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狼烟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凉州大司马
庞统回想一番,随即朗声说道:“应该是董卓兵进雒阳城后不久……司马懿曾来西山拜访水镜先生。现在想来……司马懿的面相确实奸诈、阴郁,其人不苟言笑,若是细心打量,其人的双眼甚是深邃!”
“其人果真有狼顾之相,目能自顾其背”
李牧点了点头,随即甚为好奇的问道。
“确实如主公所言!”
庞统又是仔仔细细回想几番,随即诧异道:“主公也曾见过司马懿”
“这倒没有!我也是听人说起。”
“虽说人不可貌相,可‘相由心生’四个字,也并非是妄言乱语!此人的城府……只会越来越深!”
“司马懿对于曹操来说……是把双刃剑,于我等而言,其人也有可利用之处!有朝一日,我会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聪明反被聪明误’!”
李牧微微摇了摇头,随即一脸杀意的沉声说道。
“多行不义必自毙!”
智慧如庞统,又怎会不明白自家主公的言外之意继而,庞统朗声笑道。
“孔明的心结,怕是难以解开啊!”
李牧不再纠结司马懿、司马徽的问题,随即一脸肃穆的郑重道。
“主公勿忧!”
庞统笑着摇了摇头,随即朗声说道:“主公可有问策于孔明孔明可有将胸中大略……说于主公”
“孔明说了!”
李牧点了点头,随即将诸葛亮给自己的大政战略,详详细细的说给庞统。
“唉……也是难为孔明了!”
庞统叹了一口气,一脸肃穆的沉声说道“孔明既不想忤逆水镜先生,更不想负了主公的赤诚之心,故而将此精妙战略说于主公,以报主公的知遇之恩!此后……孔明怕是要空老隆中矣!”
“既如此,我更不能强求于孔明!”
李牧心下叹息不止,随即一脸决然的郑重道:“我安能为了自己的大业,而让世之大贤陷于忠孝难抉的……两难境地孔明寥寥数语,其酬劳之重,早已报了我的知遇之恩!”
“主公仁德!”
庞统见自家主公能以己度人,心下大为感动,当即沉声说道:“主公万莫灰心,凭统三寸不烂之舌,定要尽除孔明心中枷锁。主公且耐心静待一夜,明日,自有分晓!”
“士元!”
李牧当即站起身来,朝着庞统深深一拜,一脸肃穆的郑重道:“万不可强求于孔明!”
“主公且宽心静待,统自由分寸!”
庞统连忙起身,回了一礼,随即朗声笑道:“主公以为‘黄家丑女’……如何”
“大丈夫安能妄议他人女眷”
李牧心下一怔又是一诧,当即面色微沉、口气不悦的沉声说道。
“主公勿恼!”
庞统见自家主公这般神色,心下不仅不气,反而,越是敬重李牧。随即,庞统面带尴尬的笑道:“都怪统一时口快!统想问的是诸葛家弟妹的才德”
“是我错怪了士元!”
李牧当即施了一礼,一脸肃穆的郑重道:“元直曾言,诸葛夫人天资聪慧,甚是精通制作各种器械。元直还言,诸葛夫人明大义、识大礼,颇是通晓天象、军略。以我所见,诸葛夫人可谓是真女公子!”
“孔明有此贤内助……”
庞统点了点头,朗声笑道:“主公又何愁孔明……不能幡然顿悟……出山襄助主公乎此外,还有一人……亦可劝孔明出山!”
“哦……”
李牧心下又惊又喜,一脸欣喜的朗声笑道:“士元休要再卖关子……快将此人请来!”
“主公莫急!”
庞统一脸高深莫测的笑道:“稍后便知!”
“诸葛夫人的容貌,想必士元也是……”
李牧点了点头,随即诧异道:“士元为何还要称之是……‘黄家丑女’”
第三百五十三章 明朝携剑随君去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一夜朔风过,隆中尽是千里雪!
“夫君!”
黄月英紧紧的攥着诸葛亮的手,美目含泪,哽着嗓子说道:“大雪漫天,山路难行,夫君切要保重!待夫君稳定了,便差人前来接应妾身母子!”
“夫人切莫牵心!”
“快则半月,迟则一月,为夫便派人来接应。夫人也要照顾好自己,照顾好瞻儿。”
“三弟,照顾好一家大小,为兄去矣!”
诸葛亮点了点头,面上虽有难分难舍之色,语气兄尽是慨然、决然。诸葛亮拉下自己妻子的玉手,又给诸葛均交代了几句,随即朝着院门阔步而去。
“夫君……保重!”
“二哥……保重!”
黄月英、诸葛均快步跟上,一脸不舍的叮嘱道。
“吱呀”一声,院门开了!
“先生”
“明公!”
“先生……欲往何处”
“明公……怎会在此”
“牧专程而来……拜谒先生!”
“亮正欲北上……追赶明公!”
柴门院外,李牧、诸葛亮相对而视,二人的眼中尽是惊喜、诧异。仅仅十数息的时间,二人每次开口,几乎是异口同声。
“先生可愿……屈尊”
仅仅一瞬间,李牧已是双眼微湿。李牧抿了抿嘴唇,心下有惊有喜有些许酸涩,一脸肃穆的郑重道。
“余生……亮愿追随主公左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的心下除了无边的感动,还是感动,当即放下肩上的包袱,一揖到地,随即单膝及地,一脸肃穆、郑重的慨然道。
“苍天眷顾!先生不弃耶!”
李牧狂喜之下,抬脚之时,却是一个趔趄。随即,李牧疾步上前,双手扶起诸葛亮,随后亦是一揖到地,心情狂喜、神色郑重、语气慨然道。
“亮得明主垂爱,何其幸耶!”
直到这时,诸葛亮才发现,李牧脚下的积雪,将近有一尺,周边不见有脚印,想来,李牧至少在一个时辰前,便来到了此处。诸葛亮心下的感动,无以名状,唯有一拜酬之。
“李君侯,快请入内一叙!”
黄月英、诸葛均上前,朝着李牧施了一礼,一脸喜色的邀请道。
“主公,请!”
诸葛亮再施一礼,朗声说道。
“先生,请!”
李牧执起诸葛亮的手,并肩进门,再来到正堂。
十数息的时间,便有小童奉上茶点。
“孔明为何会……突改主意”
李牧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嗓子,随即诧异道。
“士元不曾说起”
诸葛亮亦是有些诧异的说道。
“昨夜,士元说今日便来做说客!”
李牧越发的疑惑,随即沉吟道。
“那定是士元和家姊……偷偷来的!”
诸葛亮笑着说了一句,随即将昨夜的事说给自家主公。
原来,自李牧走后,诸葛亮回想起李牧的所作所为,心下已是有些犹豫不决。
后来,经不起黄月英的百般追问,诸葛亮便将水镜先生不让他襄助李牧的事说了出来。
黄月英劝慰道:若从水镜先生之言,虽是全了尊师重道的名声,却也只是小义。若是出山襄助李牧,便可拯救黎民百姓、平定天下,是为大义!择小义而舍大义,终究是不义!
听了自己妻子的劝说,诸葛亮心下了然,一直以来,自己想让万事尽善尽美,不过是太理想化了,终究是不现实的。
就在诸葛亮基本下定决心时,庞统夫妻深夜来访,自然少不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诸葛亮最终下定决心,决定北上追赶李牧。
庞统预料到,自家主公会在诸葛亮出发之前,前去卧龙岗拜谒孔明。是故,庞统并没有说出李牧的踪迹,是想给李牧、诸葛亮来个惊喜。
“难怪……今晨,我从大旗山出发的时候
第三百五十四章 李牧喜得十三杰
“蒋公琰、费文伟二人,一人在零陵郡、一人在江夏郡。二人缘何会在大旗山”
李牧一番感慨后,随即有些诧异的问道。
“主公!”
诸葛亮和庞统对视一眼,随即笑着说道:“公琰与亮有旧,文伟与士元是故友,此二人已过弱冠之年,本欲前来襄阳入仕,见刘表徒有其名、非是明主,故而顺道来拜访庞德公。”
“原来如此!”
李牧点了点头,随即一脸欣喜的问道:“大贤庞德公……也高卧于大旗山”
“叔父乃真隐士,平素除了采药,便是喜好交友、授业解惑,虽有大才,其心早枯,实在是可惜!”
庞统点了点头,随即朗声说道。
“庞公乐躬耕、好读书、善待客、淡泊名利,可谓世之奇才!亮有今日之才学,也多亏了庞公的不吝授业!”
诸葛亮神色敬重的朗声说道。
“如此大贤,避世隐居,实乃天下之遗憾耶!话说回来,庞公志在淡泊,纵然隐居,自能怡然自得!”
李牧深以为然,神色肃穆的朗声说道。
“主公不能得叔父襄助,实为遗憾!”
庞统见自家主公面带惋惜之色,随即朗声宽慰道:“正所谓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主公可得叔父之子辅佐,亦不算是太惋惜!”
庞统话音刚落,李牧心下了然,庞德公之子庞山民,德才兼备,非是一州之才。历史上,庞山民曾担任曹魏的黄门侍郎、吏部郎!
“若得庞山民辅佐,我无憾矣!”
李牧心下一喜,朗声笑道:“据我所知,庞山民可是孔明的二姊兄!”
“正是!”
诸葛亮点了点头,摇着羽扇,朗声笑道:“此番南下,主公当真是有备而来!”
“为得孔明、士元出山襄助,我可谓是费尽心机耶!还请二位先生莫怪!”
李牧摆了摆手,随即朗声笑道。
“主公何故自责”
诸葛亮、庞统施了一礼,异口同声道。
“亮再荐五人,助主公成就大业!”
随后,诸葛亮岔开话题,朗声说道。
“五人”
李牧心下又惊又喜,有些不可置信道。
“此五人皆是荆州襄阳郡宜城人,还是同胞兄弟!”
诸葛亮不疾不徐的朗声说道。
“孔明所说的……可是马氏五常”
就在李牧思索之时,庞统脱口说道。
“正是!”
诸葛亮点了点头,朗声说道。
李牧反应过来,诸葛亮所说的五人,正是马伯常、马仲常、马叔常、马良马季常、马谡马幼常五兄弟。
“据我所知,这宜城马家……非是小门小户!马氏五常果真愿舍弃家财……北上襄助于我”
李牧心下虽是惊喜不已,却还是迟疑道。
“诟病主公痛击世族豪强者,不过是些粗鄙愚蠢之人,其人只见表面,不能见其里!”
“大汉能有今日之局面,根源在于世家豪强兼并土地、隐瞒人口,致使主弱臣强、民不聊生!”
“主公痛击旧的世家豪强,并非完全用寒门治天下,并非是要以‘均’治社稷。”
“以亮愚见,主公志在开民智,以兴盛华夏一族!从主公在凉州的各项新颖政策来看,主公是在告诫天下人,黎民黔首亦能成为国之人才!
此外,主公破除旧的世家豪强,也会扶持新的士族,只是,这些士族永远都不会成为……如今的世家豪强!”
“简而言之,主公的从龙之臣,便是他日的新兴士族!”
诸葛亮并没有直接回答李牧的问题,而是不疾不徐、意有所指的朗声说道。
“孔明所言,正合统意!”
庞统点了点头,当即深以为然道。
“哈哈哈……卧龙、凤雏!真乃旷世奇才耶!知我者……孔明、士元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