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武神(大魏霸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tx程志
冉明也在考虑这两种做法的得失。冉明在军事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现在他手中掌握的军队已经超过了冉闵的军队。
苍狼营、虎啸营、速捷军、背嵬军、疾风营、虎贲营再加上他的陌刀军、讨贼军、还洛州新军五个营,手中足足有十数万大军。
就算扯旗造反,也可以打得冉闵没有脾气!
不过,治政方面,却是冉明的短板,因为冉明是次子。他身边除了一个王猛,任何一个士族都要和保持着距离。
就连弘农杨氏关注焦点也从洛阳转到了邺城!
这是冉明既无奈,而又为难的事情。
况且,因为冉明的出现。历史已经完全变了模样。燕国慕容恪和慕容评的内战提前爆发,秦国苻生和苻坚的冲突也水火难容!晋国因为桓温与司马朝廷也从幕后渐渐走向前台。
如果魏国陷入动乱,将会错过魏国最后一次发展机遇!
等秦国、燕国结束内乱,一致对外时,魏国仍会面临历史上一样的宿命,强敌四面包围。
冉明悠悠的道:“孤不愿意成为华夏民族的罪人,不愿意成为魏国的罪人!”
冉明的冷静,王猛甚为惊喜。
如果冉明同意的他的意见,说不定王猛会失望万分。他也知道冉明的根基太薄弱,如果能给冉明十年的经营,王猛可以想象,冉明一定可以轻易取得太子之位,成为名正言顺的魏国君主。
但是现在
第213章举世皆敌(五更求订阅)
第213章举世皆敌
在古代,没有什么娱乐项目。
不过自古以来,人的八卦之心是从来不缺少的。冉明这个事情出来以后,就成了人们茶前饭后的谈资,这只是民间的流言。
但是传到朝堂上,流言又变了模样。
说什么冉明如何在军中树立威望,如何拉拢人心,如何体恤士卒,如何插手地方政治,如何“强夺民田”、“抢劫民财”、“拥兵自重”。
而且还特别指出魏国冉明指挥的苍狼、虎啸营、速捷军、背崽军、陌刀军等诸军将士只知道冉明,不知道皇帝、大魏是何物。
司隶校尉籍罴是冉闵早年的家将,对待冉闵极为忠心。在平行的历史上,长水校尉马愿开城向燕国献降,太子冉智、皇后被擒至龙城时,他曾与钟申、条攸等一些忠心冉闵的大臣在燕国准备伺机逃出龙城。
结果被叛徒出卖,陷入重围,不幸被俘。在得知冉智被慕容俊下毒死之后,他又在牢中鼓动狱卒叛乱,事败被乱棍打成肉泥!
籍罴是司隶校尉,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军区司令员兼北京市高官,是属于冉闵核心权力圈的核心成员。
籍罴先听到了冉明骗财骗色、强抢民女的事情。他并没有感觉有什么不妥,必竟这个时代,但凡士族子弟,都够德才兼备的区指可数。
可是他听到了冉明又拥重自立,冉明部下只知冉明,不知冉闵,他就拍案而起,大呼道:“这是造反!”
籍罴倒也没有与军中将领串连,而是直接只身去了皇宫,向冉闵直谏。
当然,冉闵可不是普通人。
对于冉明弄了五十七个大肚婆,冉闵开始是愤怒,而后又是震惊。后来,他让“天聋地哑”介入,也查明了真象。
虽然没有查出谁是幕后黑手,可是却知道了这是有人向冉明泼脏水。闪舞
但是要说冉明谋反,冉闵也查出了一些蛛丝马迹。
冉闵暗暗心惊,决定敲打一下冉明。
但是冉闵还没有来得及敲打冉明,流言就出现了。
更让冉闵措手不及的是,事情马上要脱离冉闵的掌控!
邺城传出冉明以坑蒙拐骗的方式,弄大了五十七个寡妇的肚子。这种传闻充其量,只是愚昧百姓的谈资。魏国朝廷的诸公,则没有人去认真关注此事!
很显然,朝廷上的诸公都清楚,这只是摸黑冉明。
只要稍微有一点见识的人都明白。冉明断不会做出这些离经叛道的事情。冉明虽然喜欢熟女,也喜欢寡妇。
但是以冉明的身份,他想要什么样的妇女,恐怕只要露出一丝心迹,就会有无数女人,扑上冉明!
虽然这个谣言对冉明的杀伤力很有限,不过,条攸是一个非常护短的人。
皇后亲口许诺下来,将来等冉明及冠时,娶条攸的孙女为正妃!在条攸眼中,冉明就是他的孙女婿。现在有人居然胆敢向冉明身上泼脏水,那还了得。
“查,运用一切资源,不惜一切代价!必须查出谣言的源头,查出这个幕后黑手!”
条攸是魏国的司空,魏晋时期的司空和明清时代职权不同,明清时代,司空只是工部的别称。而周代的司空礼仪、德化、祭祀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司空权力远没有两汉三国时期大,不过,却同样掌管着弹劾百官,负责监察百官,代表皇帝接受百官奏事。
原本魏国政权风雨飘摇,各地方官要么投降晋朝,要么弃官归田。可是等冉明改写廉台之战,依靠先发制人的战略,趁晋朝无暇北上,接连强占青、兖、洛、冀、并、豫六州。闪舞从不足两万将士,现在拥有带甲将士二十余万人马。
打得燕国、代国、秦国没有脾气。
那些士族一看这个架势,冉闵的位置现在谁也动摇不了了!得,赶紧抱紧冉闵的大腿吧,不然连口汤也喝不上了!
这个时候,魏国朝堂上的官员不再是人才凋零了!条攸原来只是一个人掌管御史台。他既是司空,也是御史中丞,侍御史。现在好了,官太多了,安排不下。御史中丞是博陵郡崔通的一母同胞的亲弟弟崔达字孟彦。
冉闵灭了崔通一门。但是对其弟弟崔达一枝则是采取了拉拢的方式。因为冉明也明白,整个崔氏在河北地区势力太大。就连当代家主崔悦,在魏国朝堂上也盘根错接,崔悦和卢谌、刘群是舅表兄弟,刘群的母亲就是崔悦的姑姑。虽然卢谌已死,不过卢谌对冉闵有拥立之功,冉明还给卢谌赠爵渔阳郡王!现在刘群可是冉闵的左膀右臂,冉闵要顾忌刘群的感受。
所以,对崔氏是一个大棒加一个甜枣。
灭了崔通满门却提携了崔达。
不仅让崔达成为条攸的副手,同时还赠崔氏家主崔悦度支尚书还赐太子少保!这个可是相当于财政部长的实权肥缺!
都说政客是最无耻的,崔氏非但没有记恨冉闵屠杀崔通满门数十口,反而对冉闵歌功颂德。
崔达来到衙门内,先面见了条攸。
然后恭敬的替上一个卷宗。
条攸没有急着看,淡淡的扫了一眼崔达,然后道:“关于楚王殿下谣言你听说了吗”
崔达想巴结条攸于是义正严词的道:“下官是听说了,不仅听说了,还看了那些被楚王殿下欺骗的无辜妇女,这楚王殿下忒不是东西了,这么丧尽天良的事”
下面的话,崔达说不下去了。他抬眼一看,条攸脸色铁青,目光如电。
“糟糕!”崔达在心中暗道不妙。这一下马屁没有拍好,拍到马蹄子上了!不过,为官之道崔达可是精通其中八味!
一看势头不对,崔达立即改口道:“下官口误,口误!是这造谣的人忒不是东西了”接着当着条攸的面,又把那个造谣的人骂了一个狗血淋头!
&
第214章天崩地裂(六更求订阅为宗师陈应万赏加更)
第214章天崩地裂
冉闵淡淡的道:“准!”
曾信大声道:“陛下,臣是御史,弹劾楚王殿下!楚王胆大妄为,拉拢苍狼、虎啸、义勇等军将士。楚王殿下节制的诸军,只知楚王而不知陛下,居心叵测,其罪当诛!”
“臣附议!”
“臣附议!”
“臣,吏部侍郎掉裴悦之弹劾楚王殿下私德有亏。请陛下下旨严惩!”
“臣附议!”
“臣附议!”
“臣,左民中丞梁诺弹劾楚王殿下逐本置末!”
“臣附议!”
“臣附议!”
冉闵的脑袋蒙了,冉明在军中搞个人崇拜,这个事情冉闵是知道的。
每一个将领为了能让全军将士如臂指使,大多都采用神化自己,或者是大搞个人崇拜。这也均可厚非。
自己当初在后赵国为武兴公时,就对军中将士采取恩威并施的手段,把所有将士的忠诚收笼起来。
不要说冉明,就是张温、董润,还有蒋干、曹伏朐、石宁、张艾、孙威等将领也是如此估的。
冉闵很是自信,他自己才是大魏军队的缔造者,是魏国的军神,是魏国的精神支柱。
只要自己活着,魏队没有人敢拿兵刃对着自己!
冉闵看着殿中几乎超过七成的大臣开始弹劾冉明。
不明底细的人还以为,此时冉明已经人神共愤的地步了!
只有冉闵最清楚,事实上他手里已经有了冉明的请罪奏折:“请求去楚国王爵位,改封胶东国王。辞去军政所有职务,青州诸郡县请求朝廷派遣官吏!同时,冉明还请求入藩国,没有陛下召见,永远不回邺城!”
冉闵理解冉明的委屈,本来他还以为这个事情到此为止。
可是谁曾想到,冉明居然成了魏国的公敌!
这是打脸啊,裸的打脸!
冉闵怒道:“站殿将军何在,谁在咆哮朝堂,给朕乱棍打将出去!”
冉闵生气的离开了大殿。
冉闵性格冲动如火,暴躁的脾气,天下间唯一董皇后一人可以平复。冉闵进入董皇后的寝宫,出奇意外,董皇后并没有出来迎驾。
冉闵突然看着董皇后正面对着屏风,两肩膀一拌一抖的。冉闵慢慢的走到董皇后身前,看着董皇后此时已经泪流满面,晶莹的眼泪就连着线地掉了下来。看着董皇后如此痛哭的模样,冉闵的这颗英雄心已经碎了!他劝慰道:“菁菁,莫哭,莫哭!”
冉闵不说还好,董皇后一下子扑到冉闵怀里,呜咽出声:“菁菁,真的好苦”
这一声泣,听进寝宫里所有人心里,都不由心弦一颤,与皇后同悲。
何意百炼钢,奈何绕指柔!冉闵不怕死,不怕痛,也不怕苦,可是他就怕董皇后哭!
冉闵甚是疼爱董皇后,心疼得轻搂住皇后,安慰着她:“莫哭莫哭,谁惹菁菁伤心了,朕去将他砍成肉泥!”石勒麾下的爱将莫力图的爱子曾经恶犬恐吓董皇后,冉闵并没有顾忌莫力图,直接将他的儿子五马分尸。莫力图带着家将上门,冉闵一手持矛,一手持三尖两刃锏,一怒之下将莫力图的家兵杀得鬼哭狼嚎。
“我苦命的明儿啊!”董皇后不服地发着小脾气:“明儿才十四岁,他们非要赶尽杀绝,你叫妾身怎么活呀”
冉闵保证道:“菁菁放心,朕一定把主谋和余党全部抓起来,看一看这些人是不是有三头六臂,敢动朕的儿子!你莫气,莫伤了身子。”
对于弹劾冉明的奏折,冉闵全部采取了冷处理,留中不发!结果,那些弹劾冉明的官员却乐而不惫!
陈情奏折如同雪花一样流入宫中,冉闵的御书房短短三天功夫,就收了满满三大箩筐奏折!伴随着弹劾奏折的还有几份请辞奏折。
这件事,冉闵终于慎重起来!
冉闵拿着请辞奏折,这里面都是几个小虾米,最大的官员,右尚书中丞晏封,六品官。其他一些都是殿中监、诸卿尹丞。
冉闵的慢慢的冷若冰霜。
他也明白,这只是投石问路。看样子,不处理冉明,这些官员是不会罢休的。
冉闵森森森然的道:“好啊,朕倒不想惹事,可是竟有人丧心病狂,招惹朕的儿子,好,好的很!居然想拿脑袋试朕的刀刃利否等着瞧吧!”
随即冉闵的圣旨传出了宫廷:“楚王意图不轨,大逆不道。加以严惩!罢官去爵。夺其楚国王位,废楚国!以原胶东郡和东莱郡合并,置胶东国。皇二子冉明,封胶东国王!”
这份圣旨发出,朝廷百官为之弹冠相庆。
魏国君臣之间的博弈,他们这些臣子胜了。这样以来,皇帝按照他们的意思办事。那就是亲贤臣,远小人的明君!
投桃报李,这些为冉闵歌功颂德。
称冉闵是三皇五帝、秦皇汉武以来,最英明的国君。
是夜,邺城。
太子少保,度支尚书崔悦的府邸车水马龙,前来拜访的连绵不绝!虽然崔悦刚刚成为魏国的度支尚书,可是人家崔悦资历够老,家世显赫。他是曹魏司空崔林的曾孙,刘琨进晋国司空时,他和卢谌为司空从事郎。
后来仕从为段末波佐史。后来官至司徒府左长史!
况且崔氏在河北地区根深蒂固,崔悦也是当时有名的书法家。他的门生故吏也不少。此时来到崔氏的人不仅有一个左民侍郎,还有七八个太学博士,一个给事黄门,一
第215章大局为重(一更求订阅)
第215章大局为重
崔通可是并州刺史,手握数万军队。可是面对冉闵,根本没有招架机会。若非燕国和代国在后面帮他,他甚至连半个月都难以坚持下来!
郭盛道:“恩府先生,如何决断,请示下”
崔悦道:“两条路,供诸位选择,要么急流勇退。太子殿下看在我等出力对付胶东王的份上,至少我们都可以落一个功成身后,从此不问朝堂的是非,至少可以安心做一个田舍翁!”
当官的人,只要品尝到权力的妙处。
抄家县令灭门府尹,一言定他人生死荣辱,这个感觉就像是上瘾的毒药。
崔运决断道:“我等为官多年,得罪的人也不少。现在有身上的这层护身符,那些敌人现在还奈何不得下官,若没有这身官衣,恐怕就变成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