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快穿之锦绣人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白牙牙牙

    衡玉在城中最大的酒楼里住了下来, 她现在有钱,自然不肯委屈自己。至于财不外露什么的, 她已经来到这个世界一个多月了,如果还没有自保能力就真的是白混了。

    吃饭的时候她特意挑了个角落坐着, 方便了解青城的一些情况。

    “青城这个夏季就没有下过一场雨,菩济大师推算出来需要七七四十九个阴时出生的女子祭祀方能度过这一场劫难。”

    周围三三两两都是在讨论这件事,毕竟青城向来平静, 基本没发生过什么大事, 现在有了这样一件令人震惊的大事,众人自然是说了又说的。

    “这也太残忍了吧。”衡玉隔壁桌坐着两个男人,身材偏瘦弱一些的那人摇头, 觉得这种做法不可取。

    “菩济大师这位得道高僧的话你敢怀疑吗”最先说话的那人不满起来。

    身材瘦弱的男子眼里闪过迟疑,最后还是摇了摇头,自然是不敢的。这几年菩济大师的话哪里有错过。

    “哟。”衡玉戳了戳系统,“竟然有人和我抢生意。”

    衡玉也是这个想法。

    她继续慢条斯理的吃着自己的午餐, 顺便把自己想要了解的情况都听了一耳朵。吃完饭后衡玉就回了房间,躺在床上打算美美睡个午觉。

    “祭祀吉日不是在七日后吗时间还是很充足的。”衡玉将之前从宋恒那里顺来的玉佩往空中上下抛动, 结合今天打听到的一些消息, 她心中已经有了大致的想法。

    第二天, 衡玉穿着一身合体的道服出门了。

    养了一个多月,原身原本干瘪的身材渐渐有肉起来,起码衡玉现在端着的时候,也有些仙风道骨的味道了。

    她一路不急不缓步行前往青城知府的衙门。

    到了衙门门口,衡玉走上前对门口的衙役道:“贫道有事找知府大人,麻烦这位施主帮忙通报一声。”

    被她搭话的衙役上下打量她几眼,硬巴巴道: “如果没有帖子还请道长回去吧,知府大人公务繁忙,没时间见客。”

    &




183.风流格调
    购买比例不足, 显示的内容是防盗章

    “玉儿。”宋夫人起身,牵过衡玉的手细细打量她,又摸了摸她瘦削的脸颊, 目光中满是温柔。

    “玉儿饿了吗, 底下人已经准备好晚膳了,我们三人就一道用晚膳吧。”宋夫人牵起衡玉的手后, 不由心下暗自蹙眉。

    太瘦了,根本摸不到一点肉, 可想而知之前是受了多少苦。宋夫人当下更为怜惜,说完这番话后也不需要衡玉回应,直接吩咐下人前去摆膳。

    宋翊看得有些无奈, 心底又有些感慨, 扭头对衡玉道:“你娘亲她性子就是这样。”

    衡玉笑着点头应是。

    “往后在自己家里不要拘谨,喜欢什么,想吃什么都可以提。”宋夫人补充道, 就怕这孩子在太守府里拘谨了,她和夫君也会有照看不到的地方, 这孩子不说,苦的就是她自己了。

    当然,系统如果知道宋夫人心里的想法一定要感叹她想多了,它家零在条件许可的时候从来都不会委屈自己。

    “今日天色已晚, 待明日就让裁缝入府为玉儿你量身裁衣, 多做几套换洗的衣物。准备入秋了, 便连秋日的衣服也一道裁制了。”宋夫人牵着衡玉的手走去用膳, 边走边细声对她说道。

    衡玉在一旁扶着宋夫人,安静听她说着,时不时轻笑着应上两句,气氛极好。

    宋翊跟在后头看着,心下多有感叹,他整日在军营中练兵,夫人一人呆在府内着实无聊了些。如今玉儿来了,自己夫人如此开怀,宋翊对衡玉更添了几分喜爱。

    这一场晚膳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极为丰富的了,有荤有素。但衡玉很克制,这具身体已经饿了多日,平日里又极少食荤,一下子用膳需要注意一些,以免坏了肠胃。

    宋夫人原本还想提醒她,但看到衡玉自己就有注意到这一点,也就放了心。

    吃过晚膳,三人又聊了一会儿,主要是衡玉把自己编造的身世告诉给宋翊和宋夫人。

    不多时,天色完全暗了下去,衡玉脸上难免流露出几分倦色,宋夫人瞧见,就打发她回去休息了。

    短短时间就经历这么多事情,就算是铁打的身体也撑不住,更何况是个这么瘦弱的半大孩子。

    送走衡玉后,宋夫人和宋翊回了就寝的房间。命下人全都退下,宋夫人也不假人手,走到桌边拨了拨灯芯,为这昏暗的室内添了几分亮光。

    “若是将玉儿写入族谱,你可还打算从族中过继他人到我们膝下”宋夫人坐回到宋翊身旁,如此问道。

    这些是他们前几天说好的,但还没有付诸行动就出了匈奴袭击村子的事情,这件事就给耽搁下来了。

    不过现在有了衡玉,再看丈夫对衡玉寄予厚望的样子,宋夫人也要重新问问丈夫的打算了。

    宋翊冷哼一声,“族中那些人岂是好相与的。幼时我父母早亡,被族人算计,差点保不下父母留给我的东西。也就是这些年我立了军功起来了,他们态度才好转的。如今族中除了乾五兄一家还有他生的儿子沐三郎外,其他人我还看不上。”

    宋夫人轻叹口气,“阿沐是好,对我们夫妻也孝顺,乾五兄夫妻也是极好的人,但是乾五兄他们膝下也只得了阿沐这么一个独苗苗,过继给我们是根本不可能的。”

    听到宋夫人这么说宋翊并不意外,前段时间他们沟通得出的结论也是这样的。

    宋翊耐心将自己今天对衡玉的印象全盘托出,最后总结了一句,“吾儿定非池中之物。”

    “夫君是想……”

    &



184.风流格调
    购买比例不足, 显示的内容是防盗章  康宁帝在赐婚前还特地和赵国公透了底。

    赵国公彼时尚有适龄的嫡子,但以康宁帝对宁荣公主的宠爱,无论如何都不会给她挑选一个庶子当驸马的。唯一的可能就是宁荣公主自己的选择。

    赵国公得出这个结论后, 当即明白了康宁帝的心思。他拱手道:“括儿虽谈不上文韬武略,但也称得上聪慧, 臣的老妻一向喜欢括儿, 前段时间还与臣商量找个机会把括儿记在她的名下呢。”

    如果真的要将一个庶子记在名下, 早就记了,也不会等到现在。

    康宁帝见赵国公如此上道, 颇为满意, 不介意多给赵国公府几分荣耀, “世子在殿前办事一向稳妥, 朕也很满意。”

    要说赵国公最担心的是什么, 自然是家中子弟的前程。而有赵括尚宁荣公主在,皇上自然愿意给赵国公府几分脸面的。当下他马上站起来, 拱手与皇帝谢恩。

    康宁帝没有马上升他儿子的职位,但凭着刚刚那句话,他知道皇上是记在心上了。

    还好他和老妻虽然不重视这个庶子, 但也不曾苛待过他。

    等赵国公回到府后,先与老妻提了一声, 立马急匆匆赶到族长那里商议开宗庙将族谱里赵括的名字写到他嫡妻名下。

    赐婚之后, 康宁帝还宣召了赵括。见他仪表堂堂, 气质温和, 殿前应答的时候虽有些放不开但也算令康宁帝满意, 原本的三分不满瞬间变淡了。

    除了出身赵括倒也挑不出其他太大的缺点来,而出身这个问题也能够弥补,于是康宁帝大笔一挥将他调到禁卫军中,还升了他的官职。

    皇后、淑贵妃也通过自己的渠道接见了他,虽不大满意赵括的身份,但他生母早逝,不会有个妾出生的生母压在衡玉上面,赵括本人谈吐不俗,又仪表堂堂,也算是勉强认可了这个女婿。

    不认可也不行。总归有圣旨和衡玉的面子在。

    公主大婚仪式开始筹备,手底下人都在忙前忙后的时候,衡玉反倒颇为清闲,在淑贵妃宫里陪她下棋。

    “玉儿,你后院那些男子要如何处置。”四下无人,淑贵妃也没了顾忌,与衡玉说起贴己话来。

    衡玉执起一子,啪地一声落在碧玉棋盘上。

    纸笔就放在衡玉手边,她将纸笔拿起来,写道:“公主府里养几个闲人的钱还是够的。而且我也只是喜欢他们的琴艺。”

    衡玉身边的宫女都是皇后、淑贵妃安排的,虽然这些宫女早已忠心于她,但若是皇后、淑贵妃想要了解她后宅的情况,也不是多难的事情。淑贵妃自然清楚衡玉没有碰过那些人。

    “你啊……”淑贵妃嗔她一眼,不过见衡玉事事明白,淑贵妃也就不再担心了。虽说公主住在自己的公主府里,无需看驸马的脸色,但这总归是玉儿自己相中的驸马。

    三月后,宁荣公主出嫁。十里红妆,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宝物如流水一般被抬进公主府。帝后的赏赐更是大手笔,仍谁都能看出帝心所在。

    婚礼过后,生活又恢复到了往常的节奏。赵括目前还住在赵国公府,但自从他与宁荣公主赐婚的旨意下来后,他的住处已经扩建翻修了。成婚之后,他与公主感情不错,时不时住在公主府,要不就是留在皇宫中当值,倒是不经常回赵国公府。

    这日,衡玉一大早就进宫了。赵括这一次换班极早,回到公主府的时候方才刚过午时。

    他翻身下马,让下人将马匹牵走,他自己则步伐匆匆走回后院。但在路过一个岔路口时,赵括脚步微顿,语气淡淡开口问身旁的内侍,“这条小径走下去会通往哪里”

    顺着赵括的目光看去,内侍立马低下头,诚惶诚恐应答,“回驸马,那是碧园方向。”

    碧园啊,赵括目光一闪,最后还是顺从自己的心意折到通往碧园的这条小径上。

    碧园占地极广,虽位于公主府西北角落,但景致也是一等一的好。里面住着的是他人送给衡玉的琴师还有各种



185.风流格调
    购买比例不足, 显示的内容是防盗章  衡玉先向宋翊行礼问好,宋翊点头,指着自己身旁的位置示意衡玉坐下。

    衡玉上前两步, 学着宋翊跪坐于几前。

    她早在踏入书房时就已经发现书房内除了宋翊没有其他人,于是出声问道:“父亲麾下没有重用的文臣吗”

    “并无。”

    衡玉算是知道这青城明明是并州最大的城池, 为何城池内却如此破败荒凉了。

    宋翊是典型的武将做派, 让他领兵打战可以, 治理民生可就难倒他了。

    治下民生之事应该交由信任的文臣负责才对,宋翊本就不通其中精髓, 勉强为之, 并州又地处西北荒地, 再加上战乱频生, 异族多次袭扰城池, 民生能好才怪。

    衡玉轻轻呼了口气,“玉斗胆问父亲这是为何”

    宋翊道:“我年前刚刚接手并州, 这一年时间只能将并州军队掌控在手里,至于政务……”

    他苦笑了下,“让为父上阵杀敌, 为父一定第一个纵马杀去,但这政务实在是恼人。宋家又是以军功起家, 族中弟子多不通文墨, 现在也只有族中的沐三郎跟在为父身边帮忙处理一些事务了。”

    如此倒是她没有了解清楚情况了。

    既没有肃清并州政务, 又难从家族找来助力, 难怪会是现在这番局面。

    衡玉倒也没有好高骛远, 她理论上的东西有很多,但能不能用,要怎么去用,还是要先把情况了解清楚。

    于是衡玉现在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把史书吏律找出来阅读一番,完全了解清楚情况。

    幸而宋家虽然以军功起家,但也是世家,族内不缺乏各类书籍,倒是能满足她现在的需求。

    这段时间里,衡玉每日早起与宋翊一同晨练,并由宋翊亲自教导她习武。

    这具身体先前孱弱只是因为营养摄入不足,如今在州牧府中养了几日面色已经红润不好,力气也渐渐凝实,倒是个极好的练武苗子。

    虽然如今练武已经有些晚了,但衡玉在习武方面的天赋可以弥补很多东西。

    而且她本就不打算把自己培养成武将,若是上战场,她给自己的定位是帅而非将——运筹帷幄,统领全局,不必自己亲赴最前线上阵杀敌。

    练武渐渐有了成效,她瘦削的身子也渐渐养出了些肉,抽条一般长高了起来,现在看着倒像是十二三岁的模样了。

    应她的要求,宋夫人命人给她裁剪的衣物大多都是行动方便的男子款式。

    合身的衣着,再加上一身从容淡然气度,挺拔站在那里,明明就是个风采绝佳的少年郎君。

    这段时间,宋翊书房里的藏书衡玉也差不多翻阅完了,对这个时代的历史背景也更加了解了。

    这个时代的确如系统所言,与东汉末年的情况有些相似。

    前朝苛政猛于虎,又多降天灾,昔日魏以微末之身起事,辗转征战近二十载,终于一统大半山河,立下国号为“魏”,并将国都设在了洛阳。

    随后的几任帝王都能励精图治,也曾迎来开国盛治。武宗时期有护国宁将军七征匈奴,威震边境战功赫赫;仁宗时诸葛太后以及仁宗都注重休养生息,发展生产,立下盛世根基。

    但曾经再恢宏的帝国也终有走到末路的时候。它曾经朝气蓬勃,执政者们对重重弊端大刀阔斧,但到了今日,它身上的暮气已经越来越重了。

    屹立了三百年的魏国逐渐老去,皇帝势微,外戚掌权。当外戚威胁到了皇权时,皇上提拔身边重用的宦官与外戚进行对抗。

    但当宦官也开始尾大不掉欺上瞒下时,高居庙堂之上的帝王的眼睛彻底被蒙蔽住,帝权开始了真正的旁落,帝国也走向了最后的末路。

    衡玉倚着窗台往外眺望,恰能看到夕阳西下,落日余晖懒洋洋洒在她的身上,像是踱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她伸出纤细的右手,细白的手腕稍稍露出,捧起了直射入室内的余晖。

    如今这些光芒,就是这个帝国最后的光辉了。

    衡玉将右手合拢,紧握成拳。

    就像是握住了大魏最后的气数。

    另一边,宋沐处理完政务后,与宋翊打了招呼过来书房拿一些有关兵法的书,却没想到会在这里看到宋衡玉。

    他没有见过衡玉,先前宋翊将衡玉带去祠堂写入族谱时,只带她拜见了宗族里的宗老们。他们这些同辈的人还不曾见过她,但这并不妨碍他猜出衡玉的身份。

    原本应该是要避开的,或者是提前与她打个招呼,但宋沐触及到她的眼神时,突然就怔住了。
1...7980818283...10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