人,其中大半数为青年女,余者皆为儿童,青壮男子,几乎十不存一!

    于此同时,魏国七万六千骑兵,抵达卢龙寨。

    卢龙寨其实就在后世的卢龙县境内,位于徐无山麓的最东面,坐落于两山之间。左侧是梅山,右侧是云山。这里人杰地灵,这里属于辽西郡,历史有名逊让君位的伯夷、叔齐,其故里就在这里。西汉时名将李广曾驻守这里,箭穿石虎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说起这些大家或许可能有点陌生,但是如果提起卢龙寨的另外一个名字,大家一定不会陌生。

    喜峰口。

    在血和泪写的近战史中,长城抗战的记忆,我们无法从脑海中抹去,在这场敌我力量悬殊的搏斗中,二十九路军大刀队用原始的冷兵器,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勇士举起大刀的形象已经固化为人们心目中抗日战争英雄的印象;大刀也成为团结统一、无畏拼搏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当然,喜峰口也成了历史的见证人。

    当然,历史沧海桑田,千万变迁兴衰,卢龙寨的重要战略地位并没有改变。

    七万六千魏军精锐,抵达这里以后,就开始了翻修卢龙寨,卢龙塞是依山修筑的城池,有三道城墙构成一个“日”字形的防御体系。

    外围主城墙高五丈,宽三丈,长一百丈,由石块从里到外整体码堆而成,中心竖有一两丈高城楼,叫望日楼。在主城墙两端,依着山势修建了辅墙,城墙上也各有一楼。矗立在梅山上的叫梅楼,修建在云山上的叫云楼。

    由两边辅墙开始,向更远的山上延伸。

    明朝以前,并没有在绥中修建山海关,因为卢龙寨的战略地位,替代了海山关的作用。每每异胡入关,都会在这里碰得头破血流。从西汉景帝开始,继续百年,共经过数十次有记载的大规模翻修,最终一道大约两百多里的城墙。

    但是自从晋朝的八王之乱,晋朝实际上就名存实存,异胡根本没有把晋朝当作一回事,所以卢龙寨毁坏非常严重。

    钟申命令魏军部队,紧急修建卢龙寨!

    并且,命令后方开始向卢龙寨转运粮草!

    随着大量粮草、



第302章贪得无厌
    第302章贪得无厌

    赵弘道:“怎么可能,定襄可是大城,城内储存粮食超过七万多石,就是他们五千兵马,吃一年都不是问题。怎么会缺少粮食!”

    “具体情况,我也不知道!”张俊仪又说道:“可能是来了新来了大军吧!军队一多粮食肯定不够用的!听说不仅我们马邑要运粮过去,就连周边的宁武、代县、原平县也要向定襄运输粮草!”

    “嘘,你小声点,别让外人听到。”赵弘道:“我听我在雁门郡的从兄说,朝廷准备向代国用兵,以报复当初代国支持崔通叛乱,所以这个消息,千万不能让敌人的细作听到!”

    细作小吏借故离开,把在县衙内听到的这个消息报告给他的上线。

    上线急忙动用手中的权力,继续上报。

    氐秦负责情报工作的是吕婆楼之子吕德世,吕德世接到情报,大吃一惊。

    雁门、定襄、云中、都在秘密筹措粮食。

    而且这些运作做得极隐秘,并没有动用普通民夫,而是直接动用的俘虏。

    由于俘虏都是魏军严密看守着,根本不用担心泄密。

    吕德世为了验证这个消息的正确性,又展开金钱攻势,在大量金钱的攻势下,许多魏国官员见财忘义,把他们知道的秘密卖了出去!

    终于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秦国细作,最终知道了魏军秘密向定襄、雁门一带增兵了。就连在潼关、函谷关消失的虎啸营、背嵬军也出现在了定襄!

    吕德世大喜,查到这么重要的情报,苻健定会重赏他。吕德世把这个消息以信使、信鸽、飞鹰三种方式,确保可以准确无误的传到秦国!

    然而他们还没有来得及高兴,就发现此时密密麻麻的魏军出现在他们住所周围,一言不发,直接进攻。

    这些细作,终究是细作,他们怎么可能是魏军精锐的对手,要么成为魏军俘虏,要么直接被格杀!不过,吕德世却逃脱了天聋地哑的追捕。

    当场俘虏的细作在“天聋地哑”专业情报人员的审讯之下,全部竹筒倒豆子,把他们知道的东西都说了出来。

    冉闵密令“天聋地哑”再次出手,在魏国境内清除敌国细作。

    关闭对晋、秦、代、燕的国境线。

    冉闵的战略欺骗,最终成功的骗过了秦国高层,秦国高层为了夺回潼关,干掉悬在他们头上的利剑,全国上下到是暂时的团结在一起。

    太子苻生也急需要军功来稳固他的地位,而苻坚则需要军功得到众人的认可!

    目的一致,二人倒没有像汉人一样相互拆台,而是各率各自部曲,各攻一地!

    最终苻坚、苻生依靠抓阄的方式,确定由苻生率领其心腹部曲,进攻潼关,而苻坚则是进攻函谷关,双方以战功来证明各自的能力。

    秦国自然也有很多不甘心受氐人压迫的汉人向冉闵通风报讯!

    其实就算没有关中汉人通风报讯,冉闵的“天聋地哑”也知道秦国的动向!

    而关中的秦国,苻健最终依靠:“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成功说服了关中氐人各大部落首领。
1...110111112113114...14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