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锦绣人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白牙牙牙
57.票房毒药3
购买比例不足, 显示的内容是防盗章
宋翊只能看着他们脸上的喜色心下揣测,却根本问不出什么实质性的东西。
莫不是玉儿想出了什么可以让盐场提升产量的方法
这个念头一出, 宋翊自己就先摇了摇头。
煮盐之法传到如今已经几百年, 单凭人力烧煮制得的食盐产量太少,根本难以供应天下人,以至于盐价高昂, 但盐又是百姓家中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
这几百年间也不是没有人试图去改善煮盐之法, 但始终都不得其法。
不过, 若是真能改善呢……
因为煮盐产量极少,朝廷并没有将盐业收归国产,产盐得到的利润皆归个人,只要按率纳税即可。不过因为盐业背后所耗费的人力以及所蕴含的利润,向来只有士族和官府会去煮盐制盐。
衡玉也正是知道朝廷没有垄断盐业,这才动了开盐场的念头。
而宋翊猜不透衡玉这番动作背后的深意, 也越发期待起衡玉将要展示给他的成果了。
要做的事情大多都安排下去, 衡玉也就闲了下来,只等着成果出来。
最先出来成果的是纸张。
这个时代还在用竹简, 将字刻于竹简之上, 不仅耗时耗人力,还不易随身携带以及保存。
前世时文姬归汉这一典故为何传唱千古,就是因为蔡文姬过目不忘, 归汉后默下诸多失传的书籍, 以至于有大批璀璨文化不至于埋没于战乱之中。
知识垄断在士族手里, 寒门士子想要求学简直难上加难。正是因此, 朝堂几乎成了士族的一言堂,重要官位皆被士族把持,帝王手里最为重要的选官任官权利也被士族瓜分掌控,隐患无穷。
只要造出平价纸,她便可以在天下范围推广平价纸,随后在全国境内修建脱胎于图书馆理念的馆藏阁以供天下人免费借阅抄写书籍,以平价纸、馆藏阁收揽天下士人之心。
再往后看,有了平价纸,她就能推行教育,一步步将选官任官的权力从士族手里重新收过来。
造纸、制盐之法,皆可利天下。衡玉上一个世界时,为了方便往后的任务,有专门去了解过造纸以及制盐的过程,她从宋翊那里寻到了能工巧匠后,便开始命人去研究这两样东西。
衡玉将工匠呈上来的纸张摊开在书桌上,执起毛笔,在光滑没有瑕疵的纸张上落下字迹。
字迹行云流水,洒脱随性。
“没有渗墨。”衡玉搁下笔,执起纸张翻看背面细细查看,肯定道,“上品纸张。”
围在一旁的几个负责制纸的工匠们脸上立刻露出喜色,“这真是……这真是太好了!”
宋翊给她的工匠皆是行业内的能工巧匠,钱财不缺,沉淫钻研技艺几十年,孜孜不倦追求的就是精湛技术。
对于这些工匠而言,有幸能够参与到研发纸张这一如此重大的发明过程,简直是一件极大的幸事。
纸张替换掉竹简必是大势所趋,他们这些工匠的名字也会随此流芳千古。
士农工商,名声对于他们手艺人而言,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还请女郎君为纸张赐名。”渐渐平复心情后,隐隐被推为众工匠之首的冯平拱手道。
“此纸出自我并州,日后定当天下闻名。世人对并州的印象,大抵是苦寒之地,常年有匈奴袭边,就让我并州,随着这纸张一起名扬四海吧。”
衡玉轻笑道:“此纸名为——并州纸!”
纸张已经出现了,接下来该配套出现的就是活字印刷了。
 
58.票房毒药4
购买比例不足, 显示的内容是防盗章 康平帝不占长也不占嫡,在诸皇子中排行第五, 初时低调蛰伏, 待后面有不少兄弟落马后,他才显现出自己的苗头。
到后来先帝病重,彼时他还不是皇子中的第一人, 所以他的上位着实有些来历不正, 上位后为了稳定局势把他那些兄弟中斗得狠的都杀了, 掺合少的都圈禁在小小封地中。还留在帝都的皇子仅剩下与他一母同胞的七皇子,即现在的礼亲王。
康平帝正式加冕为帝当日,后宫传来喜讯,王美人诞下一女。
帝大喜,认为这个女儿乃上天赐予他的珍宝,当即将王美人提到嫔位。
又因为王嫔位分太低, 帝令膝下无子的淑贵妃抚养公主, 并亲自为刚出生的小公主拟定封号宁荣,并赏封地, 食邑万户。
一时之间, 宁荣公主风头无二,即使她还只是个连眼睛都睁不开的奶娃娃。
康平一年,王嫔因病逝世。
康平二年, 小公主年满两岁, 却还是不会开口说话。只因为有淑贵妃和皇帝两尊大佛镇着, 明面上倒是没人敢说什么, 不过私下里还是有很多闲话传出来。
淑贵妃心里不好受,康平帝对于此事自然也是上心的。
一日朝后康平帝领着只负责给他看病的太医院院正前往淑贵妃的安庆宫。等他到时,安庆宫中已经有了好几位太医在里面等着。
见到皇帝,众人纷纷行礼。康平帝亲自上前扶起淑贵妃,然后抱起跟在淑贵妃旁边的衡玉,颠了她两下,夸道:“玉儿这两天看来有好好吃饭,父皇瞧着你又重了不少。”
衡玉小小胖胖的手轻轻拍在康平帝手臂上,似乎是不满他的说法,水润剔透的眼珠子好像会说话一般,里面写满了控诉。
这般做法对帝王来说是有些冒犯了,但衡玉早就摸透了康平帝的想法,知道这一直高高在上的男人说实在的就是有些犯贱,别人待他一味顺从他倒觉得索然无味,衡玉偶尔嫌弃他他反而更加宠着衡玉。
果不其然,康平帝笑了两声,心情颇好。
父女两人闹了一会儿,康平帝把衡玉放下来,太医们一个个开始诊脉。
太医院院正率先开始把脉,淑贵妃和康平帝则坐在一旁等着结果,只是淑贵妃漂亮的眼里已经升起了淡淡水雾,皇帝看见了,没说什么,叹了口气拍拍她的手安抚她。
太医院院正低头把着脉,突然,他的眉头蹙了起来。
“蒋院正,玉儿出了何事”淑贵妃急得直接问了出来。
她家世好容貌极佳,又是很早就跟在康平帝身边的,一直颇为受宠,不然也不能康平帝一登基就直接定了她的位分为贵妃。遗憾就只遗憾在七年了她依旧膝下无子。太医曾经为她诊过,说是胎里带出的毛病,体质极难受孕。
虽然说得没那么直白,但就是这么一个意思了。
她一向喜欢孩子,衡玉刚刚出生还是小小的一团时就被送来给她抚养,在淑贵妃心中这就是她亲生的孩子。本来衡玉一直到两岁都没开口说话她就已经担心难受得掉了好几次眼泪了,现在看到太医院院正这个样子哪里还受得了。
蒋院正连忙起身回话,“禀皇上,贵妃娘娘,宁荣公主的脉象极为奇怪。臣一时不能确定,还请其他几位太医一同把过脉后臣等商讨一番为好。”
等其他几位太医也把过脉后,几人聚在一起低声私语了一番,最后是蒋院正站出来禀告结果,“公主的脉象极为奇怪,臣等推测公主应该是先天不足,以至于口不能言,但是公主并无失聪迹象。”
简单来说就是公主先天不足,发不了音了,但是却很奇怪的能够听到声音。
所以说这就是衡玉口不能言一直到现在才发现的原因。对于婴儿而言,先天失聪与失语基本是一起的。可是别人和衡玉说话的时候她好像都能听懂,一双极漂亮的眼睛好像会说话一样。
淑贵妃当下眼泪就掉下来了,上前抱住衡玉,心疼的摸摸她素净漂亮的小脸。
衡玉听到太医的诊断时并不惊讶,她更早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自己的情况了。她这一世是胎穿,从有感知起陪在她身边细心照顾她的就是淑贵妃。衡玉伸出自己小小软软的手摸摸淑贵妃艳丽好看的脸,轻轻为她擦去眼泪。
挣脱掉淑贵妃的怀抱,衡玉迈着小短腿有些踉踉跄跄的走到一旁的桌子,挣扎着要把上面摆着的纸笔拿起来。
一直在旁边守着的大宫女会意,上前把纸笔拿给衡玉,并小心护好她,以免她磕着拌着。
衡玉重新跑回到淑贵妃面前,把纸笔递到她面前,一双剔透黑白分明的眼睛看看淑贵妃,又看看皇上,咧起嘴冲他们笑得特别甜。
康宁帝原本还在坐着,结果对上衡玉水灵灵仿佛会说话的眼睛,马上心底一软。也在淑贵妃旁边半蹲下来,“玉儿是说以后可以在纸上和我们聊天吗”
衡玉又是一笑,用力点头。眼里好像写着对康宁帝的赞扬。并且把纸笔递给了康宁帝。
康宁帝接过,想了想,笑着提笔写下“衡玉”两个字,并将纸张递到衡玉面前,指着纸上的这两个字沉声道:“玉儿,这是你的名字。”
他将她抱起来,“朕的玉儿承天下万民之期许出生,钟灵毓秀,福泽深厚。”
承天下万民之期许!
在场的谁不是聪明人,怎么会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这样看来,皇上是并不在意小公主的不足,反而更加愿意宠着她了,不然怎么会说出福泽深厚这句话呢。
衡玉的小脸上却带着些稚嫩疑惑,好像没有听懂,不过并不妨碍她向康宁帝卖萌。
后宫之中最粗最大的大腿就是皇帝,如果她想要过得好,就要让皇帝一直把她捧在手心。
再之后,皇帝的这番话颁布下去,顿时后宫再无异动,就连前朝的人听说了也不由得惊叹皇帝对宁荣公主的宠爱。
诸多大臣更是对于“承天下万民之期许”这句话十分心惊。
帝王授命于天,既寿永昌,所以承天下万民之期许登基,如今康宁帝竟然给了一位公主这样的评语。
无论康宁帝是出于什么想法这样说的,都着实让人心中震惊,也让人越发了解到宁荣公主的受宠程度。
康宁帝子嗣不少,单单是公主就有四位,但只有这位最小的宁荣公主受尽宠爱,其他三位年长的公主母妃位分不显,自己也不得宠爱,在后宫里着实低调,名声更是传不到前朝。
衡玉一向有午觉的习惯,她一觉睡醒,发未
59.票房毒药5
购买比例不足, 显示的内容是防盗章
莫不是玉儿想出了什么可以让盐场提升产量的方法
这个念头一出, 宋翊自己就先摇了摇头。
煮盐之法传到如今已经几百年,单凭人力烧煮制得的食盐产量太少, 根本难以供应天下人, 以至于盐价高昂, 但盐又是百姓家中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
这几百年间也不是没有人试图去改善煮盐之法, 但始终都不得其法。
不过, 若是真能改善呢……
因为煮盐产量极少,朝廷并没有将盐业收归国产, 产盐得到的利润皆归个人, 只要按率纳税即可。不过因为盐业背后所耗费的人力以及所蕴含的利润, 向来只有士族和官府会去煮盐制盐。
衡玉也正是知道朝廷没有垄断盐业,这才动了开盐场的念头。
而宋翊猜不透衡玉这番动作背后的深意, 也越发期待起衡玉将要展示给他的成果了。
要做的事情大多都安排下去, 衡玉也就闲了下来,只等着成果出来。
最先出来成果的是纸张。
这个时代还在用竹简, 将字刻于竹简之上, 不仅耗时耗人力, 还不易随身携带以及保存。
前世时文姬归汉这一典故为何传唱千古, 就是因为蔡文姬过目不忘,归汉后默下诸多失传的书籍, 以至于有大批璀璨文化不至于埋没于战乱之中。
知识垄断在士族手里, 寒门士子想要求学简直难上加难。正是因此, 朝堂几乎成了士族的一言堂, 重要官位皆被士族把持,帝王手里最为重要的选官任官权利也被士族瓜分掌控,隐患无穷。
只要造出平价纸,她便可以在天下范围推广平价纸,随后在全国境内修建脱胎于图书馆理念的馆藏阁以供天下人免费借阅抄写书籍,以平价纸、馆藏阁收揽天下士人之心。
再往后看,有了平价纸,她就能推行教育,一步步将选官任官的权力从士族手里重新收过来。
造纸、制盐之法,皆可利天下。衡玉上一个世界时,为了方便往后的任务,有专门去了解过造纸以及制盐的过程,她从宋翊那里寻到了能工巧匠后,便开始命人去研究这两样东西。
衡玉将工匠呈上来的纸张摊开在书桌上,执起毛笔,在光滑没有瑕疵的纸张上落下字迹。
字迹行云流水,洒脱随性。
“没有渗墨。”衡玉搁下笔,执起纸张翻看背面细细查看,肯定道,“上品纸张。”
围在一旁的几个负责制纸的工匠们脸上立刻露出喜色,“这真是……这真是太好了!”
宋翊给她的工匠皆是行业内的能工巧匠,钱财不缺,沉淫钻研技艺几十年,孜孜不倦追求的就是精湛技术。
对于这些工匠而言,有幸能够参与到研发纸张这一如此重大的发明过程,简直是一件极大的幸事。
纸张替换掉竹简必是大势所趋,他们这些工匠的名字也会随此流芳千古。
士农工商,名声对于他们手艺人而言,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还请女郎君为纸张赐名。”渐渐平复心情后,隐隐被推为众工匠之首的冯平拱手道。
“此纸出自我并州,日后定当天下闻名。世人对并州的印象,大抵是苦寒之地,常年有匈奴袭边,就让我并州,随着这纸张一起名扬四海吧。”
衡玉轻笑道:“此纸名为——并州纸!”
纸张已经出现了,接下来该配套出现的就是活字印刷了。
衡玉心里有了计较,交代工匠下去扩大纸张的生产,顺便找了木匠,把活字印刷的原理告诉他们后,就让木匠暂时先将常用的字雕刻出来。
她安排好这些事情后,重新回到书房,在洁白无瑕的并州纸上慢慢默出前世背得滚瓜烂熟的《春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