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锦绣人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白牙牙牙
赵括唇角微微勾起,眼底的寒意与戾气却是越来越重。
傍晚,衡玉回到公主府后,听到下人禀报驸马没有唤人传膳。衡玉微微挑眉,红袖会意,退了下去,去寻今日跟着赵括的人询问情况。
“……驸马听到这些话后没说什么,直接领着人回了主院,晚膳的时候下人过去询问驸马是否需要传膳,驸马拒绝了,如今一直没有踏出房门。”红袖将打听到的消息复述出来。
衡玉点头,只吩咐下面的人去煮一碗料足的热汤面端去给赵括垫垫肚子,对于碧园那两人没有发表任何看法。
衡玉什么吩咐都没有,但红袖知道衡玉不会轻轻把事情放过去。
她也不见公主有什么动作,只是到了晚上,红袖提着一篮子新鲜荔枝路过一处拐角时,无意中听到府里的小丫头在墙角窃窃私语说起八卦来。
之前颇受衡玉喜爱的两名琴师突然生了急病,因为害怕传染,连夜被送去了京郊一处别院里养病。
红袖想着,养着养着估计就很难再回来公主府了吧。即使公主留得下他们,其他同在后院住着的人也容不下他们,甚至于驸马也容不下他们。
她们那一位驸马啊,从一名不受看重的庶子爬到无数贵胄嫡子青睐的宁荣公主驸马之位,外人听说了当日的前因后果只会感叹驸马的好运,但唯有当时在场的人才隐隐有所明悟其中的玄机。
驸马的手段并不简单。红袖很肯定这一点。
如今,驸马没有处理那两个人,并不代表他放过了那两人,他只是在等公主的表态罢了。
衡玉的表态的确让赵括松了口气,但他私下的紧张其实并没有缓解多少。
衡玉从来不是非他不可,但他如今得到的地位、别人的看重,全都是在他拥有宁荣公主驸马这一头衔的前提下。
人一惶恐,就很容易做错事,尤其是赵括的手段从来不像表面那般温和无害。
当年仲家依靠仲太皇太后起家,如今太皇太后暴毙,叶家下一个要针对的,就是位列三公的他了吧。
他位列三公,任的是掌管军事的太尉,但他手上并没有直属的军队。
叶家则不然。
叶家乃普通农户出身,皆因先皇宠信叶氏,而叶氏之父叶信在军事方面也颇有才能,屡得提拔,如今已经位列大将军,掌洛阳禁军。
仲颖惶然,深怕叶信对他出手,当晚就召集名下谋臣共同商讨对策。
商量许久不得对策,最后,仲颖同族旁系侄子仲玉提议仲颖召外官进京节制大将军之势。
此言一出,立马被人否决。仲颖最信任的谋士田雎道:“外官领兵入洛阳,洛阳局势势必会更乱。”
“诸位难道还有更好的计策”仲玉此言一出,场面再次冷下来。
即便是坚决反对仲玉这项计策的田雎也无言以对。
仲玉沉声道:“外官入京,虽然会影响洛阳局势,却也可以节制大将军之势。太尉可以选择交好的州牧,传信让他领兵入洛阳,待他入洛阳后太尉可与他联手遏制叶家,并许下种种好处,以利动人。即使日后那位州牧成势,又哪里比得过眼下叶家之祸呢。”
相比起坐以待毙,仲玉的提议更合仲颖之意。
而且正如仲玉所言,即使那位州牧日后会威胁到他,祸患也在以后。但如今叶家的威胁可是直接悬在他的头顶上。
“我与并州牧宋翊曾同朝为官,也一直通有书信保持联系,两人交情甚笃。季年你便为我拟写一封书信传召宋翊领军队入洛阳吧。”
“属下领命。”仲玉低头,拱手恭敬行了一礼,嘴角在无人看到之时缓缓勾起。
信鸽一路飞到州牧府中,专门负责喂养照看信鸽的人用特殊的手法解下信鸽腿上竹筒,派人送去给宋沐。
为避免信鸽中途被人杀掉,小小的竹筒另有乾坤,装有一个特殊的自毁装置,如果直接将竹筒打开,竹筒内部便会渗出一些水滴将特殊材质的便签弄湿,毁掉便签上的字迹。
宋沐用特殊手法拆掉机关,将竹筒里的便签取出,展开便签,一眼扫完便签上不多的话语。伸手往后一招,突然有人悄无声息出现,半跪在地上。
“通知下去,按原计划行事。”
跪着的黑衣人领命,一瞬间又消失无踪了。
两日后,宋翊收到了洛阳那边仲颖派人快马加鞭送过来的书信,书信最底下印着太尉的官印以及仲颖本人的私印。
宋翊摩挲着太尉印章,在他底下,衡玉、宋沐跪坐着。
“玉儿,对于仲太尉的提议你认为如何”
“父亲便应下吧。”衡玉回道。
宋沐接道:“若是将军拒绝了太尉的邀请,太尉势必会换一个人选合作。我等在并州远离洛阳,若是让其他州牧陈兵洛阳,并且谋图‘奉天子以令天下’,那我们势必会陷于被动。”
奉天子以令天下。
挟天子以令诸侯。
“奉”与“挟”之间,界限可一点都不分明。
果然,自古以来英雄所见略同,这些顶级的谋臣都可以看出这一点。衡玉如此想着。
宋翊沉吟半响,突然抬头对衡玉笑道:“想来玉儿对这件事早有成算,不然以前也不会一直让我维持与仲正衡的联系。”
仲颖,字正衡。
衡玉轻轻勾起唇角,算是默认。
“这一次玉儿你代为父前去洛阳吧,为父就不去凑热闹了。”宋翊说着,顿了顿,他方才喟叹,“当年玉儿告诉为父愿匡扶社稷,此言到如今可还当真”
衡玉反问,“黄帝之后,尧舜禹何如”
黄帝之后,尧舜禹这三位仁君如何呢
尧禅位舜,舜禅位禹,若是以后幼帝禅位于有能之士,也是一番天下美谈吧。
“尧舜禹后,天下大和。”
洛阳常驻守备军有三万,而衡玉此行洛阳,只点兵一万,但这一万皆是并州军中精锐,常胜之师。
宋沐留在了青城,没有跟随衡玉去洛阳。洛阳之行,他们早已做了种种安排,宋沐留在青城是为了更重要的事情。
比如,在天下范围推广纸张,修筑馆藏阁,还有以衡玉之名在天下范围内推行亩产过千斤的土豆和玉米。
这时候,时机已到,就看谁的动作更快,更能把握住局势了。
衡玉领着一万并州军一路疾行,待到兵临洛阳时,叶家已经得到消息,叶大将军亲自过来城门。
衡玉还未接近洛阳时,仲颖已经得知宋翊派了他的女儿领兵前来。
对于宋翊的做法仲颖有些不满,虽然宋衡玉的才名他也有耳闻,但不过是一个年纪轻轻的女子罢了,于是在派遣人前来接应衡玉时,只点了仲玉和他名下信重的谋臣田雎前来。
实际上一开始仲颖只打算派仲玉前来,但田雎自请前来。
&n
150.番外
购买比例不足, 显示的内容是防盗章
菩济大师长眉皆白,一张脸苍老而和煦, 金红色袈裟披在他身上, 再配上那温和的表情, 和年轻道人一比, 基本上谁都会更加信任菩济大师。
系统不满。
衡玉觉得好笑,安抚了系统一下,但系统还是很傲娇地嫌弃着。
下面这些凡人, 爸爸就站在台上了你们还抱错大腿__
以貌取人简直差评!
衡玉表示,要的就是菩济这副做派, 不然他真让百姓把她赶下台了, 她要怎么揭穿菩济的真面目。
“听闻大师佛法高深, 乃方圆百里最有名的得道高僧。我欲与大师论道一番。不过大师乃佛教高僧而我是道教弟子, 所以此行不论佛法,就谈一些感悟。不知大师可愿给晚辈一个机会”衡玉说得很是谦逊。
菩济笑了起来,眉目和煦, 很有得道高人的风范,“小友若是愿意, 自然是无妨的。”
菩济答应下来之后衡玉就在他对面盘膝坐了下来, 挺直脊背做好论道姿态。
“不知小友师从何处”菩济开口问她。
开始论道之前一般会先表明自己的身份, 菩济也是想借此探探这个年轻道人的虚实。
衡玉一笑,“我乃龙虎山第三十二代掌门座下亲传弟子衡玉, 此番下山, 是为了历练自己, 若是让师父知道我遇到了大师这样的得道高僧,他定然很欣慰。只可惜师父久不下山,错过了大师这样的高僧。不如待此番事了,大师与我一同前去龙虎山做客如何,我龙虎山一定非常欢迎大师。”
菩济神色依旧平静,双手合十道了声佛号,“阿弥陀佛,此乃贫僧之幸。”
而此时,真龙虎山第三十二代掌门座下亲传弟子正站在人群中一脸目瞪口呆的看着坐在台上,风光霁月、气度翩然的衡玉。
“大师兄,他说的是真的!”看上去与衡玉差不多大,穿着一身道袍的龙虎山小师弟开口问道,面露震惊。
他什么时候多了一个小师弟了!他自己怎么不知道!
他和大师兄两人此行下山正是为了历练自己。可以说,衡玉给的理由也非常符合。昨天两人路过青城时,听说了菩济要求献上七七四十九个阴时出生的女子做祭品进行祭祀的事情,他们便留了下来,打算找机会揭穿这个邪僧的真面目。
大师兄听到这番话后无语了。他家小师弟一直住在山上,连自己有没有这样一个同门都不知道吗,这明显就是李逵遇到李鬼了。
不过看衡玉这副成竹在胸的做派,大师兄也没有冲动得上台揭穿她,出声安抚小师弟道:“我们先静观其变吧。”
台上衡玉与菩济已经你来我往说了好几个回合。她不读佛法,道德经也只看过几页,现在完全是凭着忽悠在和菩济侃侃而谈。
没有本事也不能搅起这么大的浑水啊。
衡玉嘴角微微勾起,前奏已经做好,她再开口时,声音听在菩济耳里突然变得空灵起来,“大师,敢问三日后的祈雨你可有把握”
菩济有些恍惚,“没有,贫僧是在骗他们的。”
“那为何要献祭四十九个阴时出生的女子”声音渐渐变轻,带着一股安抚温柔意味。
“为了挑起民愤……唔。”菩济的嘴角渗出血来,他闷哼一声倒在地上。而不知何时,知府衙门的官差出现在台上,把昏迷着的菩济拖走了。于知府的长吏也跟着衙役们过来了,离开前多看了衡玉一眼,隐晦地向她拱了拱手,眼里有些意味深长。
衡玉一笑,也不在意。
台底下的人瞧见这一幕都喧哗起来,隐隐有些暴动。刚刚这是什么情况!在他们眼中,一切都很正常,他们根本没察觉到菩济身上的异样。
隐藏在暗处的人见事情暴露,气得一甩茶杯,恨恨看了衡玉一眼,转身离去。
衡玉起身,对着台下抬手向下压了压,因为她刚刚的表现,底下的百姓都下意识地顺着她的动作停下来。场面一下又安静下来。
“菩济乃妖僧,他所谓的献祭求雨不过是为了挑起民乱,今天贫道在此揭穿他的真面目,如此那被选出的四十九名女子就性命无虑了。”
底下有人嚎啕大哭起来,“我的女儿得救了,谢谢道长,谢谢道长啊。”说着就要跪拜下来。
衡玉上前几步扶起痛哭的男人和女人,看他们的模样应该是某个被选中的女子的父母。
她轻声道:“妖僧已经伏法,你的女儿没事了。”
“那大师,我们青城大旱,这要如何是好地里的作物都等着这一场雨水呢。”旁边有人问道。农耕时代里,农人赖以为生的正是家中的一亩三分天,这才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衡玉重新走回到台上,她走过去时周围人纷纷退开给她让路。
衡玉装模作样的掐指一算,低头蹙眉沉思,台下的人都不敢说话,仔细盯着衡玉的动作。过了好一会儿,衡玉收手,朗声道:“麻烦诸位为我准备三坛好酒,一个时辰后我会开始施法求雨。”
这个论道的地方就在青城有名的酒楼山水居前,掌柜的听到衡玉的话
151.番外
购买比例不足, 显示的内容是防盗章 跟着衡玉的几人都是宋翊拨给衡玉的侍卫,但跟了衡玉几个月, 如今已经算是衡玉的心腹了。
宋翊只能看着他们脸上的喜色心下揣测, 却根本问不出什么实质性的东西。
莫不是玉儿想出了什么可以让盐场提升产量的方法
这个念头一出, 宋翊自己就先摇了摇头。
煮盐之法传到如今已经几百年, 单凭人力烧煮制得的食盐产量太少,根本难以供应天下人,以至于盐价高昂, 但盐又是百姓家中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
这几百年间也不是没有人试图去改善煮盐之法,但始终都不得其法。
不过, 若是真能改善呢……
因为煮盐产量极少, 朝廷并没有将盐业收归国产, 产盐得到的利润皆归个人, 只要按率纳税即可。不过因为盐业背后所耗费的人力以及所蕴含的利润,向来只有士族和官府会去煮盐制盐。
衡玉也正是知道朝廷没有垄断盐业,这才动了开盐场的念头。
而宋翊猜不透衡玉这番动作背后的深意, 也越发期待起衡玉将要展示给他的成果了。
要做的事情大多都安排下去,衡玉也就闲了下来, 只等着成果出来。
最先出来成果的是纸张。
这个时代还在用竹简, 将字刻于竹简之上, 不仅耗时耗人力,还不易随身携带以及保存。
前世时文姬归汉这一典故为何传唱千古, 就是因为蔡文姬过目不忘, 归汉后默下诸多失传的书籍, 以至于有大批璀璨文化不至于埋没于战乱之中。
知识垄断在士族手里,寒门士子想要求学简直难上加难。正是因此,朝堂几乎成了士族的一言堂,重要官位皆被士族把持,帝王手里最为重要的选官任官权利也被士族瓜分掌控,隐患无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