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三国狼烟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凉州大司马

    管亥围困都昌县城的第一日,便斩杀了孔融麾下大将宗宝,孔融败退回城。

    第二天,武安国出阵对战管亥,二人大战一百五十余回合,武安国败下阵来。孔融遂令兵士守城,不与敌军交战!

    管亥围困都昌县城十数日,却是不能破城,只得将都昌县城团团围住!

    ……

    第二天寅时,刘备军用过饭,一路人衔枚、马裹蹄,悄悄地赶往都昌县城。

    寅时中分,刘备军来到了都昌县城南二十里。刘备令张飞、魏延各带一千五百人,前去攻打贼兵在都昌县城西、北两营的敌军。

    卯时一到,刘备、周仓亲率两千人,来到了管亥军南营。

    此时,管亥军大营内一片乌漆嘛黑,巡逻的兵士少之又少。原来,管亥围困都昌县十数日,不见孔融军出城接战,渐渐的就放松了警惕!

    刘备见所部兵士撬开了敌军寨门,随即一马当先,手持双股剑,高声大喝着冲杀进去。周仓急忙驰马向前,护在刘备左右。

    刘备军兵士,并不着急着杀人,而是四处纵火、制造混乱,从场面上、心理上恐吓敌军。

    几乎同一时间,管亥军的西、北两营,亦是火光冲天如同白昼,贼兵兵士及其家眷的哀嚎声,响彻云霄。

    此时,身在南营大帐的管亥惊醒过来,见大营内四处火起、自家兵士四处乱窜着逃命,便知大势已去。

    管亥不敢恋战,连忙带了数百兵士,杀出一条血路,出了寨门,朝着都昌县城东面而去。

    管亥军西、北两营的败兵,能逃走的仅有三五千人,余下者皆是伏地求饶。

    刘备见敌军败局已定,遂传令张飞、魏延,令二人受降俘虏、不得屠杀降卒!

    &n




第292章 刘玄德喜得虎将
    只见,这银甲年轻人,大约有二十三四岁、身长约莫八尺、甚是魁梧雄壮、面容俊郎刚毅、脸上蓄有美髯。当真是威风凛凛!

    就在刘备打量着眼前之人时,这年轻人也在打量着刘备。

    但见,刘备身长七尺五寸、双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朱。慈善的面相中带着威严!

    “草民太史子义,拜见刘使君!”

    太史慈朝着刘备,一揖到地,朗声说道。

    “壮士无需多礼!”

    刘备见太史慈颇懂礼数,心下愈发的喜爱,亦是回了一礼,朗声回道。

    “大哥可知太史将军为……何方人士”

    关羽见自家大哥有意招揽太史慈,随即捋了捋长髯,沉吟道。

    “子义莫非是……东莱黄县人士”

    刘备想起来,黄县有很多复姓太史的人,随即迟疑道。

    “正是!此事说来,大哥同太史将军……还有些交情!”

    关羽点了点头,回道。

    “哦……”

    刘备顿了顿,又是仔细打量了太史慈一番,随即沉吟道:“子义乃英雄豪杰耳!备自问记性亦是不差,缘何不曾记得与子义……有过一面之缘!”

    “关将军所说的交情,实乃是……使君曾数度赠粮赐钱于家母!”

    太史慈见刘备颇是敬重自己,心下一喜,随即施了一礼,朗声说道。

    “备初临东莱时,黄县百姓甚是贫苦,遂施粮赈济百姓。不曾想,如此举手之劳,令堂却还牢记于心!”

    刘备恍然大悟过来,摆了摆手,笑着说道。

    “二哥怎会率兵来此”张飞朗声问道。

    “昨夜,子义奉了孔国相的将令,单骑突围出城,特来黄县搬取救兵!”关羽出言解释道。

    刘备本就看重太史慈的武艺,又听得此人单骑突阵的义举,心下更为敬重喜爱。

    “子义已择……明主乎”

    蓦的,刘备反应过来,这太史慈替孔融搬取救兵,难道此人已效命于孔文举了么。刘备心下怅然若失,当即问道。

    “目下,太史慈仍是一介白身!”

    太史慈朗声回道:“慈本欲南下江东,拜访同乡故交刘繇刘正礼,不曾想途径都昌县城时,被黄巾兵围城。孔国相招募敢死之士,慈自问还有些勇力,这才出城突围而来。”

    “子义真乃大义大勇之英雄也!”

    “方今天下大乱,正是英雄用武之时,备虽只是一太守,却欲平定这天下乱世,拯救大汉黎民百姓,扶保汉室。”

    “不知子义……可愿屈尊备之左右”

    刘备见太史慈还是白身,心下一喜,当即回了一礼,正色道。

    “家母曾言,使君仁德爱民,乃当世仁主!太史慈能得见明公,实乃三生有幸!”

    “关、张二位将军乃世之虎将,尚且奋大义于明公左右。太史慈不过一粗野武夫,若能追随明公,此生无憾矣!”

    “承蒙明公看重,太史慈愿效犬马之劳,愿誓死效忠主公!”

    太史慈见刘备这般礼遇自己、这般看中自己,心下大喜过望,当即施了一礼,随即单膝及地,一脸肃穆的朗声回道。

    “备能得子义襄助,此乃上天不弃我刘备也,备终生亦不弃子义也!”

    刘备心下大喜,连忙回了一礼,随即弯腰双手扶起太史慈。

    “主公知遇之恩,慈终生不敢相忘!”

    太史慈见刘备这般礼遇厚待自己,心下何止是用感动二字所能形容的。太史慈当即又是一揖到地,一脸郑重的朗声说道。

    刘备亦是回了一礼,面带笑意的点着头!

    ……

    “报!”

    “是何军情”

    &



第293章 天命所归在孙氏
    却说,孙坚因缺兵少粮,未能随同曹操、刘备、鲍信一起,前往攻打函谷关,便屯兵于雒阳城南城。

    第二天日出之时,雒阳城城南甄官井上,有五彩云气浮动,兵士心下惊惧,不敢前去打水造饭,遂将此事禀报于孙坚。

    孙坚、孙静、程普等人,亦是诧异不已,随即来到甄官井旁。众人见了眼前景象,更是惊诧不定。

    孙坚强令一名兵士下井,一探究竟。

    “主公!除了有一木匣,再无他物!”

    未及多时,便传来那名兵士的呼喊声。

    “这井中……果有奇物耶!”

    孙坚看着孙静、程普几人,感叹一句,随即朗声说道:“好!你且将木匣取来!”

    又是数十息后,那兵士出了井口,将手中的木匣,双手捧给孙坚。

    众人立即围上前来,打量着孙坚手中之物。只见,这木匣同体朱红,有金锁锁于其上。

    孙坚抽出腰间松纹古锭刀,销断金锁,打开木匣。众人又是上前一步,伸颈张目细看之。

    入眼处,匣中之物乃美玉所制、四方四正、方圆四寸,其物上纽交五龙,却是缺了一角、所缺之处以黄金镶之。

    此物的底端,篆刻八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二哥!此物乃传国玉玺也!”

    “此物为前朝始皇帝所有,秦亡之后,子婴献于高祖。”

    “王莽乱政之时,令其堂弟王舜索要此物,太后大怒之下,将玉玺掷于地上,破其一角;后来,王莽命巧匠以黄金补其缺口。”

    “再后来,光武帝中兴汉室之时,于宜阳得获此物,并传于历代先帝。数年前,袁盟主诛杀阉党后,此物便不知踪影!”

    “不曾想……传国玉玺竟在此处!”

    “哈哈哈……当真是天意所归耶!”

    孙静心下又是惊喜又是诧异,当即朗声说道。待说道后面时,孙静脸上的神色,何止是用狂喜二字来形容的。

    听了孙静的解释,孙贲、程普、黄盖、韩当四人,惊喜之情溢于言表。

    孙坚一遍遍的看着传国玉玺,一寸寸的婆娑着传国玉玺,眼神晦暗不明,神色先是渐渐的凝重,后又慢慢的坚定起来。

    “传国玉玺乃大汉天子之物、乃国之神器,我等凡夫俗子,岂能亵渎此物”

    好半晌之后,孙坚沉声说道:“待我将此物奉于袁盟主,他日,好将其还于陛下!”

    “二哥此言差矣!”

    “如今天下纷扰,各州郡牧守据兵一方,势同周末之诸侯。天子尚且朝不保夕,安能中兴汉室”

    “袁绍暗存实力、不思进取,非是扶保汉室之忠臣,实乃是怀有二志!袁绍若得此物,必将隐匿于身,又岂会让与陛下”

    “想我孙氏一族,世代为官于江东,著名望于天下,二哥能得获此物,实乃是天佑孙氏、天命归于二哥。”

    “‘天予不取,反受其害’!二哥又岂能上违天意还望二哥将此物留于身边!”

    孙静心下一惊,急忙言辞恳切的劝慰道。

    “三叔父所言极是!”

    孙贲心下亦是狂喜不已,当即进言道:“还望二叔父,莫要违抗天命,留下传国玉玺才是!”

    “主公数次立大功于社稷,乃扫平乱世之英雄也!还望主公安心接纳此物,勿要辜负我等属下、勿要辜负天下万民所望!”

    程普、黄盖、韩当三人,当即跪于地上,一脸急切的齐声说道。

    “二哥平生之志,乃是扫除奸佞、扶保汉室,愚弟岂会不知。”

    孙静见孙坚神色有些犹豫,心下一喜,以退为进的乘势进言道:“二哥可暂时将此物留于身边,待日后天下大定时,再



第294章 北方有信传襄阳
    却说,孙坚心虚不定的出了北宫大殿,不敢有所迟缓,便一路驰马奔到雒阳城南城。此时,孙静、程普等人早已准备妥善!

    孙坚几人带着数百兵士,又是赶忙出了雒阳南门,于路经过伊阙关、大谷关、轘辕关。

    待孙坚一行人,来到豫州颍川郡阳城时,已是第二天的巳时。此时,阳城城上却是早有兵士把守!

    “叛逆孙坚!”

    就在孙坚几人诧异之时,城上一将探出头来,沉声喝骂道:“你私藏传国玉玺,其心可诛!今日,我周昂定要取你项上首级,呈于袁盟主!”

    “周昂小儿,何敢口出狂言!”

    孙坚心下震怒,鞭指周昂,厉声呵斥道:“孙坚不曾得见玉玺,又怎会将其藏匿我乃新任豫州刺史,小儿还不速开城门,迎接本将”

    “哈哈哈……”

    周昂先是冷哼一声,随即朗声大笑道:“你孙文台早已不是豫州刺史矣!就在数天前,袁盟主早已表奏本将为新任豫州刺史!尔等叛逆,还不快快拜见本官”

    本来,袁术表奏孙坚为豫州刺史的时候,孔伷早已是名正言顺的豫州刺史。是故,孙坚的这个刺史职位,是名不副实的。

    后来,虎牢关大捷后不久,袁绍以盟主的名义,将孔伷的刺史一职除去,改派其心腹周昂为新的豫州刺史。袁绍从来都没考虑过孙坚的功劳。

    今番,不管是孙坚如何发誓,袁绍心下就是认定,是孙坚藏匿了传国玉玺。故而,袁绍派人提前通知了周昂,令其将孙坚斩杀于阳城。

    “周昂小儿!可敢出城一战”

    孙坚本就震怒不已,又听得别人抢了自己的刺史职位,心下怒恨难平,当即沉声大喝道。

    “叛逆孙坚!今日便是你的死期,我周昂有何不敢”

    周昂亦是恼怒难忍,喝骂几声,随即便带了一千余人,出城前来迎战孙坚!

    纵然孙坚所部人少且赶了一夜的路,却也是真正的铁血精兵。反观之下,周昂的一千余人,再怎样以逸待劳,始终是未曾经历战阵的郡兵。

    两军交战半个时辰,周昂所部大败溃逃,孙坚乘势夺下阳城。

    孙坚同孙静、程普几人商议一番,定下决策——以讨伐董卓的名义,先在颍川郡募兵、筹集粮草;然后,率兵南下返回长沙郡,再图大业!

    截止到188年十二月初三,经过半个月的努力,孙坚招募兵士四千五百人,连同之前的部下,共计五千人。当天未时,孙坚所部开始南归!

    孙坚所部从豫州阳城出发,一路经过豫州邟乡、郏县、养阴里、父城,后又经过荆州叶县、堵阳、舞阴、平氏、湖阳,来到了樊城。

    ……

    188年十一月十八荆州襄阳刺史府衙!

    “刘使君,北方有书信到!”一名亲卫兵来到大厅,朝着刘表施了一礼,恭声说道。

    “哦……‘北方的书信’”

    荆州刺史刘表,未能参透其中的意思,顿了顿,随即沉吟道:“你且将书信呈上来!”

    “子柔(蒯良的表字)此乃何意”

    亲卫兵捧上书信,刘表急忙拆开,快速浏览一番,随即又将书信递于下首位的蒯良,又是沉吟道。

    “主公!此乃袁绍的‘驱虎吞狼’之计!”

    蒯良思虑少倾,面色一重,沉声说道:“纵使孙坚私藏传国玉玺,主公亦不可轻易交恶于孙坚。两虎相争,必有一伤!主公怎能让袁绍……白白得了便宜!”

1...9495969798...14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