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狼烟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凉州大司马
李牧开设武学院,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从思想上控制中下层军官,使其绝对效忠于他一人。
这样以来,不管谁是这支军队的指挥官,他都无法带着一支成建制的军队谋反。这就是后世那支军队,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写照。
李牧没有明确说,要让这支军队只效忠于他。张辽、徐庶、邓芝等人,又怎会看不出来呢。众人心下不仅没有丝毫芥蒂,反而,更是折服于李牧的雄才大略!
“主公高瞻远瞩,实乃我等之福、凉州之福、天下万民之福!”
张辽、徐庶、邓芝、李恢几人,当即站起身来,抱拳拱手齐声回道。
“凉州武学院院长一职,可由德昂担任!”
李牧压了压手,示意众人落座,随即,李牧沉声说道:“武学院一事,事关重大!德昂还需尽心竭力才是!”
“请主公放心!”
李恢心下何止是感动,直觉得任重而道远,当即起身,施礼朗声道:“恢自当亲力亲为,定不负主公重托!”
“德昂不必多礼!”
李牧示意李恢落座,随即看着邓芝沉吟道:“伯苗,今年……凉州瓷、明居家具、
第305章 挟天子奉天子乎
“眼下,董卓挟持天子、迁都长安城;关东联军撤兵东去,要不了多久,便会自相攻杀!”
“依当今天下大势,诸位以为……董卓尚能支撑多久”
李牧环视了众人一圈,随即询问道。如今,因为李牧的蝴蝶效应,很多事情已经偏离了历史时间。是故,李牧也不太确定,董卓能坚持几时。
“如今,董卓麾下可战之兵……不过十万人,其势力范围仅余长安城、弘农郡、左冯翊、京兆尹几地!”
“再者,董卓暴虐天下,上至天子公卿、下到长安城世族百姓,无不痛心疾首,其势不能久持矣!”
“以庶所见,即使不用主公出兵,少则半年,多则一年,董卓必定会势败身亡!”
徐庶思虑一番,心下已有定策,当即回道。
“军师所言甚是!”
邓芝接过话头,补充道:“除却军师所言,董卓麾下将士,恐已是有分崩离析的迹象!其势自然不能再苟延残喘!”
“军师、伯苗所言,正是我等心中所想!”
张辽、李恢、张既、傅佥、成公英五人,附议道。
“董卓若是败亡,天子有救矣!”
听了众人的话,蔡邕心下一喜,一脸肃穆的沉声说道。
“不然!”
徐庶并不同意蔡邕的看法,当即分析道:“即使董卓身败,其麾下将领……不见得尽皆战死。届时,有没有第二个‘董卓’,尚不可知!”
“元直所虑有理!”
蔡邕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随即沉声说道:“不过……定国若能出兵长安城,董卓余孽则不足为惧!届时,定国上报天子、扫除兵祸,则扶保汉室、平定天下有望矣!”
李牧心下一怔,思忖道:蔡邕虽然认可自己是主公。可是,蔡邕的终极想法,是要延续汉祚,而不是推翻刘家江山!
“依据诸位所言……”
李牧又是慢慢的环视了众人一圈,这才缓缓说道:“日后,有三条路可供我等选择。其一,奉天子以令不臣。其二,挟天子而令诸侯。”
“既如此,定国可‘奉天子以令不臣’!”
李牧话音刚落,蔡邕当即回道。
“主公的第三条路是……”
张辽、徐庶、邓芝、李恢、张既、傅佥、成公英七人,暗暗的瞥了一眼彼此。徐庶沉吟道。
“迫使天子出长安,东去中原。”
李牧看了一眼蔡邕,犹豫了几息,随即沉声说道:“届时,自然有人会迎驾天子,我等入主长安、雒阳城,据虎牢关以西!”
“大哥!”
张辽跟随李牧时间最久,自然是最懂李牧,当即站起身来,一脸肃穆的慨然道:“三弟以为,第三条路最是妥善!”
“定国能有今日的成就,先帝的厚恩不可忘却;陛下的隆恩,亦不可无视!”
“定国若行篡逆之事,恐要大失天下民望!”
“老朽以为,第一条路才是……作为臣下……理应选择的道路!”
蔡邕当然看得出来,李牧无心做大汉的‘中兴虎臣’,却还是想要争取一下。
李牧面色一沉,双眼微阖,定定的看着蔡邕,倒也没有出声反驳!
“蔡大家所言……确有几分道理!”
邓芝见自家主公面带薄怒,连忙打破这尴尬的氛围,笑着说道;“‘王朝更替’自古皆有!高祖的天下,并非是亘古就有,亦是取自于秦!”
邓芝寥寥数语,心中的意思很明白了。既然,刘家可以得天下,那么,他姓有德之人,亦可得天下!
蔡邕自然也是清楚的,当即冷哼一声,便不再说话。
“我等身为属下,自然是替主上分忧解惑的,安能怀有二心、不尽心竭力”
“董卓的所作所为,正是第二条路,主公自然是不可选择!”
“第一条路看似忠臣所为,实乃与第二条路……殊途同归
第306章 貂蝉甄宓说李牧
李牧出了州牧府衙,晃悠晃悠着来到州牧府时,貂蝉、甄宓、蔡琰、卞玉四人,正等着李牧一起用饭。
“夫君来了,我们正等着夫君用饭呢!”
蔡琰见李牧来到饭厅,迎上前来,递过一方手帕,娇笑着说道。
李牧应了一声,拿起手帕,随便擦了擦手,绕过蔡琰,便径直来到饭桌旁坐下,开始吃了起来。
蔡琰面色一滞,慢慢的来到桌旁,给一旁的李焕喂饭。
貂蝉、甄宓、卞玉三人,见李牧面色不好,又见蔡琰眼眶微红,心下极为诧异。
“阿牧可是有什么……棘手的事”
三人对视一眼,甄宓柔声问道。
“还不是蔡家那个老顽固!”
李牧放下筷子,看了蔡琰一眼,沉声说道:“事到如今,他还是抱着愚忠的思想,妄图让我忠君体国!他若再是执迷不悟,便早些安心养老吧,别再给我添堵!”
李牧刚说第一句话,蔡琰已是心下一惊、身子一僵。待李牧说完时,蔡琰早就眼眶湿润,臻首低垂着,给李焕喂饭的手,微微抖动着。
貂蝉、甄宓、卞玉三人,算是听出了李牧面色不好的原因。因为政见不同,李牧和蔡邕互相怄气了!
“咱们家阿牧,可真是个大英雄呢!这不……琰儿都被吓哭了呢!”
貂蝉美目顾盼着,给蔡琰拭去泪水,随即娇笑着说道。
“蝉姐姐说的在理,阿牧纵横于千军万马,当然是大英雄喽,那……欺负一个弱女子,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甄宓看着李牧,两道柳叶眉调皮的挑了挑,亦是娇笑着说道:“玉儿,你说夫君是不是太……威风了!”
“啊……”
眼下,李牧面色不好,卞玉可不敢像貂蝉、甄宓一样打趣李牧。随即,卞玉支支吾吾的柔声道:“夫君是……挺威风的……”
李牧越听貂蝉、甄宓的话,越是觉得不对味,这两个小妮子,还真是两个活宝,拐弯抹角着说自己不对啊!
“蝉儿、宓儿胆肥了,都开始编排为夫了!”
一瞬间,李牧已是面带笑意,胸中的郁闷一扫而空,随即笑着摇了摇头,说道。
“蝉儿哪敢编排阿牧!”
貂蝉甚是娇媚的睨了一眼李牧,佯装害怕的娇声说道:“蝉儿只有夫君、煌儿、灿儿、娘亲。阿牧若是哪天不开心了,将蝉儿给休了……那蝉儿多难过、多可怜啊……”
“蝉姐姐,咱们姐妹好可怜哦……”
甄宓莞尔一笑,俏脸上尽是装出来的害怕神色,更是泫然欲泣的说道:“阿牧这般文韬武略,手下有那么多的贤才良士,却不能处理好这点小事,还要在家里逞威风。今天,阿牧只是生气,明天,阿牧怕是要动手了呢……”
卞玉听了貂蝉、甄宓的话,伸出玉手捂着自己的嘴,怕自己笑出声来,却是掩盖不了俏脸上的笑意。
李牧宠溺的笑了笑,这两个小妮子暗示自己不念旧情、乱发脾气、做事太过武断了。蝉儿、宓儿慢慢成长起来了,可真是两个贤内助、两个大宝贝啊!
“蝉儿、宓儿说的是!”
“琰儿对不起!岳父只是同我政见不合,我不应该生气,更不应该让琰儿受了委屈!”
继而,李牧有些不自然的干咳一声,给蔡琰夹了一筷子她爱吃的鱼肉,笑着说道:“翠花嫂做的鱼很鲜美,琰儿多吃点儿!”
“谢谢夫君!”
蔡琰心下安定下来,抬头看了一眼李牧,随即柔声说道:“爹爹生性固执,若是冲撞了夫君,还望夫君多多海涵!往后,妾身也会给爹爹提醒的!”
“岳父也没有什么大错!若是所有人都奉承我、一味地附和盲从于我,那才是有大问题!”
“往后,为夫不会再因政务上的事,再给你们脸色看!”
李牧若有所思一番,随即正色道。
“这才是蝉儿的大英雄呢……”
“夫君真好!”
“今夜,为夫好好的给你们用用家法……”
&n
第307章 国色琉璃何处归
“远山一路舟车劳顿而来,想必是累了吧!远山快请坐下说话!”
李牧终是出声,打断了这略显尴尬的气氛。
“草民失礼之处,还请宁城侯勿怪!”
桥远这才意识到,自己确实有些失礼了,连忙施礼请罪道。
“无碍!”
李牧摆了摆手,随即落座。
“蔡伯父家中,全是上好的明居家具!”
桥远随意打量了几眼大厅,随即笑着感叹道:“明居家具金贵无比,整个庐江郡……也难见到一整套啊!”
“这都是老朽贤婿赠予的!”
蔡邕甚是自豪的笑道:“贤侄自庐江郡出发,一路所见所闻自是不少!贤侄可有何感想”
“小侄一路经过荆州、关中,再来到凉州,感触不可为不深!”
“凉州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有如大治盛世;关中却是饿殍遍野、民不聊生、残破不堪!”
“荆州治安虽比关中好些,却也不太安稳。小侄路经荆州南阳郡时,听闻破虏将军孙坚战死了……”
桥远回想着一路的所见所闻,娓娓道来。
“孙坚可是战死于……岘山”
乍一听孙坚死了,还不等桥远说完,李牧当即问道。
“宁城侯果然消息灵通!”
桥远顿了顿,回道:“据传言,孙坚是被刘表的部下黄祖,射杀在邓县岘山!以宁城侯所见,孙策可要出兵攻打刘表”
“远山可知……孙策现在何处”
李牧并不急着回答,而是反问一句。
“据说还在长沙郡!”桥远沉吟道。
李牧为孙坚叹了一口气,随即思忖到,孙策没有去投奔袁术,看来,孙策的人生轨迹出现了变化。既如此,风影在荆州的刺探重点,要放在长沙郡了!
“不会!”
李牧思虑已定,脱口说道:“孙策非是鲁莽武夫,自然不会以卵击石,他还要积蓄力量,他还要等待时机!”
“宁城侯有未卜先知之能!”
桥远叹服一句,随即沉声说道:“孙策同庐江周公瑾有总角之情。去年,孙策前来庐江时,我与此人有过一面之缘,此人姿颜俊毅、生性阔达、骁勇冠世,确有枭雄之姿,非是等闲之辈!”
“若是所料不差,周公瑾已出山襄助于孙策了!孙策得周瑜,如鱼得水、如虎添翼。孙氏的霸业应该有所成就!”
李牧笑了笑,随即朗声说道。
“宁城侯远在凉州,如何对孙策、周公瑾二人……如此之了解!”桥远甚是诧异道。
“孙郎、周郎的英名,我也是略有耳闻。此二人的诸多事迹,我也是道听途说而已!”
李牧笑了笑,敷衍着将这个话题略过。
“贤侄,不知令尊身体……可还安康”
蔡邕见自家主公不愿深究这事,随即岔开话题,笑着问道:“令妹可已出阁”
“多谢蔡伯父挂念,家父身体硬朗!”
桥远不再追问孙周二人的事,随即回道:“婉儿、霜儿……尚还待字闺中!”(大小乔真名不得而知,网上的名字太多了,从中挑了两个!)
“当年皖县一别,今日算来,已是三年有余!当年……老朽落魄于吴地,若非令尊多番解囊相助。蔡邕一家……恐是早已尸骨无存矣!”
蔡邕想起落难吴地时,桥公对他推心置腹的帮助,心下何止是感动。蔡邕又想到无法得见知己,面带悲伤的叹息道:“老朽与令尊脾性相投,引为知己!也不知我二人……余生尚可得见乎”
猜你喜欢