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武神(大魏霸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tx程志
刘群还想出声。
条攸却拦住刘群道:“无防!宫里还有清茶吗老夫口渴了!”
宦官的眼力最活,他知道条攸这是替他解围呢。宦官立即笑道:“清茶,这个有,有,请条司空稍待片刻,奴卑这就让人准备,不,奴婢亲自去!”
等宦官走了,刘群道:“条司马,国事要紧!”
钟申却笑道:“刘大人尚书省最近可有什么要务”
尚书省是是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令机构,为中央政府最高权力机构之一。相当于今天的国务院,政务,无论大小事全都先经过尚书省初步处理,才能传达给皇帝。
刘群一怔,说道:“尚书省一切正常,并无大事发生啊”
钟申抚摸着胡子笑道:“这不就结了,尚书省既无大事发生,陛下召见我等,肯定是会洛阳的战事而让我等分析。”
刘群点点头,沉默不语,
第200章利益至上(四更求订阅)
第200章利益至上
三人各怀心思的来到御书房。
“臣刘群(条攸、钟申)参见陛下!”
“爱卿免礼平身!”冉闵脸眉眼间有一股难以掩饰的喜悦。
刘群起身道:“陛下,看样子心情不错,不知道喜从何来”
冉闵把张平送来的密信递给了刘群,刘群看完之后露出思付之色,而又随手递给了钟申。
冉闵看到三个全部把密信看完,笑着问道“三位爱卿以为朕应该当如何应对”
太尉条攸不假思索的道:“陛下,此时不亦降晋!臣反对!陛下乃真龙天子,大魏百万军已之共主,岂可屈居人下!”
钟申道:“臣附议!”
冉闵又看了看沉默的刘群“你也反对吗”
刘群道:“若晋朝三年前许陛下此位,臣定赞同。可是事隔三年,陛下连最艰苦的时刻都熬过来了。此时我大魏兵强马壮,北面燕国陷入内乱,慕容恪与慕容评大打出手,无暇南下。正巧秦国亦陷入内乱,此时,正是我大魏休养生息,励精图治,等我大魏攒足粮草,陛下可率领大魏军队,横扫燕、秦、凉、代晋。一统天下!我等愿辅佐明主,开创汉景之治,大汉复兴有望啊!”
冉闵道:“条太尉、钟司空以为如何”
“老臣愿意辅佐陛下一统天下!”
冉闵道:“可是我们和晋朝都是汉人,汉人流了太多不应该流的血!”
条攸道:“陛下,一将功成万骨枯,大丈夫有所谓,有所不为!”
钟申则道:“自古以来,天下乃有德者居之。自八王之毛,连续十六年内乱,耗尽了大汉民族最后一点元气,司马氏已失德天下,无掌握国柞之能,陛下。此时应当断则断,快刀斩乱麻!”
刘群道:“长痛为如短痛,一劳永逸,结束战乱,还天下黎民百姓祥和太平!”
冉闵内心里依旧很挣扎,苦笑道:“可是晋使已经出发”
“此乃真是天赐良机,我大魏得天之助也!”刘群道:“陛下,可趁此机会,与晋朝谈判,迫使晋朝承认我大魏乃北方正统。”
“不错!”钟申兴奋的道:“桓温对晋朝的威胁,远胜我们大魏。陛下可同意晋朝夹击桓温之求。但是前提是必须支付战争期间的所有开支!”
条攸也是一脸奸笑道:“陛下,可趁此机会,向晋朝交割,我们大魏与晋朝商谈晋魏边界问题,豫州现在百姓稀少,田地荒芜,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我们可以当人情,送给晋朝。”
刘群却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道:“陛下,亦可以晋朝言明,以我们大魏国将士的战斗力,消灭桓温也不是不可能,只要代价足够,我们可以帮助晋朝彻底消灭桓温这个权臣!”
冉闵望着三个陷入魔怔一般的大臣,反问道:“如此晋朝朝廷岂会同意”
“按照楚王殿下的说法,这叫漫天叫价,落地还钱,不同意,他们可以慢慢谈!”条攸道:“如果晋朝不同意,我们就可以联合桓温,一起出兵攻打晋朝,并与桓温划地而治,淮河之南属桓温,淮河之北属我们大魏!”
冉闵一拍脑袋,喃喃的道:“你们都疯了”
刘群道:“陛下,臣没有疯。晋朝皇帝年幼失德,此番作为,也无可厚非。这天下胡贼刘渊坐得,刘粲做得,为何陛下做不得王候将相宁有种呼”
冉闵脸上露出纠结的表情。
冉闵心中异常矛盾,要说以前,他登基称帝号,没有偿到掌握权力的妙处,冉闵肯定会否定三人的意见,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一个晋臣。
最多来一个奉诏不奉宣,当一个名义上的晋臣,实际上的藩镇。
作为魏国皇帝,指挥千军万马,大旗一挥,千个人头落地!已经品尝过醒掌杀人剑,醉卧美人膝的滋味以后,又岂能会甘心屈居人下
别的不说,就是杀胡令一出,数十羯人一朝之间烟消去散,这是何等风光。想想自己,但凭手中矛、掌中戟,跨下的朱龙战马,横行天下,提起他冉闵,谁人不竖起大拇指
况且,自己也不是一个可以忍气吞声,寄人篱下的人。
就凭自己当了三年的魏国皇帝,晋朝朝廷就会视自己为眼中钉,肉中刺,除之而后快。
自己已经选择了一条无法回头的路,自古以来,投降的皇帝就没有好下场的。如今曹操的子孙何在赢氏子孙何在不想让让冉氏一门来临灭门之灾,自己只有一路走到黑了!
冉闵很踌躇,真的和晋朝翻脸吗
突然,冉闵脑代中回想起冉明的话:
“父皇你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但是孩儿却不希望你是英雄,而是一个枭雄。因为给英雄一百次机会,英雄仍打不过枭雄。大丈夫当快意恩仇,要么轰轰烈烈,要么无声无息!”
冉闵突然道:“来人拟旨!车骑将军张温,自接旨立即发兵,出壶关,南渡黄河,与楚王殿下汇合。”
“诏命大将军董润,大魏领土,犯之必诛。晋国无义,犯我大魏,将军逐之!”
刘群目瞪口呆半响后,高呼:“吾皇圣明!”
钟申明显松了口气。大魏这一下有希望了。
条攸道:“陛下英明!”
冉闵脸上沉静如
第201章桓氏鹰扬(五更求订阅)
第201章桓氏鹰扬
邺城大将军董润的府邸,董润交割了兵权,清闲了下来。
此时,董润脱掉了常年在身的铠甲,穿上了一身黑色的峨冠儒袍。
四十余岁的董润,须发都有些花白,加上他身材高大,猛然穿着儒袍,倒有几分仙风道骨之感。
身为悍将,猛然清闲下来,让董润感觉有点不舒服。他没有像其他将领一样选择饮酒作乐,享受生活。
而是让家丁在书房内整理出了一个三丈方圆的巨型沙盘。
沙盘上清晰的标注了燕国、代国、晋国、秦国、魏国、凉国的势力范围和兵力部署。
看着燕国代表慕容恪和慕容评势力的交错局势,董润脸上露出惋惜之色,嘴里遗憾的道:“可惜啊,可惜!”
在董润身边侍候的是董润的家臣杨仁惠、杨仁愿兄弟。
“主上,其实这并不可惜!”杨仁惠笑道:“赎卑下直言,燕国内乱其实胜负已分,恐怕不久慕容恪将独霸燕国朝政,燕国皇帝慕容晔,将成为慕容恪的傀儡!”
“哦!”董润很有兴趣的看着杨仁惠道:“仁惠的意思是”
“卑职就斗胆了!”杨仁惠拿着指挥棒,指着三面青色的小旗道:“主上请看,慕容恪大军分成为柳城、龙城、昌黎三部,这样以来,慕容恪实际上就摆出了一个银蛇乱舞之阵。攻柳城,则面临尾龙城与柳城前后夹击之势,攻龙城,则面临被柳城和昌黎合围之危险。若攻击昌黎,就是舍近求远,而且面临后路被断的危险。慕容评想破慕容恪的银蛇乱舞,必须有背水一战的决心,抛弃所有的领地,集结所有的兵马,不必顾忌柳城和昌黎的慕容恪大军,直捣龙城。
如果这样,慕容评会损失惨重,但是他可以赢得最后的胜利。但是至今为止,慕容评并没有直接进攻龙城的打算,看他的架势,应该是准备先破柳城,再进攻龙城,徐徐图之。但是,内乱最忌讳的就是持久战,这样以来,无论最终谁胜,燕国都是实力俱损,元气大伤。还有,慕容恪虽然采取了守势,却把慕容评的大军分成了首尾不相连,彼此不能相顾的三部分。若奴猜测不错的话,明年开春,就是慕容恪出手之机!”
董润笑道:“慕容恪会攻哪里”
杨仁惠则道:“黑虎掏心,直攻平州安东郡,这样以来,慕容评将失去高句丽这个帮凶。”
杨仁愿奇怪的道:“何以见得”
杨仁惠面对弟弟的质疑,不以为然的笑道:“就凭慕容垂在昌黎,这头猛虎四个月窝在昌黎没有动弹,这不符合慕容垂的性格,他要么不动,要动就是惊天动地。”
董润刚刚准备点评,突然门外的管家道:“阿郎,天使到了,有圣旨来了!”
冉闵出兵的圣旨发出,整个邺城的将士都激动了。
这一次按照军功兑现土地,立功多的将士多得,没有战功的就没有土地,有人得了数千上万亩,也有人只有区区几百亩。
这样以来,将士们心中都憋着劲,准备再立新功,将来为子孙后代置办些家产。
其实任何朝代改朝换代都是一新旧贵族的重牌过程,
原本,他们都以为,冉闵无意与晋朝对抗,所以,他们非常遗憾,没有了建功立业的机会。现在好了,他们可以正大光明的收拾晋军了。
随着冉闵的守卫讨贼檄文发出,整个邺城的百姓,并没有因为战争来临而担忧。相反,初偿到战争给他们带来的红利,人人都期待,这场战军士们想的是,这场战争打下来,他们能得到什么赏赐。百姓则是想的是,土盘大了,田地又可以多分一点了。而商人们想的是,市场扩大了,他们需要早做图谋。
而那些大臣们则开始思索,族中的子弟又有做官的机会了。
此时,邺城又一次沸腾了。
身在洛阳的冉明,得到了张温将从壶关出发,董润率领魏国三万人马向梁郡进发的消息,他再也没有后顾之忧。冉明兴奋的道:“吾终于可以大干一场了!”
彭婆镇的桓温却脸上露出了苦闷之色。他是担心冉明会看了司马兴男,给他戴一顶绿油油的帽子。失神之下,居然喝多了,结果头疼欲裂。
或许是水土不服,又或许是酒后的后遗症。
桓温现在是吃什么吐什么,几乎把自己的胆汁也要吐出来了。休息了三天,身体丝毫没有好转。
短短三天的时间内,桓温人都瘦了一大圈。
此时得到魏国车骑将军张温自壶关南下,有南渡黄河的态势,桓温的脸色就难看了。
接着,又得到了董润自邺城出发,声称要讨伐谯郡。
谯郡那是桓温的祖籍之地,桓氏也是谯郡的世代豪族。又一层担忧出现在桓温的心头:“魏军会不会也像蛮夷一样,毁他们祖坟”
有道是祸不单行,屋漏偏逢连天雨,他又接到一个让他更心堵心的事情。荆州另驾习凿齿传来消息,声称:“陛下任命郗昙为荆州刺史,郗昙到任后,立即命令荆州各郡县盘点府库!而且严令没有他的手令,盐、铁、粮、木等战略物资不得动用!”
郗超脸上露出沉思之色。
&n
第202章慧眼如炬(六更求订阅为盟主蓝色的吃货刺猬加更十四)
第202章慧眼如炬
无论孟嘉、还是郗超,都从桓温话语中听出浓深的不满之意。
局势突然变化,让他们始料未及。孟嘉和郗超二人,都根据冉闵的性格特点,判断出冉闵断然不会与晋朝发生直接冲突。
可是事实上,冉闵不仅没有作壁上观,反而狠手连出,张温率领魏国百战之师出了壶关,南渡黄河。
就算不用脑袋,用膝盖想也能猜测出张温是来干嘛了。
一个冉明就足够让桓温头疼的了,再加上一个老将张温,桓温胜利的希望不是没有,而是非常渺茫。
更何况就连董润也出马了。
董润和张温这可是魏国开国元勋硕果仅存的三大元勋之一。邓遐、沈劲能力虽然不错,可是他们苦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八千刚刚组织起来,几乎没有经过训练,甲具不全的新军,如果能抵得过董润这个跟杀得羯人人头滚滚,匈奴人望风而逃,鲜卑人含恨沙场的宿将
洛阳,其实别说打了,能不能全身而退都是一个问题。
一旦董润消灭袁真等人,就会从谯郡西进,沿着颖川,陈郡、许昌千里大迂回南阳,桓温大军就是归路断绝。
当时,孟嘉和郗超二人理解桓温的不满。必竟这件事,是他们的失职。
几乎与此同时,孟嘉和郗超拱手道:“明公”
郗超看自信满满的孟嘉不由得莞尔一笑。
郗超和孟嘉都是有才华的人,有道是武无第一,文无第二。桓温的幕僚团队中,哪一个是庸俗之辈,这里面的人物哪一个不是当时的俊杰,像大画家顾恺之,谢安、孙盛、王坦之、郗超。孟嘉看着郗超充满挑衅的眼神。
孟嘉也生出了比试之心。道:“不如景兴与吾把主意写在纸上,请明公定夺如何”
“固从所愿!”
很快,帐中捉笔小吏将两份文房四宝放在孟嘉和郗超面前!
郗超和孟嘉二人都深吸一口气,几乎同时提笔,同时落笔!
两张纸不一会儿放在了桓温的面前。桓温一看顿时抚掌而笑:“果然是英雄所见略同!”
桓温亮出二人的字纸。只见孟嘉在纸上所写的是“稳”字,而郗超则是写的“固”字!桓温道:“愿闻其详”。
孟嘉为了显示他的胸襟气度,冲郗超道:“切听景兴妙计安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