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武神(大魏霸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tx程志
冉明想来之后,也明白了王猛带着苏觉的用意,此时王猛身上缺乏能代表自己身份的东西,王猛新附,印符令箭,这些东西全部没有做出来。
冉明随身最好的身份象征还是他的尚方宝刀,孙伏都的名刃,“大呉”,凭尚方宝刀,不仅可以节制魏国诸军,而且更能体现冉明对王猛的重视!
冉明写了一封简信,信中简短说明王猛是楚国国相,全权代表冉明与段龛商议结盟合作的事宜。写好信,冉明把刀和信一起让荆展派人给王猛送去。
冉明还有点不放心,对荆展道:“告知张平将军,“天聋地哑”全体出动,负责在暗中保护王猛,如有谈判意外,务必保证王猛的安全!”
冉明知道张平接到的命令是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冉明的安全,在任何时候,“天聋地哑”都不会离开冉明三十里距离,其实此时他们就在外围侦察敌情,充当外围警戒哨。
荆展接令后,向另外一名侍卫打着手势,双方交流完毕。临行时,冉明又给王猛写了一个字条:‘事不可为,保命为上,青州和先生之间选择,孤宁愿不要青州,也不愿先生出意外,若先生不幸,孤必血洗青州!”
这名侍卫拿起刀和信,策马绝尘而去!
仅仅时隔离一个时辰后,张平率领一百多名“天聋地哑”追上了王猛。
追上来的冉明侍卫把信和宝刀交给王猛,王猛看到冉明留下的字条,心动感觉莫名,此时他才对冉明真正折服!有道是士为知己者死,王猛面朝北方喃喃的说道:“猛得名主,何愁大事不成”
王猛惊讶的看着张部所部,他们都是一人三骑,每人背负两张弓。闪舞身上穿着皮甲,人人都拥有长短兵刃,还有盾。张平的“天聋地哑”人数虽然不多,但是气势却给王猛很大的震撼。
王猛对苏觉道:“苏将军,猛观将军所部,可称当世精锐,想不到殿下还有如此强军!”
苏觉不好意思的笑道:“先生有何不知,背嵬军只是殿下在房子县招募的新军,训练时间仅有两个多月,而张将军所部则是陛下的元随扈从,从陛下龙潜时,他们就跟着陛下东征西战,立下赫赫战功!”
王猛此时更加震撼,他怎么也想不到冉明居然有如此本事,可以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把一支流民训练成不若于天下精锐的强军!
“原来如此!”王猛若有所思的问道:“殿下如何训练背崽军的”
苏觉道:“新建背嵬军时,殿下有言,但凡参军,内要服役满五年,皆可退役还民,并且获得五十亩田地!但凡入营新兵,军纪为先,殿下制定了三大纪律七项注意(没有不虐待俘虏这一项!),只要触犯军纪,予以严惩!”
王猛想了想道:“殿下练军以田地之利在望,加之营伍森严,作战如臂使指,故而战无不胜。”“也可以这样说!”苏觉又道:“殿下还在军中设立九等甲士!”
“九等甲士”
“嗯!”
苏觉道:“第一等为大武士,入选标准是弓马娴熟,奔射百步目标十射十中,为甲等、乙等为十射九中,丙等为十射八中,一刀能可砍断重盾为甲等,二刀砍断盾为乙等,三刀为丙等!全副武装越野二十里,用时两刻者以内者为甲等,次者两刻一柱香为乙等,两刻两柱香为丙等!在大武士以下还有武士甲乙丙三等,武士以下是见习武士。见习武士也分三等,如果见习武士三个月无法从丙等晋升为见习武士乙等就会被开除军队!而且所有赏赐全部收回!大武士在军中可以优先享用食物,肉食放开限量供应,非战时还可以有酒喝。大武士乙等条件就次之,丙等更次,武士的食物都是限量供应,见习武士则是将食物缩减三成!”
对于此种作法,王猛知道就是简单的奖勤罚懒,用不平等的制度,不平等的享受待遇激励士卒奋发向上!
苏觉又接着道:“殿下还每天让士卒们进行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王猛惊讶的问道:“何为思想教育”
苏觉道:“殿下说过,入军为伍,便是为国效力,拱卫圣君,护卫天下太平的君子。闪舞我们都是君子。”
“呵呵”苏觉笑了起来:“没有想到我们这些粗鄙之人,居然还是君子!”
“君子之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王猛道:“你们忠君为国,勇者不惧,越王勾践君子六千,尔等称为君子亦无可厚非!”
“殿下这是效仿张宾组建君子营,提高士卒的荣誉感!”王猛接着又感叹道:“有田亩之利,有地位之尊,有荣誉之感,怪不得殿下诸军无有不胜。”王猛手中抱着大“大呉”,骑着战马,一路向段龛所驻扎的青州治所广固城而去!
冉明花了两天的时间,这才回到安民城,没有办法,他急忙追赶王猛,把战马马力耗尽,人马皆疲惫,只好休息好才转回!
刚刚来到安民城外,就遇到了卢偃。卢偃兴奋得手舞足蹈,大喜道:“殿下请看!”
说着,卢偃拿出一个小布包,打开一看,里面是灰白色的碎粒状物质!卢偃道:“这是盐,上好的精盐!”
冉明兴趣欠缺,还以为是什么好东西,这是冉明利用后世的知识,采取在安民城海滨浅海中取出海水,利用木炭与海水进行溶解,然后用细麻木进行过虑,澄清以后,把沉淀物质洒在地上是晒干,这是最简单的晒盐方式!
当然,这种简陋方法制造出来的盐,还不是真正的精盐,里面仍含有大量的泥沙,和其他杂质,但是比起现在普通百姓吃的褐色的食盐要好得多!
冉明其实并不知道,古代盐非常保贵,像现在制造出来的这种盐,称为青盐,并不是主流群体食用盐,而是大户人家用来刷牙的东西。
冉明虽然欠缺兴趣,耐不住卢偃和众百姓兴奋。他引着冉明来到盐场,这里大约上千百姓在那里忙碌着,他们从海边取出海水,放在木桶里,然后倒入木炭粉,再用木棍进行搅拌,用细麻布进行第一次过虑,过虑后的黑水呈现褐色。然后把褐色的盐水再进行第二次,用更细密的麻布进行第二次过虑。
最后把水过虑成青色的溶液。
冉明用小勺子舀一勺水,放在口中品偿,此时的盐水,没有了海水的苦涩。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把水桶里的水洒向青石铺成的盐场地面上,让阳光把盐水自然蒸发。最后得到一食盐!
这时盐场里的百姓干劲实足,他们不休息,一桶一桶的制作,过虑,再累也不舍得休息。
卢偃对冉明道
第057章考试选官
第057章考试选官
“你是如何发现我的”刘嫝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不解的问道:“我绝非第一次以这种面目出现,我走南闯北,从来没有人看穿我的身份!”
冉明在心中唏嘘不已,难道要告诉她,自己是闻出来的那样岂不会以后被刘嫝称自己为狗鼻子就算她不敢当面讲,恐怕心里也会如此想。
冉明淡淡的笑道:“其实你露出了好多破绽,其一,男人都有喉结,说话声音混厚。其二,是你的手出卖了你,因为男人不会长出为么漂亮的一双手,你的手指纤细,手上没有一点茧子,根本不像是行商商人的手。其三就是你的皮肤,太过细腻,如婴儿的皮肤一样,弹指可破。其四你双耳都有耳洞。男人虽然也有打耳洞,戴耳环的习俗,不过那都是偏耳坠。其五,是你的。
原本冉明想说是你的胸有点明显较大,男人如果是胸股大,应该身体很壮,而你却瘦。不过冉明也考虑到,这样很可能会引起刘嫝的不满。现在冉明又有求你刘嫝,所以只好改口道:“其五,你的心虚了。刚刚我故意注视你的时,而你不由自主的退了一步,这是人心虚的表现!”
“啊!”
刘嫝有点泄气道:“原来我遗漏了这么多问题!”
刘嫝自言自语的道:“以前怎么没有人发现呢”
“事不关已高高挂起,没有利害关系,人家吃饱了撑的揭穿你!”
冉明望着陈应道:“孤想与你做一笔交易!”
“交易!”陈应苦笑道:“我现在本钱早已被鲜卑人抢光,没有本钱,这辈子休想翻身!”
不过,陈应的眼睛一转,心中暗忖道:“难道真有这么一个冤大头,伸着脑袋让我来宰”
其实,冉明也知道,此时刘嫝也是血本无归,她现在没有本钱,除了跟自己合作,别无选择!
冉明领着陈应和刘嫝走进自己的帐篷里,冉明淡淡的道:“随便坐吧!”
“谢殿下赐坐!”刘嫝静静的坐着。
她此时脑袋里浮想联翩。闪舞
冉明的长相英武,又有着与其年龄极为相符的老成,不得不说,刘嫝其实也是一个外貌协会,她坐跪坐在帐中,眼睛静静的盯着冉明,脑袋却浮想联翩。
不过,冉明的注意力根本就没有放在刘嫝身上,而是望着胖子陈应道:“我出货,你出力,我们合作!”
冉明没有拐弯抹角,直接把卢偃给他的青盐包递给陈应。
陈应看着这洁白如雪的粉末,非常不解,用手指沾了一点,放在鼻子前闻着,然后又放进嘴里。
陈应的脸被咸得抽搐起来,连道:“咸,好咸!这居然是盐”
“不错”冉明道:“正是上好的青盐!”
“难道殿下想让草民把这青盐卖出去”陈应狡黠的一笑,又道:“殿下有所不知,这青盐极少,物稀以为贵,青盐大都是富贵人家用来洗牙的,所以这种盐虽然贵,却不好卖!”
说着,陈应微微坐直了身子,双手一摊,笑道:“这样的青盐一斤可以卖八百文钱,不知殿下手中有多少青盐”
冉明道:“现在粮食多少钱一斤”
“区域不一样,粮食价值也大不相同,在冀州粮食一斤可以卖四百文,而且还是有价无市。不过在关中地区,粮食只能卖六七十文,至于江南则更便宜,差不多二十文上下的样子!”
冉明寻思起来,二十文钱一斤,一石就是两千四百文,折合银子是二两四钱!青盐是一斤八百文,一石就九十六两银子。相差四十倍!冉明对陈应道:“我给你五百石青盐,你能从江南给我运来多少粮食”
陈应想了想道:“加上运费,伙计吃住,打点关卡,损耗,这样下来,每斤粮食要达到四十文的价值!如果让从江南贩运粮食到这里卖,每斤至少会是八十文。”
冉明道:“好,就这么办!我给你五百石青盐,你给我运来五千石粮食。我要上等的稻米!”
刘嫝突然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她兴奋的道:“当真!”
“当真!”
冉明又道:“要不要孤给你立个字据”
陈应急忙瞪了一眼刘嫝,刘嫝却不理会陈应。她望着冉明道:“这样最好!”
冉明来到案边,提起笔挥笔写下双方合作事宜,主要还是写明了价格差异。
冉明道:“孤不管你在江南把青盐卖多贵,也不管你在江南买粮多便宜,孤都会实现自己的承诺!”
刘嫝想了想,微笑道:“殿下难道不怕我卷了殿下的青盐跑了”
“呵呵!”冉明大笑道:“若你只顾眼前的这点小利,而不顾今后大益,尽管卷了青盐逃跑。况且我冉明也不是一个任人拿捏的人,人敬我一尺,我让人一丈,若你真敢骗我,孤让你后悔来到这个世上,我的手段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吾做不到的!”
刘嫝看着冉明的笑脸,第一次感觉到这张人畜无害的笑脸,是难言的恐惧。让她从内心里害怕!
刘嫝与陈应刚刚离开。
就在这时,卢偃又愁眉不展的进入大帐。
冉明抬头看到卢偃进来,随即道:“卢先生,盐场这千余人一天能制造多少青盐”
卢偃道:“回禀殿下,盐场现在每天可以产出六石青盐!”
“六石,才七百二十斤,人均不划一斤,这效率也太低了吧!”冉明道:“这速度也太慢了吧!”
卢偃道:“这主要是百姓不习惯,对于制造青盐还太陌生,过几天等他们习惯就会好的。如果工匠全部训练成熟手,每天至少可以产出十六石青盐!”
“不够啊,还是太少!”冉明道:“如果加上怎么样,会不会产出更多”
卢偃突然开口道:“殿下,我们手上的官员太少了,就臣下底下十几个小吏,原来管理六七万人还勉强可以,现在随着殿下准备在青州扎根的消息传出,周围前来投奔的百姓非常多,现在我们拥有的人口马上就要突破二十万人了,这些新投奔的百姓,需要编计造册,也需要安排活,办理户籍,发放口粮,
第058章威震段部(为书友20171017105859573加更)
第058章威震段部
科举考试在唐代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经和进士两科是人们最熟悉的科目。进士科主要考学员的诗词歌赋,这样问题就出来了,冉明倒是会背诗,唐诗宋词元曲,只要是名篇,基本上都会背。
可是让他如果出题考诗词,就算刘群他老子刘琨出来,也不一定能考过关。要知道刘琨可是两晋时期,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这句话就是刘琨在寄赠别驾卢谌诗句。
因为冉明对诗词的理解主要停留名人精粹的精神境界上面,论作诗用词最朴实无华,谁也比不上李白那首,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大气磅礴,谁又能及上白居易的长恨歌。
所以冉明就算出题,恐怕也无人能高中。出算数方面的题,那些最普通的三元方程式,微积分和高等函数,恐怕让刘徽出来恐怕也做不出几题。
至于策论经义文章,冉明几乎是一片空白,易官义、诗经、书经、周礼、礼记虽然听过名字,内容基本上一无所知。让冉明出题,恐怕最终无人能及第,这样下来,无人高中,自然也失去了科举考试的政治意义!
最终,冉明只得作罢,对于这次出题科考,冉明原本想寄希望于王猛,不过王猛不在的情况下,只好让卢偃主持。
当然,冉明会把科举制度的关键东西告诉卢偃,比如,如何取士,如何出题,为了防止作弊,采取抄录,糊名审卷制度,还有就是最重要的一点,造势,科举考试不仅面对冉明麾下的近二十万百姓,而且还面向天下各州,各郡县所有有才能的人,不问出身,不问门第,只讲才能。
这样以来,也是使用科举制度打破魏晋年间采用的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的制度,给寒门士子一个机会,一个改变人生命运的机会,一个可以当官的机会!
冉明举行楚国考试选官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在安民城引起渲染大波,特别是那些因为九品中正制中的出身限制,注定不能为官,最好的待遇是当别人的幕僚,师爷或商贾的帐房先生寒门仕子中反应最强烈!
“楚国举行科举考试,入选一百人,只要考中,就称为进士,都有机会做官。状元会被直接任命为县令,榜眼会被任命为县丞!”
寒门士子听到这个消息,倒是颇有些高兴。按照朝廷制度,他们这些人注定无缘做官,充其量是别人的高级家奴,虽然可以保证衣食无忧,可是却永无出头的机会,虽然二十万人中只选择一百人,机会很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