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狼烟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凉州大司马
“再者,均尚在幼年时,双亲不幸早早故去。若非叔父抚养,均与两位兄长、两位姊姊怕……早已不在人世!
&
第三百四十六章 时乱势危久沉吟
李牧随诸葛亮再入正堂。此时,尚在台阶处的黄承彦见诸葛均正进门,连忙伸手将其拉住,摇了摇头。
诸葛均反应过来,李牧此番南来隆中,是为二兄而来,二人定有许多话要说,其他人不便打扰。随后,诸葛均和黄承彦来到偏厅。
李牧、诸葛亮分宾主坐定。
李牧抬眼看了看对面的竹墙,其上挂有一布帛,书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没来由的,李牧心下一怔,心下思忖道历史上,诸葛亮虽不是真正的隐士,可是,他的生平,确实当的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八个字
刘玄德三顾茅庐,感大贤之心,诸葛亮才愿出山襄助。不知,自己能不能有这个命数
“朔风凛冽,瑞雪霏霏”
好半晌之后,诸葛亮见李牧默然不语、面带忧色,心下一顿,随即意有所指的说道“将军冒雪南下,屈驾隆中,恐是大梦一场”
“事若不济,纵然南柯一梦,心无大憾若不躬亲来,必然抱憾终”
李牧心下了然,随即一脸肃穆的朗声说道。
“将军怀美玉,何求顽石”
诸葛亮轻摇羽扇,一脸平静的说道。
“美玉虽真,却非盖世之才顽石虽假,实乃辅弼之才”
李牧心下清楚,当即一脸郑重的沉声说道。
“顽石虽假,劣难改,恐误明公大业”
诸葛亮心下暗动,面如平湖,波澜不惊道。
“美玉虽真,其才有限,可保一时霸业”
李牧依旧是一脸肃穆的郑重道。
“舍近求远,恐是徒劳伤神”
诸葛亮心下丝动,再次意有所指道。
“跨途访贤,虽远且近,何谈是空”
李牧依旧是正色道。
诸葛亮见李牧这般求贤如渴,心下若无半点触动,自然是不可能的。
李牧视徐庶为美玉,却能看清徐庶才能的极限,确实让诸葛亮有些出乎意料。
“将军志存高远,以亮之愚才,恐难襄助将军分毫亮本是一介布衣,抱诗书于草庐,乐山水于余生,其愿已足”
诸葛亮摇了摇头,随即笑着说道。
“天下早乱,社稷难兴,百姓朝不保夕、食不果腹,翘首引颈,以盼明主、以求安居”
“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包藏宇宙之能,谈笑间,诸侯尽灭、安定天下;垂手间,佐世治民、民安国强先生何能忍心安枕高卧”
“大丈夫既怀经世盖天之奇才,何能空老泉林,弃天下黎民百姓于不顾难道先生当真狠心于斯”
李牧心下清楚,诸葛亮并非是要空老隆中,他是在等待自己心中的明主。即便是如此,李牧还是意有所指道。
“亮愧不敢当”
诸葛亮心下一顿,却依旧是轻摇着羽扇,一脸风轻云淡的说道。
“孟子曾云穷则独善其,达则兼善天下李牧不才,愿以犯险,救万民于水火之间,创乾坤于险道之巅”
“先生之才,百倍于在下,却要藏锋于山野之间。先生怀济世之才,何能这么吝啬”
李牧见诸葛亮依旧是不为所动,心下微凉,神色悲然道。
“明公以凉州为基业,再平关中,两州百姓归心,麾下带甲之士十万”
“明公恩威施以海内,仁德布于两州。麾下将士,无不竭尽全力;两州百姓,无不诚心相附”
“明公蹈兵甲之利,凝百姓之所望,自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天下诸侯仅能望明公项背,安能与明公争雄”
“假以时,明公再创乾坤的大志,必能如愿以偿亮预祝明公夙愿早达,开创新朝盛世”
诸葛亮心下波动连连,面上依旧是风轻云淡的朗声说道。
“先生果真不愿出山襄助于李牧”
&n
第348章 万古云霄一羽毛
“待明公平定荆益两州、身负四州之地时,北方强雄自有变数、荆南孙氏已拒江东。”
“届时,明公内修兵甲、善治百姓,静待天时。
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益之兵,跨江东下直击江东。明公亲帅雄狮出虎牢关,东击关东;再命一上将将偏师北伐并州,以为掎角之势;”
“待三路雄狮携排山倒海之势,齐头并进之时,天下百姓安能不箪食壶浆以迎明公者乎
诚如是,则明公大业可成、天下可定、百姓可安。此乃亮为明公所谋之上策也!”
“先生真乃神人也!尽数夏商周三代以下奇才,唯先生一人耳!他日,若能使天下平定、百姓安居,先生当居首功!”
李牧思虑少倾,直觉得诸葛亮的谋划出神入化,心下大喜,随即迟疑道:“诚如先生所言,可还有中下两策”
“明公过誉了!”
诸葛亮见李牧从善如流,心下甚为欣喜,当即回了一礼,朗声说道:“下策自不必说!亮之中策仅有四字!”
“还请先生赐教!”
李牧施了一礼,虚心求教道。
“北守南攻!”
诸葛亮言简意赅道。
“先生的意思是……待平定荆益两州后,顺流而下,先破江东孙氏,再与关东诸侯……决战于中原”
李牧思虑几息,随即迟疑道。
“正是!”
“当今天下大势,江东孙氏难以与曹操、刘备比肩。若能取江东则有两利:
其一,可以对北方诸侯形成合围之势;
其二,江东有大江为屏,足可自守,明公可安心在北方用兵。”
“若不取江东,明公东进关东时,江东孙氏必然掣肘于荆州。”
诸葛亮心下思忖道,此人果真文韬武略,须臾间,便能领会其中的真髓!随即,诸葛亮一一解释道。
“李牧胸中尚有不决之策……”
李牧朝着诸葛亮施了一礼,随即正色道:“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明公但说无妨!”
诸葛亮轻摇羽扇,面带笑意的说道。
“如今,天子移驾于兖州,李牧挥师南下荆益之时,若是……曹操借天子名义,纠合北方诸侯、合兵同击关中……”
李牧想起一直以来,存于胸中的不解之题,随即沉声询问道:“李牧该如何应对”
“明公勿忧!”
诸葛亮先是宽慰一句,继而,轻摇着羽扇,不答反问道:“以明公自度……明公之势较之昔日董卓如何关东诸侯之凝聚力,比之讨董之时……又是如何”
“先生寥寥数语,便令李牧茅塞顿开,有如醍醐灌顶、当头棒喝!”
李牧当即反应过来,随即一脸自信的朗声说道:“李牧麾下兵甲之利,十倍于董卓!关东诸侯之势,虽是今非昔比,其凝聚力却远不及当年!”
“明公所言,正合亮意!”
诸葛亮心下暗暗称赞一番,随即朗声说道:“届时,只需明公帐下能言善辩之士,便可叫关东同盟……土崩瓦解!”
“先生足不出户、高卧隆中,却对这天下大势,了如指掌!李牧深感佩服!”
对于诸葛亮的经天纬地之才,李牧打心眼里都是佩服。随即,李牧看着诸葛亮,没头没脑的问了一句,“不知……先生可知战略、战术”
“此乃历代兵法之基本!”
面对李牧如此简单的一问,一时之间,诸葛亮没有参透其中之意,随即笑着说道。
“先生所谋者是为大局战略!”
“诚如兵法所云,战略、战术互为影响!用兵最是讲求随机应变、因地制宜、因时而变!先生最是清楚!”
“军国大事,兹事体大,往往牵一
第349章 龙兮龙兮奈若何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万事不可强求!此番南行,能得见先生天颜、能得闻先生教诲,虽不能与先生联袂北归,李牧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李牧预祝先生早得心中明主,一展平生所学,得偿夙志,不负空来人间一遭!”
“李牧不请自来,多有叨扰,还望先生见谅。今日一别,不知几时……才能得见先生……”
李牧站起身来,朝着诸葛亮一揖到地,面带不舍、神色伤感,一脸肃穆的郑重道:“万望先生珍重再珍重!李牧……就此告辞!”
“明公……保重!”
诸葛亮心下何止是波涛汹涌,随即连忙起身,亦是一揖到地,神色伤感的沉声说道。
李牧深深地看了诸葛亮一眼,旋即退后一步,转身出门。
不知什么时候起,院中早已落满了厚厚的一层雪。朔风正急、大雪纷飞,山如玉簇、林似银妆!
“请先生留步!”
李牧走下台阶,听到身后的脚步声,随即转身,再次一揖到地,正色道。
“亮……送明公出门!”
诸葛亮快步下了台阶,朝着李牧一揖到地,亦是正色道。
李牧点了点头!
“将军……何故脚步匆匆”
“将军……何不暂住一宿”
“风雪正急,李君侯可先用饭!”
就在李牧正欲抬步时,偏厅的黄承彦、诸葛均,后堂的黄月英,皆是脚步匆匆的来到院中,三人几乎是异口同声道。
“今日冒昧登门,多有叨扰!李牧多谢黄老先生、子平先生、诸葛夫人盛情款待!”
“天色尚早,李牧不便再行打扰,就此告辞!望诸位保重!咱们后会有期!”
李牧朝着黄承彦、诸葛均、黄月英三人,施了一礼,随即朗声说道。
“将军、李君侯保重!”
黄承彦、诸葛均、黄月英看了诸葛亮一眼,随即连忙回了一礼,神色各异的说道。
李牧点了点头,旋即转身朝着院门走去。
待李牧出了院门时,诸葛亮、黄月英、黄承彦、诸葛均四人,也跟着来到院门外。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李牧见四人神色凝重,此时的气氛颇是伤感。李牧不想大家都为此事而伤神,旋即开怀一笑,又朝着四人施了一礼,朗声说道:“诸位请回!保重!”
“先生……请留步!”
李牧又一次朝着诸葛亮一揖到地,朗声说道。
“将军、李君侯保重!”
黄月英三人连忙回了一礼,齐声回道。
“明公……保重!”
诸葛亮亦是一揖到地,沉声说道。
“请诸葛先生出山……襄助我主!”
就在这时,傅佥带着一十八名兵士,来到院门跟前,齐齐跪拜于地,齐声喊道。
“徐军师曾言,‘诸葛先生自比是管仲、乐毅’。想来,诸葛先生非是要空老隆中,是在静待明主!
我主曾言,‘诸葛先生可比兴商四百年之伊尹,旺周八百年之姜尚’!”
“傅佥不过一介武夫,尚知我主乃旷世明主,又何况先生这般旷世大贤乎傅佥恳请诸葛先生出山……襄助我主!”
傅佥朝着诸葛亮拱手施了一礼,当即一脸恳切的朗声说道。
原来,就在李牧出正堂时,院外百步之处的傅佥便看到了自家主公。傅佥见状,便猜测到,主公没有请动诸葛先生,这才疾步赶来。
诸葛亮心下何止是感动,可是,他不能答应。诸葛亮深深地看了眼李牧,又环视了一圈傅佥等人,旋即,暗暗长叹一口气,随即侧过身子。
“岂可强人所难!”
李牧最后的一丝希望破灭,随即沉声说道:“都起来吧!”
傅佥等人又齐喊了一句‘请诸葛先生出山襄助我主’,这才慢慢的起身。
李牧又看了眼诸葛亮、黄月英四人,随即跨上赤龙,扬鞭而去。
&nbs
第三百四十九章 凤兮凤兮思高举
“夫君!”
黄月英不想让自家夫君错过明主,也不想让自家夫君将苦闷憋在心中,随即迟疑道:“堂上诸人皆是夫君的至亲,夫君心中有何难言之隐……不妨说出来,也好过憋在心里。”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